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森源:小小食用菌如何解决平抑菜价大难题

2013年08月26日 19:24  新浪财经 微博

  新华网上海8月24日电(记者魏宗凯)“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提出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菌菇’,如果上海市民能接受这样的生活理念,将有助于解决绿叶蔬菜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过快的难题。”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红然称,食用菌的消费在中国有着很大的潜力,发达国家每人每年的消费量达到20-30公斤,中国目前人均年消费才2-3公斤,价格仍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而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科技创新增加食用菌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让金针菇与鸡毛菜同价将不再是梦想”!

  据专家介绍,食用菌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真菌多糖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同时在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化学添加剂及生长激素,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安全。自古以来,食用菌都充当着化解粮食饥荒的重要角色,犹太人更是将其称之为“上帝的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也是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途径。

  食用菌栽培业具有“与农不争时”、“与人不争粮”、“与粮不争地”、“与地不争肥”的优越性,经过多年发展,食用菌生产企业大量涌现,产能急速增长。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2012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了788家,同比增长21%,而2006年的企业数仅为46家;2012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日产量达到了5080吨,比2011年的3188吨增长了将近60%,特别是金针菇产量,2012年日产量2719吨,较2011年的1348吨增长了一倍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食用菌已成为我国粮、菜、果、油后的第五大农作物,成为我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重要产业。

  上海五四有限公司旗下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11年11月创建以来,以丰富市民“菜篮子”为己任,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创新转型、跨越发展,预计到今年年底,该企业“九道菇”牌的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等食用菌产品生产规模将达到130吨/天,3-5年内将实现产能300吨/天,年产值过10亿元,成为光明食品集团的核心业务。

  “通过技术创新,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将金针菇的产量从每罐200克提高到400克,每公斤生产成本可以降到5元以下,加上直接配送到全市1000多家光明的社区店销售,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零售价格比市场上要低30%以上。”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引芳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场金针菇日消费量为100吨左右,而“光明森源”的产品市场占有量为15-20%,为平抑上海的菜价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广东某食用菌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显示,由于食用菌行业的产能扩张过快,导致目前整个食用菌行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价格压力。今年上半年公司鲜品食用菌产品的综合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下降24.97%,其中金针菇的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31.77%,真姬菇的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22.57%,白玉菇的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7.07%,上半年公司鲜品食用菌产品综合毛利率为-6.03%,较上年同期下降21.47个百分点,其中金针菇较上年同期下降30.22个百分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生产的食用菌的产量还会提高,生产成本可以继续降低,而传统蔬菜由于土地、管理、人工、运输等成本的提高,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特别是受灾害性天气影响,供应难以稳定,因此从长远来看,食用菌对绿叶蔬菜的替代将会越来越明显。”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伟说,平抑菜价、让市民得实惠是国有企业应当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森源还将加大对上海市场的食用菌供应量,通过市场手段来平抑菜价。

  沈红然称,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及食品安全的认识,食用菌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会有大量社会资本投资食用菌工厂,这将会带来新的市场竞争。未来光明森源还将在东北及内蒙等地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的全年稳定供应,以及以荷兰为辐射中心的欧洲市场和以美国为辐射中心的北美市场的出口需求。(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
  • 体育孔卡绝杀广州德比恒大胜 国安4-0 视频
  • 娱乐曝马伊琍怀二胎 文章再当爸双喜临门
  • 财经传广州多家银行暂停房贷:额度已用完
  • 科技84%网友认为微软CEO鲍尔默应该退休
  • 博客李庄:薄熙来犯罪证据链已经形成
  • 读书荒诞之举:宋高宗为何用十个处女选太子
  • 教育家长痛诉:小学面试害得全家开学恐慌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
  • 徐斌:滞胀形势后的经济沙盘推演
  • 管清友:新兴市场十年梦醒
  • 尹中立:中国人口城镇化潜力已很有限
  • 王东京: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 石建勋:什么墓地是俄罗斯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