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业发展 > 正文
 

激励富翁员工需要重定航道 警惕突然致富综合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 13:46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杜爽

  “你们都会成为百万富翁,我确信!”甲骨文的创始人埃里森经常对他的员工说。埃里森没有食言,甲骨文早期的员工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一目标。

  “工作4年,等于工作30年”。2000年、2001年,百度向外界的招聘启事广告语如此
写道。据知情人士透露,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便设定了完整的期权计划,并沿用至今。而如今,一旦百度上市成功,预计公司每4个人中就将有一位是百万富翁。

  难怪有人说,在甲骨文、微软、Google、TCL、搜狐、慧聪……这些上市公司里,掉下来一块砖头能砸着三个“百万富翁”。于是,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当员工成为“百万富翁”后,他们的心态将发生变化,以往的激励手段不再切实有效,公司需要重新寻找新的激励支撑点。

  以往,用股票期权——低成本留住人才

  就像任何一个穷小子发家前都会有两手空空,甚至负债累累的经历一样,很多的上市公司,特别是那些新兴的高科技公司在创业初期也都是囊中羞涩。而人才对这类企业的发展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那什么方法有助于他们留住人才呢?

  “很多科技型、创业型企业经营的成败、项目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人才,对这些人才要给予特殊的激励。与有实力的公司相比,这类公司很难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因此,要有一些更具强度的激励手段,强度不够,人才很容易被对手所夺。而且激励要有长期性,使人才能稳定地长期发挥作用。实现强度和稳定性相结合的激励方式,股权激励机制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另外,受资金特别是现金流的压力,企业在初创期一般无法给员工,包括高管人员和核心人员以较高的现金工资或奖励,而通过股权激励、持股经营、奖励股份等手段,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创业成本,还能使员工的努力与企业的成长联系起来。”慧聪一位经历过创业和上市过程的高管这样分析道。

  而实际上,在百度和其他的这类公司中,员工在此前所拿到的工资也确实并不高,而且,百度的一些合作伙伴在同百度的合作中得到的往往也是期权股票。

  现在,警惕员工的“突然致富综合征”

  “我在进公司的时候,正处在行业和公司运行最困难的时候,当时市场对我们很不认可,老板为了激励员工,根据每个员工在公司的业绩和重要程度分发了期权。但是说实话,拿到期权我们都觉得这只是一个很遥远的、不现实的梦想,没有人认为是未来的致富手段。但大家的士气确实受到不少鼓舞。”袁清(化名),一位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我们一直不敢相信,直到股票凭证实实在在拿到了自己的手里,看着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心里才觉得像是中了彩票。”

  据了解,很多握有股票的员工选择以各种方式兑现把钱花掉。例如,如果微软股价在前一天再创新高,第二天将会有5辆新跑车开进微软在雷蒙德的停车场;而Google的上市使得公司周围的地价也随之上扬。“我周围的同事有不少将手里的股票兑现,买了房子和车子。”袁清说。

  不过,伴随着股票价格暴涨,暴涨的往往还有公司的所在地精神疾病和心理疏导专家的数量。一位心理专家曾总结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许多人都会感到迷失方向。他们要么对亲朋好友的关系十分警惕,生怕他们是为了钱而亲近他们,要么是把钱看得比妻儿老小和亲朋好友还重要,还有很多的人会对自己为什么要勤勤恳恳工作产生了厌倦。他将这种现象归纳为“突然致富综合征”。

  未来,寻求薪酬之外的激励支撑点

  袁清不否认他的同事有一些在拿到股票之后就离开了公司,“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留下来。一来是因为,通常能拿到股票期权的都是在公司工作四五年以上的老员工,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和管理层,所以他们的位置都比较稳定。其次,按照美国、香港等地对上市公司的规定,员工手中的股票一般需要3年的时间才允许兑现完毕,而对公司的高管更是存在禁售的种种规定,不是随时都可以兑现的。另外,公司为了继续留住这些核心骨干员工,股票不是一次就给完了,还会给第二次、第三次的。”

  “其实,不管给员工多少股票,这些员工始终是小股东,他们的股票加起来数量也远远比不上老板。当然,与股票利益关系最大的不是员工,是老板。因此,在上市以后,公司老板一定会千方百计地让公司的业绩至少在3年内保持增长,因此在这期间,公司给员工定下的目标和业绩要求比之上市前增加了很多。”这笔纸上的财富让很多上市公司员工尤其是民企中的员工一致认为是——好看不好拿,甚至出现了一些公司为了保证业绩和利润,降低这些握有股权员工的奖金和费用的做法。

  “当然,上市公司的员工成为‘百万富翁’之后,股票这种长期激励机制对员工的保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员工的激励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员工的成长跟不上公司的要求,造成公司的业绩不但不上升,反而会下降。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尤其是以高科技公司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不能再以单纯的某种激励形式为主,还要给他们更多的挑战和认可。同时,整个公司的薪酬结构也应随之调整,将短期、长期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太和顾问的薪酬专家张逊最后总结道。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