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被外资绞杀的大卖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03:58 第一财经日报

  田爱丽

  编者按

  近日,英媒体记者一篇《沃尔玛、家乐福“绞杀”中国零售业》文章,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零售业是否对外资开放过度的争论再次爆发。本刊与联商网为此作了深入调查……

  2006年12月底,一份北京的都市报纸报道了一条小消息,因为传说家乐福要在北京北部一个庞大的居民区开业,结果导致一些中国超市纷纷撤离,因为他们无法与家乐福抗衡。

  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公众的焦点已经转向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以财政部长保尔森为代表的美国有史以来阵容最强的代表团,正设法进一步“撞开”中国的市场。

  “和那些中国超市的逃离一样,这些故事不过是一枚硬币不同的两面。”英国广播公司在随后一篇名为《沃尔玛、家乐福‘绞杀’中国零售业》的报道中表现出一种旁观者的焦虑。在此前后,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易购(TESCO)刚刚宣布以1.8亿英镑(约合28亿元人民币)增持乐购股份至90%;在英国管理着140亿美元资金的安顺(Ashmore)基金则将手中握有的民润超市股份扩大到92%。

  本土大卖场的焦虑

  事实上,2005年,国家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就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大趋势及后过渡期应做好的工作提出要求时,这种焦虑就已经存在。

  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设立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8.16亿美元,开设店铺1660个,营业面积468.34万平方米。2005年10、11、12月当月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都超过100家。从总量上看,外商占国内零售市场的份额不到5%,但是,“外资大型综合超市的快速发展”已引起政府关注。

  有的地方外资大型超市的比重已经确实较高。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最早进行开放试点的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2004年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外资大型超市,网点数量占全部大型超市的27.7%,销售额占29.8%。其中,厦门、大连、上海、天津和北京,外资市场份额分别为97.3%、43.4%、39.2%、35.3%、28.0%。

  沃尔玛家乐福同增39%

  现在,这种趋势继续加剧。《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联商网获取的资料得悉,截至2007年1月1日,沃尔玛中国门店总计74家,包括2家社区店。其中,2006年新开店15家,2005年14家。家乐福截至2007年1月8日,中国门店总数达到93家,2005年、2006年新增门店分别为15家、22家。令人吃惊的是,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零售业开放后增长的门店占总门店比例竟然是相同的39%,超过1/3。

  除此之外,易莲花门店数已达到75家,特易购(TESCO)45家,麦德龙33家,好又多100家,还有未能列入统计的大润发、百佳、欧尚等,均发展神速。众多零售巨头在2006年里从盘踞的单一市场不断向整个中国内地扩展,充分发挥了跨区域品牌的拓展能力。沃尔玛虽然门店只有74家,但分布在36个城市,比家乐福多了3个城市的份额。不过,依照市场分布而言,家乐福门店,华东区占26%;华南区占19%;华北区占16%;东北区占14%;西南区占13%;华中区占8%;西北区占4%,分布最为均衡,基本形成区域优势。

  相比较而言,排名中国连锁业第一位的百联集团,属下联华超市截至2006年上半年,门店总数虽达到101家,网点分布16个城市,但多集中于华东、江浙区域,去年新增大卖场只有4家。北京物美、江苏苏果、华润万家、武汉中百等本土巨头,在连锁30强中总销售排名靠前,但其大卖场业态数量有限,并且拓展区域主要以总部所在地为主,只能算做区域品牌。

  主题链接:

       上海:洗牌开始外资加速围城  

        广州大卖场沦陷

        大卖场不可靠食品企业私奔自建终端

        北京:本土卖场固守城池拼外资

        大卖场人才大逃亡

        零售业提早开放:呼唤给内资企业公平规则

        如家酒店连锁CEO孙坚:内资不必过虑

        附表2006年度中国零售企业关门停业事件盘点

        附表大卖场业态 外资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主角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