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金融生态的本源与践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0:07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黄丽珠

  本期做客嘉宾: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 徐诺金博士

  徐诺金博士、研究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访问学者,我国金融界著名中青年学者。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长期从事金融理论和实际工作。对货币理论和政策、金
融风险和监管、金融改革和发展、宏观经济周期及政策等问题具有较深的研究,先后发表有关论文八十多篇,出版专译著作十多本。主要代表著作有:《制度变迁中的金融理论及政策主张》、《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分析》、《货币供求》、《货币的未来》、《21世纪经济学》、《21世纪的金融大趋势》、《美国银行业危机处置》、《变革中的美国金融》、《金融机构的绩效:效率、创新和监管》。目前主要研究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先后发表有《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论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论我国的金融生态主体问题》等论文。

  自从去年

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提出金融生态这个命题以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金融理论界及各方关注的热点议题。为了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进一步引向深入,记者近日特别邀请国内金融界研究金融生态理论与实践的中青年金融专家徐诺金博士做客本期《首席观点》。

  金融生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记者:目前对金融生态这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把金融生态直接理解为金融生态环境,有的把金融生态简单地等同于诚信问题,有的把金融生态理解为金融安全区建设,有的甚至把征信、

反洗钱等具体业务层面的工作都直接套进金融生态这个范畴里,最终把金融生态建设理解为无所不包的大框框。显然,这些理解存在着将该范畴作表面化、简单化、泛化理解的问题。那么,金融生态这个范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诺金:事实上,“金融生态”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含义和实践意义的范畴。尽管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个范畴,但从规范的角度去认识它、理解它,有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深化对金融规律的认识,从而正确地推进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首先,“金融生态”这个范畴是对金融业的一种拟生化概括。这一范畴的提出,充分抓住了金融像生物一样的有机本质,体现了金融业的“生命性”、“竞争性”和“自适性”的生态特征。

  抓住了金融业的“生命性”特征,我们就可以从生命的内在本质、生命的存在条件中去分析金融企业的内在本质、金融企业的生存条件、金融企业的死亡是不是金融生态特征的内在规律以及如果没有金融企业的死亡机制,能否维持金融系统的内在平衡等问题。

  抓住了金融业的竞争性特征,我们就可以从生物的多样性和竞争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中充分认识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保护金融业竞争的重要性,我们就会时刻防止垄断,就会关注发展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就会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的金融产权的存在,就会遵循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规律。

  抓住了金融企业的自适性特征,我们就会充分尊重金融业的进化规律,重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造,就会依据自己的本土环境制定出符合我们自己的金融企业行为选择的制度框架。

  其次,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考察金融,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对金融功能结构的分析,把握金融业的内在本质和特征。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