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钢企成本远高于日韩 集中度差是致命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09:54 南方日报

  有关人士近日向记者提供了中钢联的一份内部报告,报告显示:65%的矿价涨幅对中国钢铁生产在成本上形成了较大压力,仅就铁矿而言,中国与日韩相比已不在一个水平线,且差距越来越大。

  而就在前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与武钢、包钢、首钢、太钢等4位钢铁业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调表示,今年起中国钢铁业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重组浪潮。同时,这几位钢铁巨头还承认,今年的铁矿石涨价对钢铁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中国的钢铁企业只有提高集中度才能应对快速上涨的成本。

  “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

  据澳大利亚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累计对中国出口铁矿1.28亿吨,同比增长10.76%,占澳大利亚铁矿出口总量的53%,列数量首位;据巴西海关统计,2007年累计对中国出口铁矿1.05亿吨,同比增长29.16%,占巴西出口铁矿总量的39%,列数量首位。

  中钢联的报告中对涨价之后中日韩三国的矿价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如果取中间值10美元作为澳大利亚矿到日本的海运费金额,同时,按2008年4月份起,澳大利亚铁矿离岸价上涨65%进行测算,2008年4月份以后,日本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的到岸价多处在90美元—93美元之间,价格同比涨幅在60%以上。测算结果还可以观察到,2008年4月份以后,日本进口巴西铁矿的到岸价位多处在94美元左右,价格同比涨幅在30%以上。

  从澳大利亚海关数据可观察到,澳大利亚对中日韩三国的出口离岸价中,出口中国的价格最高,且高于澳大利亚出口平均价;对日本出口价格次之,而对韩国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报告指出,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进口铁矿的数据对比分析,铁矿涨价是大势所趋,矿价上涨并不可怕,关键还是要从自身找到问题所在。为什么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从澳大利亚进矿的海运费只有10美元和6美元,而我们却要40美元?为什么他们从巴西进矿的海运费只有40美元,而我们却是他们的两倍?不是别人在整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而且是在起点上。

  集中度差是致命伤

  武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原料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预计将从国外进口铁矿石2400万—2600万吨,从国内采购500万吨。由于今年铁矿石价格上涨65%,今年的铁矿石采购成本将增加大约60亿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炼1吨钢需要大约1.55吨的铁矿石,所以武钢2000万吨产能大概需要3100万吨的铁矿石。除了铁矿石的成本之外,武钢还需要付出把铁矿石运进长江的物流成本。

  除了海运费的差异之外,据联合钢铁网分析员张平测算,由于中国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的落后,同样生产1吨钢,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比日韩要高出许多。

  “这笔账还是得算到行业集中度太低的头上,分散首先会导致规模效益的降低,另外,在和国外铁矿石企业谈判时也给人可乘之机。”钢铁专家徐向春向记者表示。

  据悉,2000年我国前十家企业所占比重尚有49%,而2004年已经降到了34.7%,2007年方才回升到36.8%。另外,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07年钢铁行业运行信息显示,尽管去年整个行业并购重组风起云涌,不过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统计数据显示,前十大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约合1.8亿吨,占全国的比重从上一年的37.57%,下降到36.79%。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