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聚焦中国脱贫攻坚

2020年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聚焦中国脱贫攻坚
2020年12月14日 05:54 新浪财经综合

谁最能代表中国经济向上力量?2020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谁是你心中的TOP10商业领袖,[点击投票]

  原标题:

  成就举世瞩目 经验值得分享

  ——2020年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聚焦中国脱贫攻坚

  来源:经济日报

  12月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主论坛以“脱贫攻坚中国经验的全球分享”为主题,讲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感人故事,解读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和经验。

  努力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彻底解决。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国内外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共享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经验,共话中国减贫故事的国际传播,共商全球减贫合作的务实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何把这些故事讲清楚、讲生动,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促进国际减贫合作的需要。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要注重加强议题设置、拓展传播渠道。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有助于汇聚国际减贫合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愿与中外各方一道,加强减贫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为推动建设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期待两国强化脱贫合作

  近年来,中国的开发项目快速实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推进扶贫过程中,中国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于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的扶贫成就将为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消除贫困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自1962年独立以来,阿尔及利亚政府始终将消除贫困作为各项政策计划的重中之重。然而,部分地方和村庄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存在着缺水、缺电、道路设施和卫生服务不完善、互联网和手机覆盖率低、住房资源和就业机会匮乏等问题。

  自两国建交以来,阿尔及利亚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达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在政治上的互信、经济上的合作和人道主义方面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两国的共同发展和扶贫事业的进步。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愿与中方专家、学者、智库和其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交流双方在公共治理(包括消除贫困)领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三方面着手推动全球减贫

  中国减贫实践始终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强调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中国扶贫强调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保证发展具有持续内生动力。中国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和医疗等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的技能,帮助他们摆脱“能力贫困”。近年来,中国通过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大力开展儿童营养餐计划、学前教育提升计划等,努力降低贫困对儿童发育的影响,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中国各级政府积极改进帮扶手段,不断创造适合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解决“机会贫困”的问题。

  推动全球减贫治理,重点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当坚定秉承并坚决兑现消除贫困的政治承诺,将减贫纳入国家长期发展议程;其次,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减贫政策,适时动员全社会、全政府的力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最后,增强政策执行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将政策转化为行动。

  精准保险提升扶贫产业竞争力

  为助力脱贫攻坚,平安公司结合自身保险主业,扶贫方式设计突出一个“保”字,对症下药,通过“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实施精准扶贫,有针对性提升扶贫产业的竞争力。开展“三村工程”以来,平安公司创新扶贫机制,发挥金融+科技优势,针对贫困地区产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通过扶智培训、产业造血、产销赋能,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扶贫闭环模式。

  2018年起,平安精准扶贫项目“三村工程”产业扶贫项目落地支持凉山油橄榄产业,为当地超过8000亩橄榄园提供累计4100万元的“扶贫保”免息免担保产业贷款,并在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和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联合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训产业致富带头人。目前“三村工程”已经在全国21个省份落地,累计提供产业扶贫资金265.96亿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7036人,人均增收2500元。

  平安创新设计的以保险创新驱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精准帮扶贫困户,联合政府、银行共同解决农户“融资金、促生产、拓销路、兜风险”难题。截至目前,平安扶贫保已在全国13省份落地70个项目,带动4.9亿元产业资金,帮助了4.6万名贫困户增产增收。

  探索产业助收的扶贫模式

  发挥好企业在脱贫中的帮扶作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中央企业定点帮扶2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980亿元,派出各类扶贫干部1万余名,帮助10.44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作为央企骨干企业,中国石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号召,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成功帮助8个贫困县和709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

  产业增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近年来,中国石化以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扶持可持续发展、能长久依靠的扶贫产业,“十三五”期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7个,惠及18万人,带动5.2万人脱贫。通过抓住“可持续”“能长久”,积极探索以消费带动产业,以产业拉动就业和税收,以就业和税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扶贫模式。

  巩固成果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一方面,中国的脱贫成就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另一方面,脱贫成果尚需巩固,需要和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客观看待已经取得的成果,认识到我们解决的还只是农村的绝对贫困,而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致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在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以后,必然需要一个巩固期,只有从巩固脱贫成果过渡到乡村振兴战略后,才能将工作重心顺利转向对整村整乡乃至整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上。

  制度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决策部署,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伟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中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逐步建立起包括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评估等六大体系在内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金钥匙”打开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把“锁”。

  残疾人脱贫 一个也不能少

  我国高度重视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对贫困残疾人和家庭是极大的鼓舞,对残疾人事业发展是鞭策和激励。

  除了残疾,贫困是残疾人面临的最大困境。脱贫难度最大的是智力或精神残疾人,还有重度残疾人。很多残疾人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低,残疾人普遍医疗、康复、照护、辅助器具等需求多、支出大。因此,他们要实现小康难度很大。

  经过各级政府和各级残联组织的不懈努力,现行国家标准下700多万建档立卡残疾人已经实现了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城乡960多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这是历史性的进步,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蓝图。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只要我们把残疾人当亲人,把残疾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温暖而美丽。

  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妇女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妇女减贫事业,将贫困妇女脱贫纳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出切实措施和专门项目,为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扶贫先扶志。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巾帼脱贫大讲堂”向广大妇女宣传党的扶贫好政策,宣传脱贫、带贫的先进妇女典型,讲好巾帼脱贫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贫困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激励广大妇女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

  发展巾帼特色产业,是实现妇女脱贫的有效途径。全国妇联根据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妇女特点,积极引导贫困妇女融入当地党委政府确定的产业扶贫好路子,因地制宜发展手工编织、巾帼电商、巾帼家政等特色产业,帮助500多万贫困妇女通过手工、种植养殖、家政、电商等增收脱贫;创建“巾帼扶贫车间”1万多家,投入3930万元扶持创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786个,带动各地妇联在贫困地区创建“妇”字号基地2万余个,促进贫困妇女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促进精准脱贫从“输血式”脱贫到“造血式”脱贫的有效转变,为妇女脱贫注入活力。

  分享手艺扶贫的中国经验

  “精准+扶智+扶志”是中国手艺扶贫的政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层级、各部门相继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手艺扶贫的专项规划,如2013年,贵州省启动“锦绣计划”并列入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2017年,四川省组织开展“百名工艺美术大师三年扶贫行动”。

  当前,互联网打破空间边界,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新平台加速城乡之间手艺资源交流转换,手艺从业人员走向年轻化、专业化,文化赋能发展空间广阔。各地扶持建设的扶贫作坊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中国5年间累计建设扶贫车间32688个,吸纳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43.7万人,带动406万贫困人口增收。

  当前,发展手艺文化产业不仅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更是防止返贫的重要选择。中国手艺扶贫突出民生主体,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产业带动、村民受益”的经验模式。以手艺助力脱贫致富,也是为乡村带来幸福的生活方式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范式。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黄俊毅 田 原 摄影:苗 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蒙

脱贫 扶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5 吉大正元 003029 11.27
  • 12-15 振邦智能 003028 21.75
  • 12-14 悦康药业 688658 24.36
  • 12-14 明冠新材 688560 15.87
  • 12-14 通源环境 688679 12.0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