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正文
 

并购专家8日作客新浪谈中国企业如何海外竞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16:52 新浪财经

  --中国企业如何迎接“跨国竞购时代”

  中国企业在全世界掀起了购并狂潮: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海尔竞购美泰、中移动竞购巴基斯坦电信、五矿竞购加拿大诺兰达、明基竞购西门子手机、联想竞购IBMPC......此前,也有专家提醒:日本许多类似于山水音响的世界知名品牌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可以让中国企业收购的地步了。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成了一种动力。所以,更多的企业还在磨刀霍霍,
中国企业已经真正迈入“跨国购并时代”。与国内非透明市场购并不同的是,跨国购并中,因为市场的高度透明,更容易遇到竞购对手,因此,跨国购并实际上是“海外竞购”。

  海外竞购中,“豪赌者”的气吞万里固然让我们激情燃烧,但是,我们发现,大多“豪赌者”要么铩羽而归、要么在之前和之后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什么企业需要海外竞购?怎样才能成功?

  由新浪财经与经济观察报社联合主办的大型在线访谈活动“谁需要海外竞购?--中国企业如何迎接跨国竞购时代”将于7月8日10:30—12:00举行,届时将邀请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彭志强先生、易观国际执行副总裁杨彬先生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网友一起讨论中国企业海外竞购中的经验得失,《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清议先生将主持本次访谈,欢迎网友提问

  主题说明

  最近,对于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的动作不绝于耳。比如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海尔竞购美泰、中移动竞购巴基斯坦电信、五矿竞购加拿大诺兰达、联想与IBM的交易、还有大肆炒作的TCL与阿尔卡特的合作、谣言四起的传闻—宁波波导准备收购西门子苦卓绝的手机业务(此传闻最终以台湾企业明基对西门子手机业务的兼并而告终)。

  人们对于中国公司的传统看法是,它们只能在国内市场上竞争。但在中国入世后,中国公司已经不再只专注于国内发展,而是面向全球化发展。中国企业近几年内在全世界兼并了很多公司,这不仅刺激了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可能对跨国公司造成威胁。

  现在我们的问题不是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全球发展,而是它们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这些兼并中包含了巨大的风险,联想收购IBM公司PC业务的磕磕碰碰、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后的业绩下滑,以及长虹在美国市场的受挫,这都给中国IT企业国际化浇了一盆凉水。因为很多受兼并的企业有些以失败告终,有些则在风险中艰难生存。这些都使得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成了艰巨的任务。但只要中国企业设法坚持这样做,它们将自然而然的全球化。

  根据分析家所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之路上走了一条捷径,这就是海外兼并与收购。他们相信,就目前而言这绝对是正确之方。

  因为正逐渐走向末路的大型硬件卖主已经准备好放弃公司,硬件产业的合并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它们拥有强大的财力支持与庞大的低酬高智力劳动力,凭借此优势就能平衡收支帐目。但是,要在非常不稳定的硬件产业中取得成功,中国企业就必须在底造价基数和高制造能力以外做得更多。

  中国国内市场已经几乎饱和、国内竞争已几乎达到了极限,这使得中国企业,如TCL、联想及华为,不得不在海外市场上寻求发展契机。举个例子来说,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内个人电脑市场,联想公司不得不追逐出口市场。

  中国企业国际化趋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企业需要得到先进技术来增强产品系列竞争力,已此取得新发展并打败竞争对手。

  相对于在海外创立一个品牌来说,海外兼并与收购看起来是一条更加容易走的路。中国公司已经开始通过海外兼并与收购涉足全球,不久将从中获得丰富的回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外竞购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