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财经5月9日消息 日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出主意说,应将现有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拆分成5至10家小银行。
他表示,其一,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间关系密切,导致银行不能按市场规则处理问题,拆小后,可以“政银分开”;其二,事实上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行政级别相差不大,银行规模变小后,“官僚”级别随之下降,将有利于监管;其三,规模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很难引进独立的、非国有股份的进入,而拆分后有利于吸引多元资本的介入,从而有利于银行的治理结构。
学者巴曙松[微博]对此指出,对于经历中国金融界改革里程的人来说,这种分拆观点并不陌生,80年代初期就有不少人提出,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他认为,这位专家的观点并没有击中要害,第一,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拆小后并不一定真正做到“政银分开”。许多小银行同地方政府的关系同国有银行目前的多,相比之下,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还常常利用上级机关的名义来推托地方的干预。第二,银行被拆分后并不一定有利于监管。监管是否有力,与所谓的级别关系不大,关键是相应的权限、责任设置,以及监管机关的监管能力;汇丰银行这样的全球银行,难道一定要联合国[微博]秘书长来监管?其三,在大型银行体制下,同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革,如对部分分支机构实行子公司上市制度,实际上,不少银行已经在探索。第四,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之一,正是完善的网络和规模,如果国有银行连这一点都没有了,竞争更是无从谈起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