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6机构宏观经济预测:本轮经济调整1季度见底

  钟华/文

  早在2008年2月,《证券市场周刊》就在推出的封面专题《GDP惊现拐点》中,提醒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大幅下降;2008年7月,推出封面专题《宏观调控转向,速度为上》,建议改变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2008年9月,再次推出封面专题《三十年最大拯救》,率先建言政府拯救经济。

  现在,我们说,中国经济《复苏在望》!

  “本轮经济调整在2009年一季度就见底。”参与《证券市场周刊》2009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四分之三以上的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中国经济即将复苏的展望,这或许又率先给经济领域的决策者和投资者带来春的讯息。

  甚至有参与预测的经济学家表示,“本轮经济最坏的时候在2008年第四季度就已经过去。”

  经济学家的乐观展望,也为一系列先行经济指标回暖所佐证。比如,中国制造业采购经济经理人指数在2008年11月达到38.8的低点后,2008年12月、2009年1月连续两个月反弹,回升至45.3。

  经济学家们对2009年一季度和全年经济详细看法都体现在“预测”之中。“季度预测”有26家国内外机构参与,“年度预测”有25家今年机构参与,“经济调查”有20家机构参与。

  宏源证券、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是2009年预测参与机构的三支新军。更多预测机构加盟意味着这项“预测”将能更好地反映市场对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

  一季度或见底复苏

  来自英国经济共识组织的预测表明,经济学家对2009年全球经济的看法趋于一致,认为欧美经济衰退将在第二季度告一段落,经济增长率下半年开始抬头。

  那么,经济学家到底对2009年中国经济预期怎样呢?根据本刊“预测”结果统计,26家机构的经济学家对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预测均值为6.5%,25家机构对2009年全年GDP增长率预测均值为7.77%。

  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自2007年第二季度见顶以来,经过1年零三个季度的向下持续调整,终于在2009年迎来了转机。而且,本轮中国经济调整还有望早于欧美国家率先开启复苏之旅。

  总体而言,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都较中资机构低。外资机构对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均值为6.30%,中资机构为6.56%。外资机构对2009年全年预测均值为7.37%,中资机构为7.90%。也就是说,预测数据反映出中资机构较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更为乐观,当然,这也可能与外资机构采用的预测基础不一样有关。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对第一季度GDP增长率的预测值最低,为5.5%。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调研团队分析师石磊解释说,对一季度增长预测值较低,主要是基于2008年一季度的基数较高(为10.6%)。实际上,从环比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在回升,并预测2009年全年GDP增长率为8.2%。

  “我们预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左右,其同比增速可能呈现逐季攀升局面。”2008年“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优胜奖冠军得主、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也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去年第四季度或今年第一季度见底,在第二季度之后开始恢复,并形成“V”形走势。

  事实上,认为本轮经济调整在2009年第一季度见底的经济学家不只是高善文,本刊调查的20家机构的经济学家中,有9位经济学家都持这一看法。甚至,还有三成,也就是7位经学家,认为经济调整早在2008年四季度就已经见底。

  也就是说,只有4家机构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复苏的看法相对悲观。但其中,还有两家机构的经济学家将经济调整见底时间锁定在第二季度。只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竞争力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任若恩和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张曙光教授认为,经济见底时间在今年第四季度或2010年上半年。 功在经济刺激政策

  本轮中国经济调整得以迅速复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2008年11月5日推出了高达4万亿元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此外,地方政府还相应推出总计约18万亿元的地方经济刺激计划。

  事实上,这一医治中国经济的药方与本刊建议不谋而合。

  早在2008年2月,本刊在推出的封面报道《GDP惊现拐点》中,就提醒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大幅下降;2008年7月,封面报道《宏观调控转向,速度为上》,建议改变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2008年9月,本刊推出封面报道《三十年最大拯救》率先建言政府拯救经济。该文中,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潘向东,建议中国政府在未来2-3年内实施7000-8000亿元的财税刺激计划。

  潘向东认为,4万亿刺激计划的目标在于帮助中国经济保持8%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下滑过快造成失业快速增加和重化工业体系遭受重创。

  我们看到,与GDP增长率密切相关的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2008年11月跌至5.4%,而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也跌至历史最高水平的不足两成,为3.4%,尤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降至0.7%。在政府推出刺激计划之后的12月份,上述前两项指标略有回升,分别为5.7%和4.7%,但第三项指标继续跌至-0.6%。

  也正是基于此,经济刺激计划得以迅速出台。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刺激计划将大大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财政支出带动银行贷款,并间接通过对建材等重工业品的需求来支持这些受打击较大的行业,但对出口相关行业没有太大直接影响。

  汪涛预计,财政刺激(不包括减税和扶贫、社会保障措施)直接拉动GDP 1.5个百分点,但其间接拉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的意义要大得多。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等人士则认为,刺激计划将拉动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2.2%左右,并帮助中国经济在2009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

  相对来说,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调研主管袁跃东更为乐观。他认为,刺激计划的短期效果显著可将2009年GDP同比增幅提高3-4个百分点,至8%以上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被稳定在25%左右的高水平。

  那么,这一刺激计划效果将何时显现呢?参与调查的20家机构的经济学家中,有9家机构的经济学家认为,将在2009年第二季度。还有4位经济学家认为会更早一些,在2009年第一季度就开始显现政策效应。

  不过,也有5家机构的经济学家认为会在2009年第三季度,另2家机构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第四季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任若恩教授认为,财政刺激效应由于受到执行能力、传导机制等多方面影响,要到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才会有明显效果。

  总的来说,刺激计划效果的显现大大推高了经济学家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预期。我们统计,经济学家对2009年第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值在18.29%,2009年的全年投资水平在18.45%。

  表面上来看,这一水平较2008年26.1%的投资水平有较大下降。但读者如果再看看2008年前3个季度高达10%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如果2008年的投资水平剔除这一价格因素,并考虑2009年投资价格指数为负,这意味着基于预测值的2009年真实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将或许比2008年更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证券市场周刊同日相关报道

    潘向东:经济调整最糟糕时候已开始离去

    李刚:货币反弹持续 增长可以预期

    袁跃东:既要看增长也要顾结构

    高善文:经济一季度见底 二季度复苏

    相关报道:

    大摩首席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复苏在下半年

    林毅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有助世界经济复苏

    M2增速创5年新高 经济复苏苗头显现

    中国经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

    信贷实质性扩张 中国经济拐点临近

    CPI回归1% 经济拐点前降息空间收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