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只听楼梯响,何时人下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8:36 中国质量报

  到底是“辟邪剑谱”厉害还是“葵花宝典”更胜一筹?对于不少金庸迷来说,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和这个争论有些相似,到底是TQM(全面质量管理)厉害还是6sigma厉害?亦或者其他?对于不少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个相持不下的问题。

  对此,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谈道:“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你坚持去做都是最好的。”这个解答,和金庸对“金庸迷”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无论什么工夫,只
要你下工夫去学习,吃透它,你一定能成为武林高手。”别一味追逐“时尚”

  如果说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质量管理似乎是很不负责的说法,不信你到全国各地走走:从国有企业到股份公司,从大城市到小乡镇,任何一个车间厂矿里,你能听到或看到的,要么是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么是正在应用6sigma管理工具,要么是有QC小组在活动……

  卓越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sigma、QC小组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关联性的加强,质量管理的方法以及工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面对这么多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到底该选择哪一种?

  这让很多企业管理者一度感到茫然,有的企业拼命地追赶时尚:昨天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今天用6sigma,明天又准备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有的企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个车间搞QC小组模式,那个车间用6sigma方法……

  但是,热闹的场景背后呢,是走了过场、流于形式!经常到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调研和考察的郎志正质问道:“有几个单位在抓质量管理时是‘一把手’在过问?又有几个单位是老总在亲自抓?至于企业实情到底是适合哪种体系哪个模式,根本不闻不问。自然,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最终却都成了狗熊掰棒子!

  这就是中国企业搞质量管理的通病:不扎实、不坚持。说起中国企业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所有管理界的专家都是一致地“点头”;而提起中国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深入和扎实,大多数专家却又是那么一致地“摇头”。

  没有一个人反对,QC小组和6sigma都是提升质量管理的一种工具。但是,QC小组是自下而上,自群众至领导;而6sigma却是自上而下,自“一把手”至基层员工。虽然说都是治疗“感冒”的药品,但感冒清和板蓝根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治疗风寒性感冒,而一个则是治疗风热性感冒。对症了药到病除,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的确,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很多,哪一个更适合自己?这必须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思维,打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宝钢集团的周世春部长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不断的实践中,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将原本推行的“精益生产”模式和“六西格玛”结合起来,演变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精益六西格玛”。“西药”未必疗效最好

  想必你也曾感冒过,你吃得最多的感冒药是什么呢?据一项调查显示,我们对康泰克、白加黑、感冒通、康必得等西药的选择,远远大于对维C银翘片、感冒清片等中药的选择。

  和感冒药不尽相同,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几乎都是“舶来品”;但和其又非常相似的是,这两年,我们的质量管理界也忽然盛行吃“西药”。

  的确,在西方发达国家,六西格玛管理是颇受企业欢迎的一种质量改进方法。六西格玛管理这一种质量改进方法,与其他的质量管理方法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用数据说话。若使用者对统计工具不熟悉,要学习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模式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运用六西格玛,还需要懂得操作相关的统计程序,但这些软件程序的操作方法一般是使用英文进行说明的;而要操作这些软件程序,还得依靠计算机。自然,使用者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近年来,六西格玛的推进活动在我国也逐渐活跃了起来。但是,当我们在不停地向前追寻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头看一下国内企业的现实环境: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员工,也许拥有过硬的技术专业水平,但其所拥有的文化知识水平远不能够支撑他们学习“六西格玛”。尤其是制造业里面的基层员工,不少人只拥有初中文化水平,不懂英文、不懂计算机操作方法、不知道六西格玛为何物、不熟悉统计工具,在这些企业推行六西格玛,若想取得好的效益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对此,北京科力特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张晓东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目前在中国推行六西格玛有些言之过早了。

  没有一个感冒患者否认西药的疗效,但是,却并非所有的患者吃西药都能医好感冒。或者说,有时候,便宜的中药效果来得更快更好。

  当然,也有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从实际情况看,面向所有企业全面推行六西格玛虽然遇到了障碍,但并不代表推行的时间不适合。根据质量技术水平的高低划分,我国企业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推行六西格玛”。针对不同质量技术层次的企业,“我们应该有相应的质量改进模式”。中国质量协会战略部部长岳刚表示,随着企业实践经验的丰富,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新质量管理的方法方式将层出不穷。由于ISO9000、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是在不同层次推行的质量管理方法,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一层层地攻破难关、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目前,有人提出将这3种质量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质量改进管理模式———ISO9000管理模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ISO9000管理模式……先进≠有效

  为什么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全面开花?为什么6sigma在欧美硕果累累?而在我国,众多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虽然遍地开花,却不过是昙花一现。

  只开花,不结果。原因为何?不少业内专家开出药方:喊的多,做的少。而且,这样的企业和人比比皆是。人们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还在完全采用TQM的上海英特尔公司的经理葛之虹,也是一个典型的金庸迷。他说:“我记得金庸曾说过一句话,‘无论什么武功,只要你下功夫去学习,吃透它,你一定会成为武林高手’。金庸的话给我启发,对于质量管理也是一样的,TQM、6sigma等等,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质量管理方法?我想,只要你完美地执行、贯彻、落实,勇于承诺并且不断地持续改进,我想都一定能获得成功。我们现在还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这种方法并获得成功,就验证了这个道理。”

  而应用6sigma管理方法获得成功的上海日立压缩机厂,现在年产量已经是全球第三。其公司副总经理蔡蕊红告诉记者:“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它在不断地发展。虽然我们通过实施6sigma取得了成功,但6sigma绝不是时尚,仅仅跟随时尚是很有限的。我们的业务流程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把其作为战略目标分解后,固定的、量化的,再结合6sigma的相关工具,才使整个的质量管理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上海日用的马宝发总经理更是直言直语:“我抓质量管理工作20年了,我尝到了它的甜头,也深知它的功力厉害。现在,中国马路上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汽车风扇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我们不仅牢牢占据了国内市场,也夺取了国外的不少市场。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源于我们产品的可靠性,源于我们加强了对职工和产品质量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当然,至于是用什么方式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提升了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思维和意识,什么方式都会是最好的。”

  的确,“管理方法本来就不应该按照先进和落后进行划分,管理方法只存在有效和无效。”张晓东强调,从我们介绍、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的思路看,所谓“先进”的管理方法只是在当前经济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许,它只说明该管理方式适用于该发达国家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并不见得适合于我国当前的客观条件。反之,那些在几十年前发达国家就开始使用的方法虽然谈不上先进,但可能稍加改造后,反而对我们的企业有很好的“疗效”。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如何达到最终目的地,最先进的却未必是最好的。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先进”。我们应该看到自己与西方教育水平和技术基础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拉近这一个差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漫长过程。(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