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9)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1日 21:39  央行

  近年来,推进我国产业转移加速发展的因素逐步增多且呈多元化趋势。这主要是市场选择、政府引导和金融支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扩张、成本约束是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第一,中西部地区市场空间逐步增大。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东部不少企业为占领中西部市场,主动将生产基地西移。第二,要素成本约束。受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高、资源短缺等要素约束,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要素成本优势明显。第三,外部经济再平衡的倒逼压力。后危机时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避免本土产业“虚拟化”和“空心化” ,纷纷扩大实业生产,减少外部需求,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我国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受到一定冲击,倒逼东部企业市场和生产空间逐步向中西部迁移。政府引导也是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对接形式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一是积极构建政策体系。国务院相继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庆两江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规划,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布指导性意见。各地政府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二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政策创新、政务环境、产业配套等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成为各级政府重要任务,中西部更是把加强园区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2010 年,陕西、甘肃省开发区建成面积分别为 2.5 万公顷和 2.3 万公顷,分别是 2005 年的 1.6 倍和 1.8 倍。重庆市则用足土地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共有工业园 40 多个,用地面积达 4 万多公顷。三是搭建对接平台。中西部地区逐步转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充分运用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中博会、西博会等大型会议,构建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金融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三省产业转移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探索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2010 年年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9 万亿元,占全国 39.7%,较 2005年末提高 0.6个百分点。二是优先支持有产业转移意愿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企业债等,满足产业转移的资金需求。三是引导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在中西部设立分行分别达 14家和 3家。四是大力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外汇管理模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我国产业转移主要成效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较为强劲。 “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比“十五”时期加快 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加快 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加快 2.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加快 2.6个百分点。2010 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 47%,较 2005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东、中、西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显成效,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东部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推进自身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经济全面转型奠定了基础。2010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 4680亿美元,约占全国 95%,产业结构呈明显优化趋势。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也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5.6个百分点。从节能减排情况看,随着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指标都出现积极变化,浙江、江苏等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主要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海南、天津、江西、广西等节能减排任务也完成较好。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同质化较明显;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占比仍不高,整个产业链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的偏低端;三是统筹规划功能发挥不足,在招商引资中出现恶性竞争,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因此,今后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提高承接门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到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承接重点,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紧密围绕产业转移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三、各地区能耗、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

  2010 年, 各地区继续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取得进展,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 2010 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其中,吉林、贵州、安徽、山西、四川和重庆等省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超过4.0%。淘汰落后产能成效突出,2010 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 1100 万千瓦,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 年的 12%提高到 80%, “十一五”累计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达到 1.1 亿吨、6860 万吨、3.3 亿吨、9300 万吨和720 万吨。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05 年分别下降约 12%和 14%。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 59.6%,比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比2005 年提高 18.6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 2005 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2010 年完成造林面积 592 万公顷, 比 2005年增长 9.6%,其中内蒙古全年造林面积超过 1000万亩, 造林规模居全国首位;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0.3%,较“十五”期末增加 5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各地区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度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入;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了环境信息通报制度等。 2010年各地区继续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信贷政策,加大金融创新,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广东成立了“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内节能减排科技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北京推出自愿减排交易平台,着力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自愿减排市场体系;江西开展节能减排自愿协议试点,金融机构为试点企业就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担保等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

  2010 年,我国价格涨幅总体延续了 2009 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态势,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大。 从主要价格指标走势看,在食品和居住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季扩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生产价格涨幅不断扩大,第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第四季度又有所反弹。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3.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9.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9%。分地区看,居民消费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的地区差异不大;西部地区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中部地区相对较小(见图 10)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居民消费价格四个季度涨幅分别为 2.2%、2.9%、3.5%和4.7%,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4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 3.4%、3.1%、3.6%和 3.5%。全国所有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表现为上涨,其中,青海、海南、新疆等 6 个省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超过 4%,青海以 5.4%的涨幅居全国首位。幅居全国首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明显, 各季度同比分别上涨 9.9%、 11.7%、 7.7%和 9.1%,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17.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涨幅分别为9.0%、10.5%、9.8%和10.6%,其中,9 个省涨幅超过 10%,新疆以 23.9%的涨幅居全国首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