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力挺蒙牛(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16:37  《中国商界》杂志

  真正有良知的消费者应该允许蒙牛及其他无辜的乳品企业改正错误,给他们时间,相信蒙牛及中国乳业会处理好自身的问题。只要奶农、消费者和乳品企业共同携起手来,一个崭新的蒙牛和中国乳业定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其四,蒙牛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一个出色的带头人

  此次危机,蒙牛能迅速反应,取信于消费者,很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一个出色的带头人。牛根生董事长从危机开始就拟订了应对危机的原则和策略。始终把消费者和奶农的利益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是牛根生沉浮商海二十几年始终坚守的铁样信念。他服膺以德服人的交际原则,常说:“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商德绝对不行。”厚德是牛根生做人、经营企业的法宝,厚德使牛根生绝处逢生。

  1999年,牛根生离开伊利创办蒙牛时,既缺资金又缺人才。当牛根生拿出仅有的100万元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树起蒙牛大旗后,原来在伊利的老部下闻讯蜂拥而来,其中有伊利原液态奶总经理杨文俊、原总工程师邱连军、原冷冻事业部总经理孙玉斌、原广告策划部总经理孙先红等人。这些国内乳品业顶尖级的管理技术人才,追随牛根生,使蒙牛的原始资本一下上升到1000多万元,解决了蒙牛初创时期资金短缺和人才缺乏的两大难题,为蒙牛的起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是什么原因使牛根生富有如此人格魅力呢?是他的交际之道。牛根生在伊利期间,因为工作业绩突出,上级奖励他一笔钱,让他买一辆好车。而牛根生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分给有贡献的部下一人一辆,让部下和他一样也都坐上了车。牛根生年薪百万,大部分都散发给了有困难的员工。员工逢病遭灾了,牛根生带头捐款,往往出手上万。牛根生不仅关心员工,为人也很随和。一次,通勤车司机病了,牛根生替司机开车送职工下班。一位新来的员工不认识牛根生,对同事高兴地说:“新来的胖司机态度真好,笑呵呵的,让他在哪儿停,他就在哪儿停,真是方便多了。”牛根生的人品、风范使部下感到,他办企业不是为了个人当官享乐,也不是为了自己发家致富,而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共同富裕。部下都觉得跟着牛根生干,值!

  厚德兴业,因为德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是赢得人心的最佳利器,得人心者得商机。牛根生的交际之道以及道德人品为他的创业打开了通天大道。追随牛根生的老部下都深信不疑:只要牛根生能够走向成功,他绝对不会亏待跟随他打天下的部下。所以,曾经的老部下都义无反顾地投奔到了一无市场、二无厂房、三无奶源的牛根生的麾下。

  服务别人最终服务自己。你的贡献越多,你的收获也越多。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帮助也越多。这就是道,得道多助,不仅为自己,更要为别人,是牛根生交际之道的另一个特点。他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吃饭,一包方便面就行了;来了客人,则一定要拿出好吃的,和客人一起分享。客人吃得好,自己也高兴。”牛根生称之为分享的愉悦。

  牛根生经常到农村去收奶,在路上饿了、渴了,就在路边的瓜果摊上买瓜果吃。农民们认出了牛根生,都亲切地跟他打招呼,说老牛,我认识你,我在电视上见过你,我们家几头牛的奶都是你们收的。吃过瓜果后,牛根生要付钱,可是农民朋友死活不肯收他的钱,钱交出去了又退回来,还感激地说,多亏你们公司收了我们的奶,使我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这样的事牛根生经历了许多次,每次都感动: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只是在电视上见过你,因为你收了他的牛奶,给了他那么一点帮助,你吃了他的瓜,喝了他的水,他不仅不收你的钱,还不停地感激你。牛根生说:“那种感觉真好!”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