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力挺蒙牛(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16:37  《中国商界》杂志

  紧急救奶

  在此危急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企业一起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克服困难,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需求,政府部门几乎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响应。中央部委的电话,往往因为企业的困难而直接打到了最基层的工作单位。一个多月以来,奶业风波所引发的国务院专门会议、高层领导的关注与批示以及参与执法、行动的部委,应该说都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人多次召集专题会议,坚决贯彻国家指示,确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严厉打击制售三聚氰胺的元凶以及在收购储运环节添加此物的不法分子,并采取日报制度,确保食品安全;为了保障奶农利益和奶源安全,在征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同意后,自治区政府还创造性地推出了“三盯一封闭”的重要举措:人盯牛,人盯站,人盯车,全过程封闭运行。为此,蒙牛集团陆续派出8000多名员工到这场确保“万无一失”的战斗中,为奶农与消费者同时保障了安全。

  在奶站装满牛奶后,对每辆奶车的罐口都要进行严格铅封(一次性的),到了工厂后才可以启封开罐。

  交完奶后,奶罐车在这里统一接受“三洗”,酸洗一遍,碱洗一遍,开水和蒸汽烫一遍。这一做法由蒙牛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保证后续奶源在这个环节不受微生物感染。据有关资料显示,洗与不洗,细菌数相差60倍。

  目前,蒙牛集团已新购入5000多万元的设备和试剂,设置了四道检验关:第一道关,原奶批批检验;第二道关,辅料批批检验;第三道关,成品批批检验;第四道关,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成品进行抽检或复检。

  大治大兴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战争年代靠军队,和平年代靠商队。中国乳业是年轻的产业,幼稚的民族企业是在曲折中前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民族乳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治”,管理更严整,链条更完善,从“田园到餐桌”的安全体系进一步确立。2008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家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的公告》,这成为乳品安全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

  解决奶源安全问题,蒙牛正在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力推进牧场现代化建设,除了发展万头、千头、百头现代牧场以及养殖小区,还将着力推进奶联社等养殖模式。二是加强奶站管理,除了上面所说的“三盯一封闭”,蒙牛还准备给奶站安装摄像头,24小时监控,让掺假没有机会,同时,条件成熟时,可让奶农以奶牛及奶站入股企业,形成奶农与企业“利益一体”的新型股份制模式。

  从宏观的角度看,食品始终是一个多元素、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永续循环的生态圈里,食品企业既要与上下游的市民、农民、股民、网民形成一个无断裂、无缝隙、无障碍的“封闭型责任体系”,又要与这“四民”结成一个共生、共享、供应的“均衡型利益体系”只有这两个体系都强、都赢,构成一堆“平行轨”,食品安全的“火车”才能真正跑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