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人物》栏目编导 高莹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吟诵了1200年了,时至今日无数的工地和塔吊告诉人们,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追寻这个理想。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员,广厦建设集团正是由这句诗而命名的。尽管今天在北京我们还很难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它在业界却是响当当的。短短的18年的时间,广厦集团从一个地方的建筑队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民营
建筑企业,今年它又成为建筑行业中首家进京控股国有企业的外地民企。广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迅速成长和扩张的历史,书写这部历史的人就是广厦建设集团的董事会主席楼忠福。
2002年的5月11日,位于北京百万庄大街8号的大楼上挂出了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牌子。至此,全国首例民营企业进京控股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案告一段落。广厦建设集团以56%的股份成为新的二建公司最大的股东。这家全国最大的民营建筑企业开始出现在北京人的视野里。它的董事会主席楼忠福,这位小个子的浙江东阳人,在这一过程中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时隔半年之后,我们在这被称之为天堂的杭州,广厦集团的总部采访了楼忠福。此时的楼忠福依然是爽快的,说话、做事风风火火。事实上,他并不冲动,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筑业有“得京沪者得天下”之说,对于喜欢扩张的楼忠福来说,进军北京市场显然是图谋已久的。
楼忠福:搞建筑也好、搞经济也好,你在我们中国自身的经济文化中心是首都和上海都没有,国内还有什么呢?
其实广厦进军北京更是迫于市场的压力。北京有着全国最大的建筑市场,加上2008年的奥运会,又为北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谁不想在这里抢占一席之地呢?但是对于地方保护主义相对比较严重的建筑行业来说,广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想单独打进北京市场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楼忠福而言,怎样进入北京市场才是他考虑最多的问题。
楼忠福: 怎么介入北京市场?我不用北京公司也可以介入。(但是)为什么我不抓住改革的到位、改革的机遇,我去用其它的方式,用资本换身份,来解决建筑行业的矛盾。(这样)保护(的问题)我就解决。我肯定是要建设进驻北京的。
“跳出建筑做建筑”、“以资本换市场”是楼忠福一贯的方式 。借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时机,楼忠福以民营资本注入,一方面推动国企实现改制,另一方面达到自己进入当地市场的目的。早在三年前,楼忠福就在北京收购了一家建设部下属的中的建筑公司。但是显然这家公司并没有达到楼忠福的要求。北京申奥成功迫使他必须加快进军北京的步伐,这一次他瞄准了北京二建。
武国起:(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广厦缺的是北京地区的品牌。北京地区提到浙江广厦,知名度还是欠缺一些。我们二公司的品牌,一提北京二建大家都知道,提广厦的话知名度就小一些。广厦通过这个途径控股北京二建,在北京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是非常好的一个思路。另外赶上2008年奥运会,通过二建公司在北京承揽一些标志性的建筑,间接的来宣传广厦,这是他们当初进来的整体思路。
楼忠福: 这就是企业原来的信誉和品牌。谁相信你呀?北京二建是老国营企业,在北京做了这么多作品。它的社会资源已经很好了,我肯定要看到这个问题。所以我改革这个北京二建是为了在北京今后的发展。选北京二建就是因为北京二建原来在北京的信誉和资源。
经过缜密的分析和思考之后,楼忠福决定了的事就会毫不犹豫的实现它。这一点也是楼忠福长子楼明感触最深刻的。
楼明:(楼忠福之子)他想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有思考。他不轻易表态,做是经过深思熟虑,但决定的事就会轰动产业界。
正如楼明所说,楼忠福与北京二建的联合在建筑业又开创了先河。在我们采访时楼忠福又回忆起半年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的那一时刻。
楼忠福: 我的(当时的)心情又复杂又高兴。复杂呢,在购并当中真的很难很难, 然后(要考虑)购并以后怎么发展, 因为北京不是其他(地方)。我的对方股东是北京建工集团, 如果没有他的支持,他要封杀我, 我也很累,我怎么不知道这些道理呢?我怎么取得它的理解支持,这个我很高兴 总算下来了, 这么多年的一个梦, 我是北京人了就这样进京了嘛。我是不是很高兴。
楼忠福一向比较乐观。但是作为民营企业去控股北京的国企,这其中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楼忠福:最困扰的问题就是观念,对民营经济的认同,实际上是对民营经济的不认同)对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我最困惑的问题就在这里。 他们就认为你民营企业并购我,你还要听我的话。有些问题我们按照公司法章程运作,他们就不高兴.所以我们很留意,(现在的名称)是北京二建,没有广厦加进去。为什么,我们这是无所谓的。我要顺利的购并,达到我的目的。是不是应该做点放弃呀?我什么都要你要怎样呢?为什么我,你现在这个不要,后面自然而然就是我可以加的。他搞什么?以后股份公司是我说了算,可以表决了。这都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为什么在小事上争论呢?没必要嘛。
一方面是无奈,另一方面楼忠福很实际。因为他清醒的认识到,控股新的北京二建公司对于他和他领导的广厦集团的发展和扩张无疑是个新的里程碑。楼忠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楼忠福: 所以广厦会在三年以内不是民营的概念,是中国建筑业的概念,最起码是前三位,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定位。
楼忠福的这个理想是否能实现,今天还很难断言。但是回顾历史,广厦集团从一个地方建筑队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民营建筑企业;楼忠福从一个包工头发展成业界颇有影响的企业家也只不过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这里是位于浙江腹地的东阳,也是楼忠福和广厦集团起家的地方。据说东阳建县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山多地少,南北两江旱涝迭起,古时候百姓常为衣食所苦。当地百姓只得走南闯北,四处拜师求艺,以谋生路。唐宋时期手工业已成雏形,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了木雕、竹雕、泥工、木工、石匠为主的百工队伍。据1932年东阳县志草稿记载,东阳以泥水、木匠为业的旅外者达二万五千多人,足迹遍及全中国和东南亚。因此东阳就这样成为著名的"百工之乡"、"建筑之乡"。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末,15岁的楼忠福就因为家庭的原因而辍学,早早的就成为这百工中的一员。但是他并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因为这和他的理想相差的他遥远了。
楼忠福:做点事业,做点像样的事业这是我唯一的想法。叫我去做泥工我就从来没有安心过。无非是没有给我机会它给我机会我就抓到了。叫我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去做小工,我不会。我运气是比较好的。那时在钱塘江边上晚上喝酒,包工头问我“1:2的水泥沙怎么搅拌?用多少水泥多少石灰呀”我一讲就讲对了。他说,好了,你就当小工的头吧。 我最大的一次平台就是我们老总(给的)。原来木头很紧,他叫我去东阳水库去拆个祠堂。这就是我负责的。那是很麻烦的,从来没有拆过祠堂,要把它拆下来、运出来,很困难。这个地方我一做就显示了我的能力。我就很顺利的把它拆下来运出来,他很满意了,就给你平台了。
事实上,对于楼忠福来说,最大的平台是出现在1984年,这一年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的秋天,他被任命为东阳县城关修建社的经理。其实这次的机遇是楼忠福自己抢来的。
楼忠福:我这个老总是我抢来的,所以我这么争气。那个时候怎么会看重你?(怎么抢来的)他们不同意让我当,我一定要当,就抢来了。 晚上一点多钟把文件打好,都不知道的,就是副镇长一个人知道。都知道就不支持我了,镇长就不支持我。支持我的人晚上打好(文件),早上九点钟陪我到办公室主任那里,先把印把子拿过来就好了。
在东阳流传着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情节,楼忠福对着那枚抢来的公章,当众就是三刀!并且宣布:"今后公章上有三条刀痕的我认账,其他概不作数!"
楼忠福:我们做事业全面的责任我要承担。但是由我开始就是由我个人承担责任。以前对这个印是很敏感的,最大的分别就印里,承担的是法律责任。我要做,我肯定是下了决心的。现在的责任就是,缺了三个口的就是我的,没三个口的责任是你的。这是一种决心,我就是这个目的。
楼忠福的责任就是要使公司得到发展。没多久,他将公司改名为“东阳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并且为公司制定了发展思路。
楼忠福:你要出去。一是国家的政策,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给你机会。第二你要看到你的设备不够,我说过一句话“讨饭也要有碗”。以前不管是有卷扬机、脚手架都可以,但是要必备。
楼忠福对于设备的投资毫不犹豫,他一下子就贷款了160万购入新设备,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公司固定资产的2倍。有人认为,楼忠福实在是太大胆了。对于这一点楼忠福从来就不否认,而且还说自己大胆是一贯的,从小就大胆,但是他大胆却不盲目。
楼忠福:我20岁的时候,我跟老婆他们家吵架,不肯嫁给我,所有的 人全部在那里向我要人。我说干吗?婚姻自由你懂吗?我晚上就结婚,我有基础,法律作保障。 你凭什么大胆,你要有个心理前提。20岁我懂什么?但是我懂法律自由婚姻。
对于事业的大胆其实显示了楼忠福的气魄。事实证明,有了160万的高额投入,东阳三建一下子变得兵强马壮了。楼忠福开始向外扩张了,他找准了宁波市场。但是困难很快出现了,由于个别人的违规操作,东阳三建要被清除出宁波市场,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东阳三建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多年后,楼忠福向我们道出了渡过难关的奥秘。
楼忠福:困难再大,我有一个信念。困难来了,你在那里哭,能哭出来吗?你总是要想办法把它解决掉,这就是我看到困难不是困难的问题。 宁波清退等于面临着宁波就没有了市场,你应该怎么做?人家想不出来呀。我第一要想到在宁波爬起来。这是我的个性。第二你要爬起来,需要本钱,你要有基础。所以我就找了我的朋友,你要在文件下以前,你要给我签协议,给我任务,这是基础。等他文件下来,要清退我,我已经在做了。我已经做好了四五百万的工程项目了。这样我就爬起来了。
东阳三建在楼忠福的带领下很快在浙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而楼忠福也开始为下一步的发展、扩张做准备了。1992年,在原来东阳三建的基础上,楼忠福创立了浙江省第一家建筑企业集团——广厦集团。从这一时刻起,楼忠福的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而楼忠福本人也开始从一个包工头向企业家转变了。尽管楼忠福本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但他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跟以前不一样了。广厦集团进入了快速成长的时期。1993年,广厦集团在全国数万家建筑企业中,率先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之改造,利用社会资金壮大实力,并创下了同行业中组织结构改造和经营机制改造的两项第一。随后,它又率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全国建筑行业中的首家上市公司。
楼忠福:我们在92年的时候只有5000万总资产。股份公司成立就了一亿资本。93年的一亿对企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是很大的一个作用。5258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资本。融资是第一重要。第二,像这种企业没有监督机制,是永远提不高的。我老是公开说的,什么事情都由我说,我肯定不自觉的。所以说回过头来,广厦的股份公司对广厦的发展时期道举足轻重的关键的作用。
楼忠福的这一些列举措促使广厦迅速发展,也为使它的扩张进入了新的阶段。楼忠福走出了东阳,将广厦的总部搬到了杭州。
楼忠福: 第一,建筑业,东阳有什么建筑业?你要发展吗,你有多大市场,你必须占领全国市场。第二,你建筑业发展了最后区域的局限性还是有的。广厦95年不到杭州怎么行呀?一个市的财政是有限的,所有加起来60亿、50亿给你一个企业都不够你怎么办?企业要发展就要出来,就要到大城市来。这个肯定是这样的思路。
广厦迁到杭州后,开始大量招募人才。楼忠福很坦诚,他说,“广厦”的快速扩张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事实上在广厦内部也确实有不少高学历者,但是从楼忠福个人的经历来看,做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似乎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这一点却遭到了楼忠福强烈的反对。
楼忠福:从我自己的体会是没有办法,是时代不让我读书。但是你在发展过程中你的学历就很大的作用。其实某种程度讲就是你提高管理水平的障碍。我在当老总85年开始读书读到89年,每一年两个月,你没有增加一定的理性知识怎么来提高你的经营水平?知识永远都是很重要的。
楼忠福很重视人才,这一点王明和深有体会。他是东北人,留在广厦正是因为楼忠福个人的因素。
王明和(广厦杭州建工集团董事长):楼总比较坦率。不是先安排工作,而是先让看看。我写稿子,提意见,楼总很重视。尊重别人的意见。楼总不护短,我感觉楼总是做事的。
王明和几乎参与了楼忠福后来所有的并购活动。
郑可集:广厦的成功是用人的成功,摆脱家族企业的束缚。
楼忠福的人才战略显然是在为他今后的扩张积蓄力量。他开始并购其它公司了,这对于广厦的发展无疑又是一次飞跃。楼忠福把并购的起点选择在了重庆,那时候重庆刚刚设立直辖市。
楼忠福:对直辖市的概念要有数。直辖市必须要有直辖市的要求,国家来扶植他们。怎么给你个直辖市就算了呢?第二给你直辖市你要完成直辖市的功能和标准。现在基础很差。基础差我就有机遇了。
1998年广厦集团成功地购并了重庆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这在广厦是第一次,也是当时我国建筑行业最大的购并个案。“广厦”购并重庆一建后,自身的实力大大增强。尝到了甜头的广厦集团开始加快购并国企的步伐。1998年12月,“广厦”购并了中国南京国际技术合作有限公司,1999年10月,控股了北京中地建设公司,2000年8月,兼并控股了上海国通电信,2000年7月,出资2.08亿元购买了华侨饭店……到今年广厦控股北京二建,已经是第十次了,广厦每次选择的对象都是国有企业。
武国起:他(楼忠福)觉着国企里蕴藏着人力资源、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他一直抓国企,这是楼总在理念上抓得非常好的。这一点他非常聪明,楼总脑袋瓜肯定够使。楼忠福:在国有企业的问题上我讲得非常清楚,我购并了人才。国营企业的人才的培育是超过我们的。他为什么不能发挥呢,完全是机制问题。广厦有什么稀奇呢?什么总工程师、高工多得很,是我自己培养起来的吗?我自己那有这么快,都是他们那边过来的嘛。这就是改革给我机遇了嘛。我分析的距离就在这里。他的距离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不完整,我的距离就是我的高素质人才不够。
广厦在屡屡与国有企业的联合中一方面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为国有建筑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提供了一条新路。
王忠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两者强强联合之后很好的借助了广厦这种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所以它的活力大大加强了。体现在经营管理者上能上能下,体现在员工就是能进能出,整个是一河活水,能够培育足够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当中有获胜的可能。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是很好的借助于民营企业的一些优势、民营经济的一些资金积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能够比较快捷的,并且比较平稳的完成改革、完成深化改革的任务,同时迈向更大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建筑业本身是竞争性领域。如果要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角度来讲,它(国有企业)应该尽可能退出,让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它具有无尽活力的一面。按照这种角度广厦集团用这种大幅度介入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来扩张自己的实力,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是非常可行的一条道路。
作为最大的民营建筑企业,广厦集团有今天的发展与楼忠福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之一点几乎是没有什么疑义的。
楼忠福:实实在在说,就广厦而言现在这个企业而言,如果不是我的话,可能不会发展这么快,真的不会这么快。因为多有的同事都在我边上。自己对广厦的作用是起了一个带头作用,发展、改革的带头作用,是领路的作用。王忠明:他对于市场经济的天然的适应性、捕捉能力、敏感、直觉,包括逐步成熟后的理性判断,都决定了他能够驾驭这个广厦之船驶向广阔的市场经济海洋。 徐征宇:(广厦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广厦的发展有个人的关系。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个人密切相关。楼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楼总,可能是另外的风格。
就像所有的民营企业一样,它的成功往往依赖于个别的企业家,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家可以带领这个企业走向成功,如果没有他这个企业可能会走向另外的方向。因此这也成为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广厦集团也不例外。没有了楼忠福的广厦是否还会持续健康的发展呢,楼忠福是否能够为了广厦的未来真正摆脱家族观念的束缚呢?今天我们恐怕还难以得到答案。
2002年11月25日晚22:00首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