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再员工持股被否 整体上市难见暴富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 12:11 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宋克刚

  员工持股计划因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而被搁置。这意味着,中再集团的员工不可能续写中国平安整体上市时的集体暴富神话

  历时两年的重组,10月10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再集团”)的改制一锤定音。

  当天由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主持的中再集团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和第一次股东大会,不仅宣告中再集团重组的全面完成,还意味着其上市之路进入冲刺阶段。

  《财经时报》获悉,保监会目前已经搁置了中再集团的员工股权激励方案。主要原因是中再重组改制后,作为名副其实的央企,监管部门对央企素有不鼓励内部持股的惯例。

  中再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再保险集团公司,占有国内再保险市场80%的份额。改制完成后,注册资本金为361.49亿元人民币,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为其仅有的两大股东,各自持股14.50%和85.50%。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再集团将集合旗下的原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及六家子公司,即财产再保险、人寿再保险、资产管理、大地财产保险、华泰保险经纪和《中国保险报》的资产、负债、业务及员工整体上市,并将在保证国家绝对控股原则的基础上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财经时报》最新获悉,由于此前旗下的中再人寿“失足”汉唐证券,造成2004年业绩亏损,致使中再集团最早只能于明年年初才能完成整体上市计划。

  员工持股被否

  就在中再集团向整体上市迈进时,《财经时报》从保监会独家获悉,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重要手段之一的员工持股计划,因未获得保监会的批准而被搁置。

  所谓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以股票作为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一种制度,是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和管理层收购的统称。

  保监会此举意味着,中再集团的员工不可能续写中国平安(601318.SH)整体上市时的集体暴富神话。

  为何中再集团的员工持股计划未予批准?

  据了解,这与财政部、汇金公司的注资密不可分。

  “中再集团这次改制是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属二次改制,在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注资361.49亿元人民币后,中再集团属于是名副其实的央企。”保监会一官员解析。

  “正是由于中再集团央企的背景,导致其员工持股计划被否。保监会有不成文的规定,凡属央企上市,类似的股权激励方案均不予以批准,这在业内早已有先例。2006年底中国人寿(601628.SH)回归A股上市时,保监会叫停了其《员工股权激励方案》。”

  《财经时报》经过多方采访了解到,中国人寿当时提出的《员工股权激励方案》包括: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外部董事);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一定职级以上的管理骨干等在岗员工;公司认为应当激励业绩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和其他人员。

  “中国人寿的方案并非人人持股,保监会担心出现因分配不均激化内部矛盾,所以凡属央企上市的此类计划均不予以批准。”上述保监会官员强调。

  明年上市

  中再集团成立以后,外界对于其年内上市期待颇多。

  《财经时报》从中再集团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了解到,目前中再集团已经进入上市前的辅导期,上市进程已驶入快车道,但受上市程序制约及汉唐证券遗患的拖累,年后上市更为现实。

  据悉,继股东大会之后,中再集团将在本月内完成工商注册和公司挂牌。

  根据上市的既定程序规定,正式挂牌后的股份公司,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财务审计、上市辅导等各种上市准备工作。按正常的流程来看,中再集团不可能在年内走完这些程序。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投资汉唐证券所造成的2004年业绩亏损,将成为中再集团年内上市最大的掣肘。

  2003年12月22日,中再人寿挂牌成立。2004年3月,中再人寿就把6亿元资金托管于汉唐证券,当年8月下旬汉唐证券崩盘,中再人寿约4亿元资金由此深陷其中,难以收回,而这笔钱几乎是其资本金的一半。

  今年9月10日,汉唐证券破产案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意味着汉唐证券于3年前被托管后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法院的受理破产公告指出,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今年12月24日在深圳市中级法院召开,公告要求汉唐证券公司的债权人90日内申报债权。据悉,有近80%的债权为国有,共计约40多亿元人民币。

  按照相关规定,公司上市必须连续3年盈利的要求,中再人寿在汉唐证券的亏损就难以让中再集团达标过关。

  对此,中再集团的相关人士表示,汉唐证券所造成的业绩亏损如何处理,尚无结果,且对于上市进程造成何种影响,尚不能确定。“同样存在2004年盈利问题的太保集团,已经发布了上市辅导公告。”

  而一位与中再集团关系密切的人士则确切表示,一旦进入2008年,2004年的业绩问题将不被计入盈利指标,这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