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房地产业 > 正文
 
浙江楼市深度调查:四大泡沫可能引发崩盘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16:2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8日电 日前,浙江省企业调查队课题组的专家们,经过大量调查和分析编纂成《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并首次发出预警:目前浙江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膨胀,已进入警戒区,若任其发展,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破裂。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省内权威部门首次发布楼市泡沫预警。

  “结棍”,杭州话,“厉害”的意思。近来,杭州房地产市场挥舞着“双结棍”,每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为什么美国人打错靶?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一棍都厉害得令房产市场如芒在背:

  第一棍,是我省首次权威发布房地产市场警告: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破裂!据调查显示,此为危言,但并不耸听。

  另一棍,9月1日起,杭州二手房交易20%的个人所得税以“暂停”名义退出舞台。二手房中介因此欢欣鼓舞,然而,经记者了解,这个利好消息的市场反应却相当短暂——准确地讲,只持续了一天半。

  房地产市场前一段吹出的巨大泡沫,如今终于在市场上得到了验证。

  专家建议,如要挤干泡沫,政府责无旁贷。要建立土地供应的中长期规划;充分发挥价格和税收的杠杆作用。同时,政府有必要调整现行的房地产税制,打击囤积炒作行为,抑制被放大的过度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落实住房补贴、提供税收优惠、发展住房金融等方式,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从供求两方面降低房价收入比。

  房产泡沫涉临破灭,政府所要进行的政策调控是一项极其庞复的系统工程。事关重大,此既为挑战,然而亦是机遇。

  “房价泡沫”:84.6%的市民难以承受房价

  房价和收入比例,是衡量家庭对房价的承受能力最客观的指标,房价在居民承受能力以内的微幅上扬,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但自1998年以来,浙江房价巨幅上扬,2002年和2003年,全省商品房销售价格分别上涨16.4%和11.6%,2004年上半年又上涨16.6%。宁波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已连续三年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之首,杭州市房价由1999年均价2000元/平方米上升到2003年的6000元/平方米,市中心均价已经突破10000元/平方米,湖州、义乌等地的房价也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年均涨幅超过30%以上,成为全国瞩目的"浙江现象"。

  然而,在一派繁荣的表面下,人们似乎忘了房价收入比的市场发展规律,忘了同期全省平均的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已经高达9.6倍,杭州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达到11.3倍,远远高于国际上所认可房价高于居民年收入3~6倍的标准。这严重偏离了市场基础价值,又大大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

  据省城调队对全省11个市1300户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有84.6%的市民表示难以承受当地的商品房价格,表示还可以承受的占14.9%,表示完全可以承受的只占0.5%。

  “地价泡沫”:“高地价—高房价—更高地价”恶性循环

  日前,记者在国土部门采访,一位领导一再让记者去求证:杭州到底是房价先上涨,还是地价先上涨。言外之意,杭州地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是房价上涨。

  但专家们调查后发现:近年来由于土地紧张,土地供应开始采用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方式,但在市场缺乏正确的估价和拍卖价无封顶的情况下,造成浙江土地交易价格连续上涨,地价由此出现大量“泡沫”。

  上周五,挂牌出让的46号地块经过拍卖双方共71回合的大战,最终导致该地块以超出底价1.1161亿元成交便是例证。双方你争我夺的结果,使该地块的楼面价格在2小时内每平方米上涨了1720元。

  2003年,杭州的土地交易价格涨幅为38.1%,排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之首。高额地价直接推动房价上涨,形成“高地价—高房价—更高地价”的恶性循环。同时这也催生了部分开发商大量投资、囤积土地,加剧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

  在去年9月26日的土地招标会上,浙江某房产商以25.34亿元的高价投标竞得杭州四块土地,而其中的一地块报价竟比第二家投标者整整要高出1个多亿,其中的23号地块,还因无力开发,也找不到合作伙伴,不得不以缴纳巨额违约金的方式宣布放弃,这种不顾市场风险的非理性投资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风险,也增加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详情见本报8月5日《大元神话的代价,1.236亿元?》一文)。

  “需求泡沫”:“羊群效应”透支未来收入和需求

  羊群效应也称“跟风效应”,英文中将其描述为:TheGreater-fool-Game,意为“下家都是比你更大的傻瓜”。浙江楼市的火爆,从表面上看是得到了需求高增长的支撑,但是,房地产投资需求已经呈现明显的“羊群效应”:当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涨预期愈来愈强烈时,投资者会蜂拥而上进行购买和囤积,以待价格更高时抛出,这样需求量就快速增加。

  房价的持续上涨,使那些暂时无能力改善住房需求的消费者产生恐慌,认为房价会只涨不跌,迟买不如早买,因此宁可负债累累也要购房。这实际上是对未来收入和需求的透支,也加剧了楼市的需求泡沫。加上有些房产公司、中介公司进行人为炒作、哄抬房价,或互相炒作对方楼盘,加剧了楼价上涨,更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虚火。

  根据有关部门对杭州几届房交会上的调查,炒楼者占买家的比例超过50%,大大高于20%的国际警戒线。

  从供给来看,大家都习惯于以每年有多少竣工的商品房来计算可供房源,其实分散在个人手中的二手房源,同样也是供应量。据不完全统计,杭州二手房市场中,有将近一半的房源为1998年以后建造的新商品房,甚至有部分是期房。可以说此时的空置房不在开发商的手里,而是积压在炒房者的手中。

  “资金泡沫”:金融市场濒临危局

  《报告》显示:1999年以来,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年均37.8%的速度增长,表面看来是有充裕的开发资金作后盾。实际上,资金链主要一环是来自银行的直接贷款,和通过银行对个人购房的按揭贷款,其中部分资金通过预售定金方式转化为开发企业的开发资金。

  据统计,2003年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占的比重只有18.3%,而国内贷款、定金和预付款分别占到28.5%和52.9%,说明房地产虚拟资产的膨胀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信贷规模的扩张。如2003年1~9月杭州市房地产企业贷款发放额同比增长35.1%,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48.1%,两者合计占全社会贷款总额近1/5。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少量的注册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土地,由建筑业企业垫资开发,取得预售资格后开盘销售,获得收入,然后再投入滚动式开发。在这个“空手套白狼”的过程中,开发商并没有承担太大的风险,而将风险转嫁给银行、消费者和建筑企业,形成一定程度的虚假繁荣。

  追踪采访

  《报告》执笔人打开天窗说亮话:房产泡沫早已出现

  浙江省统计局企业调查队综合处副处长、《浙江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执笔人朱卓瑶统计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报告》出台的前后始末。

  据他介绍,当时因为听说政府将有一些有关房产方面的举措,于是调查队综合了城调部门这几年来的调查数据做了这个课题,希望能给省市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数据依据。

  朱卓瑶告诉记者,这次调查的最新数据是截止到2004年6月份为止,因此,“它可以反映当前的市场情况。”房产泡沫究竟是何时出现的?朱卓瑶说,房产市场有一个从繁荣到衰败的周期,进入到峰值就意味着它将要走向谷底——这是毫无疑问的规律。杭州房产市场的峰值出现在近两年市民渐渐地认为买房能赚钱,纷纷加入到投资房产的行列。这种投资心态极不理性,有些人根本没有需要也买房,有些人没有能力也买房。他认为,当大家普遍看涨时,房产泡沫就已经出现了。

  一路看涨的楼市何时走到了转折点?据调查队的报告分析,“房产公司与购买者都处在僵持状态、中介公司纷纷关门就是楼市从峰到底的一个信号。”

  2004年:地产市场滑向谷底之年

  浙江省统计局企业调查队的专家通过选取房地产市场中11项重要参考指标,计算出了1991年以来,各年浙江房地产扩散指数值(见图1)。从这一红一兰两条曲线可以看出:浙江房地产经济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只不过,浙江房地产周期与海内外其他地区的房地产周期相比有独特的波长。

  曲线运动轨迹显示:浙江的房地产波动周期为8—9年,比全国的房地产周期略长。其中1997年是萧条转折点,1993年是上一个周期的景气分割点,而目前正处于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周期的繁荣阶段后期,其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根据专家的分析,过去的13年中,房地产业发展的状态大致划分为5个区域:“1997年浙江房地产业的发展处于过冷区;1996年和1998年处于冷区;处于适度区的年份是1991年、1994年、1995年、1999年和2000年;2002年处于热区;而1992年、1993年和2001年、2003年均处于过热区域。”由此推断,2004年,浙江的房地产市场正跨过波峰滑向谷底。

  专家观点

  浙江省统计局企业调查队综合处副处长朱卓瑶表示:“房地产泡沫不可能永远膨胀下去,一旦趋向破裂,首先崩溃的是人们的心理预期,从而使房价‘兵败如山倒’,出现大量的负资产家庭。更严重的后果是:企业将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呆账,对整个国民经济将产生严重影响。”

  有关专家还认为:当前浙江房地产的主要矛盾是供求的结构问题,结构错位导致供求失衡,进而造成房价虚高。因此建议政府对供求双方进行适当干预,以促进供求的有效性。他们建议,要建立土地供应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土地调控的科学性;发挥价格和税收的杠杆作用,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给。

  同时,政府也有必要调整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将税收政策重点转向使用环节,增大房地产的保有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打击囤积炒作行为,抑制被放大的过度需求。在“去泡沫化”的同时,通过增加居民收入、落实住房补贴、提供税收优惠、发展住房金融等方式,提高居民的购房能力,从供求两方面降低房价收入比。专家们还建议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问题上的职责,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力度。(作者:张德君 黄丹)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