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报人柳祖源的坚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3日 16:09  《传媒》杂志

  谈起重庆报业,如果忽视了《重庆时报》,显然是有失客观的。尽管有强大的华商报系作为后盾,尽管时报在五年拉锯战中同样频频出招,但由于华商总部远在西安,对重庆有鞭长莫及之憾,而日报集团一家独大,两者相争,在外人心里,情感的天平自然倾向了时报这个“弱者”。而要谈及《重庆时报》,自然离不开其背后的灵魂人物——柳祖源。记者拨通了柳祖源的电话,告知其采访意图,但柳听说我们之前已经去了商报,便婉言拒绝了采访,拒绝的原因记者不得而知,但隐约之间,记者已经嗅出了硝烟的味道。

  柳师出《华西都市报》,因不到4年时间将《潇湘晨报》带上湖南都市报业翘楚位置而声名鹊起,后又成为华商报系布局作战重庆的领军者。曾经有人这样形容他——他是一条在传媒江湖快乐地游来荡去的鱼。有一天,这条鱼游到了嘉陵江与长江汇流之处,他跟人们说“我这条鱼游回重庆后不会再向外游,我希望永远依傍重庆这个码头”。然而,近五年时间过去了,这条鱼能否适应两江汇流的水温?他是否依然还在快乐地游荡?

  拼命三郎返故里

  2004年8月25日,重庆市总工会所属的《现代工人报》被改头换面成为《重庆时报》,柳祖源携华商的人力财力登陆重庆报业市场,他曾踌躇满志地这样表示:“我是将自己的命运与重庆系在了一起,我是来做拼命三郎的。这与过去在《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又是非常不同的状态。在其他地方,失败了还可以再来,在这里,失败了便无可挽回。”看来他将命运托付给了重庆报业,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他的根在这里。

  柳祖源踌躇满志进军重庆报业之际,重庆报业市场又是怎样一个竞争格局呢?据记者了解,当时的重庆都市报市场已经有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经济报》和重庆新闻出版局所属的新闻中心主办的《重庆商报》四家都市报以及重庆市团委的《重庆青年报》,《重庆时报》要想从中再分得一杯羹,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柳祖源曾经这样说:“现在,都市报必须以核心竞争力进入市场的特定位置,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新的游戏规则开始了。”柳祖源找到的这个新的游戏规则,记者理解就是做出特色,就是差异化竞争。他强调“必须确定市场边界,确定各自深度耕耘的范围。谁的边界越清晰,谁的市场控制能力就越强”。

  这个拼命三郎以实际行动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客观地说,《重庆时报》本着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让重庆报界耳目一新。一版的导读呈“货架式”排列,让读者在感受厚报的同时也享受了新闻的“盛宴”。《重庆时报》以重庆主城区的行政区划设置版面,暗合新兴都市报的新闻价值理念,柳祖源把这种分区设置版面的操作手法称为“致力于中国传媒重庆叙事”,在全国开创了先河。这个阶段的《重庆时报》以大量的社会新闻,尤其是贴近区域的“身边新闻”迎合了读者需求。柳祖源认为,一张能够唤起读者阅读需求的报纸应该能够真正表达时代声音,体现市场需要,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新闻式的出谋划策,塑造并服务于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一张好报纸。《重庆时报》专门设立视觉部门,它一出场,就以强烈的视觉化思维方式震动了重庆报界,也确实获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庆时报》就号称有了30万份的发行量。数据未必精确,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庆时报》已经成为重庆市场上对日报集团构成主要威胁的都市报。拼命三郎为时报在重庆的发展谋得了一席之地,时报的锋芒初露。在为重庆报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让重庆的报人感到了危机,“战争”由此开始。

  3月16日,雾都重庆也迎来­了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上午11点50分,记者来到了位于重庆市陈家坪金冠机电市场西北边的一家三峡报刊零售厅,据这位摊主介绍,《重庆晨报》、《重庆时报》卖得最好,平均每天分别能销售23份上下,《重庆晚报》能卖到20份,《重庆商报》能卖到十几份,但是有一段时间,卖《重庆时报》的人少了。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报业集团发行公司以补贴零售摊主的方式来抢占零售终端的做法,后来时报马上加大对摊主的补贴。双方在发行终端的抢夺上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离这家报摊不远的陈家坪汽车站对面的一个报刊零售厅的摊主也向记者介绍了一些销售的情况:“《重庆晨报》卖得最好,平均每天能卖出70多份,《重庆商报》、《重庆时报》能卖到50份左右,《重庆晚报》原­来只有30份,但改成小报后销量上升了很多。”他说,报纸的销售情况跟摆放的位置也有一定关系,哪张报纸的位置显著一点,哪张报纸销得就会好一些,谁­给他送一些礼品,他就把谁­摆在显著的位置。

  一两个摊主的介绍,也许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重庆报业市场的状况,但却让记者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因为早在2005年11月,面对《重庆时报》强劲的发展势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将《重庆商报》收编旗下,以便对抗《重庆时报》这份“外姓”报纸。自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与《重庆时报》代表的华商报系进入了“两军对垒”的局面,一边是一张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外来报纸,一边是几乎集合了重庆所有优质资源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面对对手的发行竞争,《重庆时报》以“黄马甲”发行团队另辟蹊径,这个队伍一直是将报纸送到订户手中,并提早了发行时间,同时《重庆时报》的有偿“废报回收”策略也解决了读者积累旧报无处置放的忧虑。

  如果说这种发行上的迂回战术使柳祖源初战告捷的话,那么广告争夺战便真正开始了正面交锋。吴江­文说,《重庆时报》在重庆报业市场频频遭遇竞争对手的招数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记者在重庆市工会大楼采访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现代工人报》原­总编辑­、《重庆时报》调­调小组原­组长赖炳福时,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张赫然悬挂着的牌匾——《重庆时报》调­调小组职责,赖炳福向记者介绍道,这个调­调小组自《重庆时报》创办就成立了,负责《重庆时报》在重庆地区的相关事务。比如,《重庆时报》的发行和广告一度陷入恶性竞争,调­调小组的成员召集了一些人大代表、政调­委员去调研,力图通过这个途径来帮助解决问题。

  当柳祖源秉承华商一贯的都市报办报模式闯入重庆报业市场时,一方面加剧了重庆报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却屡屡发生触礁事件。据吴江­文介绍,《重庆时报》在重庆的量化考核分一度被扣减到将近零分,这为一向特立独行的《重庆时报》敲响了警钟,也让柳祖源绷紧了生存的弦。他必须要在保持读者已经­接受的“时报风格”的同时,另辟一条同时也符合核心价值的道路。从后来的报纸中可以看出,柳祖源选择了一条“小骂大帮忙”的路,也就是抓住主旋律的题材,不惜一切代价做大、做深、做透,而对于那些不关痛痒的小事也是尽量做到吸引眼球。尽管柳祖源得意于自己的新闻风格,但重庆本土报人及一些官方人士依然对“柳氏风格”表达了自己的反感。他们认为,时报多习惯于渲染夸大负面或花边新闻,在选题设置上误导读者,这种纯粹的“吸引眼球”的报道方式降低了新闻的质量与档次,是很不负责任的。

  弱者?强者?

  2008年《重庆时报》已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但与报业集团的几张报纸相比,其资本的压力依然是最大的,而华商报系的资金投入同样有一个上限,不可能永远无节制地投入,有人断言,现在的柳祖源已是“强弩之末”。然而,柳祖源和他的《重庆时报》真的是弱者吗?

  《新女报》总编辑­王浩明确地告诉记者,“我认为柳祖源是强者,我们才是弱者,我们有三张报纸,而他只有一张,去年很多地方的报纸在涨价,而我们却没法涨,因为柳祖源不涨;他在闯市场投入阶段,可以给广告客户送版面,如果我们也送,就是三张报纸都要送,我们的运营成本要比他高得多;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机制上比我们灵活,柳祖源可以拿年薪,他甚至可以跟自己的中层干部去谈年薪,这些我们都没法做到。所以《重庆时报》跟我们比,是船小好调头,身轻如燕好竞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掌门人陈夷茁则更加直言不讳:“《重庆时报》是在拿高投入破坏重庆正当的报业竞争,跑马圈地,造成报业市场的恶性竞争。”鉴于双方存在客观上的竞争关系,记者对这些说法不好评价,但曾任《重庆晨报》总编辑­和《重庆青年报》总编辑­的李鸿仁的一席话似乎更耐人寻味:“外来办报者在重庆施展不开有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新闻价值的认同以及对新闻的处理上会和重庆报人有差异,重庆报人会更加严谨一些”。

  据记者了解,外地入渝的办报者不止柳祖源一个人,比如,由重庆力帆注资的《重庆青年报》也曾经­从外地引进过人才,但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龚建平曾经­两进两出,还有堪称发行魔鬼的谭军波,加盟《重庆商报》之后又退出,唯有柳祖源,他战斗了四年多,坚持了四年多。不管竞争多么激烈,柳祖源始终将自己和时报捆绑在一起。吴江­文告诉记者:“时报的创办,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冲着某个媒体来的,而是冲着整个重庆报业市场来的,经­过了两三年的发展之后,时报才开始寻找自己的话语权,2007年《重庆时报》大改小,真正把矛头瞄准了《重庆晨报》。”然而,此时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将“做大做强《重庆晨报》作为占领重庆报业市场的一个战略性规划,必然会倾斜人力物力增强晨报的力量。面对着有强大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做后盾的《重庆晨报》,柳祖源和《重庆时报》的处境又如何呢?

  有人认为,《重庆时报》四年多时间才达到收支平衡,再加上时报内部暴露出来的人员流失等问题,华商还能否一如既往地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尚需打一个问号。也有人认为,柳祖源也许正面临着华商对他产生的信任危机,理由是2008年初,华商已经­派驻到《重庆时报》一位专门负责内容的副总。但记者随即咨询了华商报系执行社长孙晓冰,孙向记者坦言,不存在给时报断奶的说法,只要时报需要,华商报系还可以加大投入。可见柳的坚持背后是华商报系的有力支持。

  谈及《重庆时报》未来在重庆的发展问题,被人誉为都市报之父的席文举说,“将《重庆时报》也划入报业集团我认为是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子,或者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重庆时报》虽然报纸办得不错,但得不到好的经­济效果。所以划入集团变相地成为无竞争,一家人相安无事。说穿了异地办报在目前体制下是天真烂漫的想法。所以我想目前情况下就是不要竞争,但是最好将这几张报纸压缩成两张报纸,压缩成一张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市场最大,让报纸有生有死。” 吴江­文则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时报在重庆的发展还需要磨合,重庆毕竟有重庆特色,特别是独特的城市文化;从市场角度看,答案是明确的;若从非市场的角度看,那就难说了。

  面对种种尴尬和猜测,坚守的柳祖源将何去何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