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民企发展趋向联合 官产学研讨民营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辜王景 贾林男 北京报道

  由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华工商时报共同主办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双月座谈会第一次会议日前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来自官方、产业界、学术界的20多位著名人士围绕“创造环境、促进发展的议题展开了讨论。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龙之出席了会议。他表示,“非公经济36条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贯彻一年来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张龙之指出,对于非公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共创和谐,加快发展。对于非公经济遇到的问题,首先要从中央指示、国务院文件中寻找答案。至于部门和基层执行中的问题,要认真落实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提高

执行力和公信力;其次要加深对“非公经济36条政策的全面理解,努力贯彻;第三,要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第四,民营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注意学习国有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要努力构建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进而构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关系,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以光彩49集团的成立为例,指出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特点,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他认为,要贯彻“非公经济36条的文件精神,继续打破垄断,公平竞争。要鼓励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文化创新。比如优先购买创新的科技产品这个建议非常重要。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走出去障碍较小,可以利用民营企业身份收购国外的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来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认为,非公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全面转型,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即正在从本土化转向国际化;从过去的小、散、差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个性化经营;从模仿走向创造;从制度变迁中的先行者到在新的体制框架下新的实践者;从传统的营销模式转向现代的营销模式。然而,非公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一个是中国企业和大国地位能不能相适应;二是跨国公司加速扩张的挑战;三是面临共同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会议由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迎秋主持。

  据了解,这次会议是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做的“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要求而组织召开的。

  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会长瞿怀明,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黄浩涛,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戴园晨,以及10多位民营企业家参加了会议。据悉,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双月座谈会今后将每逢单月下旬在北京举行。

  (相关报道见七版)(28A6)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