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农村义务教育新政元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11:05 中国经济周刊

  这是一个公平教育时代到来的信号—“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项政策的出台直接惠及中国9亿农民,原来“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局面将变成“义务教育国家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也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各级财政负担,教育体制的改革从今年开始将达到前所未有地广度与深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之为“里程碑式”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寻求破题的历史性变革,从此拉开帷幕。

  《中国经济周刊》在对全国部分农村调研后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除了要面对投入相对滞后的困境外,还要解决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经费缺口等多种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张伟 崔晓林 叶静/ 北京、江苏、湖南报道

  “相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开学前已全部到位。其中,由地方承担的20%的资金,广西等省份已全部由省财政承担,不要求层层配套。”3月21日,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教育部党组成员田淑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此次经费落实之快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

  当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有关教育这一部分时,多次被代表、委员的掌声打断。温总理说:“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这个里程碑第一块基石,是在2005年12月24日打下的。

  当时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此后,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自2006年始,中国政府在未来五年将至少投资2182亿元,支撑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确保“农村孩子上得起学”。

  “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代表、委员时发现几乎都有这么一个共识: “‘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这将不再是口号了,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由教育新政策、新战略出台引发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也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经费问题阻挠百万儿童入学梦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如是说,“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而在湖南省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看来,平民教育之路依然会很漫长,因为首先要把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处理好。对此,谭仲池在提交议案时,附上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入问题及对策思考》的调研报告。

  他认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对滞后,造成农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损害,困难地区农民子女失学严重。”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到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缺口累计达3515.4亿元,即使按1995年以来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30%的较低水平,2000年以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也在1000亿元以上。

  谭仲池说,“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由于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基础薄弱,加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进一步扩大。”

  谭仲池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每年大约有110万名儿童不能入学;有的农村中小学失学率达30%。农村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仅76%,全国7个省区甚至在60%以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实现程度为10%,提升最慢;农村9%的成人是文盲。地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发展普遍负债,经济落后地区尤为严重。

  保障机制建立 政府将担更大责任

  除经费困绕外,农村教育负债也引起了众多代表们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曹策问认为,当务之急应当尽快解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下称“普九”)给不少农村带来的债务问题,否则,政府对义务教育开出的众多优惠政策可能因此抵消,无法真正给群众带来实惠。

  他认为,以前的农村“普九”工作中,大部分的投入由县乡财政解决。由于县乡财政紧张,大多通过集资和借贷的方式解决。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一费制”实施后,原来县乡筹集资金的来源被切断,结果造成债务大量沉淀,成为县乡政府的沉重包袱。

  对此,2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时分析说:“2000年之后,农村进行了税费改革,义务教育的改革最基本的变化是从农村教育基本由农民办,转移到农村教育基本由政府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周济认为,首先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还要保证安全(指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同时要保证基本经费,这种情况下,在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80%已经是由政府来承担了。

  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已经20年没有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中有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表明政府要在义务教育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周济认为:“但具体到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更为关键的工作是测算和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的比例。如果比例不确定,省级统筹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经费缺口困绕西部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贵港职业学院副院长周桂英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目前农村中小学运行依然很困难。从广西各地的情况看,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短缺的情况很普遍,学校运行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市县教育公用经费预算为零,危房改造、远程教育等举步维艰。”

  周桂英分析原因时指出,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能为教育发展提供的财力、物力相当有限,无法按政策落实“财力补贴”和“配套资金”。另外,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而迅速提高,而政策、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也不够健全并不能有效运行。

  来自重庆石柱县的原教委主任刘中慧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石柱是一个集三峡库区淹没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地方财政相当拮据,难以保证生均公用经费划拨到位,使学校正常运转难以维持。

  对此,刘中慧指出,每年如果国家不能解决长期以来经费缺口,在西部,所谓的“两免一补”政策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积极施政

  事实上,为了解决好代表、委员热议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在不到4个月里已经作出了积极的应对。

  临近春节前,1月23日至24日,首批实施新机制改革的西部地区12个省区和中部地区若干省的财政、教育部门共150多人亮相北京大学,出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培训班。财政部教科文司和教育部财务司官员详细解读了改革的相关政策,同时对各省代表进行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的紧急培训。

  按中央确定的步骤,2006年春季开学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要全面试编经费预算;2007年预算编制范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村中小学;2008年,全国农村40万所中小学将正式编制经费预算;2010年,全国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达到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

  “对于教育的投资关键是个认识问题。真正把科教兴国当成一回事,真正把人才强国摆在了领导的日程上,那个钱就有了。”中纪委驻教育部经检组组长田淑兰说。

  据悉,春节后开学的这次中小学公共经费财政部动作非常快,10天已把经费拨到学校。

  教育部部长周济向媒体详解了“十一五”期间教育的规划和思路时说:“‘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

  “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将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的水平。”

  “4%这个数字表明,国家已经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用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发展。”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而据教育部2004年数据显示,中国当年在教育的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2.79%。

  3月21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介绍,目前共有52.5万所农村中小学,以他们为基层单位开始编预算。

  田祖荫说:“这个预算是个大预算,包括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危房改造资金等,由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到县级人大批准,最后按照这个预算执行。第二个措施我们将制订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包括免学杂费怎么免,补公用经费时怎么补,给危房改造资金怎么给等都有措施,一共有9个文件。目前已出台4个。”

  “再加上教育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可以从多个方面保证经费落实到位。”田祖荫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说。

  地方率先破题

  《中国经济周刊》从教育部获悉,西部部分省份的有关举措已纷纷出台。

  “在贵州,我们今年初就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上有所突破。”3月22日,贵州教育厅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他介绍,从今年起,贵州省将用5年时间,分阶段逐步将该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省、市、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入学及学校发展的问题。

  此外,贵州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6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并继续对全省18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中小学就读的,与所在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而在发达省份江苏,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已与中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了。

  3月22日,南京市教育局信息办副主任戴兴海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在“十一五”期间,南京将重点加大对乡村教育软件的投入,着重提高师资力量。将会让每个乡村教师到城市来轮岗培训,了解和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此外,南京市对师资力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招收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对一些乡村学校的校长也将开展硕士班培训,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软件环境。

  同时,南京还把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在建设中形成的债务问题,列入《南京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种种迹象显示,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从西部到中部,再到发达的东部,几乎都动起来了。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