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雷士照明:机会在家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9日 13:58  《创业家》杂志

文 | 本刊记者 崔丹

雷士照明:机会在家居

  政策利好,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抓住机会。在照明行业,雷士一向以引领商业模式创新闻名,产业振兴规划对它而言意味着什么?

  如果以常规的眼光看,雷士照明已经到顶了。金融危机来了,同在惠州周边的照明企业都在哀叹,不亏就算赢了。可是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吴长江不这样想,他觉得危机可能意味着另一个黄金时期到了。

  雷士成立于1998年。在上一个黄金十年,其年销售额从1999 年的2700 万元增长至 2008 年的30亿元。企业年均复合增长近70%,居行业第一名。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陆续推出4万亿刺激方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吴长江感到,机场、铁路、公路、地铁等一批批基础建设新项目的开建以及城市改造、农村城市化等,到处是需要照明产品的地方。“转型中的中国市场空间太大了,机会很多,如果我们2009年能实现增长 30%,来年就能突破100 亿元。”吴长江说。

  政策利好,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抓住机会。为政府的基础建设项目做照明配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行业里的许多公司害怕种种苛刻的标准,不想去变革,不想改进产品,且竞标的早期投入动辄几十上百万,一旦流标,不赚反亏,很多公司不敢冒这个风险。但每次国内大型建设项目,都有雷士的身影,这里有什么奥秘吗?

  竞争对手在奥运竞标中领略过吴长江的决断。2007 年底奥运会招标时,很多国内企业连竞标的底气都没有,因为像主题照明等都是非常规作品,企业需要重新研发,耗时费工却未必中标,但吴长江敢。“那些关系企业命脉的地方,我是敢于大手笔投入的。”吴长江说。前期政府公关、请专业公司设计、做标书、造样品、做磨具、投标等一道道门槛考验雷士进奥运场馆的路,雷士终于在最后时刻获得了价值7000多万元的项目,这也是国内中标金额最大、中标项目最多的本土照明企业。

  抓住行业机会关键要有实力做支撑。

  雷士在渠道建设和产业链整合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雷士初创时,正是照明行业赢利最丰厚的时候,行业毛利率高达30%〜40%,市场大而分散,初期雷士靠小而精的射灯照明生存了下来,且活得还不赖。但吴长江不满足于此,如何超越对手呢?

  当时的雷士资金有限,无力投入研发或自建产能,最可行的整合方式是自建渠道。“我提出以速度战胜规模。”吴长江强调公司要快速发展,引入专卖店模式是手段之一。专卖店并不是一个很特别的模式,但雷士首个把它引入照明行业,并以3万元的补贴政策吸引加盟商。从2000年7月成立第一家专卖店,到 2004 年 600 多家,截止 2008 年 10月超过2200家。专卖店帮助雷士树立了品牌形象,从国内散乱的行业中脱颖而出,也避免了GE、飞利浦等国际品牌的正面竞争。

  除了建设常规渠道,雷士还根据照明行业的销售特点,另辟了一条面向专业设计师的隐形渠道。与一般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不同,照明产品,尤其是工程用灯销售,左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常常是众多的家装、工装公司、设计院等专业的设计师们。因此2002年起,雷士开始针对这族人群开发隐形渠道,动员经销商组建专业营销团队,由设计师向消费者或项目组推荐,这样更易被认可接受。挖掘设计师资源让雷士在竞标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时更有优势。例如,雷士上海运营中心借助这种资源获得了上海市环球金融中心、世茂湖滨花园等工程的照明项目。

  2005 年,雷士再一次进行渠道改革,加强对渠道商的管控,成立36个运营中心,负责区域内的产品配送、品牌服务、市场秩序规划和销售规划,并在全国设立办事处,协助运营中心管理经销商和专卖店。运营中心的成立,一方面调动了其在本辖区内扩展市场的积极性,再者雷士照明从直接管理上千家加盟商的繁杂事务中脱离出来,专注于产品制造、研发和品牌推广。

  雷士建专卖店和隐形渠道的模式成为国内外同行竞相模仿的对象。不想2006年,雷士又变了打法,开始自建产能,在广东惠州、重庆万州、山东临沂等地投资十多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从轻资产到重资产,从快到慢,看上去雷士的商业模式没有创新,反而倒退了。吴长江自有一套逻辑:2006 年起,业内竞争从松散变得激烈,行业毛利率大幅度下降,外包削弱了公司的赢利能力,代工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成本,轻资产模式没有竞争力,“一定要整合资源,掌握主动。”吴长江说。

  产业链整合,加强技术创新改造,生产中减少10% 〜 20% 的损耗,使雷士照明比同行保持更高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吴长江加强制度管理、优化流程、引进高级人才。“行业毛利好的时候,有点漏洞没有关系,但是竞争激烈后,不堵漏洞,一味扩张一定会出问题。”他说。这一年,雷士的销售额增速变缓,但是利润却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通过自我积累、并购等方式,雷士逐渐建立了商业照明、家居照明、办公照明、户外照明、办公照明、电工产品和光源电器六大产品群的完整产业链。产业线的丰富,不仅促进了产品销售,也增强了雷士提供照明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雷士能够参与重大项目并得标,很大程度也得益于其丰富的产品线。

  中国电器协会的调查显示,2008年照明行业7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0%的企业赢利。雷士仍然保持了50%的增长,并于 2008 年 9 月获得高盛逆市注资 3700 万美元,开始筹划上市。

  面对产业振兴规划带来的机遇,吴长江认为,扩大内需特别是内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将会使国内家居照明行业销售额有一个巨大的增长。他把目标投向了家居照明。相比于商业照明,家居照明更新速度更快,消费者更重视品牌和时尚感。这意味着,照搬工程照明的老模式是行不通的。吴长江对此有着清晰认知,他正在酝酿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并相信家居照明将为雷士贡献年销售的一半。

  5物流业:专业者赢

  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唯一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入选的服务业,物流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瞄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民营公司机会更大。

  行业诊断与政策解读:发展阶段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行业变革压力:★★★★☆

  政策调整力度:★★★★☆

  创新空间:★★★★☆

  民营公司参与度:★★★★★

  《创业家》关注度:★★★★☆

  中国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引入物流概念,但直至 90 年代后半期才初步形成起现代物流业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商业企业开始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专业化物流企业则通过整合逐步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转型和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信息,委托第三方代理运输业务已占全部企业运输业务的67.1%,这表明,企业商品流动方式已由简单的运输、仓储等需求向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延伸,呈现出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

  但就现状而言,中国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整体产业布局欠优化,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社会化物流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另一方面,企业粗放式经营的格局尚未改变,适应企业需要的物流及供应链服务能力又不够。

  物流行业振兴规划的重点是: 增加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及软件)的投资以及鼓励行业整合。具体而言,在未来几年中国物流行业要做好以下调整发展。一是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物流园区的建设是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的重要领域,物流园区目前正朝着连锁化发展。

  二是公路运输方面。绝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平均车辆是小于2辆,大部分车在个人手中。基于信息化,解决车辆及货的问题,使分散的公路运输走向整合。

  三是铁路运输。作为最后一个计划经济部门,中国铁路行业仍严重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政府已加大铁路投资建设,预计3年后铁路新增运力将逐步释放。

  四是多式联运的平台。公路、水路、铁路及航空分在几个部门管理,大部制对公路、水路有促进,包括邮政体系,铁路仍在外,物流业呼吁多式联运平台的建设。

  五是信息化的建设。物流的流程靠单证控制,也就是信息流控制物流。促进全国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对于促进物流横向平台的整合有非常大的意义。

  中国物流行业另一些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是: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决定了物流的需求,分散的产业是不需要现代物流的。专业化越来越细,对物流行业细分发展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

  转型建议与未来赢家:关注专业化与细分市场

  1)综合性物流企业

  以五矿发展、中储股份等国内综合物流仓储的龙头为代表。

  2)受益于行业细分的专业化物流公司

  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 矿产、 汽车、 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从事相应细分行业物流的民营公司将受益于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如怡亚通是供应链集成服务商,目前主要服务 IT 业;澳洋顺昌为IT 金属物流龙头; 飞马国际是石化物流的龙头; 渤海物流从事农产品物流; 铁龙物流则垄断铁路集装箱运输

  3)拥有物流园区、保税区和仓储资产的企业

  飞马国际、外运发展中储股份保税科技天津港或将从中受益。

雷士照明:机会在家居

物流业潜力公司

  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独门武功

  2008年营业额(元)

  最近3年增长率

  利润(元)

  宝供物流

  第三方物流

  大型物流中心

  20亿

  40%

  不详

  安得物流

  家电物流

  拥有国内一流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6亿

  40%〜50%

  不详

  顺丰快递

  货物速递

  自有网络、统一标准、增值服务

  30亿

  50%以上

  9亿

  天天快递

  货运速递

  为客户提供限时的、门到门的、安全可靠的服务

  不详

  50%

  纯利润率1%

  九州通

  药品和医疗器械、物流、电子商务

  在国内开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医药商业模式

  189亿(集团)

  复合增长率50%

  1.9亿

  怡亚通

  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

  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30亿

  40%

  1.9亿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

  汽车物流

  国内首家汽车物流合资企业

  20亿

  20%

  不详

(排名不分先后,相关数据由《创业家》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