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关于中印比较热的思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11:59 北京日报
-文 锋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社会出现了一股“中印比较热”,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新看法,诸如“印度GDP增长率会在2015年超过中国”、“印度比中国发展更有后劲”、“印度的民主政治更能促使经济良性发展”、“印度终将赢得东方经济霸主地位”等等。那么,究竟该怎样看待这些新看法?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发展潜力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近年来,国际社会出现了一股“中印比较热”,产生了一些所谓“新观点”,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关于中印比较的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不过,目前国际社会出现的“中印比较热”,还是进入21世纪后近几年的新现象。概括来说,出现“中印比较热”主要背景和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作为发展中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是最具有可比性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亚洲“四小龙”不好比较,他们都是小的国家或地区,与英法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好比较,他们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与印度都属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最有可比性:论历史和文明,两国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论人口规模,两国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论自然资源,两国各有所长;论二战后发展的起始条件,两国都贫穷落后;论最初的发展战略,两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国家计划主导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论经济改革,中国早于印度但两国都已取得成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经济也持续了好几年的高速增长。以上诸因素很自然地使人们把比较的眼光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身上。 其二,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快速发展势必对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直把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自己比较和追赶的对象,“赶英超美”是中国早就确定的战略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稳步发展的势头,某些西方人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因而频频在“中印比较热”上制造新热点、新话题,借以分散中国紧盯西方发达国家的注意力。尽管借中印比较,抬高印度,唱衰中国,难以破坏中国的崛起,但至少会分散一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此外,一些热衷于“中印比较热”的西方人士,借中印比较,为自己主观的带有政治偏见的意识形态论点寻找新的依据。 其三,印度国内存在着很强的“爱与中国比较的情结”。在很多印度人眼里,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贫困潦倒的国家”,而印度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指标方面都超过中国。所以,印度当时根本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似乎在一夜之间超过了印度,而且把印度甩得越来越远,印度人对此很不服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经济的提速,“印度的这种不服气情绪就转化为‘与中国比较热’,和中国进行比较,找出差距,然后奋力追赶。”《印度时报》在前不久印度独立60周年纪念日发表文章称:印度绝大部分人认为,“印度在亚洲是不能只做配角的,印度未来不仅要在亚洲舞台上充当主角,也要在全球舞台上说一不二。” 国与国之间的比较、借鉴,相互取长补短,这本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是如果背离了相互学习、借鉴的原则,带着主观偏见,甚至带着意识形态目的,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合实际的偏颇观点。当前,在“中印比较热”中,国际社会出现了一些所谓新观点,需要我们注意辨析。 (1)所谓的“印度的发展后劲强于中国”、“几十年后印度将超过中国”。近年来,印度经济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外资流入大增,软件业崛起备受全球瞩目,不仅让印度人找回了自信,更令不少西方学者言之凿凿:“印度的发展后劲强于中国”。他们认为,印度未来面临的国际环境要好于中国,印度国内法律相对健全,印度在人口上占有优势,印度国民的英语水平较高。高盛公司近来预测,印度的GDP增长率将要在2010年与中国持平,到2015年会超过中国。有的人甚至认为,几十年后印度将超过中国,根本原因在于“那时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印度将是年轻的社会”。 (2)所谓的“印度作为民主国家比中国更稳定、更拥有应对政治动乱的经验”。一些西方观察家认为,印度是“民主国家”,政治上比中国稳定,而且拥有60年应对政治动乱的经验。虽然印度还有少数极端激进分子和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但不大可能爆发大规模的革命动乱。虽然印度的政治生活很混乱,但它却出奇的稳定。印度作为一头大象的优势也许终将帮它赢得最后的胜利,“印度终将赢得东方经济霸主地位”。 (3)所谓的“印度在社会资本化和机制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一些西方观察家认为,在全球化方面,印度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种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肤色,印度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印度有一个3亿人口的中产阶级。印度现在有一个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大脑,目前只发挥出了2%,但是这2%都是非常非常聪明的人,也就是2000万的人口。所以印度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冲击力。在一些西方评论家眼中,印度似乎是一个未来之国,一个热情、民主、多元化和日益开放市场的国家,“将取代一成不变的专制中国”。 对于以上这些观点,我们稍加分析,就可看出是不足为论的。比如,说印度发展后劲比中国大。仅拿人口、语言方面的优势和印度中产阶级多来作为证据,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印度的人口和英语方面的优势并非今天才有,要说这些算是“优势”,那么,这种“优势”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就有了,可是,几十年来,这种“优势”并未给印度带来经济的高增长。再说印度的中产阶级多。印度的中产阶级到底有多少人呢?根据印度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是3亿人口。且看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一个人的月收入超过1万卢比(合人民币1842元),就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了。这样收入的家庭在印度有6000万个,每户家庭以5口人计,就得出3亿的数目。这样的收入在中国根本算不上中产阶级。再来看所谓“印度社会出奇的稳定”。印度社会是一个种族矛盾和种姓制度矛盾极为复杂的国家,内耗严重,冲突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印度有好几任总理都死于暗杀。这样的社会能算得上“出奇的稳定”吗?至于说“印度的GDP增长率到2015年会超过中国”,这也不能说明印度马上就能赶上中国。印度著名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家莫汉认为:“印度面临的问题太多了,一味地追赶经济增长率对印度没有好处。” -从中印两国发展历程的比较,看制度变革的巨大力量 那么,究竟该怎样正确看待两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这里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58年和印度独立60年来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加以考察和比较。 1、20世纪40年代末刚刚起步时:印度经济情况整体上好于中国。 独立时的中国和印度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两国都是人口大国,由于西方国家的殖民和入侵,两国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跌入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列。从两国独立时的状况看,根据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按照1990年的美元价值和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数据看,两国在整个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人均收入均维持较低水平,中国还有小幅下降,印度情况稍好。195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为439美元,印度为619美元(这是美国学者统计的数据)。相比而言,印度的情况比中国还好一些。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已赶上印度。 中印两国独立后,都选择了以计划为主导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使中印两国在较短时间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成就更大一些,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也高于印度。据资料显示,1952-1978年间,按可比价价格计算,中国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和6.0%,即使按照西方学者的判断,1952-1978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亦高于5.5%。而印度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30年间,其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3.5%,被称为“印度教徒增长率”(这个称法是印度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克里希那对印度经济长期增长缓慢现象的一种讽刺。一定意义上批评了印度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相比较而言,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指标就已领先于印度。 3、进入21世纪,虽然印度经济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看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实力都强于印度。 1991年,印度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由传统经济体制到自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以后的20多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2003-2004年度印度经济实现了8.5%的高增长率;2004-2005年尽管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印度国内总产值增长率仍达到6.3%;2005-2006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为9%。中国从1978年以来,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2006年,中国GDP总额达2735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印度为804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1/3。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10.3%,印度为9.3%。总体上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实力都强于印度。此外,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在基础设施、识字率、个人电脑使用率等指标方面,都比印度高。 通过以上对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一直较好,尽管发展历经曲折,其间遭受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挫折,但在21世纪初,中国GDP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已跨进中低收入国家门槛;而印度GDP和人均GDP均不到中国的一半,仍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那么,这种比较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概括地讲,这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奥秘: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一结论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其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是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得以充分释放的重要条件。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一个停滞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这样一种社会结构根本不足以与西方工业文明竞争。20世纪初期中华民族面临的全面危机,使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到,只有实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实行了彻底的社会革命,特别是土地改革,是农村社会的一次根本性的制度结构变迁,为后来的农业合作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彻底打破了旧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这个制度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其意识形态导向、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与运作目标、产权制度的反封建性与原始积累性质,都是朝向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中大国中国实现发展目标的可靠保证。 独立前的印度是一个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样面临着社会发展停滞的问题。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继承了英国的议会政治原则。印度领导人决心以渐进的方式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这两重目标,即“谋求把达到发展目标和缩小差别结合起来,而同时又避免在革命变革中出现暴力和严密控制。”实行“民主”的社会改造是印度经济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改造很不彻底。印度从20世纪50年代起,虽然也进行了“温和的土地改革”,例如废除了“柴明达尔”等中间人制度;允许小农佃农购买土地并拥有土地所有权;通过立法规定地主持有土地的最高限额等。而实际上,许多土改法令并没有被真正实施,一些地主为抵制土改,不断夺佃,使更多农民失去土地而成为无地农户。总之,印度的社会革命是很不彻底的,它没能彻底打破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生产关系,没能废除几千年来形成的“种姓制度”。印度传统的生产关系变化很小,这样就不可能为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提供大量原始积累。 其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再来看一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为此,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在全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所走的道路是发动和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代表和实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道路,因而是一条真正追求和实行民主的道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大特点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种民主更符合现代民主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印度独立后,1950年创制的宪法确定了印度的议会民主和联邦共和政体,从此印度成为西方民主在发展中国家展示的一个“橱窗”。但是,印度“民主政治”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印度“民主政治”形式上与西方民主制基本上一致,但它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农业占主导地位,传统阶级、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基础之上。议会民主制之所以能够在印度推行,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为印度社会的“分裂”。印度社会分裂为各种各样的种姓、宗教、地方势力集团,社会矛盾很多。为了平衡各个集团间的力量,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安排,议会民主制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在议会民主制下,各个势力集团通过政党等政治组织以及议会选举,使各自利益得到表达,达到一定平衡,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 但是,印度“民主政治”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印度的民主制度很不完善,总体质量不高,广大下层民众还没有真正从这个制度中得到多少好处。经济发展的好处大多为富人所享有,而穷人却被发展进程所抛弃。(2)印度议会民主制度的运转也存在不少问题。实际上,印度民主政治在实质上并没有给广大人民以充分的实行民主权利,不符合现代民主的理念。例如,从立法上,虽然规定每个成年人都有选举权,但由于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仍然存在许多歧视。金钱的作用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选举期间贿选现象十分普遍。所有这些,都使印度民主实际效应大打折扣。 西方新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但是,对于民主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并没有支持新制度主义的结论。印度“民主制度”下的经济发展,其民主制度往往被研究者引证为对经济发展有负相关作用的例证。印度民主制度使各种集团利益互相制约、牵制,各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竞选和平衡权力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济的低效在这里换来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其三,社会主义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党和政府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中国政局保持了长期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新中国经历了彻底的社会结构变迁,旧社会的各类分利集团(如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封建行会等)都被扫除,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平等简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成员都是国家的主人。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员力量,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为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总体效率是高的,能办成一些大事。政府威望高,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独立后的印度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致使分利集团众多、社会结构复杂的多党制的印度,难以做到对社会资源的充分调动和整合。这具体表现在,印度政府力量非常弱小,决策很难贯彻执行。印度社会这种一盘散沙的状况使其很难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例,去过印度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印度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据最新统计资料,印度符合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只有200多公里;而中国高速公路则长达4.5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鉴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巨大差距。印度的一位著名的农经学家、印度“绿色革命”的建构人斯瓦民纳森说:中国“由于可以在单一的政党下进行社会动员,所以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源和实施虫害管理”,“中国人对农业就业和非农业就业之间的就业创造有一套综合的办法。这是我们国家所没有的。结果是印度到处充斥着贫民窟”。 -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 评价一国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看这种模式是否适应本国的国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都是根据本国国情确立和发展起来的,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成熟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做结论,更不能受一些在“中印比较热”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干扰,看不到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优势。 1、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确立了中国特色的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其一,中国发展模式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出来的。中国正式开始进入工业化是在1953年,并且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印度,更远远低于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化国家,显示出巨大的差距。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新中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1957年“一五”计划目标的完成,为新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进一步显示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与优势。中国经济自1978年起,极大地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的差距,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显示了以下几个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的重要影响:一是速度效应。中国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后起国家,实现了比发达国家还要快的经济增长。二是结构效应。1978年至2006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结构变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三是开放效应。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一个部分开放的国家过渡到一个全面开放的国家。四是体制效应。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显示,经济发展对市场机制的依赖得到深化和加强,包括建立和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立市场体制和实施细则,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其三,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已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20多年,从中长期观察,中国经济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为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城乡建设大规模开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今后20年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市场潜力很大。 2、正确认识印度发展模式。 印度自独立以来,采取了“混合经济体制”,一直非常强调政府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中国的“计划经济”很相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具有印度本国国情特点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具有潜在优势的服务业为基础。特别是司法、金融体系比较健全使印度拥有一个更利于本土私营企业发展的商业环境,可以说整体的软环境好是印度最主要的优势。但是,印度模式也有其不成熟和不足的地方。 其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就业难题难以解决。印度储备银行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印度2006年-2007年GDP增长率为9.4%,主要产业的增长情况为:农业为2.7%,工业为10.9%,制造业为12.3%,服务业为11.0%。印度2006-2007年度GDP总量为8040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5.1%,工业26.4%,农业18.5%。印度的产业结构使其实际就业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印度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仅为3.1%,表面看起来并不高,但是实际上印度有70%的劳动力都属于非正规就业,难以保障职业和收入的稳定性。尽管印度有知名的IT专长和繁荣的外包产业,但这与广大群众并不相干。整个IT行业大约只有100万名从业人员,其产值仅占印度GDP的4%。印度的增长热点始终集中在信息科技领域,但是印度信息技术服务出口行业的就业人数还不到其就业总数的1%,无法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助长了印度的两极分化。印度目前人口已超过11亿,有3.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以下,印度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 其二,印度社会矛盾复杂,内耗严重。印度除了原有的宗教冲突和民族矛盾外,印度的党争日益加剧,导致政局不稳。许多政治家把精力放在争权夺利上,无暇顾及经济发展。印度的民主政治制度使政府协调难度很大,许多重大决策往往议而不决,决而难行。 其三,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丧失了不少生机和活力。种姓制度是一种等级制,它把社会按高低顺序分成五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把种姓森然的地位差别,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看作是神圣不可逆的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这就完全阻断了增强世俗平等的社会变革的出现。而且,种姓制度又是一种社会分工,种姓与职业固定挂钩,种姓决定职业,代代相传。种姓制度以及它所形成的对劳动分工的基本价值观是同现代社会相冲突的。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反种姓主义的立场,采取了一系列提高低种姓人的地位的措施,虽然使这部分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种姓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种姓观念至今仍渗透到从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到平民百姓的精神世界中,影响和制约着印度社会的变迁,无法充分解放社会生产力。 此外,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基础设施问题等,都是制约未来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印度在发展经济方面也有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之处。 通过印度发展模式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印度在发展经济方面也有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的地方:(1)放松管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特别是对新兴企业,政府管制更少,IT、软件和外包服务企业很少像其他行业那样,有工作时间和加班限制等相关劳动法规的管制,为创业者提供了空间。可以说这是印度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印度经济发展的真正推动力。(2)避开自己的发展劣势,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印度独辟蹊径,跨越传统经济发展途径,充分利用自己雄厚的科技和教育基础,大力发展那些不受基础设施短缺限制,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产业,迅速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3)作为发展现代经济的运作基础,印度的金融体制和法律体制在许多方面日趋完善。印度拥有发达的银行系统及商业银行网络,资本市场发育较成熟,拥有23家证券交易所和近1万家上市公司。在法制方面,印度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律系统,拥有独立具有制约功能的司法系统,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并建立起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4)企业经营机制逐渐成熟,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有力的产权保护措施、对投资者友好的司法体制,资产质量良好的金融体制为印度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使印度涌现出一批能与欧美公司竞争的世界级私人企业和企业家。印度有不少上百年历史的企业,它们经营稳定,机制成熟。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私营企业被允许进入重工业、基础工业以及电信和尖端技术部门,发展非常迅速。 -透过“中印比较热”应明确的几点认识 通过以上对中印两国发展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正如印度的发展不会因一些西方人士“唱好”就能迅速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一样,中国的发展也不会因某些人的“唱衰”而失去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比较两国发展模式的问题上,我们要客观理性地来分析问题。透过“中印比较热”,我们应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制度保证,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现代化后发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强大的制度保证。我们不要为当前“中印比较热”中一些带着意识形态偏向和故意抬高印度“民主制度”的观点所迷惑;要认识到,印度实行西方国家的议会民主制,只是西方世界认同印度的理由之一。 其二,中国与印度两种发展模式都是根据本国国情形成的,其未来的发展壮大,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中国模式的选择无法与政体分开,而印度模式则无法与社会结构分开,尤其不能与种姓制度分开。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发展必将对亚洲和世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其三,我们要正确评价中国的经济实力。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虽逐渐跃居前列,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应该“韬光养晦”,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排除一切干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核心观点 ●伴随着“中印比较热”,国际社会出现了一些观点如“印度比中国发展更有后劲”、“印度的民主政治更能促使经济良性发展”、“印度终将赢得东方经济霸主地位”等,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分析。 ●西方学者认为,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但是,印度“民主制度”下的经济发展,其“民主制度”往往被研究者引证为对经济发展有负相关作用的例证,也就是说,印度“民主制度”并不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印度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员力量,激发起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其未来的发展壮大,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其共同发展必将对亚洲和世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韬光养晦”,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