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 > 中欧2003级EMBA毕业典礼 > 正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十年卓越路(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8:32 新浪财经

  第1章 创业篇

  办一所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说出这句名言的拿破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预言家。在经历了1966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之后,中国这头睡狮终于在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带领下再次苏醒了。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最杰出的领导人,邓小平以无双的智慧和求实的精神为中国重新设计了发展之路,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毅然转向经济建设,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这头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雄狮终于创造了震惊全球的经济奇迹。回顾历史,早在改革开放伊始,许多有识之士便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人力资源奇缺问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是教育。在十年动乱期间几乎处于停办状态的高等教育终于在1977年得到了恢复,这标志着党和政府在新时期重视教育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第一次将教育与国家的经济改革联系在一起,并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几乎空白的管理教育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一大障碍。面对这一现实,我国政府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正是在此背景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前身——中国-欧洲共同体管理中心——作为中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的一个管理教育合作项目应运而生了。

  1.1 合作项目的问世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对于新型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若干项管理培训计划,其中两项对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项是根据中国政府与美国

商务部签订的管理培训合作协议于1980年建立的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该项目从1984年起开设MBA课程。另一项是中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的合作项目。实施该项目的双方机构分别是位于北京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该项目的第一期协议为期五年,从1984至1988年,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欧洲共同体管理项目。五年后,该项目得以继续,并在1989改称为中国-欧洲共同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为中欧管理中心)。

  中欧管理中心不但为年轻的经理人开设学制为两年的全日制MBA课程,还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开设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现已加盟巴塞罗那ESADE商学院与剑桥大学Judge管理研究院的博斯迈(Max Boisot)教授是中欧管理中心的首任教务长和主任。先后继任该中心教务长的有来自英国Aston大学商学院的恰尔德(John Child)教授和来自德国Bielefeld大学的冯勇明(Joachim Frohn)教授,而来自法国INSEAD商学院的温伟德(Wilfried Vanhonacker)教授则在该中心迁至上海之前担任代理教务长。

  中欧管理中心为我国管理教育的后续努力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因此名载史册。在由欧洲六所著名商学院院长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指导下,聘请欧洲一流商学院的教授,引进国外先进的MBA课程设置,中欧管理中心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为其所有的教学活动设定了高起点的学术水准。更重要的是,课程注重实践性。学员必须在西方企业参加至少3个月的实习,以学习真正的西方经营惯例与文化。在中欧管理中心成立后的10年(1984至1994年)期间,共培养了247名毕业生,几乎占了我国大陆第一代MBA人数的一半。开创性的成果在全国广为关注,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后,原来在机构建设方面的弱点也很快暴露出来了。由于缺乏独立的法人地位、可靠的合作伙伴、全职的师资队伍及足够的经费来源,中欧管理中心的领导人不得不为其能否在不久之后继续满足我国对于职业经理与商界领袖的迫切需求而深感忧虑。看来,惟一的出路只能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充分享有办学自主权和独立法人地位的新的教育实体。

  1.2 独立学院的构想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办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1992年1月,富有远见的领袖邓小平在震惊中外的南巡途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新篇章。正是在这一年,时任中欧管理中心主任的杨亨(Jan Borgonjon)先生根据欧共体的意向南下上海,与时任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张国华教授进行了会谈。在此之前,杨亨曾在北京与其他大学进行过接触,但由于种种原因使他将目光转向了正借浦东开发契机蓬勃兴起的南方城市上海。杨亨与张国华不谋而合,两人一致认为,未来几十年中国对国际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长,而创办一所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商学院则是解决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构想先后得到了当时的国际管理学会副会长雷诺(Pedro Nueno)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翁史烈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李家镐教授的响应。他们立即向上海市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获得了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徐匡迪和谢丽娟、上海市计委主任华建敏以及教委主任王生洪的大力支持。当时的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及前任市长汪道涵等领导在了解有关情况后高瞻远瞩,当机立断指示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与欧共体有关方面进行正式接触,对创办学院的构想进行论证。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等中央领导也对这一项目非常重视。很快,这一构想在中国政府和欧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实施,并成为了现实。

  建立一所立足本土的国际化商学院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创举。这一构想的实现将不但填补我国对高层次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加速管理人才本地化,改善投资环境,还将启动一场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胆探索,建立起高等工商管理教育领域的一个特区。通过它不仅可以吸引外资以弥补我国教育经费的不足,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现代西方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架起与国际学术界及工商界沟通的桥梁。

  1.3 教育特区的诞生

  1994年2月28日,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签署了《关于组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备忘录》。不久中欧管理中心迁往上海,以张国华教授为首的第一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筹建人员加入了中欧管理中心。1994年9月和10月,欧盟欧洲委员会副主席列昂-布里坦爵士(Sir Leon Brittan)和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女士先后代表欧盟和中国政府签署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财务协议》。1994年11月8日,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双方分别指定的项目执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签署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办学合同》。同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典礼暨新校园奠基仪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隆重举行。这宣告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国际化商学院的成立,也标志着一个将要创造出世界奇迹的中国教育特区的诞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财务协议》是指导办学的基础性文件。该协议对学院的法律地位作出了明确规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个具有有限责任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享有充分的法人资格,具有在学术、财务、人事、外事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能够执行所有财务、行政和契约活动。学院享有国内当时任何一所其他商学院所未享的独立法人地位,这对于学院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由此也确保了学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可以根据国际惯例确定学术水准、进行课程设置、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制定招生录取条件,并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聘请海外教授。总而言之,学院所享有的独立法人地位使学院得以成为中国的第一个“教育特区”。

  正如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朱开轩在批复上海市政府提交的有关报告时所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教育领域对外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也要求学院“办一所不出国也能

留学的学校。”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欣然为学院题写了校名。领导的勉励鞭策着学院最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经验,在全球管理教育领域大展宏图。

  除了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学院的组织机构也独树一帜。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由中、欧双方各聘请五名董事组成董事会,再由董事会任命中、欧双方正副院长各一名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这一中欧融合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学院发扬和汲取中欧双方的优良传统与管理精华。

  学院的学术水准与质量通过学术委员会来保证。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由来自中国、欧洲及北美10所国际驰名商学院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教授组成,他们不断评估学院的课程和研究工作,在课程设置、招生录取、教授选聘及课程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提供咨询。

  为了保证学院的教学、研究活动始终面向企业的经营实践,学院还设立了公司顾问委员会,由来自亚洲、欧洲及北美多个行业的30多家企业的杰出代表所组成,他们帮助学院与企业界建立紧密的联系。

  这一独特的组织机构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它既为学院赶超国际一流提供了组织保证,也为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提供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1.4 管理教育的先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被公认为我国管理教育的先驱之一。学院的前身中欧管理中心开设MBA课程的时间比国内其他商学院至少提早了7年。事实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才正式开始MBA试点教育工作。MBA教育的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培养高素质职业经理人的主要障碍之一。1991年,国家教委批准9所高校首批开展MBA试点教育工作,1994年又批准了17所院校开设MBA课程。可以说,整个90年代还只是MBA教育的探索实验阶段,当时的管理教育在许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例如,政府严格规定了每个学校MBA课程的招生人数,并要求申请者参加包括语文/逻辑、英语、管理与高等数学等科目统一命题的入学考试。无论是办学方式,还是录取标准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套路。而且,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与国外商学院大相径庭。最大的问题还是师资问题,当时国内商学院中有许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对公司管理实践了解不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率先在国内突破了体制的束缚,将中国管理教育的实践与国际管理教育的惯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院直接组织入学考试、自主设计教学大纲,并独立授予本校学位。更重要的是,通过从全球知名商学院招聘教授创造性地解决了师资瓶颈问题,从而从一开始就保证了学院提供的课程达到国际水准。这一系列的做法推动了中国管理教育的改革。

  1.5 艰辛创业的岁月

  中国有句谚语,“万事开头难”。建校的最初几年是艰苦创业的岁月。学院成立之初,一无设施,二无师资,三无名气,惟有开拓者的雄心壮志与创业才智。根据办学合同,学院在其浦东校园建成之前,暂时租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设施。回首当年,地处上海近郊的闵行与市中心之间的交通远远不如今天方便,许多员工每天要花费三、四个小时上下班。而且,尽管上海交通大学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但在不影响交大办学活动的前提下,相对于学院迅速发展的办学需求,学院的教室、宿舍及办公室等资源都颇显紧缺。在1999年这一年中,为配合交大一些院系迁入闵行校区,我们的MBA学生曾三次搬迁宿舍。

  其实,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还不是设施紧缺,而是缺乏社会影响力。在学院成立后的第一年里,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和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在招生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李家镐、张国华等学院领导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辞辛苦地访问一家又一家公司,宣传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先进的培养模式。同时,学院还决定对来自国有企业的EMBA学员减收60%的学费,而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对中资企业的收费仅为每人每日300元人民币。

  MBA课程也遭遇到同样的困难。学院收取的MBA学费虽然还不抵实际办学成本的一半,但却比本地其他学校收取的学费高出了将近一倍。在社会尚未充分认识MBA价值的时候,一个全日制MBA学生所要承受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在体制外办学,学院授予的学位当时尚未被政府主管部门认可。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学院在1996年成立了MBA职业发展部,为MBA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介绍服务,并从1998年开始在上海市人事局的支持下协助留沪就业的外地籍MBA毕业生办理上海市长住户口申请手续。学院还在1998年通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助学贷款,使经济困难的优秀考生也能入学。学院还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MBA学生做了可同时向上海交通大学申请政府认可的MBA学位的安排。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有效地克服了学院初创时期遇到的各种障碍,拓展了学院MBA考生的来源,保证了新生的数量和质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学院的创始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努力,领导着一支雄心勃勃、聪明勤奋的员工队伍向着亚洲一流、世界知名商学院的远大目标迅速迈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