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电力 > 正文
 

东芝50亿美元硬购西屋 曲线进军中国核电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佑惠 正一 发自上海

  以高出对手近一倍的50亿美元开价竞购西屋电气,东芝公司所为何来?

  《第一财经日报》综合多方信息得知,东芝此举实为获取西屋电气这一跳板,曲线进军中国未来巨大的核电市场。

  西屋电气已参与中国第三代核电站依托项目的核岛技术招标,而包括东芝在内的日本公司,因为所掌握核电技术和中国不一样,尚未参与。如果收购成功,无疑将为东芝获得中国核电订单扫清障碍。

  东芝胜券在握?

  目前,东芝(Toshiba Corp.,6502.TO)、三菱重工、GE、日立等正激烈争夺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onic Co.)。其中东芝公司的收购价格将近50亿美元,比三菱重工的25亿美元收购价高出近一倍。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最终的获胜者将会是东芝。而东芝之所以获得青睐,在于其收购要约相对温和,它承诺西屋电气将能保持独立经营。这些消息尚未获得西屋公司和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证实。

  三菱重工发言人表示,公司目前还在为竞购努力,并未听到关于最后赢家已敲定的消息。但有公开消息称,1月21日晚,英国核能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帕克和董事长戈登-坎贝尔决定将西屋公司出售给东芝;公司将于本周四召开董事会并作最后的表决。

  英国核能公司是西屋电气的母公司。去年7月,它宣布出售西屋电气,竞标价约为20亿美元。随着国际核能市场的逐渐升温,收购开价也节节攀升。

  除GE联手日立外,东芝已承诺邀请美国核电工程企业Shaw公司持有西屋电气的少量股份。Shaw主要设计核电站及制造反应堆。而之前呼声颇高的三菱重工,也与Washingtonpuorg携手。

  意在中国核电

  西屋电气如此抢手,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已参与中国第三代核电站依托项目的核岛技术招标,即广东阳江、浙江三门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建设。目前,西屋电气与法国AREVA集团法玛通ANP公司正就两大项目展开角逐。

  核电站建设分为两类技术:核岛技术(包括压水堆、重水堆、沸水堆等)和常规岛技术,后者根据前者进行配套设计。目前日本所采用的大量核电技术都是沸水堆技术,而我国大型核电项目无一使用沸水堆。因此,三菱重工、日立、东芝、东电等日本核电巨头,一直未能成为我国核岛技术的主流供应商。

  在阳江、三门两大核电站的竞标中,西屋电气的技术为AP1000压水堆技术,而法玛通则为EPR压水堆技术。之前,西屋公司的常规岛部门已被阿尔斯通收购,所以其核心

竞争力就在核岛技术上。

  华东电力研究院某工程师向记者透露,除参与中国的核电项目竞标之外,西屋电气并没有参与其他国家的核电站项目竞标。不过在与中国谈判时,西屋电气曾承诺,到中国第四个反应堆建成时,中国国产化设备与西屋设备的比例将达1∶1。对尚未实现商用的AP1000压水堆技术而言,西屋电气的中标将是其推广的极佳机会。而据记者了解,这也正是东芝看中西屋电气的重要原因。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东芝的核电技术和中国不一样,因此尚未参与(中国的核电建设),但东芝在华拥有火电和水电的合资公司。据国电集团某发电企业的内部人士介绍,东芝曾经向中国销售过60万千瓦的火电汽轮机组。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核电投产规模将为400万千瓦,仅次于煤电、水电和天然气发电。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万千瓦,占到当年全国发电总量的4%。

  外界多不看好

  “东芝公司收购获胜的话,将对西屋公司的资产重新调整,但是参与国内核电项目的竞标仍有西屋公司的团队执掌。”华东电力设计院上述人士分析。

  尽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最后证实,但分析师们大多不看好东芝的这笔交易。道琼斯通讯社报道称,尽管通过这一交易东芝的

能源部门得以壮大,但是代价实在太高,并有可能损害公司其他核心业务。

  摩根大通

证券分析师 Yoshiharu Izumi 表示,这笔交易给东芝带来的影响很可能将是负面的,“这将限制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投资。”

  本财政年度,东芝计划向其芯片业务投资2250亿日元(约合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并占据本财政年度总支出计划的56%。尽管东芝业务涵盖相当广,但是市场还是习惯于将其视为一家芯片制造商,芯片业务是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