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郑百文的资产重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按照这一方案,山东三联集团将作为战略投资人进入郑百文。郑百文果然是琼民源第二。
此前,ST郑百文已多次就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重大事项发布公告或预告,先是其最大 债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法院申请将其破产,后来又预报将公布重组消息,可是,事后一件件都象断了线的风筝——不见踪影。面临破产威胁的ST郑百文于8月22日又发表公告称:自即日起至公司资产重组事项确定期间停牌。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停牌3个半月,一直是一副似破不破的样子,让人揪心。
从公司财务状况看,郑百文已具备申请破产的条件。论到资不抵债,按照2000年中期报告反映的数据,ST郑百文每股净资产-9.31元,资产负债率216.95%,几乎没有几家PT股能比得上了。可是,它照样不理会半年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提出的破产申请,一再拒绝破产,坚持走重组之路。ST郑百文坚持不破产,所仰仗的无非是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地方上一为颜面,二求安定,三有责任,好歹总有几分道理。别的不说,事关几千名职工的生机,谁也不能当成儿戏。大股东方面如此,作为大债主本来所考虑的主要也是尽可能减少损失,只要大股东肯出面提供一定的保证,自然乐得做个好人。郑百文最大债权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提出郑百文破产的始作甬者,也许他们感到他们以15亿的债权收回3个亿,再加上郑百文的最大股东郑州市政府承诺承担剩下的债务,已属不幸之大幸。至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破产的结局,因为那将意味着颗粒无收。剩下的问题就是看有没有谁敢来接这个盘。
山东三联集团肯收购郑百文,其实是因为有着琼民源这个榜样。琼民源问题的性质虽然与郑百文不同,但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因违法而不符合上市条件同因亏损和资不抵摘而失去持续经营条件一样,都应当中止上市。管理层在处理琼民源问题时,考虑10.7万投资者的利益和稳定市场的需要,采取了置换流通股的方式,让受让琼民源国家股权的北京住总发起组建一个新公司上市,而琼民源则因失去了流通股而退市。这样做,局部来说,当然会有利于减少社会和市场的震荡。处理琼民源的这个方法,现在山东三联也可以如法炮之,证监会和当地政府当然也会从政策上给以支持,比如准予增发新股等等。
如此说来,ST郑百文之重组岂不是皆大喜欢?既然如此,连违法如琼民源,亏损如郑百文都可以重组,那么,还提什么破产,什么退出?中国的上市公司有上无下,只上不下,一上万万年,创造世界奇迹,岂不更是皆大欢喜?然而,对于ST郑百文的重组,恐怕感到欣慰的无几,大多数人反而为之忧心忡忡。为什么呢?
有人测算,现在的郑百文每存在一天,就要亏掉274万元人民币,这些化为乌有的巨额钱财,当然不是郑百文自己的,而是来自财政、来自银行、来自广大投资者。从这个角度,郑百文无论是重组也好,破产也好,有个结果总比没有好。但是,从规范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郑百文的生与死已经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话题。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任何一方利益的得与失。韩国大宇汽车公司因为负债累累,重组谈判破裂,不得不宣布破产。如果事情发生在中国,政府肯定是不舍得的。但设想一下,如果不论好坏,把什么东西都背着抱着舍不得扔掉的话,恐怕早晚会把我们自己压垮。该破不破,从长远看,将使我们的经济基础积聚很大的系统风险。
站在证券市场的角度,越差的公司越受到保护,这在发展方向上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会提供一个误导,使得股票的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相背离。目前ST、PT股票之所以所到追捧,并不是投资者真的相信它们会“稻草变金条,草鸡变凤凰”,而是在很大程度考虑了政府支持的因素,这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证券市场对绩差上市公司体现了太多的父爱,总是希望一个也不能少,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同时,也不符合游戏规则,对市场的长远发展将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ST郑百文暂时避免了破产的风险,并不足以喜,却实堪以忧,因为这意味着另外的一种更大的风险,那是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特约撰稿:黄湘源)
(新浪财经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浪财经立场无关。本文欢迎媒体引用,但请注明作者)
相关报道:鲁三联入主郑百文股市再演颠簸不破“真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