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2月09日 11:25 中国经营报
众兄弟争相发股票 外资行已占桥头堡 农历蛇年的第一天,华夏银行就迫不及待地向外界发布了一份“关于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告”,称华夏银行“正在准备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另有消息报道,招商、光大、交通、中信实业、福建兴业等商业银行也已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报材料,看来专家年前关于“2001年将成为中国的银行上市年”的预言真要实现了,在新一轮金融市场的瓜分中,率先上市的商业银行无疑将占据较为有利的位置。 成功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快速路 资料显示,深发展自首次公开募股,已先后经过5次配股,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达13.5亿元;浦发银行上市募集到40亿元,资本金和总资产都翻了一番,资本充足率达到17%以上,总资产达2000亿。民生银行的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到42亿元,资本充足率更是由10.48%,越升至20%以上。可见,商业银行加盟股市确是一条迅速改善其自身资本结构、改善经营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捷径,而充足的资本金不仅能满足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同时也为银行机构发展、业务扩大、技术投入创造了重要条件。不仅如此,银行的上市还使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本运作优势,使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更加便利,从而融入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并购潮流。一句话,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即意味着其拥有了决战国内竞争残酷的金融市场的利器,而其矛头将首先指向占有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国有银行。 浦东、深圳——中外银行资本早已短兵相接 近几年国家正在逐步放宽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业务范围、客户对象等方面的限制。199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批准9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 1998年,人行再次批准了10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6家外资银行在深圳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不久前人行又批准7家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截至2000年底,在我国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已达32家,其中上海24家,深圳8家。 根据中美两国签订的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中国将在5年间分两阶段对外开放,即中国在入世后头两年,将先允许外资银行进行以国内企业为对象的人民币业务,5年内,将会让外资银行发展个人银行业务。这当然标志着中国金融业的继续开放,但更是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和我们的担忧相对照的是,部分外资银行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充满信心,因为在过去一年中,他们所经营的人民币业务已有盈利——这比他们自己所预想的要早得多。 “泥足巨人”走进资本市场难 大概因其吸收存款均高达万亿人民币以上,而资产质量又令人堪忧的缘故,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历来有“泥足巨人”之称,面对挑战,急需重药治病的国有银行当然也想在证券市场上一显身手,但是限于目前的中国股市规模,国有商业银行近一两年内上市的可能性很小,退一步讲,就算中国股市能承受一次上市的振荡,考虑到目前6.3万亿人民币储蓄所产生的增量要求,银行每年至少应充实数百亿的资本金,而且高深莫测的不良贷款恐怕也会使银行今后20年内始终进行大规模呆坏账冲销,如果银行上市只是为了从老百姓的手中圈钱,而没有利率市场化和银行股权多样化等微观金融基础的改变,那么国有银行上市对中国的经济就不是福音而是灾难,我们会发现,借上市达到及格线的银行,也许很快就又不及格了!国有商业银行确实障碍重重。 由于关系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了让这些身躯羸弱的巨无霸重获生机,国家已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先是在1994年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了原先由四大专业行承担的全部政策性业务,从而完成了其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的分离,接着财政部于1998年向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所筹集的资金拨作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各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达到了8%,1999年国家又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等四家大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大面积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通过债转股承担的不良资产已达到10000亿元。 以上措施的确极大地改善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提高了其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然而改变内部经营机制,增强造血功能的道路依然漫长。目前各行也正在收缩战线,寻求一条内涵式发展的发展道路。但四大银行肯定不甘于此,难道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就只能徘徊在资本市场之外吗? 上市还有新药方 冷看现在的上市热,确有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配角占了大戏的感觉,即使民生银行完全达到了商业银行法的要求,也尚有争议,看来要为四大国有银行设计出上市方案更艰难。但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绝对支柱的四大银行如果游离在通过上市彻底改制获得新生之外,那么现在银行的上市,就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对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应另辟蹊径。 药方之一、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总体上说,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紧缩,是政府过度管制,偏离了既有的市场化取向的恶果,银行的困境则反映出银行无力逃脱计划经济的壁垒,无力有效运用居民储蓄的结果。其呆坏账主要是由于银行资金作为“准财政资金”使用造成的,国有银行没有利率决定权,没有贷款投向权,要银行管理层对现在的烂摊子负责也是不公平的。可以考虑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或通过设立中外合作投资基金对国有银行进行参股;或通过设立证券基金对中国金融板块进行投资,当然这样的“引进”是有限和审慎的。在中国的银行系统上市过程中及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让其分担银行上市的风险,分享中国改革的成果。既可减弱银行上市的震动,更可重新确立其形象。 药方之二、改存款为股权。目前中国6.3万亿储蓄实际上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手中,因此政府也许可以考虑让拥有巨额储蓄的私人部门参股到国有银行中来,给这些人一个期权,即他们或可选择继续保持储蓄,或可选择将储蓄转化为对国有银行的股权,如此则一箭双雕,银行在负债降低的同时股本金大增。增强私人部门在银行上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药方之三、通过金融控股公司间接上市。拖累银行上市的,是过去的烂摊子。故银行可以和资产质量较好的证商或其他金融机构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新设的金融控股公司因无历史包袱而容易上市。银行实际通过其控制的金融公司间接达到了上市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引导中国金融体系从较陈旧的金融分业朝金融混业乃至金融百货公司发展,中国金融业可预期一个更亮色一点的未来!(纬恩 本报实习记者李学宾)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