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智囊称政府不会破产:握有国企等优质资产

2013年08月02日 01:39  第一财经日报 

  【地方债审计风暴新一届政府最大的难题是债务清理

  向小田:江苏不会出现破产的地方政府

  张静 汪时峰

  刚启动的全国性政府债务摸底是否会摸出类似美国底特律那样的“破产”政府?中国官方智囊机构学者明确回答“不会”。

  昨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学者在国新办召开的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前景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地方政府与底特律有诸多不同,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是与流动性相关的“问题”,而非“经常性”危机。

  借助此次吹风会,官方还向市场澄清了关于硬着陆、债务风险和改革整体设计等问题。

  中国地方政府握有优质资产

  享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7月18日申请破产保护。美国密歇根州审查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底特律将面临超过1亿美元的现金短缺,而其他包括资金没有着落的养老金负债等长期负债总额超过140亿美元。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认为,我国地方政府与底特律政府的处境有很大不同。

  底特律的市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税收来源于基于房价的房产税、公司缴纳的工资税、个人收入需缴纳的地方税和州政府返还的部分消费税。

  但衰退的经济令税收缩水。底特律市政府财务报表显示,以上种类的税收同比2004年都出现下降。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从2004年的2.9亿美元降到2012年的2.3亿美元,降幅达20%。

  宋立说,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底特律处于下行阶段,而中国属于上行阶段。从掌握的资产方面看,中国地方政府掌握的资产不少,除了财政收入外,还掌握国企等优质资产。

  他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基本上是为保证交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而负担的,这意味着中国债券都是优质资产,不是用来消费,同时也是固定资产。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也指出,我国地方债务的形成与西方国家存在区别,我国是因为基建等投入形成的实务资产,而西方国家的负债则是为了清偿过去积累的债务。

  “现在有媒体和国外机构在说‘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与流动性有关的只能说是困难,‘经常性’的才是危机。”宋立表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债务其实是资金的短期偿还和错配问题,是财务风险问题,对应的资产还是优质的,不会产生经常性风险和危机。

  发债是地方举债最好的渠道

  从昨日开始,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拉开帷幕。此前多位学者认为,摸底债务是中央高层为掌握地方债务规模,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对此,王一鸣认为,地方政府负债方式需要改革。“要搞长期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修轨道交通,就需要长期的融资渠道来完成,最好的方式不是向银行融资,而是发债,因为发债更加透明,风险更容易控制。”

  目前法律规定对地方政府发债仍有限制,2009年我国允许四地政府试点自行发债后,今年扩大到山东、江苏两地。王一鸣表示,未来国家也会对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进行调整。

  对于已经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王一鸣认为,亟须摸清家底,搞清楚债务规模多大,并进行相应分类处置。

  “有些债务是有现金收益的,具有偿债能力,可以规范并维持。但有些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甚至是地方财政应该承担的,债务较高且无偿还能力,政府应该有条件接收。”王一鸣说,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出让资产,化解违约风险。

  三中全会或涉及地方收入体制再造

  对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方均保持高度关注。王一鸣昨日表示,生产要素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在秋季的三中全会上会有一个整体设计。

  王一鸣认为,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会是一个调整重点,根本性的需要是未来对地方收入结构和收入体制的再造以及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约束性。

  他指出,营改增之后,占地方税种大头的营业税相当于没有了,现在一些调整保证地方收入不减少的手段仅是临时的。

  此前有学者指出,如何建设地方税体系、补充地方财源,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方向等,都可能进入三中全会议题,但会议只会给出一个大方向。

  而今年在财税改革方面最为重要的举措就是“营改增”扩围,以及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推进,旨在降低服务业税收成本。

  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王一鸣指出将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可能会比预期加快。”

  另外,民营资本进入公共领域以及改革国有经济也是改革重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产科医生涉嫌抱走新生婴儿跨省拐卖
  • 体育亚锦赛男篮一队11年首负韩国 3分14投0中
  • 娱乐曝周迅霆锋已发展2年 柏芝挟双子做筹码
  • 财经百城房价连涨14月 中房协上书要求稳预期
  • 科技摩托发布Moto X:主打定制与体验 图集
  • 博客司马南:我朋友也有信王林大师的
  • 读书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 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 高考录取
  • 罗天昊:“大陆经济”走投无路?
  • 齐格:美国如何惩办丑闻企业
  • 叶檀:政府纵容过剩产能
  • 刘杉:政府担心房价与债务危机共振
  • 陶冬:手头有钱现在该放在哪里
  • 水皮:楼市调控口径为什么会大变
  • 孙立坚:宏观经济四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 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 江濡山:钱荒背后的金融黑洞有多大
  • 周天勇: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