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监会出台电力业务准入许可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对电力行业的适度控制
本报记者 许金晶 发自北京
在我国电力供需量即将达到平衡的情况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下称“电监会”)的
电力业务准入许可制度已经正式启动。20日,华能集团宣布,其下属华能国际电力公司的大连电厂和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已经分别拿到电监会颁发的全国第一、第二张发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而按照电监会的计划,整个电力企业的许可证持有将在“十一五”末全面普及。
制度上确立厂网分离
电监会方面表示,电力业务许可证是电力监管机构依法赋予电力企业从事电力业务的法定凭证,也是政府监管机构在不干预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对企业所从事业务实施监管的有效手段。
电力业务许可证制度早在1996年开始实施的《电力法》中就有规定,但由于当时电力行业发电、输电、供电实行一体化经营,只要颁发供电营业许可证,就可以满足对发电、输电、供电三个环节管理的需要,因此,《电力法》只规定了供电许可证制度。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电力行业实行“厂网分离”,发电厂和电网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原供电营业许可证只能满足对供电业务实施监管的要求,而不能适应对发电、输电业务实施监管的需要,有必要通过颁发不同的电力业务许可证,建立有效的电力业务许可制度。
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家电监会制订了《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并于去年12月1日正式施行,而华能此次拿到了两张许可证标志着这一规定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长江证券电力分析师范红宇认为,电力业务准入许可制度的正式实施是从制度上对“厂网分离”改革思路的保障。
按照电监会的计划,2006年将重点配合电力市场建设,完成各区域参与电力市场竞价的发电企业和大部分统调电厂的许可证颁发工作,完成输电企业许可证颁发及部分供电企业许可证发放工作,整个电力企业的许可证持有将在“十一五”末全面普及。
意在控制投资规模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杜至刚表示,2006年全社会用电需求将同比增长10%,达到27230亿千瓦时左右,一季度、三季度用电高峰期间估计缺口在1000万千瓦以下,而今年底到明年初,我国电力供需量基本能达到平衡。
据了解,电力业务许可制度通常是指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法律授权向市场主体(电力业务经营者)颁发许可证,并通过变更、撤销许可证以及对企业许可证条款执行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管的机制。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多数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国,普遍采用了电力业务许可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对电力行业的适度控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昨日对记者表示,在电力业务准入许可正式启动之后,一些不能提供稳定电力供应或者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小电厂将因为无法获得许可证而被市场排除在外,电监会可以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许可证资质认定来有效地适度控制电力行业。
范红宇也认为,准入许可的实施可以适度控制盲目投资,避免产能过剩,这与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的发展不无关系。
在20日的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年会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今年和明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由缺电向基本平衡过渡,除局部地区、高峰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电外,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将呈现总体平衡。
国家电网公司预计,2006年到2007年,华北地区除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南网和山西存在一定缺口外,供需基本平衡,山东有少量富余。东北地区全年基本平衡。华东地区今年电力缺口约为400万千瓦,高峰时段、局部区域有电力供应紧张现象。华中地区电力供需基本转向平衡。西北地区电力平衡有余,外送潜力大。南方地区除广东电力供需紧张外,其他省份平衡有余。
国家电网公司动力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则告诉记者,早在前两年,电力富余的趋势就已现端倪,从那时开始,一系列控制措施就陆续施行,以控制电力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