走近曼昆的世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17:04 中评网 | |||||||||
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中文版,很快就要和读者见面了。届时我们将知道中国读者对该书的评价。但我们早已知道,他的美国同胞们,对该书寄予何等的厚望。他的出版商用钱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曾为该书预支了百万美元的稿费。 曼昆是一位具有奇才的年轻学者。14年前,当他刚完成博士学业,在哈佛大学开始任教时,我有幸修了他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当时的同班同学中,有现已在中国经济学者中享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之一,曼昆对经济研究和分析的技术运用娴熟,比如建数学模型和数量分析方法。但对曼昆来说,这些手段只是严格分析和与同事们交流的工具。他的成名,更重要的乃是他对经济学思想的突出贡献。众所周知,经济学在七八十年代曾经遇到极大的挑战。资本主义世界持续的停滞膨胀,使三十年代以来的主流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受到严重质疑。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纷纷登场,互相争论,要夺取经济学主流的王冠。在这一百家纷争的时期,曼昆一枝独树。他不是放弃凯恩斯主义,而是通过自己在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努力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一个新的、更坚实的微观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他大量吸收倾向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精华,使自己的思想升华于各家之言之上。 曼昆随和的个人作风,也给哈佛相当严肃的师生关系吹进了一缕新风,使他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他有一个毛病,说话快如飞簧,即使美国学生也难以听懂和跟上他说的内容。这也许是因为他的思维速度太快,以至于表达总难以跟上。他开玩笑说,自己是“残废人”,不能控制自己说话的速度。在课堂上,当学生问到他不熟悉的问题时,他从不讳言自己对某个问题缺乏研究,无法回答。 在选他的课时,有一天,他对我说:“我很想请你吃饭,可惜哈佛给我的工资太低……。”于是,我们一起去吃了顿午饭,然后各掏各的腰包,付了饭钱。这是我在美国首次领教“没有免费午餐”的含义。1998年,我在一次会议期间,碰到了已是百万富翁的曼昆,便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是否已付得起我的一顿饭钱了?”他停顿了片刻,脸上带着半是天真、半是无赖般的笑容回答说: “哈佛付给我的工资还是太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