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谈民营航天业:与全球领先企业仍存较大差距

经济日报谈民营航天业:与全球领先企业仍存较大差距
2019年10月15日 06:04 经济日报

  原标题:民营航天企业要比拼“耐力”

  近日,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设和运营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03组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十一号遥七固体运载火箭“一箭五星”发射升空,与早前在轨的7颗卫星形成组网,实现了我国民营航天首个多轨高光谱卫星星座的在轨运行。

  时间再往前推,星际荣耀将2颗卫星及多个有效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首次入轨发射成功;翎客航天完成火箭回收试验,对亚轨道可重复使用火箭和入轨级可重复使用火箭先期技术进行了成功探索;蓝箭航天亮相第14届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其携带的朱雀系列运载火箭和天鹊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惊艳了参观者……这一系列事实表明,我国航天在日益强大的“国家队”之外,还有一支颇具实力的民营航天力量。

  不仅如此,从“赛道”来看,谁先把卫星和星座发射到轨道中,谁就会占有最稀缺的太空资源,而火箭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运载工具,也是我国民营航天进入太空、开发太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础,这就决定了“赛道”的极高成长性和极大潜力。从航天市场来看,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统计已有需求,认为未来10年有2619颗“载荷”等待发射入轨;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昌武也曾表示,到2020年全球大概有5000到6000颗待发射的“低轨卫星”。不管从什么口径,各国“国家队”的运力都远远无法满足卫星上天的需求,巨大的供给空白急需民营航天力量的填补。

  只是,对我国民营航天企业来说,将“赛道”的极高成长性和极大潜力变成自身发展的现实,道路还很长。这是一场“耐力赛”,而不是“冲刺跑”,深蓝逐梦的“天路”,还有许多预想到和预想不到的关卡等着我们去闯。

  仰望太空,脚踏实地。成功入轨仅仅完成了故事的开头,更重要的是怎样高频次地、低成本地、可靠地入轨。这需要继续攻关大推力发动机、火箭回收与可重复使用等核心技术,回答好商业化的命题。

  几乎每个民营航天企业都有被问“你会是中国的Space X吗”的经历,这恰恰说明了我国相关企业与全球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比起国外领先企业,我国火箭民企资历尚浅,却要在同一个市场上比拼。面对这个空间广阔的市场,我国民营航天企业能加快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吗?

  况且,商业航天并非靠着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就能驱动技术的超越,支撑它的是高端制造,需要长期积累。所以,在这个领域打拼的人们,请尽量忘记讲故事,扎扎实实做创新、谋攻关;在这个领域投资的人们,也请给予他们时间与信心,静待技术能力打磨和规则秩序打磨成熟的实现。

  民营航天,前路还长。这既意味着未来的挑战,又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国家引导支持,资本保持耐心,人才足够给力是应有的态度。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深蓝梦才能实现。

责任编辑:孙剑嵩

航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左江科技 300799 21.48
  • 10-16 海尔生物 688139 15.53
  • 10-16 祥鑫科技 002965 19.89
  • 10-16 申联生物 688098 8.8
  • 10-16 豪尔赛 002963 23.6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