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东企业迁移调查:利益与成本再选择(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7:12 《商务周刊》杂志

  本刊记者了解到,以制鞋厂为代表的广东出口加工企业,大都开始缩小规模以减少经营风险,业内将这一现象称为“化整为零的游击战”。不过,即使是小到只有几十名工人的作坊工厂,其生存压力同样巨大。

  一眨眼口号变了

  在一些企业主眼中,各种压力并非全部来自市场环境。

  “我现在不好意思找台湾人喝酒,他们心情不好。”28岁的陈灯龙创办了一个作坊鞋厂,取名东莞金亿鞋厂,希望能够赚到“亿万金钱”。之前,他一直辗转于几家大型台资鞋厂。

  金亿鞋厂去年7月筹建,8月份开始正式接单。工厂去年下半年一直在亏损,主要原因是经营和管理不善,更让陈灯龙没想到的是外部环境恶劣得如此之快。

  春节时,陈灯龙还计划2008年要好好干上一年,打算找一个比较有“场面”的厂房,并且在年前对一些技术骨干许诺了高薪。但过年一回到东莞,局面却突然坏了起来。陈灯龙发现自己的很多同行都关张走人了,留下来的要么缩小规模,要么大量裁员。

  “国内物价上涨,原材料在涨价,工人工资在涨,利润就这么多,国家吃掉一点,物价上涨吃掉一点,剩下的这一点点让你如履薄冰。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冒险了。”陈灯龙说。他已经将本来只有40人的工人队伍裁减了一半。

  春节的时候对赚钱还充满信心,现在却心情郁闷,陈灯龙无奈地表示,东莞对于产业的强制性提升措施也让他措手不及。他很难理解为什么江苏和山东等GDP已经跟广东不相上下的省份尚且能够接收珠三角转移过去的制造业,而东莞就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他甚至有点嫉恨地说: “广东人一有钱就膨胀的不得了。”

  2002年陈灯龙刚到东莞时,厚街基本还是一片荒地,交通工具依靠的都是私人中巴,并没有公交系统。这几年来,厚街发展很快,镇与镇之间都修了高速公路,如今厂房才被利用不到4年时间就要空置下来,这让他实在想不明白。

  陈灯龙依然记得他刚到东莞时这座城市制鞋业的繁荣景象。那时候正是非典肆虐,为了赶一张订单,工厂每天加班到凌晨2点,管理干部都是睡在流水线上。

  “以前一张单子少则100万双,现在3万双就了不起,很多工厂只开一半的生产线。”陈灯龙感慨到,“真想念那时候站着睡觉的光荣时代。”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东莞鞋业已寒流暗涌,“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还有反倾销、44号公告、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等不利因素,一次比一次更猛烈地冲击着东莞鞋业发展。一批“触觉比较灵敏”的台资鞋企索性选择关门,或者将厂子转手给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企业。

  这些主动关张的台湾老板们,有些转向投资东莞的房地产业,有的干脆直接回台湾,反正机器设备也不值钱。目前厚街鞋厂的很多订单已经流失到温州和福建。

  而那些依然想做鞋的老板则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缩小企业的规模,谨慎接单,并以接小单为主。据陈灯龙了解,2007年东莞鞋业扩张的公司只有一家,而且还是贸易公司,大多数老板都不敢加大投资。即使是小作坊作业,陈灯龙也是不敢贸然出击,他甚至拒绝了他的老师的入股投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