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坚: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11:05 新浪财经 | |||||||||
2005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中国金融迎接2006年”。图为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05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中国金融迎接2006年”。论坛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主题报告和金融产业、中国证券市场峰会、企业与金融、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等专题论坛和新浪网友“最信赖银行”及“最满意银行卡”颁奖等。新浪财经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以下为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在论坛上的精彩发言:
高坚:尊敬的主持人夏斌先生、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首先感谢“CIFF2005第二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组委会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我也非常愿意与各位分享国家开发银行在开发性金融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我讲的题目是“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刚才李若谷行长讲的非常好,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就是我们中国的原始积累走了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而且被世界证明是成功的,同时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我也认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以加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已经完全不适应形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们要增加我们的附加值,通过增加新的价值领域,通过减少技术成本、也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减少技术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同时需要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内省的交易成本主要靠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业本身的发展。 第二由于集中了我们全部的资源,在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由国家动员各种力量使我们的经济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同时像李行长讲的也出现了金融压抑的情况,这就导致我们过度的依赖银行资金,银行资金是一种分配方式,过去我们叫竞拍的方式,就是国家发改委定个计划,由预算那一部分钱、银行拿一部分钱,这个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同时也导致了很多不良资产。那么我们的经济靠什么发展?我们是靠40万亿全国的总资产、靠20万亿的货币还有8亿左右的劳动力创造这些财富,但是这些财富我们有资本、有劳动还有另外非常重要的技术和制度,就是大家说的权益增长率。 中央工作会议上明显要解决消费问题,要解决农民的问题,我觉得提的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核心和背景、深层次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金融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长期高于利率水平,金融必然是萎缩的,大家知道偏低的利率水平对保持国企的运营和效率是有好处的。 这几年央行在金融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现在应该说利率在很多方面放开了,控制也减少了。但是我觉得还没有完全放开。作为一个发达中国家,中国怎么样在这个转折的关头加速金融改革,我的看法是金融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事实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制度创造,我觉得制度创新从90年代以后,比如说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是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但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要实现金融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统一,就是要给金融机构一个较大的空间进行创新,所以今天我想用比较短的时间把我们开发银行的金融创新做一下介绍。 一个是开发性金融理论。开发性金融理论我们是在中国这样特定的条件下,解决由于体制缺损、制度缺损和市场不健全导致资金不能有效的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家知道如果产权是明确的,没有交易成本,资源就会到最有效的地方去,但是中国有很多产权不明确的问题,就是交易成本。我们是通过什么办法呢?我们是通过建立一种信用结构。比如说资金平台、中小企业协会等等,这些保证我们能够有效的把我们的资金转移到最需要的地方,像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包括助学贷款、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领域。 基础设施投资各个银行都在争,但是中小企业很多银行是不愿意做的,但是我们建立一个中小企业协会,这个协会是由中小企业本身的代表、地方的主管部门代表、银行的代表共同组成,还有一个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协会对他们进行评议,他们收取一定的资金作为担保金。对很多有效益的中小企业比从民间贷款成本要低的多,所以他们也很愿意参与,通过这些方法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我们通过制度结构把资金放到最有需要的地方。 开发银行提供这样一个例子,同时为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金融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