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就在中再集团向整体上市迈进时,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重要手段之一的员工持股计划,因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而被搁置。保监会此举意味着,中再集团的员工不可能续写中国平安整体上市时的集体暴富神话。[全文] [评论] >>查看全部企业观察
集团简介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在原中国再保险公司基础上成立的国有再保险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9亿元。旗下设立中再产险、中寿再、中再资产、大地财产保险、华泰保险经纪和中国保险报6家子公司,各子公司分别有4至7家不等数目的股东。
刘京生简介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经济学博士。1978年至1996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工作,其间在英国工作4年,主要从事保险和再保险的经营性业务活动。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负责财产保险的监管工作。1998年起,出任中国保监会中介监管部负责人、北京保监办主任、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

集团下属公司
中再集团董事会成员

  董事会由十人构成,中再集团董事长:刘京生;董事其他: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巡视员庞继英(任副董事长)、汇金副总经理李笑明、汇金保险股权部主任孟兴国、汇金外派董事任小兵(原华安保险副总裁)、汇金外派董事刘丰(原中国保监会辽宁监管局局长)、财政部金融司程玉琴。

小调查
1、你认为中再员工持股被否合理吗?
合理
不合理
不好说
2、你认为应该限制上市金融机构的员工持股吗?
应该
不应该
不好说

 中再员工持股计划被否
未获得保监会批准而被搁置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整体上市迈进时,财经时报从保监会独家获悉,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重要手段之一的员工持股计划,因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而被搁置。[全文]
因为央企所以被否
  有相关人士解释称,中再集团这次改制是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属二次改制,在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注资361.49亿元人民币后,中再集团属于是名副其实的央企。正是由于中再集团央企的背景,导致其员工持股计划被否。[全文]
整体上市难见暴富神话
  员工持股计划因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而被搁置。保监会此举意味着,中再集团的员工不可能续写中国平安整体上市时的集体暴富神话。[全文]
 员工持股演绎造富神话
平安上市创国企造富神话 2万员工人均身家百万
   仅以33.8元/股的发行价计算,平安上市后其员工持股总价值将达到243亿元人民币,2万名员工人均身家超过100万,高管身家上亿元者近10位,从而创造了不折不扣的国企“造富”神话。[全文]
宁波银行造富高管身价与市值齐飞
   宁波银行实施了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计划,宁波银行的上市,3000名员工持股人将可分享到40多亿的“大餐”。前十大自然人股东共持有该行4732.45万股。成功上市的同时,也造就了城商行首批“亿万富高管”。 [全文]
北京银行首日股价涨81% 4147股东身价过百万
   北京银行上市当天,以23元/股开盘,尾盘报收22.68元/股,较12.5元/股的发行价大涨81.44%,呈高开微跌的股价走势。市场的热情追捧令北京银行的千余名员工变身百万富翁。[全文]
 员工持股受限 暴富神话难见
金融企业员工持股比例将被限制在5%以下
  “目前有关部门正就上市金融机构的员工持股问题制订有关办法,持股比例被严格限制在5%以下,包括首发上市的证券公司、城商行都要据此操作。”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全文]
中国人寿员工股权激励方案搁浅
    中国人寿因申请发行A股,公司决定暂缓审议员工股权激励方案。“中国人寿的方案并非人人持股,保监会担心出现因分配不均激化内部矛盾,所以凡属央企上市的此类计划均不予以批准。”保监会官员强调。[全文]
建行员工持股饱受质疑
   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说,国家是出资人,全体人民是“股东”。建行内部员工持股了,其他国有上市企业内部职工也持股了,那“全体人民”作何感想?笔者认为,国有上市公司内部职工股权激励机制,国家必须通盘权衡考虑。[全文]
  高估值下的股权激励路在何方
国企改制上市股权激励步履维艰
   受到双重约束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很难实施。一方面的约束是股票市场的高估值水平加大了公司与股东的激励成本又压缩了激励对象的受益空间;另一方面的约束是国有上市公司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额度受到了严格限制。[全文]
中小保险机构热推员工持股计划
  继保险公司上市口号浪潮之后,员工持股计划正成为中小保险机构挽留人才的重要手段。生命人寿、民生人寿、天平保险、阳光财险等在内的中小保险公司正悄悄在公司范围内推行员工股权激励方案。[全文]
五类企业员工持股最有效
  提供股权,是吸引和留住高质量人才的最佳手段,但对于股权激励的优劣一直存有争议。这种非议主要是对国有企业,而对于新生的、发展导向的、发展缓慢以及需要良好声誉的公司来说,员工持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全文]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网友评论 查看内容>>>

匿名 登录名: 密码: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 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