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潘洁 实习生 曹亦汝
9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有意收购以色列最大的食品生产商Tunva,最终交易金额可能超过61亿元以色列新谢克尔(约合100亿元人民币)。
“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但光明食品并不排除包括以色列在内的海外并购战略。”光明食品集团宣传部长、新闻发言人潘建军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集团在接触一些海外企业,集团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变。
或为最大收购案
中国对以收购金额或刷新纪录,正与英国私募股权基金进行谈判
消息称,一旦双方并购成功,将是中国对以色列最大金额的收购案。5月29日,复星医药曾宣布以2.2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医疗美容器械生产企业95.2%的股权,成为我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对以色列的并购案。
据透露,Tunva是一家以乳制品为主的食品公司,在该国最畅销的产品是白乳干酪。上述报道称,光明食品正与英国私募股权基金Apax Partners进行谈判,后者拥有Tunva的56%股权。Apax和以色列投资公司Mivtach Shamir 在2008年获得Tunva的控制权时,Tunva估值达到了9.89亿美元。双方共持有Tunva 77%的股权。
“光明集团能否成功收购还要看以色列方面的态度。”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收购不是单方面的,因此还需要看和以色列方面能否达成共识。一旦成功收购,光明食品在企业管理、提升综合水平等方面如何安排,还需进一步探讨和观察。
朱丹蓬表示,此次收购可能包含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从政治角度来说,一旦光明集团成功收购Tunva,有助于提升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从经济角度而言,收购有利于光明食品实现品牌国际化,光明通过对以色列产品研发、管理模式等优势的整合,使企业的“软实力”更加与国际接轨,进而提升光明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的影响力。
面临不少变数
海外并购的风险也不小,如整合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
据了解,中粮、新希望、娃哈哈等国内食品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展开海外并购。作为仅次于中粮集团的知名食品企业,光明集团从2009年开始便频频“出海”。在2010年至2012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光明集团先后参与了8项海外并购案,并购对象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和法国五个国家。2012年11月,光明食品更是豪掷约70亿元成功收购英国知名食品公司维多麦。
朱丹蓬称,与中粮国内民族品牌“救世主”的形象不同,光明食品现在扮演的是中国对外扩张企业这一重要角色。不过,朱丹蓬表示,海外并购的风险也不小,如整合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融资难题待解
大型食品企业多有国企背景,而这一点不易被海外企业接受
虽然海外收购仅仅是市场行为,但由于被收购主体或是行业巨头,或是收购方具有国企背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展并不顺利。此前,双汇国际收购“美国猪”史密斯菲尔德一直波折不断。和君咨询合伙人闫强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未来要“走出去”,并购付出的代价是必须的。
“中国食品企业亟需开展海外并购,但也面临融资难题。”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通过并购做大做强企业;二是,国内资源有限,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食品行业转向海外寻求资源,同时海外并购也利于推进国际化进程。然而我国企业只能通过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方式进行海外收购,并且商业银行对海外并购并不积极,导致我国企业在竞购时不具有资金优势。
此外,企业的国企背景和行业频繁遭遇的信任危机,都将成为海外并购的“绊脚石”。“我国大型食品企业多有国企背景,而这一点不易被习惯市场竞争的海外企业接受。而我国食品行业不断曝出质量安全事件,也已成为海外企业衡量中国兼并者的因素之一。”简爱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