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镇教育的免费之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1:05 中国经济周刊 | |||||||||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叶静/江苏报道 小学六年级的陈梦玲本学期报到共交了329元钱,而她的同学管厚超由于是低保生只交了49元,对于这280元的差额,13岁的陈梦玲并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和惊奇。 陈梦玲就读的学校是江苏南京某镇一所普通中心小学,有近千名学生。无论师资,还
和管厚超一样,小镇另外224名低保生也同样享受着这样的减免。该镇教育主管部门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小镇现有7799名中小学生。除了低保生外,还有697名特困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从下学期开始,学杂费的减免将会惠及这里所有的学生。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而对于小镇的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却充满了对教育债务的忧虑。 几年前,为了防止适龄儿童辍学,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对低保家庭的学生予以减免学杂费。这些杂费正是很多乡村学校赖以为系的基础,陈梦玲的学校也不例外。 “提升工程”让学校负债前行 “这学期虽然有所改善,但目前全镇中小学尚欠700多万元债务”,3月20日,该镇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各种名目的“小学提升工程”、“现代化工程”让校园变得美丽和现代化,但学校却因此举债建设,甚至举债应付验收,小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据该负责人介绍,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全镇共花费2000多万元人民币对10多所小学和3所初级中学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按照规划,这些学校将在未来承担当地主要的教育职能。 目前,镇上共有2所初级中学,5所完小,4所教学点。因为撤乡并镇及生源的减少,该镇已经撤并了30所中小学。而随着生源的进一步减少和乡村道路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到“十一五”末,小镇将只保留1所初中,3所完小。在未进行重建和改造之前,这些学校的软硬件状况都不乐观。 “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说加大教育投入,但是所谓的投入通常都是大政府逼着小政府拿钱办教育,可是很多时候小政府根本拿不出钱,”该镇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抱怨道:“教育欠费最终又落在学校头上。”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小镇2000多万的教育基建投入也都依靠学校的自筹。只是在这些基础设施验收达标后,学校方可收到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但是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来自镇教育部门的粗略统计显示,2001年至今,该镇教育部门收到这样的专项资金只有500多万元。 杂费支撑难解债务危机 虽然依靠杂费偿还债务还不现实,但要想找到一个不收杂费的理由却更难。长期以来,镇教育部门都是依靠杂费的收取才得以正常运转。 陈梦玲以前就读于镇中心小学的另一教学点,教舍只有三排平房。该校校长对记者回忆说,1990年翻建第一排教室时,是由镇教育办公室和村里共同出资的。此后,几次维修都由教育办出资:1997年学校改建危房,镇教育办出资8.4万,1998年学校再次扩建时,镇教育办公室再次出资10万元。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教育公用经费也同样依靠收取杂费,连水、电的开支也都来自于杂费。直到上学期,镇上的小学才第一次收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拨的每生60元的公用经费,中学则为每生90元。 这学期,来自上级教育部门的投入又有了提升,小学生的公用经费涨到了每生80元,中学的办公经费也涨到了每生100元。这多少解决了镇教育办公经费欠缺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化解小镇的债务危机。 在镇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杂费收取依然是还债的重要途径。而下学期,小镇就不能再收杂费了。 “必须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否则,一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学校将立即陷于瘫痪。”小镇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教育投入的主体应该上移,区(县)、乡(镇)政府的财力不足以维持教育的正常运转。 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三级投入化解“免费”之忧 “省市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乡村教育的欠债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化解方案”,区教育局有关人员3月21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区教育局将在今年4月对全区乡村教育欠债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交由相关部门审计。在债务情况确认后,省市财政会予以偿还。初步预定今年偿还债务总额的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也将会在今后的2年中全部清偿完毕。 而为了防止可能再次因基建而产生的债务,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作出了统一规划:如果学校确有必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应先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在得到批准后由财政统一支付,学校不再自筹。这从源头上遏制新债务的再次发生。 虽然南京在“十五”期间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乡村教育,但是由于区、镇财力不足,还是遗留了一些教育欠债问题,上级财政也正在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扶持。2005年学年度,区教育部门就收到上级财政5000多万元的投入,也就是所谓的“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这缓解了部分学校的债务负担。预计2006年度,这个数字会更高。 而相对薄弱的区财政去年也做出一些努力。2005年度教育投入较之2004年就增加了1个亿,这其中主要包括公用经费及人头经费(即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而在以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区财政也将继续承担公用经费的发放。 “这些措施的推行,可以免除因为取消收费而带来的财政担忧”,区教育局的有关人员向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