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谈世界制造业发展呈四大趋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23:48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11月4日电(记者杨金志、仇逸)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4日在上海说,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已呈现“绿色制造”、“极端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及信息技术促进和提升制造业水平等四大趋势。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应该紧跟这四大趋势,力争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徐匡迪说,“绿色制造”将大行其道。在日本,人们已经提出“3R制造”的概念,
“极端制造业”将愈加重要。徐匡迪说,有了先进的“极端制造技术”,人们就可以制造非常“大”和非常“小”的工业产品。我国三峡工程使用的70万千瓦水轮机重量达到430吨,但它就是完整的“一件”物品,由钢水一次浇铸而成。要制造这个庞然大物,必须防止钢水冷却不均匀导致的开裂、起泡现象,所以在实际浇铸前做了大量的数字化模拟浇铸。再比如,航天器使用的微型液体泵,有的只有蚊子的吸管那么小,人们也能造出来。对于制造业已经与高新技术广泛融合,徐匡迪例举了美国波音公司的例子。他说,这个公司制造的7E7飞机,其中超过50%的材料是复合材料,飞机的部件之间广泛使用粘合技术而不是传统的焊接技术,这使得飞机的重量大大减轻。 徐匡迪还认为,信息技术促进和提升了制造业的水平。比如波音公司777客机完全使用数字化设备生产制造,这使得它的研发周期缩短了40%,返工减少50%。(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