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创证券“翻车门”追踪:暴利的专家库 来源: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券商研究行业为何会屡次发生“假专家”事件?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这暴露了券商行业研究的一些乱象。 一则“假高管”电话会议“翻车”事件,将华创证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过程并不复杂:2月19日晚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团队组织的一场电话路演中,号称遥望网络的陈姓高管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各板块利润及2020年预期业绩等“干货”。怎知,遭到了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的“现场打假”。遥望网络是近期二级市场当红的“网红概念股”星期六(002291)的子公司。 事件发生后,华创证券方面已声明致歉。2月21日晚,证监会也就此事回应表示,已启动调查核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不过,事件背后,这场“李逵”打假“李鬼”闹剧所折射出的行业问题依然值得反思,券商研究“合规文化”有望再升级。 “假高管”两次反路演 “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2月19日,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进行到投资人交流环节,接入的第一个电话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 电话来自遥望网络董秘马超,根据这场会议的主持人、华创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潘文韬在电话中的介绍,“陈总”是由第三方机构推荐的。 后据华创证券的声明解释,该“陈总”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的前产品经理顾晨某。 值得一提的是,更令市场哗然的是,这并非华创证券第一次发生类似“事故”。 马超在电话中直言:“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样的事情了?如果有一次我们能理解,但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能有第二次。” 马超说,“大家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对不对,不要欺骗投资者。” 那么,马超口中的“上一次”是什么情况? 2月22日,一位接近华创证券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之前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曾安排过一次关于遥望网络的反路演,出场的‘专家’就是这次被打假的人,是同一人。后来遥望网络方面应该跟华创这边交涉过,但没想到华创还是组织了第二次。”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争议焦点是,在这次的电话会议中,“假高管”透露了遥望网络2019年利润构成及2020年的业绩目标,且数据非常丰富,这些“干货满满”的数据哪里来的,真实性有多大? 上述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我听说的情况是,该‘专家’为华创方面首席研究员的同学,确实在遥望网络一线工作过,但并不是高管。不确定该研究员是否知道这个‘专家’已经离职。不过,如果说华创证券在主观上专门找一个假专家编造假数据唱双簧欺骗投资人,这种概率不高。”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就上述内容致电华创证券求证,但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接受采访”。 “这样详细的数据很难造假,如果是编的,那这个‘专家’编的水平要很高。听会的都是机构投资人,对行业和公司均有一定了解,造假数据有问题很容易被现场质疑。奇怪的是,如果数据是真实的,而顾某又不是遥望网络的高管,他是如何获取这些数据的?”该人士疑惑表示。 据公开信息,华创证券传媒组分析师潘文韬拥有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月21日,北京一位传媒行业研究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华创的传媒团队目前在业内处于中上游水平,做研究还算踏实认真。但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合规需要加强,也与存在侥幸心理有关。”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专家”披露的数据是真是假,其中一些数据还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目前尚未发布2019年财报,当前时点披露公司经营核心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甚至可能涉及内幕信息。 暴利的“专家”潜规则 券商研究行业为何会屡次发生“假专家”事件?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这暴露了券商行业研究的一些乱象。 “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召开流程简单,虽然现在很多研究所合规很严,但也有很多研究所管理较松,在行业内并不少见。春节前行业内已发生过这类事件,也被人举报过。华创这次是因为董秘亲自‘上门打脸’才被推上风口浪尖。”他说。 据了解,此前,上海某大型券商的电话会议还曾邀请过滴滴的冒牌高管解读与UBER的合并事件。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深挖”还获悉,从“专家公司”中寻找专家在卖方研究行业中普遍存在。目前市场上存在诸多专门提供专家咨询的公司,各类“专家”被明码标价,一般按小时计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研究员周成(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业内很多人通过第三方渠道来接触相关专家。比如你想研究这个行业,必然要去找这个产业链的人,但卖方研究员不一定有这些渠道,那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专家’公司,他们有庞大的专家库对接对口的‘专家’,然后收取中介费。” “价格一般都不便宜。”周成表示,“我刚入行的时候用过一次,当时请的那位专家半天价格是13000元,后来我才知道他自己到手是6000元,‘专家’公司的利润是很高的,所以也很有市场。” “但我后来也发现他们的所谓专家很多也并不靠谱,就没再用了。”周成说。 据时代周报记者探访了解,其实,专家库的“专家”不一定是行业内公认的大牛级人物或是上市公司高层,只要是掌握某一业务信息,对某个行业或具体业务颇为了解的业内人士,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可以称为“专家”。 从此类公司凯盛融英的官方网站上可以发现,其专门开发了凯盛专家APP,用户注册后即可在APP内提交申请成为“专家”。 最近几年,字节跳动、快手、腾讯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曾传出过内部员工泄密被开除甚至被起诉的事件。 卖方研究合规再强化 作为卖方研究员,为买方“贡献”观点,又是如何判断所谓“专家”的专业度呢? 对此,周成表示:“如果你有一定的行业经验,跟他聊一聊就知道是不是靠谱的了。我之前拒绝过好多个专家公司推荐过来的人,他们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一般情况下,在请专家之前会有一个验证的过程,比如15分钟的交流。” 而前述北京的传媒研究员还透露,行业研究员跟踪研究相关的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有上市公司的“内线”,但比较严谨的研究员通常比较谨慎,不会让这些人出来做反路演。为什么会出现“专家”路演,其实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常常希望了解独家资料、内部消息。 “近年来,这种交流一般都会选择线下,因为线上的风险太大了,华创证券这次可能是疫情期间的缘故,只能做线上交流。”他说。 无疑,华创证券此次电话会“翻车”事件揭露了行业中现存的一个潜规则,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就此事,星期六方面的回应是,事先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电话会议,接下来,公司将视事件情况并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处理方式。 在该电话会议事件发酵的第二天,证监会也表态指出,已启动对华创证券事件的调查核实,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此前的2019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在出席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表示,全行业要加快建设“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合规被放在首位。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行业内的各家研究所都在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 [详情]
来源:债市研究 上周华创传媒的P首席火了。 很遗憾的是火的并不那么光彩,在一次投资人电话会上,P首席邀请了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子公司遥望科技的陈姓高管来分享公司经营情况。结果遥望的董秘接入视频会议,当场踢爆该高管实为李鬼。 可以直接拉到9分30秒左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写的尴尬。一边是董秘的步步追问,一边是P首席的不断道歉认错。 从俩人的对话之中,可以推断:1、P首席知道该所谓陈姓高管并非遥望高管;2、P首席并非初犯,之前已经出过类似的幺蛾子了。 这就犯了大忌了。要知道金融本是经营信用的行业,从业人员的守信、靠谱,比其专业能力要重要一百万倍。 作为分析师,你可以看错,并且可以一直看错。君不见2016年喊出职业生就剩100bp,2018年看好股市的众首席们依然过得风生水起。 但是你不能骗人,骗人你就破功了老弟! 从小的方面来说,P首席作为分析师的职业生涯毁了。其实看其简历,是个非常励志的故事,浙工商二本毕业→同济读金融专硕→国金证券上海分公司→华创研究所,每一步都踩的非常准。2016年毕业的90后小孩,到2019年已经荣膺传媒首席,说是火箭速度一点都不为过。 只可惜,走错这一步,未来的分析师道路就此断送。想要东山再起只能另辟道路。 从大的方面来说,P首席的这通电话砸掉的不仅是自己的招牌,还顺手把华创证券研究所的整个品牌抹了黑。未来买方研究员看到华创的分析师来路演,可能脑子里飘过的第一个想法都是:“你们带来的消息是真的吗?”。 华创证券的经纪业务对机构客户的依赖性极高,根据2018年披露的数据,华创经纪业务中有50%都是来自于对机构客户的投研服务收入。不像其他大平台,还能靠炒股的散户们去支撑经纪收入。如果这块业务受到损失,是华创无法接受的。 回头看,P首席在电话会上的应急处理方式实属灾难性。其实本不至如此。这是电话会,不是现场座谈,别人上来砸场子,但主动权还是在你手上。正确的处理方式可能是,第一时间终止电话会,会后通过其他途径向该上市公司及其董秘致以诚挚歉意。 虽然大概率华创证券传媒和该上市公司的缘分就此结束了,并且该董秘在各种觥筹交错之间少不了吐槽华创几句。但矛盾还是保持在星期六一家上市公司和华创证券,甚至只是和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团队身上。完全的可防可控。 但这会上一通解释,一通道歉,越抹越黑,直至今天这般田地。绝对是可以入选经典PR反面案例。 阿邦觉得卖方研究员是金融圈内最累最辛苦的岗位之一。 日报、月报、季报、行业深度报告、上市公司跟踪,每天睁眼就是一堆报告的deadlline。不是在写报告,就是在出差的途中写报告。好不容易休假可能还遇上央妈出新政策、行业出重要新闻打乱旅途安排,苦逼地在酒店拿出电脑写点评。 除了做好本职研究工作,还要办好各类沙龙、研讨会、企业调研,和上市公司、行业监管机构、买方投资人等各个圈子处理好关系,社交压力一点都不小。 为什么卖方研究员那么苦逼,但每年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毕业生跻身其中呢?因为分析师这个职业做的好,对个人的嘉奖也是其他行当无法比拟的。 金融圈很多牛哄哄的角色,并不是他这个人牛,而是他的岗位牛。典型的如监管岗、审批岗、投资决策岗,离开岗位,个人的影响力可能瞬间打一折。而投行汪也不能例外,如头部的承销机构承揽团队,离开了平台,也是断然无法复制曾今的辉煌的。 但卖方不一样了,优秀的首席,如行内知名的任泽平、姜超、高善文等,就是一个活字招牌,无论去到什么机构,其影响力都会延续。因为我们敬重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不是他们背后的平台。 现在没有背景的苦孩子去做投行,要想创出一片天,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历史窗口期。但去做卖方研究员,踏踏实实做好研究,还是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中金“知名”前首席黄洁曾说过,“这是一个名利场”,其实总结的很到位。 与金融其他领域闷声发大财的指导思想不同,券商的卖方研究员必须同时追逐‘名’和‘利’,或者说名利是紧密绑定在一起的,有名无利或有利无名,都是高难度动作。 名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新财富的排名。每年新财富杂志会组织一场大型的选秀活动,由基金公司、私募、保险等主要的权益(股票)投资机构,对证券公司参选的各个研究团队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各个行业研究团队的前五名,即新财富上榜分析师。 登上了新财富,对分析师而言如同鲤鱼跳龙门,其身价马上倍增,东家如果不在薪酬上好好表示表示,立马有其他研究所花高价把你挖走。 在这个评分体系里面,买方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规模越大,打分的权重就越高。为了争夺这些买方的选票,卖方研究员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日常的撰写推送研究报告和路演,私下组局送礼、利用校友网络拉票等都不在话下。 (想当年新财富季时,匿名的app无秘上的卖方同行互黑,真是蔚为壮观) 但在2018年,新财富扑街了。原因是当年方正证券清华毕业的美女分析师在新财富季时和买方的师兄组局,在酒酣正浓的时候有一些亲密之举,被席间某港股上市企业的女IR给录像放到400人微信群,并进行了添油加醋的描述。 该视频传开后引发了业界对新财富口诛笔伐,最终迫于压力,新财富的评选也被迫取消。2019年新财富评选重启,但也是元气大伤,不复当年盛名。 不过说句公道话,新财富评选机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高考制度一样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新财富大部分的评选结果还是名副其实的,只擅长营销而研究能力不行的分析师很难拿到好名次。只有德艺双修的老师才能在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说到这个利,肯定就是公募基金的分仓派点了。 我们想一个问题,就是分析师的薪酬从而来。肯定不是从我们这些白嫖研究报告的旁观者。答案是从买方的交易佣金中来。 我们老百姓买卖股票需要在证券公司开立账户,需要支付佣金手续费。同样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买卖股票,也需要通过在券商开立的席位进行交易,从而产生交易佣金。 如果只是提供交易服务,那么证券公司之间就没有差别了。因此研究服务与交易佣金挂钩的派点制度应运而生。 每个季度,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人都会告诉证券公司,这个季度给你们的交易佣金是多少,以及其中的分配原则,也就是派点。如交易佣金1000万,其中600万是因为宏观团队,因为这个他们及时提示了我们货币政策的变化;200万是给的电子团队,因为他们的报告推送,让我们抓准了一波行情…… 只有能为买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才能在派点获取尽可能多的倾斜。华创P首席组织的电话会,出发点也是如此。作为网红带货概念股龙头,星期六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股价翻了4倍,交易活跃,机构赚钱效应明显。 如能邀请其高管来与投资机构交流,为服务的投资机构提供信息增量,是一个很好的差异化服务,将有助于P首席争取更多的派点。出发点不错,可惜走了一条弯路。 这个案例也是给了我们金融业从业人员敲醒了警钟,职业生涯很长,为了眼前利益耍小聪明放弃职业操守,实属不值。 职场路漫漫,道路千万条,靠谱第一条。 后附证券公司机构客户投研收入排行: [详情]
作者:覃寒池@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因在一场电话直播会议中请来“假高管”解读公司基本面而被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当场“打假”,华创证券正陷入一场舆论的漩涡。这场匪夷所思的闹剧,不仅让华创证券遭遇到行业人士的群嘲,更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也惊动证监会并于2月21日正式宣布启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在其官网就有关事件发布有信息称。 此前的2月19日晚间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小组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华创证券对外宣称邀请了近期火爆二级市场的上市企业星期六(002291.SZ)子公司遥望网络某陈姓高管,就在该高管正向投资者侃侃而谈2019年度各板块利润情况以及2020年业绩目标时,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会议并直指“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陈姓”、“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以及公司从未披露过年度和月度目标。在马超的质疑下,场面一度陷入尴尬,该会议的召集者和主持人在毫无招架之力的连续追问之下,也只好承认,所谓陈姓高管身份确系伪造,最后不得不辩称“假嘉宾”是通过“专家库”邀请,自己并没有核实过身份。 “负责主导牵头举行这场会议的的确是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分析潘文韬,他也就是在电话会议的主持人,也正是他在电话会议中将这位所谓的来自遥望的高管‘陈总’介绍给大家的,而且还以‘抛砖引玉’的由头与这位陈总进行多轮信息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这位陈总便透露了诸多‘干货’。”一位在当晚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机构投资者向叩叩财讯透露。 在被来自遥望网络的真高管现场打假之后,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出,外界更多的将舆论的焦点集中在会议后半段中马超“怒怼”潘文韬和“假高管”发出的“打假灵魂十连问”。但实际上,会议开场“假高管”陈总对于遥望网络的点评尤其是与潘文韬之间的互动信息以及邀请这位高层专家的真实渠道才更值得注意,而这也将成为监管层调查的重点。 “这个所谓的陈总点评遥望网络的信息内容到底来自何方?据遥望董秘称从未披露过的一些数据和信息,那么这些内容是信口开河肆意编造还是有所出处?潘文韬与所谓的陈总在会议前是否曾就会议的有关内容进行过沟通?二人间一问一答式互动是事先沟通确认过的还是现场临时发挥?陈总的邀请渠道到底来自于哪里?到底是不是如潘文韬在其后的追问中称的来自‘专家库’和第三方机构的邀请?”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正是在潘与“假高管”其后的互动回答中,“假专家”透露了许多投资者眼中的“干货”,而这些“干货”在监管层看来则是非常“敏感”的有关上市公司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如果真的是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对华创证券而言,其可能也是受害者,其可能负有对专家身份审核不严的责任,但如果华创证券方一早便知道对方身份,那便可能涉及到共同设局欺骗投资者的行为。”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一些投资人私下交流认为,这个‘假高管’很可能并非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而潘文韬等人应该在此之前便清楚该人的真实身份。从现场情况看,其与潘文韬的互动更像是一场事前串联过的‘双簧’。”上述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投资者认为。 事后据华创证券发布的声明称,该次涉事的研究员已经被停职,而据其核查,该次被邀请来参加电话会议的“假高管”为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 据叩叩财讯调查获悉,这位顾晨某并非所谓业内资深人士,更遑论所谓的高管和专家,其或出生于1993年前后,年仅27岁,自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至今也不到五年时间,其真实身份目前或为杭州一家专注于为汽车4S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员工。除此之外,顾晨某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那便是潘文韬的大学校友和师弟。 1)看漏“牛股”的冒险一搏? 在2月19日华创证券分析师潘文韬牵头举行的电话会议现场,潘文韬在所谓的“陈总”大体介绍完遥望的情况后,以“代投资者”提问的名义接连抛出了三个问题与“陈总”互动。第一个问题是目前的肺炎疫情对公司和MCN行业的影响,第二个则是公司MCN业务层面的人员构成以及2020年的人员规划。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假高管的回答还算中规中矩并无太大的“越界”,到了第三个问题,这位“陈总”的回答“坦荡”得让当天接入电话会议的投资者几乎都大吃一惊。 潘文韬对“陈总”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遥望网络公司2019年的业绩以及2020年三块业务的业绩预期。在听完潘文韬的提问后,“陈总”显然对这些问题都是有备而来,随口便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谈:“我先回答一下去年我们的利润情况吧,19年的话,微信这边是1.5亿利润,游戏的广告代理这块是3、4000万,这一块一直比较稳定,带货这一块的话总的是有4、5000万”、“今年的KPI我们内部定的是月均做到2亿,一年的话24亿、25亿这样子。” “这样的预测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的利润目前有近90%都是来自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目前并未披露有关2019年的财务数据,也未有预测2020年的数据。在这样的场合,以遥望网络公司高管身份的方式来披露这些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涉及到内幕信息。”上述参与了该场会议的投资者继续强调称,“如果说一个所谓的上市公司高管、专家不了解监管规定,但潘文韬作为一个券商的首席分析师是不可能不了解这些规定的,其还能毫无遮掩地直接提问引导,这让我们当时非常震惊。” 按照“陈总”在该次电话会议上给出的2019年遥望网络利润来看,2019年总利润将达到2.2亿-2.4亿之间,这一数据信息显然对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而言更是异常重磅。 据2018年星期六收购遥望网络的有关重组方案显示,星期六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4679万股股份,占遥望网络总股本的88.5651%,交易价格为17.71亿元。 根据当时交易双方签署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遥望网络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2.6亿元。 2018年遥望网络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几乎是刚好踏着红线完成业绩承诺。 再看二级市场星期六的近期表现。2019年12月13日,行情启动以来,星期六的股价在42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了288.61%,在同期所有A股中排名第9,如果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则排名第2。在这波涨势汹汹牛气中,2019年遥望网络能否完成业绩承诺,也成为了目前影响星期六股价后续走势的最大风险。 据早前星期六2019年半年报显示,遥望网络在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末的约3个月时间内,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若按此数据年化后,其2019年可能实现净利润约1.87亿元,这与2.1亿元的承诺值尚有一定差距。如果一旦难以完成业绩承诺,星期六将可能面对的还有十余亿的商誉减值风险,这将大大影响星期六的财务会计数据。 “按照‘陈总’在电话会议上的所言,遥望完成今年的业绩承诺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星期六潜在的风险则被解除。”上述参与当日会议的投资人坦言。 不过,据叩叩财讯查阅公开的券商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此次电话会议为华创证券“神秘”而“紧急”地召开,但潘文韬等人在此前却并未公开发表过研究报告推荐星期六,也就是说星期六在短短一个多月股价上涨近300%,潘文韬的团队作为传媒组研究分析师却在机构面前“踏空”了这支大牛股。 “这或许就是潘文韬团队为何会冒险启用‘假高管’的动机吧。”上述机参与会议的投资人士表示,看“漏”了牛股,为了挽回在机构投资者中的“面子”,才不得不“冒险一搏”。 此外,令人惊讶的是,据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透露的信息显示,这已经不是近期华创证券首次启用“假高管”向投资者发布虚假的有关星期六和遥望网络的相关信息。 “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求生存的人,如果有一次,我能够可以理解,也进行了沟通,但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第二次。”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满含怒气却又无奈地说道。 2)“师弟”顾晨某 “顾某的确曾在遥望网络任职,但其并不是遥望的高管,为下属平台的产品经理,何况他只在遥望网络工作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因在试用期内未获转正而已离职。”一位接近于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讯回忆称,顾某于在2018年3月底进入遥望网络工作,试用期6个月,但因工作表现与岗位并不合适,同年9月12日便已经离开遥望网络另谋他职,迄今已经一年半时间。 “即使顾某如今依然在遥望网络,以他的职位级别,也不可能知道2019年整个遥望网络的财务数据和2020年的一些规划布局的。”上述接近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称。 “这些数据的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就是这位假高管胡乱编造,另一种可能是其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有关数据,与潘文韬以一问一答‘双簧’的方式通过其口说出来。”上述机构投资者表示,“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这位‘高管’与华创证券方面都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据叩叩财讯调查,在全球某知名的职业社交和招聘平台上,的确曾有一份署名为顾晨某且任职单位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的简历。 不过在点开该简历的链接之后,该份简历的主人则或因为未能通过在遥望网络的试用期并未正式入职,已经将其在遥望网络的工作经历删除。但据其简历显示,其在2018年3月的确从其此前的一家企业离职。 据这份来自于该社交求职平台的简历显示,顾晨某本科学历,2015年大学毕业后,其进入某商旅电子商务公司担任运营经理一职,2017年又曾在杭州某共享电单车企业负责APP的维护与开发,并于2018年3月从该企业离职,而他目前其在杭州另一家科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顾晨某目前就职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6月,为专业服务于汽车4S店的互联网公司,称致力于为4S店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利润来源,提升客户体验。 更值得注意的是,顾晨某与潘文韬还是校友和师弟。 据顾晨某上传到上述平台的简历显示,其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同济大学本科。而潘文韬也同样来自于同济大学,其201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 “从当天晚上电话会议现场假高管身份被揭穿后潘文韬的表现来看,潘和顾二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上述参会的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在当晚遥望网络高层现场“打脸”假高管并不断摆出不容狡辩的事实,这对于假高管的身份无疑已经板上钉钉地应证,马超怒斥其“误导投资者,整一堆假数据”,并宣布“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后,“如果真的是第三方平台替其邀请的,潘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责任划分清楚,但其除了向遥望高层道歉外,另一边却反而开口维护假专家称‘这边是我不好,不能怪专家’。” “因为有些专家的身份比较敏感,在发生了一些争论问题后,保护专家‘信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个所谓的专家拿着假数据、假身份欺骗投资者,潘也作为一个受害者,其不能怪专家的‘保护’表态就有点奇怪了。”上述投资人士认为。 2月22日,叩叩财讯曾就上述信息致电潘文韬意欲向其求证,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3)火速上位的首席分析师是怎么炼成的? 或许如果没有2月19日的这起电话会议“翻车门”事件,哪怕是最为资深的市场人士对如今的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组也并不会有多少认知和了解,而外界便更不可能知晓的是,如今深陷“翻车门”丑闻的分析师潘文韬更是一位仅用一年时间便从助理研究员火速上位至首席分析师的奇迹缔造者。 “在前几年,一位分析师要成为行业首席,即使有诸多市场认可的奖项加身,要熬到行业首席也至少要数年时间去打磨。”一位已经从券商分析师行业离职转行的市场人士感叹道。 据潘文韬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上的执业经历显示,其2016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国金证券,次年3月正式加盟华创证券,在2018年7月之前,其执业岗位皆为一般证券业务,并未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从业执照的许可。 “潘文韬进入华创证券后,一直没有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执照,在研究所的传媒组一直担任最为低级的助理研究员,直到2018年7月,其才正式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从而转岗为正式研究员。”华创证券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但就在其刚刚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不到一年时间,至少在2019年7月之前,潘文韬便从当初的助理研究员转身上任成为了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但与之火箭般提升速度并不想匹配的是,工作4年来,这位在短期内突然创造晋升奇迹的分析师却从未有任何重要的行业奖项加持,甚至连“新财富”提名都从未得见。不过讽刺的是,就在2020年1月,某知名财经网站将其第一届分析师评选中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颁发给了他。 “潘文韬火速上位的背后是这几年华创证券分析师团队凋敝的缩影,也是目前整个分析师行业‘人才’流失现状的一个折射。”上述华创证券内部人士坦言。 在潘文韬之前,担任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的为谢晨,谢可谓是传媒互联网明星分析师,他曾两度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据叩叩财讯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谢晨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与应用专业,研究生则拥有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谢产业出身,早年间在东方传媒集团(SMG)工作。2018年10月,在华创证券任职5年之后,谢晨从华创证券离职而加盟了一家FA公司负责其研究所事务。 与谢晨同期在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任联席首席分析师的还有李妍,其曾在2014年至2016年间获得新财富分析师第五名、第三名和第四名。 而李妍也同样在谢晨离职后不久也于2018年10月从华创证券请辞。 当年李妍的离职还曾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 这位在业内被称为“兔皇”的美女销售在离开华创证券后,竟然加盟了浙商证券从事销售业务,负责浙商证券在上海区域机构销售工作,这也被市场人士评为“A股分析师转销售第一人”。 “一方面分析师行业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中小券商,很难留得住人才;另一方面,卖方研究行业正面临大变革,大券商多侧重增强对内服务,但中小券商研究的生存难度显然更大,这使得原本并不直接产生收益的券商研究所在近年来纷纷转型的同时,也对分析师们提出了诸多业绩考核,其中分仓佣金就成了对分析师业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完成诸多业绩指标,许多券商分析师甚至摒弃了价值挖掘的研究初衷,不是从谨慎、敬畏、扎实过硬的业务专业能力着手,而是纷纷无所不用其极的甚至动用旁门左道的方式,以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派点’,其中便产生了诸多乱象。”上述已经从分析师职位离职转行的资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华创证券此次的电话“翻车门”事故便是这种乱象引发的事故之一。 正如遥望高管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怒怼”的那样,这不是华创证券首次在电话会议中启用“假高管”冒牌,而华创证券也并非是近年来首家在电话会议中遭遇到外界“假专家”、“假高层”质疑的券商。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三年多之前的国泰君安的“假滴滴高层”事件?这起与如今华创证券几乎如出一辙的“假高管”事件在当年也可谓争论一时。唯一不同的是,滴滴方面是因为媒体对该次电话会议的报道才获悉自己被“冒名”了。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官方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国泰君安在第一时间称为了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此战略事项的重要影响与意义,于是邀请了“滴滴公司副总裁张总”于次日上午8时出席电话会议解读交流有关事件。 但在该电话会议召开后不仅,随着有关新闻报道的面世,滴滴方面突然公开表示,称发言者并非其副总裁张贝,此人是冒充的,并要求国泰君安方面就该事件道歉。 在滴滴与国泰君安方面经过数日的交涉后,同年8月5日,国泰君安终于公开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经内部核实,并未邀请过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副总裁张贝参加电话会议,由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参加当天电话会议的“滴滴副总裁张总”并非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员工,亦未担任副总裁职位,该人士在电话交流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和言论与其身份和事实不符。 不过,在上述道歉声明发布的同时,国泰君安方面还表示已经就该事件与滴滴方面达成了充分谅解。 不过当年由于并未有监管层介入调查该事件,所以即使近四年过去了,国泰君安所邀请的这位滴滴张总其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其又是如何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的?在邀请时第三方公司与券商是否进行身份核实?如何核实身份的?事发后双方又是如何区分责任?这种种疑团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详情]
作者:覃寒池@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因在一场电话直播会议中请来“假高管”解读公司基本面而被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当场“打假”,华创证券正陷入一场舆论的漩涡。这场匪夷所思的闹剧,不仅让华创证券遭遇到行业人士的群嘲,更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也惊动证监会并于2月21日正式宣布启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在其官网就有关事件发布有信息称。 此前的2月19日晚间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小组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华创证券对外宣称邀请了近期火爆二级市场的上市企业星期六(002291.SZ)子公司遥望网络某陈姓高管,就在该高管正向投资者侃侃而谈2019年度各板块利润情况以及2020年业绩目标时,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会议并直指“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陈姓”、“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以及公司从未披露过年度和月度目标。在马超的质疑下,场面一度陷入尴尬,该会议的召集者和主持人在毫无招架之力的连续追问之下,也只好承认,所谓陈姓高管身份确系伪造,最后不得不辩称“假嘉宾”是通过“专家库”邀请,自己并没有核实过身份。 “负责主导牵头举行这场会议的的确是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分析潘文韬,他也就是在电话会议的主持人,也正是他在电话会议中将这位所谓的来自遥望的高管‘陈总’介绍给大家的,而且还以‘抛砖引玉’的由头与这位陈总进行多轮信息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这位陈总便透露了诸多‘干货’。”一位在当晚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机构投资者向叩叩财讯透露。 在被来自遥望网络的真高管现场打假之后,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出,外界更多的将舆论的焦点集中在会议后半段中马超“怒怼”潘文韬和“假高管”发出的“打假灵魂十连问”。但实际上,会议开场“假高管”陈总对于遥望网络的点评尤其是与潘文韬之间的互动信息以及邀请这位高层专家的真实渠道才更值得注意,而这也将成为监管层调查的重点。 “这个所谓的陈总点评遥望网络的信息内容到底来自何方?据遥望董秘称从未披露过的一些数据和信息,那么这些内容是信口开河肆意编造还是有所出处?潘文韬与所谓的陈总在会议前是否曾就会议的有关内容进行过沟通?二人间一问一答式互动是事先沟通确认过的还是现场临时发挥?陈总的邀请渠道到底来自于哪里?到底是不是如潘文韬在其后的追问中称的来自‘专家库’和第三方机构的邀请?”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正是在潘与“假高管”其后的互动回答中,“假专家”透露了许多投资者眼中的“干货”,而这些“干货”在监管层看来则是非常“敏感”的有关上市公司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如果真的是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对华创证券而言,其可能也是受害者,其可能负有对专家身份审核不严的责任,但如果华创证券方一早便知道对方身份,那便可能涉及到共同设局欺骗投资者的行为。”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一些投资人私下交流认为,这个‘假高管’很可能并非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而潘文韬等人应该在此之前便清楚该人的真实身份。从现场情况看,其与潘文韬的互动更像是一场事前串联过的‘双簧’。”上述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投资者认为。 事后据华创证券发布的声明称,该次涉事的研究员已经被停职,而据其核查,该次被邀请来参加电话会议的“假高管”为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 据叩叩财讯调查获悉,这位顾晨某并非所谓业内资深人士,更遑论所谓的高管和专家,其或出生于1993年前后,年仅27岁,自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至今也不到五年时间,其真实身份目前或为杭州一家专注于为汽车4S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员工。除此之外,顾晨某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那便是潘文韬的大学校友和师弟。 1)看漏“牛股”的冒险一搏? 在2月19日华创证券分析师潘文韬牵头举行的电话会议现场,潘文韬在所谓的“陈总”大体介绍完遥望的情况后,以“代投资者”提问的名义接连抛出了三个问题与“陈总”互动。第一个问题是目前的肺炎疫情对公司和MCN行业的影响,第二个则是公司MCN业务层面的人员构成以及2020年的人员规划。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假高管的回答还算中规中矩并无太大的“越界”,到了第三个问题,这位“陈总”的回答“坦荡”得让当天接入电话会议的投资者几乎都大吃一惊。 潘文韬对“陈总”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遥望网络公司2019年的业绩以及2020年三块业务的业绩预期。在听完潘文韬的提问后,“陈总”显然对这些问题都是有备而来,随口便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谈:“我先回答一下去年我们的利润情况吧,19年的话,微信这边是1.5亿利润,游戏的广告代理这块是3、4000万,这一块一直比较稳定,带货这一块的话总的是有4、5000万”、“今年的KPI我们内部定的是月均做到2亿,一年的话24亿、25亿这样子。” “这样的预测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的利润目前有近90%都是来自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目前并未披露有关2019年的财务数据,也未有预测2020年的数据。在这样的场合,以遥望网络公司高管身份的方式来披露这些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涉及到内幕信息。”上述参与了该场会议的投资者继续强调称,“如果说一个所谓的上市公司高管、专家不了解监管规定,但潘文韬作为一个券商的首席分析师是不可能不了解这些规定的,其还能毫无遮掩地直接提问引导,这让我们当时非常震惊。” 按照“陈总”在该次电话会议上给出的2019年遥望网络利润来看,2019年总利润将达到2.2亿-2.4亿之间,这一数据信息显然对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而言更是异常重磅。 据2018年星期六收购遥望网络的有关重组方案显示,星期六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4679万股股份,占遥望网络总股本的88.5651%,交易价格为17.71亿元。 根据当时交易双方签署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遥望网络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2.6亿元。 2018年遥望网络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几乎是刚好踏着红线完成业绩承诺。 再看二级市场星期六的近期表现。2019年12月13日,行情启动以来,星期六的股价在42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了288.61%,在同期所有A股中排名第9,如果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则排名第2。在这波涨势汹汹牛气中,2019年遥望网络能否完成业绩承诺,也成为了目前影响星期六股价后续走势的最大风险。 据早前星期六2019年半年报显示,遥望网络在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末的约3个月时间内,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若按此数据年化后,其2019年可能实现净利润约1.87亿元,这与2.1亿元的承诺值尚有一定差距。如果一旦难以完成业绩承诺,星期六将可能面对的还有十余亿的商誉减值风险,这将大大影响星期六的财务会计数据。 “按照‘陈总’在电话会议上的所言,遥望完成今年的业绩承诺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星期六潜在的风险则被解除。”上述参与当日会议的投资人坦言。 不过,据叩叩财讯查阅公开的券商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此次电话会议为华创证券“神秘”而“紧急”地召开,但潘文韬等人在此前却并未公开发表过研究报告推荐星期六,也就是说星期六在短短一个多月股价上涨近300%,潘文韬的团队作为传媒组研究分析师却在机构面前“踏空”了这支大牛股。 “这或许就是潘文韬团队为何会冒险启用‘假高管’的动机吧。”上述机参与会议的投资人士表示,看“漏”了牛股,为了挽回在机构投资者中的“面子”,才不得不“冒险一搏”。 此外,令人惊讶的是,据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透露的信息显示,这已经不是近期华创证券首次启用“假高管”向投资者发布虚假的有关星期六和遥望网络的相关信息。 “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求生存的人,如果有一次,我能够可以理解,也进行了沟通,但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第二次。”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满含怒气却又无奈地说道。 2)“师弟”顾晨某 “顾某的确曾在遥望网络任职,但其并不是遥望的高管,为下属平台的产品经理,何况他只在遥望网络工作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因在试用期内未获转正而已离职。”一位接近于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讯回忆称,顾某于在2018年3月底进入遥望网络工作,试用期6个月,但因工作表现与岗位并不合适,同年9月12日便已经离开遥望网络另谋他职,迄今已经一年半时间。 “即使顾某如今依然在遥望网络,以他的职位级别,也不可能知道2019年整个遥望网络的财务数据和2020年的一些规划布局的。”上述接近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称。 “这些数据的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就是这位假高管胡乱编造,另一种可能是其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有关数据,与潘文韬以一问一答‘双簧’的方式通过其口说出来。”上述机构投资者表示,“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这位‘高管’与华创证券方面都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据叩叩财讯调查,在全球某知名的职业社交和招聘平台上,的确曾有一份署名为顾晨某且任职单位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的简历。 不过在点开该简历的链接之后,该份简历的主人则或因为未能通过在遥望网络的试用期并未正式入职,已经将其在遥望网络的工作经历删除。但据其简历显示,其在2018年3月的确从其此前的一家企业离职。 据这份来自于该社交求职平台的简历显示,顾晨某本科学历,2015年大学毕业后,其进入某商旅电子商务公司担任运营经理一职,2017年又曾在杭州某共享电单车企业负责APP的维护与开发,并于2018年3月从该企业离职,而他目前其在杭州另一家科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顾晨某目前就职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6月,为专业服务于汽车4S店的互联网公司,称致力于为4S店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利润来源,提升客户体验。 更值得注意的是,顾晨某与潘文韬还是校友和师弟。 据顾晨某上传到上述平台的简历显示,其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同济大学本科。而潘文韬也同样来自于同济大学,其201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 “从当天晚上电话会议现场假高管身份被揭穿后潘文韬的表现来看,潘和顾二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上述参会的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在当晚遥望网络高层现场“打脸”假高管并不断摆出不容狡辩的事实,这对于假高管的身份无疑已经板上钉钉地应证,马超怒斥其“误导投资者,整一堆假数据”,并宣布“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后,“如果真的是第三方平台替其邀请的,潘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责任划分清楚,但其除了向遥望高层道歉外,另一边却反而开口维护假专家称‘这边是我不好,不能怪专家’。” “因为有些专家的身份比较敏感,在发生了一些争论问题后,保护专家‘信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个所谓的专家拿着假数据、假身份欺骗投资者,潘也作为一个受害者,其不能怪专家的‘保护’表态就有点奇怪了。”上述投资人士认为。 2月22日,叩叩财讯曾就上述信息致电潘文韬意欲向其求证,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3)火速上位的首席分析师是怎么炼成的? 或许如果没有2月19日的这起电话会议“翻车门”事件,哪怕是最为资深的市场人士对如今的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组也并不会有多少认知和了解,而外界便更不可能知晓的是,如今深陷“翻车门”丑闻的分析师潘文韬更是一位仅用一年时间便从助理研究员火速上位至首席分析师的奇迹缔造者。 “在前几年,一位分析师要成为行业首席,即使有诸多市场认可的奖项加身,要熬到行业首席也至少要数年时间去打磨。”一位已经从券商分析师行业离职转行的市场人士感叹道。 据潘文韬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上的执业经历显示,其2016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国金证券,次年3月正式加盟华创证券,在2018年7月之前,其执业岗位皆为一般证券业务,并未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从业执照的许可。 “潘文韬进入华创证券后,一直没有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执照,在研究所的传媒组一直担任最为低级的助理研究员,直到2018年7月,其才正式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从而转岗为正式研究员。”华创证券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但就在其刚刚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不到一年时间,至少在2019年7月之前,潘文韬便从当初的助理研究员转身上任成为了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但与之火箭般提升速度并不想匹配的是,工作4年来,这位在短期内突然创造晋升奇迹的分析师却从未有任何重要的行业奖项加持,甚至连“新财富”提名都从未得见。不过讽刺的是,就在2020年1月,某知名财经网站将其第一届分析师评选中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颁发给了他。 “潘文韬火速上位的背后是这几年华创证券分析师团队凋敝的缩影,也是目前整个分析师行业‘人才’流失现状的一个折射。”上述华创证券内部人士坦言。 在潘文韬之前,担任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的为谢晨,谢可谓是传媒互联网明星分析师,他曾两度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据叩叩财讯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谢晨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与应用专业,研究生则拥有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谢产业出身,早年间在东方传媒集团(SMG)工作。2018年10月,在华创证券任职5年之后,谢晨从华创证券离职而加盟了一家FA公司负责其研究所事务。 与谢晨同期在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任联席首席分析师的还有李妍,其曾在2014年至2016年间获得新财富分析师第五名、第三名和第四名。 而李妍也同样在谢晨离职后不久也于2018年10月从华创证券请辞。 当年李妍的离职还曾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 这位在业内被称为“兔皇”的美女销售在离开华创证券后,竟然加盟了浙商证券从事销售业务,负责浙商证券在上海区域机构销售工作,这也被市场人士评为“A股分析师转销售第一人”。 “一方面分析师行业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中小券商,很难留得住人才;另一方面,卖方研究行业正面临大变革,大券商多侧重增强对内服务,但中小券商研究的生存难度显然更大,这使得原本并不直接产生收益的券商研究所在近年来纷纷转型的同时,也对分析师们提出了诸多业绩考核,其中分仓佣金就成了对分析师业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完成诸多业绩指标,许多券商分析师甚至摒弃了价值挖掘的研究初衷,不是从谨慎、敬畏、扎实过硬的业务专业能力着手,而是纷纷无所不用其极的甚至动用旁门左道的方式,以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派点’,其中便产生了诸多乱象。”上述已经从分析师职位离职转行的资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华创证券此次的电话“翻车门”事故便是这种乱象引发的事故之一。 正如遥望高管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怒怼”的那样,这不是华创证券首次在电话会议中启用“假高管”冒牌,而华创证券也并非是近年来首家在电话会议中遭遇到外界“假专家”、“假高层”质疑的券商。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三年多之前的国泰君安的“假滴滴高层”事件?这起与如今华创证券几乎如出一辙的“假高管”事件在当年也可谓争论一时。唯一不同的是,滴滴方面是因为媒体对该次电话会议的报道才获悉自己被“冒名”了。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官方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国泰君安在第一时间称为了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此战略事项的重要影响与意义,于是邀请了“滴滴公司副总裁张总”于次日上午8时出席电话会议解读交流有关事件。 但在该电话会议召开后不仅,随着有关新闻报道的面世,滴滴方面突然公开表示,称发言者并非其副总裁张贝,此人是冒充的,并要求国泰君安方面就该事件道歉。 在滴滴与国泰君安方面经过数日的交涉后,同年8月5日,国泰君安终于公开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经内部核实,并未邀请过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副总裁张贝参加电话会议,由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参加当天电话会议的“滴滴副总裁张总”并非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员工,亦未担任副总裁职位,该人士在电话交流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和言论与其身份和事实不符。 不过,在上述道歉声明发布的同时,国泰君安方面还表示已经就该事件与滴滴方面达成了充分谅解。 不过当年由于并未有监管层介入调查该事件,所以即使近四年过去了,国泰君安所邀请的这位滴滴张总其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其又是如何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的?在邀请时第三方公司与券商是否进行身份核实?如何核实身份的?事发后双方又是如何区分责任?这种种疑团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闹剧始末:星期六遭遇假“李逵” 证监会已启动调查 卖方机构是否还值得信赖? “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2月19日,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进行到第九分钟时,就被突然接入进来的一个电话打断了。 在这次电话会议中,华创证券传媒团队邀请了号称是上市公司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陈总”的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前景。不过,在投资者提问环节,自称是来自遥望网络的高管当场怒怼华创证券,并现场打假。 日前,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事件引爆证券行业。2月20日,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星期六证券事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此次事件正在核实当中。”对于此事,记者也致电了遥望网络和华创证券,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这一电话会议“翻车”事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官微发布的公告显示,已启动对此事件的调查核实。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真假“李逵” 本次闹剧的主角为上市公司星期六的子公司遥望网络和华创证券。2019年底,星期六凭借“网红”概念,股价一飞冲天,成为大牛股。这点燃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对公司基本面的求知欲。2019年12月以来,上百家机构对星期六进行了调研。 2月18日下午,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和董事长谢如栋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与包括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在内的十余位基金从业者进行了交流,电话会议主要介绍了遥望网络近期经营情况及计划。2月19日晚,上市公司星期六披露了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而就在当晚,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正在进行中。 在电话会议的前九分钟,华创证券邀请的“陈总”先对MCN行业、遥望网络的业务及业绩进行了介绍。而当进行到投资者提问环节时,马超的出现一度让会议陷入尴尬。 “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马超问,“能不能回答一下?” 空气一度变得宁静,“这个专家不是MCN这块的,非常抱歉……对不起……我们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对不起……”,迟疑片刻后,“潘总”断断续续地进行解释并道歉。 “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请问这位陈总是遥望邀请的吗?”马超在电话中补充质问道,“(这位专家)对公司也没有研究,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了解,是可以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最核心的是,不要用假数据误导投资者。我们从来没有给投资者报过2020年年度和月度目标是多少,我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是怎么出来的。” “潘总”补充称,“陈总”并不是遥望网络邀请,而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专家库里的专家,并称华创此次也没有对专家的身份进行核实。 公开资料显示,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中,仅有一位 “潘姓”分析师,为传媒团队组长潘文韬。潘文韬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遥望网络官网信息显示,现任管理团队中,确实没有没有“陈”姓的高管。 此外,马超在电话中透露,这已不是华创证券首次在电话会议中搞出这类事件。这位“潘总”对此没有表示否认。 “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 华创证券在此次电话会议中邀请的“李鬼”是谁? 2月20日,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声明称,经公司初步调查,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研究所同时表示,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官微发布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对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事件作出回应。该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已启动对此事件的调查核实。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证监会重申,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及从业人员,必须以行业公认的谨慎、诚实和勤勉尽责的态度,为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任何时候均应坚守“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信守客户利益为先的基本原则。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此次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一事会否引发信任危机?北京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大趋势仍在上涨中,可以看到卖方机构均在大力度进行路演,但华创这事我们不好评价,因为公司内部有自己的研究员和投研体系,加上基金经理自己也去调研上市公司,最终会不会成为投资标的需要结合上市公司质量等综合考虑,不会只听券商路演和研究报告的观点和分析。 股价与业绩齐飞 2018年12月,星期六以约18亿元收购原新三板挂牌企业遥望网络89%股权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2019年3月,星期六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把遥望网络并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通过此次收购,遥望网络成为星期六的核心利润来源。半年报显示,星期六201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84.49万元,同比增长106.24%。而遥望网络2019年3-6月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 根据星期六与遥望网络原股东谢如栋、方剑、伟创投资、正维投资签订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谢如栋、方剑、伟创投资、正维投资承诺,遥望网络2018年、 2019年、2020年经审计扣除非后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和2.6亿元。 遥望网络的初期业务以PC端为主,主要是PC广告,客户主要是BAT、360、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帮助其推广产品。2018年,遥望网络针对快手、淘宝直播等短视频/直播流量,开始链接明星、达人与品牌电商开展短视频与直播形态的社交电商服务业务。 2月18日下午,遥望网络董事长谢如栋、董秘马超在电话会议中跟十余位基金从业者交流时表示,遥望目前所做的业务分三块,第一块是传统的线上广告投放业务;第二块是微信营销业务,主要变现方式是售卖广告、知识付费,原来还包括小说、部分电商产品变现来获取收入和利润。第三块业务是以短视频、直播带货为核心的社交电商服务业务,这块业务是2018年年中开始尝试,5、6月份开始做短视频的尝试,经过几轮迭代,到2018年11、12月份开始做垂直类目,像美妆、日化领域的垂直类目KOL矩阵。快手是18年双11前后开始启动的,做快手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但前期都在摸索过程中,直到19年8、9月份开始进入正轨。 星期六相关公告显示,目前遥望网络拥有尬演七段、乃提guli等网红达人50余位,签约明星艺人包括王祖蓝等十多位。遥望网络董事长谢如栋、董秘马超在2月18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2020年公司目前认为短视频、直播带货这块还是大有可为的,2020年还是在一个快速抢量的阶段。 依靠遥望网络,星期六未来的盈利和股价让市场充满遐想。自2019年12月以来,星期六股价节节攀升至历史高位的36元。自2020年1月20日之后,星期六便开始不断回调,截至2月19日收盘,以回调至27.98元/股。而在2月19日当晚,被马超戳穿的“陈总”在介绍情况时,发布了星期六2020年经营业绩将巨幅增长的利好消息。 这出闹剧,在二级市场也激起波浪。2月20日至21日,星期六连续阴跌。依赖2019年以来的疯狂涨势,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1日,星期六的股价累计涨幅达282.82%。 华创证券的母公司华创阳安的股价在2月20日并未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全天涨幅超6%。不过,2月21,[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专家”现场翻车,专家库这门生意的水到底有多深? 文|深响 丁直仁 核 心 要 点 市场上存在大量专门提供专家咨询的专家库,专家被明码标价,一小时数千是普遍行情。 专家库靠客户和专家之间的差价盈利,利润率极高,一些企业客户的年费以百万计。 在暴利驱使下,专家库已经变形变味,质量良莠不齐,夸大、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则华创证券电话会议上假专家当场翻车的录音,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被广为传播。 事情经过并不复杂。 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发起的面向遥望网络投资人的一个电话会议上,华创邀请到遥望网络的“陈总”参与分享,“陈总”发布了许多关于遥望网络的“内部”数据。但进入问答环节后,遥望网络董秘拨入电话当场表示:遥望网络公司中层以上没有姓陈的。也就是说参加华创证券电话会的所谓“陈总”是个假专家。 被拆穿后,华创证券当场道歉,场面极为尴尬。 微博上对华创翻车事件的讨论 券商为了给机构投资人提供更多服务,邀请“专家”安排电话会议、分享业内信息、提供交易参考是常见现象。而有券商自身专业性的背书依然出现“假专家”,无疑是违背常识的神操作,被当场拆穿更是充满戏剧性。 由于太过突破想象,华创证券现场翻车已备受嘲讽,不过,“翻车”事件背后,一个更为隐蔽但也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假专家哪来的? 根据现场录音透露的信息,该名陈姓高管是由华创证券通过第三方邀请参加,事实上,倒卖“专家”资源早已成为一门生意,而华创证券的尴尬翻车事件则捅破现实:这门生意已经被搅得浑浊不堪。 “专家”传输网 没错,市场经济中,“专家”是一个被明码标价的商品,可以被公开买卖。这是一门需求极大、供应齐备、商业逻辑清晰且历史悠久的正规生意,它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专家库。 首先,市场对专家的需求普遍存在,无论是类似华创证券这样的券商,还是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在业务推进过程中,出于了解行业状况、搜集商业情报、打探对手底细等目的,都存在找相关人士沟通以获得信息的需求。因此,不一定非是业界大牛,只要是掌握某一业务信息,对某行业或具体业务颇为了解的业内人士以及政府官员便可以成为“专家”,满足需求。 同时,专业人士也有把个人专业知识变现的需求,成为“专家”交易市场的供给方。 为了对接需求方和供给方,为二者提供牵线搭桥服务的平台随之出现。比如,成立于1998年的美国格理集团(GLG)就是全球知名的专家资源平台,其最初是雇佣专家为投资公司撰写有关特定行业的书,后转型为直接向投资公司对接专家资源。目前,格理集团旗下全球专家库人数已经突破50万,在全球12个国家有22个分部,主要为科技、生命科学、工业、消费品以及保险与支付行业提供专家服务。 格理集团官网展示的专家资源 同样知名的还有凯盛融英,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专家平台在北京、苏州、深圳、香港、纽约、慕尼黑及大阪开设七家分支机构,与其签约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近 30 万人。 另一家做专家库生意的商霖华通也披露,旗下大中华地区在库专家资源近20万;海外在库专家资源近8万;专家资源覆盖11大行业板块,154个细分行业。 最近几年,国内还出现了类似在行、领路、靠我、大牛家等C2C专家平台,与格理和凯盛等主要服务企业客户的平台不同,在行等平台上的客户多为个人。 但无论是面向企业客户还是个人用户,对于所有专家库而言,找到专家资源是做好这门生意的前提。 为了找到“专家”们,无论是通过公司BD有偿购买,还是经由身边人互相介绍,抑或是通过公开网络搜集,专家平台使尽解数找到联系方式,然后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潜在的专家资源,邀请入驻。 网友在网上晒出的受邀记录(图片来自百度知道、微博) 为了尽可能邀请到更多专家,凯盛还专门开发了凯盛专家APP,用户注册后即可在APP内提交申请成为专家。 凯盛专家APP中的专家申请入口和部分专家演讲列表 专家的咨询费不低,通常以小时计费,如格理、凯盛这样的大公司,提供的咨询费多在数千一小时,资历、经验越高越丰富,相应的报酬也越高。不过,与专家到手的报酬相比,专家平台从客户手中收取的费用更高。例如,甲方找专家库一个人7000元,专家库给对方3500元,差价很大,利润极高。 正是因为有利可图,做专家库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而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这个本质上是付费获取关键信息的商业模式,水已经被越搅越浑、越来越深。 变形又变味的专家库 专家库模式简单、利润率高,要做好却并不容易。 虽然专家平台为专家开出的咨询费价格不菲,但是依然很难吸引到真正有价值的专家。对于所有专家库来说,找到高质量的专家是最大挑战。 一方面,客户邀请专家是为了获取业内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很多属于商业机密,员工以专家身份对外公开,虽然能赚到一小时几千块的咨询费,却可能陷入泄露商业机密的麻烦中。 网友表达对“专家”的担忧(图自微博) 仅在最近几年,包括字节跳动、快手、腾讯在内的知名互联网公司曾多次传出内部员工泄密被开除甚至被起诉的信息,一些员工不仅丢掉了工作,也丢掉了价值不菲的期权和股票。因此,泄露内部信息的风险很大,一旦出事,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掌握核心信息的在职人士通过工作得到的报酬已经不低,日常工作已经十分忙碌很难挤出时间去做对外分享,而且通过“专家”咨询得到的报酬与其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相比,并不划算。 网友对专家咨询的评价(图自知乎) 换句话说,与BAT动辄过百万的年薪相比,真正有“专家”资格的人,不会放着好好的年薪不赚,冒着职业前途尽毁的风险,跑来赚几千块的“专家费”。 能当专家的人不一定愿当专家,不少人曾表示,偶然在某个专家库看到一个自称对自家公司很了解的专家,却是入职不到半年、试用期都未过的前同事。因此,专家库里Title虚开成为常见现象,普通产品经理被包装成业务部门经理,一线销售被包装成业务总监的例子并不少见。 专家库收费不菲,企业客户年费可能以百万计;专家获得咨询费的高低又与身份、资历、经验挂钩,因此“专家”自身有夸大、造假的动力,平台也有纵容、敷衍的理由。 作为提供中介服务的平台,专家库本应有核实专家身份和信息的义务,但在找专家的困境和暴利诱惑下,花式操作层出不穷。 一位曾使用过某专家库的人士便对‘深响’表示,其亲身遭遇过专家造假,“专家库的专家,一问三不知,各方面完全不符,还跟我们装,各种造假。” 社交网络上也不乏网友反馈专家库的质量问题。 还有人表示,曾在接受某专家库提供的专家咨询时,现场听到了对方支付宝转账的声音,场面十分难看。 种种乱象之下,专家库变得鱼龙混杂。很多客户出于对专家库的信任,或是自身警惕性比较低,便容易栽进坑里。网络上便有人分析华创证券翻车,原因就出在第三方专家库上。 在随后的声明中华创证券也提到,“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 除了可能被戳穿身份导致客户声誉受损外,在证券行业,假专家的擦边球资讯带来的隐藏风险还不止于此。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有可能影响到市场行情,牵涉到更大规模的利益。对此,已经有网友提出自己的质疑。 知乎网友对专家库模式提出质疑(图源知乎) 总而言之,专家库积弊已久,华创证券被群嘲的翻车现场更是捅破了那层做局者心照不宣的窗户纸。但比变形又变味的专家库相比,滋养这个畸形生态的市场本身,或许才更为可怕。[详情]
来源:北京商报 受近期疫情影响,包括券商、基金等在内的众多金融资管机构也将会议、策略交流等转移至线上,在沟通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然而,近日的一场券商电话会议就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2月19日,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主持的电话会议上,惊现“李鬼”专家,并遭该公司董秘揭穿。在业内人士看来,卖方研究中请到假专家,并违规披露未公开信息的现象偶有发生,已属行业乱象。而作为当事人的上市公司、卖方研究以及投资者应合力规避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假冒的“陈总” 2月19日晚间,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面向机构投资者举办的一场电话会议上,一名自称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遥望网络”)的“陈总”发布了一些并未在此前公布的“利好”信息,更提到了2019年的平台利润、代理收入以及新年内部KPI等详细数据。然而,就在几分钟后的提问环节,这位“陈总”却被遥望网络的董事会秘书马超当场揭穿假冒身份。 “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北京商报记者在获取到的约16分钟的现场录音中了解到,马超在接入连线不久后抛出这一疑问。而根据遥望网络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马超为该公司的董事会秘书,管理团队中也的确未有“陈姓”高管。最终,该场电话会议在马超的质疑和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相关人士的道歉中结束,此事也迅速在网络平台上发酵。 据公开数据显示,华创证券是A股上市公司华创阳安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为首批互联网证券试点券商,业务范围包含保荐承销、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遥望网络则是在深交所上市的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期六”)的控股子公司。凭借遥望网络,星期六也成为了MCN概念(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的龙头个股。 事件发生后,华创阳安的股价表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星期六则出现明显下跌。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月20日开盘,华创阳安在下跌0.77%后迅速翻红,星期六一度下跌超8%。截至收盘,2只个股分别报收13.76元/股和27元/股,单日分别上涨6.25%和下跌3.5%。 行业乱象偶有发生 就事件的详细过程和后续处理结果,华创证券研究所在2月20日发布声明称,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但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经核实,确认已从该公司离职。在采取的措施方面,华创证券表示,已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 星期六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此次事件,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作出相关说明,且说明中明确责任不在星期六方面,因此公司暂时没有其他需要回复的内容,目前也没有出具律师函的计划。 对于上述事件,有券商业内人士指出,卖方研究中请到假专家的现象偶有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行业乱象。出于真正的行业专家难请等原因,部分卖方不得不通过第三方机构介绍。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也表示,这一现象的出现,离不开卖方分析师过度信任“专家”,缺乏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急切希望通过专家的影响力,去获得买方的认可和支持,扩大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不过,何南野也表示,出现上述极端情况在卖方研究中不太常见,一般而言,卖方研究选定的专家都是上市公司的代表。 应严格履行审核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情况或已出现过一次。根据录音内容,在沟通过程中,马超询问“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个事情了”,主持人回复“是的”。紧接着,马超追问“那为什么又搞一次?那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主持人则直接进行道歉。 北方一家中型券商分析人士坦言,卖方研究请专家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请“假专家”,还披露未经合规的“利好”信息并不可取。一方面,由于各种层面的信息都可能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影响,因此涉及信息披露需要严谨。另一方面,若专家并非来自于相关上市公司,也无法验证信息的真假,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进行布局,从而产生亏损的不利后果。 那么,作为当事人,上市公司、卖方研究以及投资者,应如何规避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何南野强调,卖方研究是核心。担任邀请专家和组织会议角色卖方研究,更应该对此类事件负责。因此,一是要核实专家的信息,履行严格的审核制度;二是要对专家的演讲材料进行提前审核,防止出现违规信息披露的情况。 同时,就上市公司而言,要加强对员工外出演讲的制度约束,除董秘等特殊人员外,其他员工只有在履行公司审批程序后,才能对外发表言论。另外,从投资者角度看,也应加强对信息的判断和筛选,在经过核实之前,要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假专家”真面目揭晓:系遥望网络离职产品经理,已责令研究员停职 记者 | 马晓甜 一段十余分钟的电话会议录音,将华创证券推上了风口浪尖,卖方公信力也再一次遭遇考验。(前情详见《假专家遭遇真董秘?华创证券大型“翻车”现场背后,暗藏了卖方行业的潜规则》) 2月20日下午,华创证券研究所官方发布紧急声明称,会议中邀请的“遥望网络专家”实为遥望网络公司已离职员工。 华创证券表示,2月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等。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同时还称,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在当天的电话会议中提出质疑的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证实,华创方面邀请的所谓“高管”曾于2018年3月底到2018年9月上旬在公司工作。 “试用期没转正,只是公司下面一个产品经理。”他表示。 马超还强调,电话会议里的所谓嘉宾提及的经营性目标,和公司实际的经营目标也是不符的。 而对于在电话中所说的华创证券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马超也进一步解释称,在今年1月华创曾做过一次电话会议,同样邀请了非遥望公司的员工。 “当时我和研究员沟通,撤回电话会议纪要,也在小范围里向投资人澄清一下不是遥望的人,当时他们态度还挺好的,所以事情也就过去了。”他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遥望网络成立于2010年11月,是综合性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投放业务和代理业务。2015年12月14日,遥望网络挂牌新三板;2017年3月,公司终止挂牌。2019 年 3 月,正式“下嫁”星期六(002291.SZ),成为后者的控股子公司。 星期六原本主业经营皮鞋、 皮革制品等业务,2017 年,收购时尚锋迅、北京时欣。在并购遥望网络后,转型互联网。2016-2018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5、0.59、 1.68 亿元,同比增速为 40%、68.6%、184.7%。 去年10月28日,星期六披露的2019年三季报中对全年业绩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年业绩将增长15倍以上。星期六表示,遥望网络自2019年3月起作为控股子公司并入星期六的合并报表范围而带来的业绩增长。 在网红概念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网络渠道内容输送)的带动下,自去年12月月初以来, 星期六的股价便一路向上,从6.81元左右上涨至了1月17日的36.56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尽管随后股价有所回落,但截至2月19日收盘,仍然高达27.98元。 与此同时,星期六的管理层也连番减持,公司2020年2月5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显示,今年以来,公司控股股东、董事及副总合计减持套现金额达2.55亿元。 公司亦不乏机构追捧者,国泰君安等券商在近期研报中纷纷对星期六作出的“买入”评级,并调高其目标价格。 另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在华创证券的声明中,证实了所谓专家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在电话会议中,潘文韬也曾提及嘉宾是从专家库中寻找到的。 假专家的真面目已经揭开,但华创为何连续两次邀请假专家参会?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据界面新闻了解,第三方专家库里多为离职员工,从这位“顾晨某”的发言来看,他对公司业务情况也颇为熟悉,并且因为已经和公司毫无瓜葛,而能够毫不讳言道出一些公司内部信息。在竞争激烈的券商研究行业中,卖方分析师为了获得买方的“芳心”,不惜费尽心思,以满足机构投资者对于内幕消息的追逐。[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翻车门”追踪:暴利的专家库 来源: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券商研究行业为何会屡次发生“假专家”事件?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这暴露了券商行业研究的一些乱象。 一则“假高管”电话会议“翻车”事件,将华创证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过程并不复杂:2月19日晚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团队组织的一场电话路演中,号称遥望网络的陈姓高管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各板块利润及2020年预期业绩等“干货”。怎知,遭到了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的“现场打假”。遥望网络是近期二级市场当红的“网红概念股”星期六(002291)的子公司。 事件发生后,华创证券方面已声明致歉。2月21日晚,证监会也就此事回应表示,已启动调查核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不过,事件背后,这场“李逵”打假“李鬼”闹剧所折射出的行业问题依然值得反思,券商研究“合规文化”有望再升级。 “假高管”两次反路演 “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2月19日,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进行到投资人交流环节,接入的第一个电话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 电话来自遥望网络董秘马超,根据这场会议的主持人、华创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潘文韬在电话中的介绍,“陈总”是由第三方机构推荐的。 后据华创证券的声明解释,该“陈总”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的前产品经理顾晨某。 值得一提的是,更令市场哗然的是,这并非华创证券第一次发生类似“事故”。 马超在电话中直言:“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样的事情了?如果有一次我们能理解,但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能有第二次。” 马超说,“大家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对不对,不要欺骗投资者。” 那么,马超口中的“上一次”是什么情况? 2月22日,一位接近华创证券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之前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曾安排过一次关于遥望网络的反路演,出场的‘专家’就是这次被打假的人,是同一人。后来遥望网络方面应该跟华创这边交涉过,但没想到华创还是组织了第二次。”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争议焦点是,在这次的电话会议中,“假高管”透露了遥望网络2019年利润构成及2020年的业绩目标,且数据非常丰富,这些“干货满满”的数据哪里来的,真实性有多大? 上述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我听说的情况是,该‘专家’为华创方面首席研究员的同学,确实在遥望网络一线工作过,但并不是高管。不确定该研究员是否知道这个‘专家’已经离职。不过,如果说华创证券在主观上专门找一个假专家编造假数据唱双簧欺骗投资人,这种概率不高。”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就上述内容致电华创证券求证,但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接受采访”。 “这样详细的数据很难造假,如果是编的,那这个‘专家’编的水平要很高。听会的都是机构投资人,对行业和公司均有一定了解,造假数据有问题很容易被现场质疑。奇怪的是,如果数据是真实的,而顾某又不是遥望网络的高管,他是如何获取这些数据的?”该人士疑惑表示。 据公开信息,华创证券传媒组分析师潘文韬拥有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月21日,北京一位传媒行业研究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华创的传媒团队目前在业内处于中上游水平,做研究还算踏实认真。但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合规需要加强,也与存在侥幸心理有关。”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专家”披露的数据是真是假,其中一些数据还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目前尚未发布2019年财报,当前时点披露公司经营核心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甚至可能涉及内幕信息。 暴利的“专家”潜规则 券商研究行业为何会屡次发生“假专家”事件?上海一家大型私募投资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这暴露了券商行业研究的一些乱象。 “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召开流程简单,虽然现在很多研究所合规很严,但也有很多研究所管理较松,在行业内并不少见。春节前行业内已发生过这类事件,也被人举报过。华创这次是因为董秘亲自‘上门打脸’才被推上风口浪尖。”他说。 据了解,此前,上海某大型券商的电话会议还曾邀请过滴滴的冒牌高管解读与UBER的合并事件。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深挖”还获悉,从“专家公司”中寻找专家在卖方研究行业中普遍存在。目前市场上存在诸多专门提供专家咨询的公司,各类“专家”被明码标价,一般按小时计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研究员周成(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业内很多人通过第三方渠道来接触相关专家。比如你想研究这个行业,必然要去找这个产业链的人,但卖方研究员不一定有这些渠道,那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专家’公司,他们有庞大的专家库对接对口的‘专家’,然后收取中介费。” “价格一般都不便宜。”周成表示,“我刚入行的时候用过一次,当时请的那位专家半天价格是13000元,后来我才知道他自己到手是6000元,‘专家’公司的利润是很高的,所以也很有市场。” “但我后来也发现他们的所谓专家很多也并不靠谱,就没再用了。”周成说。 据时代周报记者探访了解,其实,专家库的“专家”不一定是行业内公认的大牛级人物或是上市公司高层,只要是掌握某一业务信息,对某个行业或具体业务颇为了解的业内人士,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可以称为“专家”。 从此类公司凯盛融英的官方网站上可以发现,其专门开发了凯盛专家APP,用户注册后即可在APP内提交申请成为“专家”。 最近几年,字节跳动、快手、腾讯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都曾传出过内部员工泄密被开除甚至被起诉的事件。 卖方研究合规再强化 作为卖方研究员,为买方“贡献”观点,又是如何判断所谓“专家”的专业度呢? 对此,周成表示:“如果你有一定的行业经验,跟他聊一聊就知道是不是靠谱的了。我之前拒绝过好多个专家公司推荐过来的人,他们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一般情况下,在请专家之前会有一个验证的过程,比如15分钟的交流。” 而前述北京的传媒研究员还透露,行业研究员跟踪研究相关的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有上市公司的“内线”,但比较严谨的研究员通常比较谨慎,不会让这些人出来做反路演。为什么会出现“专家”路演,其实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常常希望了解独家资料、内部消息。 “近年来,这种交流一般都会选择线下,因为线上的风险太大了,华创证券这次可能是疫情期间的缘故,只能做线上交流。”他说。 无疑,华创证券此次电话会“翻车”事件揭露了行业中现存的一个潜规则,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就此事,星期六方面的回应是,事先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电话会议,接下来,公司将视事件情况并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处理方式。 在该电话会议事件发酵的第二天,证监会也表态指出,已启动对华创证券事件的调查核实,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此前的2019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在出席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表示,全行业要加快建设“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合规被放在首位。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行业内的各家研究所都在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 [详情]
来源:债市研究 上周华创传媒的P首席火了。 很遗憾的是火的并不那么光彩,在一次投资人电话会上,P首席邀请了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子公司遥望科技的陈姓高管来分享公司经营情况。结果遥望的董秘接入视频会议,当场踢爆该高管实为李鬼。 可以直接拉到9分30秒左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写的尴尬。一边是董秘的步步追问,一边是P首席的不断道歉认错。 从俩人的对话之中,可以推断:1、P首席知道该所谓陈姓高管并非遥望高管;2、P首席并非初犯,之前已经出过类似的幺蛾子了。 这就犯了大忌了。要知道金融本是经营信用的行业,从业人员的守信、靠谱,比其专业能力要重要一百万倍。 作为分析师,你可以看错,并且可以一直看错。君不见2016年喊出职业生就剩100bp,2018年看好股市的众首席们依然过得风生水起。 但是你不能骗人,骗人你就破功了老弟! 从小的方面来说,P首席作为分析师的职业生涯毁了。其实看其简历,是个非常励志的故事,浙工商二本毕业→同济读金融专硕→国金证券上海分公司→华创研究所,每一步都踩的非常准。2016年毕业的90后小孩,到2019年已经荣膺传媒首席,说是火箭速度一点都不为过。 只可惜,走错这一步,未来的分析师道路就此断送。想要东山再起只能另辟道路。 从大的方面来说,P首席的这通电话砸掉的不仅是自己的招牌,还顺手把华创证券研究所的整个品牌抹了黑。未来买方研究员看到华创的分析师来路演,可能脑子里飘过的第一个想法都是:“你们带来的消息是真的吗?”。 华创证券的经纪业务对机构客户的依赖性极高,根据2018年披露的数据,华创经纪业务中有50%都是来自于对机构客户的投研服务收入。不像其他大平台,还能靠炒股的散户们去支撑经纪收入。如果这块业务受到损失,是华创无法接受的。 回头看,P首席在电话会上的应急处理方式实属灾难性。其实本不至如此。这是电话会,不是现场座谈,别人上来砸场子,但主动权还是在你手上。正确的处理方式可能是,第一时间终止电话会,会后通过其他途径向该上市公司及其董秘致以诚挚歉意。 虽然大概率华创证券传媒和该上市公司的缘分就此结束了,并且该董秘在各种觥筹交错之间少不了吐槽华创几句。但矛盾还是保持在星期六一家上市公司和华创证券,甚至只是和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团队身上。完全的可防可控。 但这会上一通解释,一通道歉,越抹越黑,直至今天这般田地。绝对是可以入选经典PR反面案例。 阿邦觉得卖方研究员是金融圈内最累最辛苦的岗位之一。 日报、月报、季报、行业深度报告、上市公司跟踪,每天睁眼就是一堆报告的deadlline。不是在写报告,就是在出差的途中写报告。好不容易休假可能还遇上央妈出新政策、行业出重要新闻打乱旅途安排,苦逼地在酒店拿出电脑写点评。 除了做好本职研究工作,还要办好各类沙龙、研讨会、企业调研,和上市公司、行业监管机构、买方投资人等各个圈子处理好关系,社交压力一点都不小。 为什么卖方研究员那么苦逼,但每年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毕业生跻身其中呢?因为分析师这个职业做的好,对个人的嘉奖也是其他行当无法比拟的。 金融圈很多牛哄哄的角色,并不是他这个人牛,而是他的岗位牛。典型的如监管岗、审批岗、投资决策岗,离开岗位,个人的影响力可能瞬间打一折。而投行汪也不能例外,如头部的承销机构承揽团队,离开了平台,也是断然无法复制曾今的辉煌的。 但卖方不一样了,优秀的首席,如行内知名的任泽平、姜超、高善文等,就是一个活字招牌,无论去到什么机构,其影响力都会延续。因为我们敬重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不是他们背后的平台。 现在没有背景的苦孩子去做投行,要想创出一片天,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历史窗口期。但去做卖方研究员,踏踏实实做好研究,还是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中金“知名”前首席黄洁曾说过,“这是一个名利场”,其实总结的很到位。 与金融其他领域闷声发大财的指导思想不同,券商的卖方研究员必须同时追逐‘名’和‘利’,或者说名利是紧密绑定在一起的,有名无利或有利无名,都是高难度动作。 名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新财富的排名。每年新财富杂志会组织一场大型的选秀活动,由基金公司、私募、保险等主要的权益(股票)投资机构,对证券公司参选的各个研究团队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各个行业研究团队的前五名,即新财富上榜分析师。 登上了新财富,对分析师而言如同鲤鱼跳龙门,其身价马上倍增,东家如果不在薪酬上好好表示表示,立马有其他研究所花高价把你挖走。 在这个评分体系里面,买方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规模越大,打分的权重就越高。为了争夺这些买方的选票,卖方研究员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日常的撰写推送研究报告和路演,私下组局送礼、利用校友网络拉票等都不在话下。 (想当年新财富季时,匿名的app无秘上的卖方同行互黑,真是蔚为壮观) 但在2018年,新财富扑街了。原因是当年方正证券清华毕业的美女分析师在新财富季时和买方的师兄组局,在酒酣正浓的时候有一些亲密之举,被席间某港股上市企业的女IR给录像放到400人微信群,并进行了添油加醋的描述。 该视频传开后引发了业界对新财富口诛笔伐,最终迫于压力,新财富的评选也被迫取消。2019年新财富评选重启,但也是元气大伤,不复当年盛名。 不过说句公道话,新财富评选机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高考制度一样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新财富大部分的评选结果还是名副其实的,只擅长营销而研究能力不行的分析师很难拿到好名次。只有德艺双修的老师才能在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说到这个利,肯定就是公募基金的分仓派点了。 我们想一个问题,就是分析师的薪酬从而来。肯定不是从我们这些白嫖研究报告的旁观者。答案是从买方的交易佣金中来。 我们老百姓买卖股票需要在证券公司开立账户,需要支付佣金手续费。同样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买卖股票,也需要通过在券商开立的席位进行交易,从而产生交易佣金。 如果只是提供交易服务,那么证券公司之间就没有差别了。因此研究服务与交易佣金挂钩的派点制度应运而生。 每个季度,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人都会告诉证券公司,这个季度给你们的交易佣金是多少,以及其中的分配原则,也就是派点。如交易佣金1000万,其中600万是因为宏观团队,因为这个他们及时提示了我们货币政策的变化;200万是给的电子团队,因为他们的报告推送,让我们抓准了一波行情…… 只有能为买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才能在派点获取尽可能多的倾斜。华创P首席组织的电话会,出发点也是如此。作为网红带货概念股龙头,星期六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股价翻了4倍,交易活跃,机构赚钱效应明显。 如能邀请其高管来与投资机构交流,为服务的投资机构提供信息增量,是一个很好的差异化服务,将有助于P首席争取更多的派点。出发点不错,可惜走了一条弯路。 这个案例也是给了我们金融业从业人员敲醒了警钟,职业生涯很长,为了眼前利益耍小聪明放弃职业操守,实属不值。 职场路漫漫,道路千万条,靠谱第一条。 后附证券公司机构客户投研收入排行: [详情]
作者:覃寒池@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因在一场电话直播会议中请来“假高管”解读公司基本面而被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当场“打假”,华创证券正陷入一场舆论的漩涡。这场匪夷所思的闹剧,不仅让华创证券遭遇到行业人士的群嘲,更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也惊动证监会并于2月21日正式宣布启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在其官网就有关事件发布有信息称。 此前的2月19日晚间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小组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华创证券对外宣称邀请了近期火爆二级市场的上市企业星期六(002291.SZ)子公司遥望网络某陈姓高管,就在该高管正向投资者侃侃而谈2019年度各板块利润情况以及2020年业绩目标时,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会议并直指“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陈姓”、“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以及公司从未披露过年度和月度目标。在马超的质疑下,场面一度陷入尴尬,该会议的召集者和主持人在毫无招架之力的连续追问之下,也只好承认,所谓陈姓高管身份确系伪造,最后不得不辩称“假嘉宾”是通过“专家库”邀请,自己并没有核实过身份。 “负责主导牵头举行这场会议的的确是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分析潘文韬,他也就是在电话会议的主持人,也正是他在电话会议中将这位所谓的来自遥望的高管‘陈总’介绍给大家的,而且还以‘抛砖引玉’的由头与这位陈总进行多轮信息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这位陈总便透露了诸多‘干货’。”一位在当晚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机构投资者向叩叩财讯透露。 在被来自遥望网络的真高管现场打假之后,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出,外界更多的将舆论的焦点集中在会议后半段中马超“怒怼”潘文韬和“假高管”发出的“打假灵魂十连问”。但实际上,会议开场“假高管”陈总对于遥望网络的点评尤其是与潘文韬之间的互动信息以及邀请这位高层专家的真实渠道才更值得注意,而这也将成为监管层调查的重点。 “这个所谓的陈总点评遥望网络的信息内容到底来自何方?据遥望董秘称从未披露过的一些数据和信息,那么这些内容是信口开河肆意编造还是有所出处?潘文韬与所谓的陈总在会议前是否曾就会议的有关内容进行过沟通?二人间一问一答式互动是事先沟通确认过的还是现场临时发挥?陈总的邀请渠道到底来自于哪里?到底是不是如潘文韬在其后的追问中称的来自‘专家库’和第三方机构的邀请?”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正是在潘与“假高管”其后的互动回答中,“假专家”透露了许多投资者眼中的“干货”,而这些“干货”在监管层看来则是非常“敏感”的有关上市公司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如果真的是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对华创证券而言,其可能也是受害者,其可能负有对专家身份审核不严的责任,但如果华创证券方一早便知道对方身份,那便可能涉及到共同设局欺骗投资者的行为。”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一些投资人私下交流认为,这个‘假高管’很可能并非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而潘文韬等人应该在此之前便清楚该人的真实身份。从现场情况看,其与潘文韬的互动更像是一场事前串联过的‘双簧’。”上述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投资者认为。 事后据华创证券发布的声明称,该次涉事的研究员已经被停职,而据其核查,该次被邀请来参加电话会议的“假高管”为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 据叩叩财讯调查获悉,这位顾晨某并非所谓业内资深人士,更遑论所谓的高管和专家,其或出生于1993年前后,年仅27岁,自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至今也不到五年时间,其真实身份目前或为杭州一家专注于为汽车4S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员工。除此之外,顾晨某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那便是潘文韬的大学校友和师弟。 1)看漏“牛股”的冒险一搏? 在2月19日华创证券分析师潘文韬牵头举行的电话会议现场,潘文韬在所谓的“陈总”大体介绍完遥望的情况后,以“代投资者”提问的名义接连抛出了三个问题与“陈总”互动。第一个问题是目前的肺炎疫情对公司和MCN行业的影响,第二个则是公司MCN业务层面的人员构成以及2020年的人员规划。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假高管的回答还算中规中矩并无太大的“越界”,到了第三个问题,这位“陈总”的回答“坦荡”得让当天接入电话会议的投资者几乎都大吃一惊。 潘文韬对“陈总”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遥望网络公司2019年的业绩以及2020年三块业务的业绩预期。在听完潘文韬的提问后,“陈总”显然对这些问题都是有备而来,随口便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谈:“我先回答一下去年我们的利润情况吧,19年的话,微信这边是1.5亿利润,游戏的广告代理这块是3、4000万,这一块一直比较稳定,带货这一块的话总的是有4、5000万”、“今年的KPI我们内部定的是月均做到2亿,一年的话24亿、25亿这样子。” “这样的预测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的利润目前有近90%都是来自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目前并未披露有关2019年的财务数据,也未有预测2020年的数据。在这样的场合,以遥望网络公司高管身份的方式来披露这些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涉及到内幕信息。”上述参与了该场会议的投资者继续强调称,“如果说一个所谓的上市公司高管、专家不了解监管规定,但潘文韬作为一个券商的首席分析师是不可能不了解这些规定的,其还能毫无遮掩地直接提问引导,这让我们当时非常震惊。” 按照“陈总”在该次电话会议上给出的2019年遥望网络利润来看,2019年总利润将达到2.2亿-2.4亿之间,这一数据信息显然对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而言更是异常重磅。 据2018年星期六收购遥望网络的有关重组方案显示,星期六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4679万股股份,占遥望网络总股本的88.5651%,交易价格为17.71亿元。 根据当时交易双方签署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遥望网络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2.6亿元。 2018年遥望网络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几乎是刚好踏着红线完成业绩承诺。 再看二级市场星期六的近期表现。2019年12月13日,行情启动以来,星期六的股价在42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了288.61%,在同期所有A股中排名第9,如果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则排名第2。在这波涨势汹汹牛气中,2019年遥望网络能否完成业绩承诺,也成为了目前影响星期六股价后续走势的最大风险。 据早前星期六2019年半年报显示,遥望网络在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末的约3个月时间内,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若按此数据年化后,其2019年可能实现净利润约1.87亿元,这与2.1亿元的承诺值尚有一定差距。如果一旦难以完成业绩承诺,星期六将可能面对的还有十余亿的商誉减值风险,这将大大影响星期六的财务会计数据。 “按照‘陈总’在电话会议上的所言,遥望完成今年的业绩承诺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星期六潜在的风险则被解除。”上述参与当日会议的投资人坦言。 不过,据叩叩财讯查阅公开的券商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此次电话会议为华创证券“神秘”而“紧急”地召开,但潘文韬等人在此前却并未公开发表过研究报告推荐星期六,也就是说星期六在短短一个多月股价上涨近300%,潘文韬的团队作为传媒组研究分析师却在机构面前“踏空”了这支大牛股。 “这或许就是潘文韬团队为何会冒险启用‘假高管’的动机吧。”上述机参与会议的投资人士表示,看“漏”了牛股,为了挽回在机构投资者中的“面子”,才不得不“冒险一搏”。 此外,令人惊讶的是,据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透露的信息显示,这已经不是近期华创证券首次启用“假高管”向投资者发布虚假的有关星期六和遥望网络的相关信息。 “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求生存的人,如果有一次,我能够可以理解,也进行了沟通,但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第二次。”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满含怒气却又无奈地说道。 2)“师弟”顾晨某 “顾某的确曾在遥望网络任职,但其并不是遥望的高管,为下属平台的产品经理,何况他只在遥望网络工作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因在试用期内未获转正而已离职。”一位接近于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讯回忆称,顾某于在2018年3月底进入遥望网络工作,试用期6个月,但因工作表现与岗位并不合适,同年9月12日便已经离开遥望网络另谋他职,迄今已经一年半时间。 “即使顾某如今依然在遥望网络,以他的职位级别,也不可能知道2019年整个遥望网络的财务数据和2020年的一些规划布局的。”上述接近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称。 “这些数据的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就是这位假高管胡乱编造,另一种可能是其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有关数据,与潘文韬以一问一答‘双簧’的方式通过其口说出来。”上述机构投资者表示,“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这位‘高管’与华创证券方面都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据叩叩财讯调查,在全球某知名的职业社交和招聘平台上,的确曾有一份署名为顾晨某且任职单位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的简历。 不过在点开该简历的链接之后,该份简历的主人则或因为未能通过在遥望网络的试用期并未正式入职,已经将其在遥望网络的工作经历删除。但据其简历显示,其在2018年3月的确从其此前的一家企业离职。 据这份来自于该社交求职平台的简历显示,顾晨某本科学历,2015年大学毕业后,其进入某商旅电子商务公司担任运营经理一职,2017年又曾在杭州某共享电单车企业负责APP的维护与开发,并于2018年3月从该企业离职,而他目前其在杭州另一家科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顾晨某目前就职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6月,为专业服务于汽车4S店的互联网公司,称致力于为4S店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利润来源,提升客户体验。 更值得注意的是,顾晨某与潘文韬还是校友和师弟。 据顾晨某上传到上述平台的简历显示,其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同济大学本科。而潘文韬也同样来自于同济大学,其201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 “从当天晚上电话会议现场假高管身份被揭穿后潘文韬的表现来看,潘和顾二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上述参会的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在当晚遥望网络高层现场“打脸”假高管并不断摆出不容狡辩的事实,这对于假高管的身份无疑已经板上钉钉地应证,马超怒斥其“误导投资者,整一堆假数据”,并宣布“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后,“如果真的是第三方平台替其邀请的,潘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责任划分清楚,但其除了向遥望高层道歉外,另一边却反而开口维护假专家称‘这边是我不好,不能怪专家’。” “因为有些专家的身份比较敏感,在发生了一些争论问题后,保护专家‘信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个所谓的专家拿着假数据、假身份欺骗投资者,潘也作为一个受害者,其不能怪专家的‘保护’表态就有点奇怪了。”上述投资人士认为。 2月22日,叩叩财讯曾就上述信息致电潘文韬意欲向其求证,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3)火速上位的首席分析师是怎么炼成的? 或许如果没有2月19日的这起电话会议“翻车门”事件,哪怕是最为资深的市场人士对如今的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组也并不会有多少认知和了解,而外界便更不可能知晓的是,如今深陷“翻车门”丑闻的分析师潘文韬更是一位仅用一年时间便从助理研究员火速上位至首席分析师的奇迹缔造者。 “在前几年,一位分析师要成为行业首席,即使有诸多市场认可的奖项加身,要熬到行业首席也至少要数年时间去打磨。”一位已经从券商分析师行业离职转行的市场人士感叹道。 据潘文韬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上的执业经历显示,其2016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国金证券,次年3月正式加盟华创证券,在2018年7月之前,其执业岗位皆为一般证券业务,并未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从业执照的许可。 “潘文韬进入华创证券后,一直没有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执照,在研究所的传媒组一直担任最为低级的助理研究员,直到2018年7月,其才正式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从而转岗为正式研究员。”华创证券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但就在其刚刚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不到一年时间,至少在2019年7月之前,潘文韬便从当初的助理研究员转身上任成为了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但与之火箭般提升速度并不想匹配的是,工作4年来,这位在短期内突然创造晋升奇迹的分析师却从未有任何重要的行业奖项加持,甚至连“新财富”提名都从未得见。不过讽刺的是,就在2020年1月,某知名财经网站将其第一届分析师评选中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颁发给了他。 “潘文韬火速上位的背后是这几年华创证券分析师团队凋敝的缩影,也是目前整个分析师行业‘人才’流失现状的一个折射。”上述华创证券内部人士坦言。 在潘文韬之前,担任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的为谢晨,谢可谓是传媒互联网明星分析师,他曾两度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据叩叩财讯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谢晨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与应用专业,研究生则拥有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谢产业出身,早年间在东方传媒集团(SMG)工作。2018年10月,在华创证券任职5年之后,谢晨从华创证券离职而加盟了一家FA公司负责其研究所事务。 与谢晨同期在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任联席首席分析师的还有李妍,其曾在2014年至2016年间获得新财富分析师第五名、第三名和第四名。 而李妍也同样在谢晨离职后不久也于2018年10月从华创证券请辞。 当年李妍的离职还曾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 这位在业内被称为“兔皇”的美女销售在离开华创证券后,竟然加盟了浙商证券从事销售业务,负责浙商证券在上海区域机构销售工作,这也被市场人士评为“A股分析师转销售第一人”。 “一方面分析师行业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中小券商,很难留得住人才;另一方面,卖方研究行业正面临大变革,大券商多侧重增强对内服务,但中小券商研究的生存难度显然更大,这使得原本并不直接产生收益的券商研究所在近年来纷纷转型的同时,也对分析师们提出了诸多业绩考核,其中分仓佣金就成了对分析师业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完成诸多业绩指标,许多券商分析师甚至摒弃了价值挖掘的研究初衷,不是从谨慎、敬畏、扎实过硬的业务专业能力着手,而是纷纷无所不用其极的甚至动用旁门左道的方式,以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派点’,其中便产生了诸多乱象。”上述已经从分析师职位离职转行的资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华创证券此次的电话“翻车门”事故便是这种乱象引发的事故之一。 正如遥望高管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怒怼”的那样,这不是华创证券首次在电话会议中启用“假高管”冒牌,而华创证券也并非是近年来首家在电话会议中遭遇到外界“假专家”、“假高层”质疑的券商。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三年多之前的国泰君安的“假滴滴高层”事件?这起与如今华创证券几乎如出一辙的“假高管”事件在当年也可谓争论一时。唯一不同的是,滴滴方面是因为媒体对该次电话会议的报道才获悉自己被“冒名”了。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官方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国泰君安在第一时间称为了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此战略事项的重要影响与意义,于是邀请了“滴滴公司副总裁张总”于次日上午8时出席电话会议解读交流有关事件。 但在该电话会议召开后不仅,随着有关新闻报道的面世,滴滴方面突然公开表示,称发言者并非其副总裁张贝,此人是冒充的,并要求国泰君安方面就该事件道歉。 在滴滴与国泰君安方面经过数日的交涉后,同年8月5日,国泰君安终于公开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经内部核实,并未邀请过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副总裁张贝参加电话会议,由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参加当天电话会议的“滴滴副总裁张总”并非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员工,亦未担任副总裁职位,该人士在电话交流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和言论与其身份和事实不符。 不过,在上述道歉声明发布的同时,国泰君安方面还表示已经就该事件与滴滴方面达成了充分谅解。 不过当年由于并未有监管层介入调查该事件,所以即使近四年过去了,国泰君安所邀请的这位滴滴张总其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其又是如何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的?在邀请时第三方公司与券商是否进行身份核实?如何核实身份的?事发后双方又是如何区分责任?这种种疑团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详情]
作者:覃寒池@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因在一场电话直播会议中请来“假高管”解读公司基本面而被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当场“打假”,华创证券正陷入一场舆论的漩涡。这场匪夷所思的闹剧,不仅让华创证券遭遇到行业人士的群嘲,更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也惊动证监会并于2月21日正式宣布启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在其官网就有关事件发布有信息称。 此前的2月19日晚间8点,在由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小组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华创证券对外宣称邀请了近期火爆二级市场的上市企业星期六(002291.SZ)子公司遥望网络某陈姓高管,就在该高管正向投资者侃侃而谈2019年度各板块利润情况以及2020年业绩目标时,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会议并直指“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陈姓”、“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以及公司从未披露过年度和月度目标。在马超的质疑下,场面一度陷入尴尬,该会议的召集者和主持人在毫无招架之力的连续追问之下,也只好承认,所谓陈姓高管身份确系伪造,最后不得不辩称“假嘉宾”是通过“专家库”邀请,自己并没有核实过身份。 “负责主导牵头举行这场会议的的确是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分析潘文韬,他也就是在电话会议的主持人,也正是他在电话会议中将这位所谓的来自遥望的高管‘陈总’介绍给大家的,而且还以‘抛砖引玉’的由头与这位陈总进行多轮信息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这位陈总便透露了诸多‘干货’。”一位在当晚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机构投资者向叩叩财讯透露。 在被来自遥望网络的真高管现场打假之后,随着相关信息的流出,外界更多的将舆论的焦点集中在会议后半段中马超“怒怼”潘文韬和“假高管”发出的“打假灵魂十连问”。但实际上,会议开场“假高管”陈总对于遥望网络的点评尤其是与潘文韬之间的互动信息以及邀请这位高层专家的真实渠道才更值得注意,而这也将成为监管层调查的重点。 “这个所谓的陈总点评遥望网络的信息内容到底来自何方?据遥望董秘称从未披露过的一些数据和信息,那么这些内容是信口开河肆意编造还是有所出处?潘文韬与所谓的陈总在会议前是否曾就会议的有关内容进行过沟通?二人间一问一答式互动是事先沟通确认过的还是现场临时发挥?陈总的邀请渠道到底来自于哪里?到底是不是如潘文韬在其后的追问中称的来自‘专家库’和第三方机构的邀请?”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正是在潘与“假高管”其后的互动回答中,“假专家”透露了许多投资者眼中的“干货”,而这些“干货”在监管层看来则是非常“敏感”的有关上市公司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如果真的是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对华创证券而言,其可能也是受害者,其可能负有对专家身份审核不严的责任,但如果华创证券方一早便知道对方身份,那便可能涉及到共同设局欺骗投资者的行为。”上述知情人士坦言。 “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一些投资人私下交流认为,这个‘假高管’很可能并非来自第三方机构邀请,而潘文韬等人应该在此之前便清楚该人的真实身份。从现场情况看,其与潘文韬的互动更像是一场事前串联过的‘双簧’。”上述参加了该场电话会议的投资者认为。 事后据华创证券发布的声明称,该次涉事的研究员已经被停职,而据其核查,该次被邀请来参加电话会议的“假高管”为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 据叩叩财讯调查获悉,这位顾晨某并非所谓业内资深人士,更遑论所谓的高管和专家,其或出生于1993年前后,年仅27岁,自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至今也不到五年时间,其真实身份目前或为杭州一家专注于为汽车4S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员工。除此之外,顾晨某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那便是潘文韬的大学校友和师弟。 1)看漏“牛股”的冒险一搏? 在2月19日华创证券分析师潘文韬牵头举行的电话会议现场,潘文韬在所谓的“陈总”大体介绍完遥望的情况后,以“代投资者”提问的名义接连抛出了三个问题与“陈总”互动。第一个问题是目前的肺炎疫情对公司和MCN行业的影响,第二个则是公司MCN业务层面的人员构成以及2020年的人员规划。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假高管的回答还算中规中矩并无太大的“越界”,到了第三个问题,这位“陈总”的回答“坦荡”得让当天接入电话会议的投资者几乎都大吃一惊。 潘文韬对“陈总”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有关遥望网络公司2019年的业绩以及2020年三块业务的业绩预期。在听完潘文韬的提问后,“陈总”显然对这些问题都是有备而来,随口便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谈:“我先回答一下去年我们的利润情况吧,19年的话,微信这边是1.5亿利润,游戏的广告代理这块是3、4000万,这一块一直比较稳定,带货这一块的话总的是有4、5000万”、“今年的KPI我们内部定的是月均做到2亿,一年的话24亿、25亿这样子。” “这样的预测是非常敏感的内容,星期六的利润目前有近90%都是来自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目前并未披露有关2019年的财务数据,也未有预测2020年的数据。在这样的场合,以遥望网络公司高管身份的方式来披露这些数据,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披规定的。涉及到内幕信息。”上述参与了该场会议的投资者继续强调称,“如果说一个所谓的上市公司高管、专家不了解监管规定,但潘文韬作为一个券商的首席分析师是不可能不了解这些规定的,其还能毫无遮掩地直接提问引导,这让我们当时非常震惊。” 按照“陈总”在该次电话会议上给出的2019年遥望网络利润来看,2019年总利润将达到2.2亿-2.4亿之间,这一数据信息显然对于遥望网络母公司——星期六而言更是异常重磅。 据2018年星期六收购遥望网络的有关重组方案显示,星期六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4679万股股份,占遥望网络总股本的88.5651%,交易价格为17.71亿元。 根据当时交易双方签署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遥望网络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2.6亿元。 2018年遥望网络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几乎是刚好踏着红线完成业绩承诺。 再看二级市场星期六的近期表现。2019年12月13日,行情启动以来,星期六的股价在42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了288.61%,在同期所有A股中排名第9,如果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则排名第2。在这波涨势汹汹牛气中,2019年遥望网络能否完成业绩承诺,也成为了目前影响星期六股价后续走势的最大风险。 据早前星期六2019年半年报显示,遥望网络在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末的约3个月时间内,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若按此数据年化后,其2019年可能实现净利润约1.87亿元,这与2.1亿元的承诺值尚有一定差距。如果一旦难以完成业绩承诺,星期六将可能面对的还有十余亿的商誉减值风险,这将大大影响星期六的财务会计数据。 “按照‘陈总’在电话会议上的所言,遥望完成今年的业绩承诺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对星期六潜在的风险则被解除。”上述参与当日会议的投资人坦言。 不过,据叩叩财讯查阅公开的券商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此次电话会议为华创证券“神秘”而“紧急”地召开,但潘文韬等人在此前却并未公开发表过研究报告推荐星期六,也就是说星期六在短短一个多月股价上涨近300%,潘文韬的团队作为传媒组研究分析师却在机构面前“踏空”了这支大牛股。 “这或许就是潘文韬团队为何会冒险启用‘假高管’的动机吧。”上述机参与会议的投资人士表示,看“漏”了牛股,为了挽回在机构投资者中的“面子”,才不得不“冒险一搏”。 此外,令人惊讶的是,据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透露的信息显示,这已经不是近期华创证券首次启用“假高管”向投资者发布虚假的有关星期六和遥望网络的相关信息。 “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求生存的人,如果有一次,我能够可以理解,也进行了沟通,但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第二次。”马超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满含怒气却又无奈地说道。 2)“师弟”顾晨某 “顾某的确曾在遥望网络任职,但其并不是遥望的高管,为下属平台的产品经理,何况他只在遥望网络工作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因在试用期内未获转正而已离职。”一位接近于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向叩叩财讯回忆称,顾某于在2018年3月底进入遥望网络工作,试用期6个月,但因工作表现与岗位并不合适,同年9月12日便已经离开遥望网络另谋他职,迄今已经一年半时间。 “即使顾某如今依然在遥望网络,以他的职位级别,也不可能知道2019年整个遥望网络的财务数据和2020年的一些规划布局的。”上述接近遥望网络的有关人士称。 “这些数据的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就是这位假高管胡乱编造,另一种可能是其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有关数据,与潘文韬以一问一答‘双簧’的方式通过其口说出来。”上述机构投资者表示,“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这位‘高管’与华创证券方面都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据叩叩财讯调查,在全球某知名的职业社交和招聘平台上,的确曾有一份署名为顾晨某且任职单位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的简历。 不过在点开该简历的链接之后,该份简历的主人则或因为未能通过在遥望网络的试用期并未正式入职,已经将其在遥望网络的工作经历删除。但据其简历显示,其在2018年3月的确从其此前的一家企业离职。 据这份来自于该社交求职平台的简历显示,顾晨某本科学历,2015年大学毕业后,其进入某商旅电子商务公司担任运营经理一职,2017年又曾在杭州某共享电单车企业负责APP的维护与开发,并于2018年3月从该企业离职,而他目前其在杭州另一家科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顾晨某目前就职的企业成立于2015年6月,为专业服务于汽车4S店的互联网公司,称致力于为4S店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利润来源,提升客户体验。 更值得注意的是,顾晨某与潘文韬还是校友和师弟。 据顾晨某上传到上述平台的简历显示,其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同济大学本科。而潘文韬也同样来自于同济大学,其201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 “从当天晚上电话会议现场假高管身份被揭穿后潘文韬的表现来看,潘和顾二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上述参会的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在当晚遥望网络高层现场“打脸”假高管并不断摆出不容狡辩的事实,这对于假高管的身份无疑已经板上钉钉地应证,马超怒斥其“误导投资者,整一堆假数据”,并宣布“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后,“如果真的是第三方平台替其邀请的,潘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将责任划分清楚,但其除了向遥望高层道歉外,另一边却反而开口维护假专家称‘这边是我不好,不能怪专家’。” “因为有些专家的身份比较敏感,在发生了一些争论问题后,保护专家‘信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个所谓的专家拿着假数据、假身份欺骗投资者,潘也作为一个受害者,其不能怪专家的‘保护’表态就有点奇怪了。”上述投资人士认为。 2月22日,叩叩财讯曾就上述信息致电潘文韬意欲向其求证,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3)火速上位的首席分析师是怎么炼成的? 或许如果没有2月19日的这起电话会议“翻车门”事件,哪怕是最为资深的市场人士对如今的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组也并不会有多少认知和了解,而外界便更不可能知晓的是,如今深陷“翻车门”丑闻的分析师潘文韬更是一位仅用一年时间便从助理研究员火速上位至首席分析师的奇迹缔造者。 “在前几年,一位分析师要成为行业首席,即使有诸多市场认可的奖项加身,要熬到行业首席也至少要数年时间去打磨。”一位已经从券商分析师行业离职转行的市场人士感叹道。 据潘文韬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上的执业经历显示,其2016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国金证券,次年3月正式加盟华创证券,在2018年7月之前,其执业岗位皆为一般证券业务,并未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从业执照的许可。 “潘文韬进入华创证券后,一直没有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执照,在研究所的传媒组一直担任最为低级的助理研究员,直到2018年7月,其才正式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从而转岗为正式研究员。”华创证券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但就在其刚刚获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执照不到一年时间,至少在2019年7月之前,潘文韬便从当初的助理研究员转身上任成为了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但与之火箭般提升速度并不想匹配的是,工作4年来,这位在短期内突然创造晋升奇迹的分析师却从未有任何重要的行业奖项加持,甚至连“新财富”提名都从未得见。不过讽刺的是,就在2020年1月,某知名财经网站将其第一届分析师评选中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颁发给了他。 “潘文韬火速上位的背后是这几年华创证券分析师团队凋敝的缩影,也是目前整个分析师行业‘人才’流失现状的一个折射。”上述华创证券内部人士坦言。 在潘文韬之前,担任华创证券传媒组组长兼首席分析师的为谢晨,谢可谓是传媒互联网明星分析师,他曾两度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据叩叩财讯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谢晨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与应用专业,研究生则拥有复旦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谢产业出身,早年间在东方传媒集团(SMG)工作。2018年10月,在华创证券任职5年之后,谢晨从华创证券离职而加盟了一家FA公司负责其研究所事务。 与谢晨同期在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任联席首席分析师的还有李妍,其曾在2014年至2016年间获得新财富分析师第五名、第三名和第四名。 而李妍也同样在谢晨离职后不久也于2018年10月从华创证券请辞。 当年李妍的离职还曾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 这位在业内被称为“兔皇”的美女销售在离开华创证券后,竟然加盟了浙商证券从事销售业务,负责浙商证券在上海区域机构销售工作,这也被市场人士评为“A股分析师转销售第一人”。 “一方面分析师行业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中小券商,很难留得住人才;另一方面,卖方研究行业正面临大变革,大券商多侧重增强对内服务,但中小券商研究的生存难度显然更大,这使得原本并不直接产生收益的券商研究所在近年来纷纷转型的同时,也对分析师们提出了诸多业绩考核,其中分仓佣金就成了对分析师业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完成诸多业绩指标,许多券商分析师甚至摒弃了价值挖掘的研究初衷,不是从谨慎、敬畏、扎实过硬的业务专业能力着手,而是纷纷无所不用其极的甚至动用旁门左道的方式,以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派点’,其中便产生了诸多乱象。”上述已经从分析师职位离职转行的资深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华创证券此次的电话“翻车门”事故便是这种乱象引发的事故之一。 正如遥望高管在该次电话会议现场“怒怼”的那样,这不是华创证券首次在电话会议中启用“假高管”冒牌,而华创证券也并非是近年来首家在电话会议中遭遇到外界“假专家”、“假高层”质疑的券商。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三年多之前的国泰君安的“假滴滴高层”事件?这起与如今华创证券几乎如出一辙的“假高管”事件在当年也可谓争论一时。唯一不同的是,滴滴方面是因为媒体对该次电话会议的报道才获悉自己被“冒名”了。 2016年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官方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国泰君安在第一时间称为了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此战略事项的重要影响与意义,于是邀请了“滴滴公司副总裁张总”于次日上午8时出席电话会议解读交流有关事件。 但在该电话会议召开后不仅,随着有关新闻报道的面世,滴滴方面突然公开表示,称发言者并非其副总裁张贝,此人是冒充的,并要求国泰君安方面就该事件道歉。 在滴滴与国泰君安方面经过数日的交涉后,同年8月5日,国泰君安终于公开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经内部核实,并未邀请过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副总裁张贝参加电话会议,由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参加当天电话会议的“滴滴副总裁张总”并非滴滴出行公司现任员工,亦未担任副总裁职位,该人士在电话交流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和言论与其身份和事实不符。 不过,在上述道歉声明发布的同时,国泰君安方面还表示已经就该事件与滴滴方面达成了充分谅解。 不过当年由于并未有监管层介入调查该事件,所以即使近四年过去了,国泰君安所邀请的这位滴滴张总其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其又是如何通过第三方服务公司邀请的?在邀请时第三方公司与券商是否进行身份核实?如何核实身份的?事发后双方又是如何区分责任?这种种疑团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详情]
证券时报记者 严翠 近日华创证券“假高管”电话会议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最新公开回复是:假高管为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离职员工,而证券公司研究员也已停职。2月21日下午,事件再进一步,证监会称已启动对该事件的调查核实。对投资者来说,无论华创证券“假高管”电话会议事件真相如何,其背后已暴露出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应擦亮眼睛。 华创证券“假高管”事件发生后,外界的矛头似乎都指向了证券公司研究员、券商行业乱象、券商与买方之间的基金分仓、以及背后聘请假高管的第三方公司等。 “居然能请到假高管,第三方公司到底收了多少钱?”这是记者听到的有关该事情的最多感叹。记者查询发现,星期六没有公布当天的机构调研纪要。 值得反思的是,假如当天没有“翻车”,假如这家上市公司高管也刚好想借助假高管假信息力量推高股价,或者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相互合作(此种情况并非空想)?那么普通投资者,见到的是不是就是寻常的调研纪要? 据了解,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含电话会议)内容,以及是否可以或需要披露相关内容,决定权主要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含电话会议)确实需要通过交易所内部发布系统披露,但一般直接发布,监管部门事后审核。而交易所主要在规则范围内监管上市公司有没有违规披露,其判断依据主要是调研纪要信息是否虚假等,至于电话或实地调研中上市公司或外部专家方面提到的可能影响公司股价的敏感或内幕信息,上市公司方面不一定会记载在调研纪要中,监管层也并不知晓,这就无形中给上市公司向外界透露虚假信息留下了一条灰色地带。 曾亲历过上市公司一场非常小型且普通的电话会议全过程的人士告诉记者,当时该上市公司高管在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经营数据时,较实际情况放大了很多倍,但交流会后,外界对高管的虚假披露经营数据的事一无所知,而被邀请参与了这场交流会的投资者也认为获得了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监管层更是一无所知。 别说假高管透露假数据,哪怕是真高管也存在不少透露假消息假数据的情况。因此,投资者应该擦亮眼睛,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经审计的资料的研究或实地调研等,不应轻易相信一些高管或研报所透露的信息。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这句话用在资本市场上,或许也不算过分。从研究员研报抄袭互撕、董事长殴打前分析师,到传播虚假信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频发,再到“假高管”事件,近几年来,资本市场上的风波不断,希望此次事件后,希望市场能多一些干净、真实的信息,投资者也能够提高自身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闹剧始末:星期六遭遇假“李逵” 证监会已启动调查 卖方机构是否还值得信赖? “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2月19日,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进行到第九分钟时,就被突然接入进来的一个电话打断了。 在这次电话会议中,华创证券传媒团队邀请了号称是上市公司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陈总”的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前景。不过,在投资者提问环节,自称是来自遥望网络的高管当场怒怼华创证券,并现场打假。 日前,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事件引爆证券行业。2月20日,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声明称,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星期六证券事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此次事件正在核实当中。”对于此事,记者也致电了遥望网络和华创证券,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这一电话会议“翻车”事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官微发布的公告显示,已启动对此事件的调查核实。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真假“李逵” 本次闹剧的主角为上市公司星期六的子公司遥望网络和华创证券。2019年底,星期六凭借“网红”概念,股价一飞冲天,成为大牛股。这点燃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对公司基本面的求知欲。2019年12月以来,上百家机构对星期六进行了调研。 2月18日下午,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和董事长谢如栋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与包括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在内的十余位基金从业者进行了交流,电话会议主要介绍了遥望网络近期经营情况及计划。2月19日晚,上市公司星期六披露了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而就在当晚,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正在进行中。 在电话会议的前九分钟,华创证券邀请的“陈总”先对MCN行业、遥望网络的业务及业绩进行了介绍。而当进行到投资者提问环节时,马超的出现一度让会议陷入尴尬。 “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马超问,“能不能回答一下?” 空气一度变得宁静,“这个专家不是MCN这块的,非常抱歉……对不起……我们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对不起……”,迟疑片刻后,“潘总”断断续续地进行解释并道歉。 “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请问这位陈总是遥望邀请的吗?”马超在电话中补充质问道,“(这位专家)对公司也没有研究,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了解,是可以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最核心的是,不要用假数据误导投资者。我们从来没有给投资者报过2020年年度和月度目标是多少,我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是怎么出来的。” “潘总”补充称,“陈总”并不是遥望网络邀请,而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专家库里的专家,并称华创此次也没有对专家的身份进行核实。 公开资料显示,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中,仅有一位 “潘姓”分析师,为传媒团队组长潘文韬。潘文韬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遥望网络官网信息显示,现任管理团队中,确实没有没有“陈”姓的高管。 此外,马超在电话中透露,这已不是华创证券首次在电话会议中搞出这类事件。这位“潘总”对此没有表示否认。 “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 华创证券在此次电话会议中邀请的“李鬼”是谁? 2月20日,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声明称,经公司初步调查,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研究所同时表示,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2月21日下午,证监会官微发布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对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事件作出回应。该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已启动对此事件的调查核实。经核实相关机构和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证监会重申,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及从业人员,必须以行业公认的谨慎、诚实和勤勉尽责的态度,为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任何时候均应坚守“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信守客户利益为先的基本原则。触及法规的,将严肃查处。 此次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一事会否引发信任危机?北京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大趋势仍在上涨中,可以看到卖方机构均在大力度进行路演,但华创这事我们不好评价,因为公司内部有自己的研究员和投研体系,加上基金经理自己也去调研上市公司,最终会不会成为投资标的需要结合上市公司质量等综合考虑,不会只听券商路演和研究报告的观点和分析。 股价与业绩齐飞 2018年12月,星期六以约18亿元收购原新三板挂牌企业遥望网络89%股权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2019年3月,星期六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把遥望网络并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通过此次收购,遥望网络成为星期六的核心利润来源。半年报显示,星期六201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84.49万元,同比增长106.24%。而遥望网络2019年3-6月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 根据星期六与遥望网络原股东谢如栋、方剑、伟创投资、正维投资签订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谢如栋、方剑、伟创投资、正维投资承诺,遥望网络2018年、 2019年、2020年经审计扣除非后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和2.6亿元。 遥望网络的初期业务以PC端为主,主要是PC广告,客户主要是BAT、360、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帮助其推广产品。2018年,遥望网络针对快手、淘宝直播等短视频/直播流量,开始链接明星、达人与品牌电商开展短视频与直播形态的社交电商服务业务。 2月18日下午,遥望网络董事长谢如栋、董秘马超在电话会议中跟十余位基金从业者交流时表示,遥望目前所做的业务分三块,第一块是传统的线上广告投放业务;第二块是微信营销业务,主要变现方式是售卖广告、知识付费,原来还包括小说、部分电商产品变现来获取收入和利润。第三块业务是以短视频、直播带货为核心的社交电商服务业务,这块业务是2018年年中开始尝试,5、6月份开始做短视频的尝试,经过几轮迭代,到2018年11、12月份开始做垂直类目,像美妆、日化领域的垂直类目KOL矩阵。快手是18年双11前后开始启动的,做快手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但前期都在摸索过程中,直到19年8、9月份开始进入正轨。 星期六相关公告显示,目前遥望网络拥有尬演七段、乃提guli等网红达人50余位,签约明星艺人包括王祖蓝等十多位。遥望网络董事长谢如栋、董秘马超在2月18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2020年公司目前认为短视频、直播带货这块还是大有可为的,2020年还是在一个快速抢量的阶段。 依靠遥望网络,星期六未来的盈利和股价让市场充满遐想。自2019年12月以来,星期六股价节节攀升至历史高位的36元。自2020年1月20日之后,星期六便开始不断回调,截至2月19日收盘,以回调至27.98元/股。而在2月19日当晚,被马超戳穿的“陈总”在介绍情况时,发布了星期六2020年经营业绩将巨幅增长的利好消息。 这出闹剧,在二级市场也激起波浪。2月20日至21日,星期六连续阴跌。依赖2019年以来的疯狂涨势,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2月21日,星期六的股价累计涨幅达282.82%。 华创证券的母公司华创阳安的股价在2月20日并未受到上述事件的影响,全天涨幅超6%。不过,2月21,[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专家”现场翻车,专家库这门生意的水到底有多深? 文|深响 丁直仁 核 心 要 点 市场上存在大量专门提供专家咨询的专家库,专家被明码标价,一小时数千是普遍行情。 专家库靠客户和专家之间的差价盈利,利润率极高,一些企业客户的年费以百万计。 在暴利驱使下,专家库已经变形变味,质量良莠不齐,夸大、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则华创证券电话会议上假专家当场翻车的录音,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被广为传播。 事情经过并不复杂。 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发起的面向遥望网络投资人的一个电话会议上,华创邀请到遥望网络的“陈总”参与分享,“陈总”发布了许多关于遥望网络的“内部”数据。但进入问答环节后,遥望网络董秘拨入电话当场表示:遥望网络公司中层以上没有姓陈的。也就是说参加华创证券电话会的所谓“陈总”是个假专家。 被拆穿后,华创证券当场道歉,场面极为尴尬。 微博上对华创翻车事件的讨论 券商为了给机构投资人提供更多服务,邀请“专家”安排电话会议、分享业内信息、提供交易参考是常见现象。而有券商自身专业性的背书依然出现“假专家”,无疑是违背常识的神操作,被当场拆穿更是充满戏剧性。 由于太过突破想象,华创证券现场翻车已备受嘲讽,不过,“翻车”事件背后,一个更为隐蔽但也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假专家哪来的? 根据现场录音透露的信息,该名陈姓高管是由华创证券通过第三方邀请参加,事实上,倒卖“专家”资源早已成为一门生意,而华创证券的尴尬翻车事件则捅破现实:这门生意已经被搅得浑浊不堪。 “专家”传输网 没错,市场经济中,“专家”是一个被明码标价的商品,可以被公开买卖。这是一门需求极大、供应齐备、商业逻辑清晰且历史悠久的正规生意,它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专家库。 首先,市场对专家的需求普遍存在,无论是类似华创证券这样的券商,还是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在业务推进过程中,出于了解行业状况、搜集商业情报、打探对手底细等目的,都存在找相关人士沟通以获得信息的需求。因此,不一定非是业界大牛,只要是掌握某一业务信息,对某行业或具体业务颇为了解的业内人士以及政府官员便可以成为“专家”,满足需求。 同时,专业人士也有把个人专业知识变现的需求,成为“专家”交易市场的供给方。 为了对接需求方和供给方,为二者提供牵线搭桥服务的平台随之出现。比如,成立于1998年的美国格理集团(GLG)就是全球知名的专家资源平台,其最初是雇佣专家为投资公司撰写有关特定行业的书,后转型为直接向投资公司对接专家资源。目前,格理集团旗下全球专家库人数已经突破50万,在全球12个国家有22个分部,主要为科技、生命科学、工业、消费品以及保险与支付行业提供专家服务。 格理集团官网展示的专家资源 同样知名的还有凯盛融英,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专家平台在北京、苏州、深圳、香港、纽约、慕尼黑及大阪开设七家分支机构,与其签约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近 30 万人。 另一家做专家库生意的商霖华通也披露,旗下大中华地区在库专家资源近20万;海外在库专家资源近8万;专家资源覆盖11大行业板块,154个细分行业。 最近几年,国内还出现了类似在行、领路、靠我、大牛家等C2C专家平台,与格理和凯盛等主要服务企业客户的平台不同,在行等平台上的客户多为个人。 但无论是面向企业客户还是个人用户,对于所有专家库而言,找到专家资源是做好这门生意的前提。 为了找到“专家”们,无论是通过公司BD有偿购买,还是经由身边人互相介绍,抑或是通过公开网络搜集,专家平台使尽解数找到联系方式,然后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潜在的专家资源,邀请入驻。 网友在网上晒出的受邀记录(图片来自百度知道、微博) 为了尽可能邀请到更多专家,凯盛还专门开发了凯盛专家APP,用户注册后即可在APP内提交申请成为专家。 凯盛专家APP中的专家申请入口和部分专家演讲列表 专家的咨询费不低,通常以小时计费,如格理、凯盛这样的大公司,提供的咨询费多在数千一小时,资历、经验越高越丰富,相应的报酬也越高。不过,与专家到手的报酬相比,专家平台从客户手中收取的费用更高。例如,甲方找专家库一个人7000元,专家库给对方3500元,差价很大,利润极高。 正是因为有利可图,做专家库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而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这个本质上是付费获取关键信息的商业模式,水已经被越搅越浑、越来越深。 变形又变味的专家库 专家库模式简单、利润率高,要做好却并不容易。 虽然专家平台为专家开出的咨询费价格不菲,但是依然很难吸引到真正有价值的专家。对于所有专家库来说,找到高质量的专家是最大挑战。 一方面,客户邀请专家是为了获取业内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很多属于商业机密,员工以专家身份对外公开,虽然能赚到一小时几千块的咨询费,却可能陷入泄露商业机密的麻烦中。 网友表达对“专家”的担忧(图自微博) 仅在最近几年,包括字节跳动、快手、腾讯在内的知名互联网公司曾多次传出内部员工泄密被开除甚至被起诉的信息,一些员工不仅丢掉了工作,也丢掉了价值不菲的期权和股票。因此,泄露内部信息的风险很大,一旦出事,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掌握核心信息的在职人士通过工作得到的报酬已经不低,日常工作已经十分忙碌很难挤出时间去做对外分享,而且通过“专家”咨询得到的报酬与其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相比,并不划算。 网友对专家咨询的评价(图自知乎) 换句话说,与BAT动辄过百万的年薪相比,真正有“专家”资格的人,不会放着好好的年薪不赚,冒着职业前途尽毁的风险,跑来赚几千块的“专家费”。 能当专家的人不一定愿当专家,不少人曾表示,偶然在某个专家库看到一个自称对自家公司很了解的专家,却是入职不到半年、试用期都未过的前同事。因此,专家库里Title虚开成为常见现象,普通产品经理被包装成业务部门经理,一线销售被包装成业务总监的例子并不少见。 专家库收费不菲,企业客户年费可能以百万计;专家获得咨询费的高低又与身份、资历、经验挂钩,因此“专家”自身有夸大、造假的动力,平台也有纵容、敷衍的理由。 作为提供中介服务的平台,专家库本应有核实专家身份和信息的义务,但在找专家的困境和暴利诱惑下,花式操作层出不穷。 一位曾使用过某专家库的人士便对‘深响’表示,其亲身遭遇过专家造假,“专家库的专家,一问三不知,各方面完全不符,还跟我们装,各种造假。” 社交网络上也不乏网友反馈专家库的质量问题。 还有人表示,曾在接受某专家库提供的专家咨询时,现场听到了对方支付宝转账的声音,场面十分难看。 种种乱象之下,专家库变得鱼龙混杂。很多客户出于对专家库的信任,或是自身警惕性比较低,便容易栽进坑里。网络上便有人分析华创证券翻车,原因就出在第三方专家库上。 在随后的声明中华创证券也提到,“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 除了可能被戳穿身份导致客户声誉受损外,在证券行业,假专家的擦边球资讯带来的隐藏风险还不止于此。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有可能影响到市场行情,牵涉到更大规模的利益。对此,已经有网友提出自己的质疑。 知乎网友对专家库模式提出质疑(图源知乎) 总而言之,专家库积弊已久,华创证券被群嘲的翻车现场更是捅破了那层做局者心照不宣的窗户纸。但比变形又变味的专家库相比,滋养这个畸形生态的市场本身,或许才更为可怕。[详情]
来源:北京商报 受近期疫情影响,包括券商、基金等在内的众多金融资管机构也将会议、策略交流等转移至线上,在沟通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然而,近日的一场券商电话会议就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2月19日,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主持的电话会议上,惊现“李鬼”专家,并遭该公司董秘揭穿。在业内人士看来,卖方研究中请到假专家,并违规披露未公开信息的现象偶有发生,已属行业乱象。而作为当事人的上市公司、卖方研究以及投资者应合力规避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假冒的“陈总” 2月19日晚间,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面向机构投资者举办的一场电话会议上,一名自称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遥望网络”)的“陈总”发布了一些并未在此前公布的“利好”信息,更提到了2019年的平台利润、代理收入以及新年内部KPI等详细数据。然而,就在几分钟后的提问环节,这位“陈总”却被遥望网络的董事会秘书马超当场揭穿假冒身份。 “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北京商报记者在获取到的约16分钟的现场录音中了解到,马超在接入连线不久后抛出这一疑问。而根据遥望网络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马超为该公司的董事会秘书,管理团队中也的确未有“陈姓”高管。最终,该场电话会议在马超的质疑和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相关人士的道歉中结束,此事也迅速在网络平台上发酵。 据公开数据显示,华创证券是A股上市公司华创阳安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为首批互联网证券试点券商,业务范围包含保荐承销、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遥望网络则是在深交所上市的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期六”)的控股子公司。凭借遥望网络,星期六也成为了MCN概念(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的龙头个股。 事件发生后,华创阳安的股价表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星期六则出现明显下跌。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月20日开盘,华创阳安在下跌0.77%后迅速翻红,星期六一度下跌超8%。截至收盘,2只个股分别报收13.76元/股和27元/股,单日分别上涨6.25%和下跌3.5%。 行业乱象偶有发生 就事件的详细过程和后续处理结果,华创证券研究所在2月20日发布声明称,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但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经核实,确认已从该公司离职。在采取的措施方面,华创证券表示,已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 星期六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此次事件,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作出相关说明,且说明中明确责任不在星期六方面,因此公司暂时没有其他需要回复的内容,目前也没有出具律师函的计划。 对于上述事件,有券商业内人士指出,卖方研究中请到假专家的现象偶有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行业乱象。出于真正的行业专家难请等原因,部分卖方不得不通过第三方机构介绍。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也表示,这一现象的出现,离不开卖方分析师过度信任“专家”,缺乏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急切希望通过专家的影响力,去获得买方的认可和支持,扩大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不过,何南野也表示,出现上述极端情况在卖方研究中不太常见,一般而言,卖方研究选定的专家都是上市公司的代表。 应严格履行审核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情况或已出现过一次。根据录音内容,在沟通过程中,马超询问“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个事情了”,主持人回复“是的”。紧接着,马超追问“那为什么又搞一次?那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主持人则直接进行道歉。 北方一家中型券商分析人士坦言,卖方研究请专家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请“假专家”,还披露未经合规的“利好”信息并不可取。一方面,由于各种层面的信息都可能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影响,因此涉及信息披露需要严谨。另一方面,若专家并非来自于相关上市公司,也无法验证信息的真假,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进行布局,从而产生亏损的不利后果。 那么,作为当事人,上市公司、卖方研究以及投资者,应如何规避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何南野强调,卖方研究是核心。担任邀请专家和组织会议角色卖方研究,更应该对此类事件负责。因此,一是要核实专家的信息,履行严格的审核制度;二是要对专家的演讲材料进行提前审核,防止出现违规信息披露的情况。 同时,就上市公司而言,要加强对员工外出演讲的制度约束,除董秘等特殊人员外,其他员工只有在履行公司审批程序后,才能对外发表言论。另外,从投资者角度看,也应加强对信息的判断和筛选,在经过核实之前,要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假专家”真面目揭晓:系遥望网络离职产品经理,已责令研究员停职 记者 | 马晓甜 一段十余分钟的电话会议录音,将华创证券推上了风口浪尖,卖方公信力也再一次遭遇考验。(前情详见《假专家遭遇真董秘?华创证券大型“翻车”现场背后,暗藏了卖方行业的潜规则》) 2月20日下午,华创证券研究所官方发布紧急声明称,会议中邀请的“遥望网络专家”实为遥望网络公司已离职员工。 华创证券表示,2月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等。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同时还称,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在当天的电话会议中提出质疑的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证实,华创方面邀请的所谓“高管”曾于2018年3月底到2018年9月上旬在公司工作。 “试用期没转正,只是公司下面一个产品经理。”他表示。 马超还强调,电话会议里的所谓嘉宾提及的经营性目标,和公司实际的经营目标也是不符的。 而对于在电话中所说的华创证券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马超也进一步解释称,在今年1月华创曾做过一次电话会议,同样邀请了非遥望公司的员工。 “当时我和研究员沟通,撤回电话会议纪要,也在小范围里向投资人澄清一下不是遥望的人,当时他们态度还挺好的,所以事情也就过去了。”他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遥望网络成立于2010年11月,是综合性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投放业务和代理业务。2015年12月14日,遥望网络挂牌新三板;2017年3月,公司终止挂牌。2019 年 3 月,正式“下嫁”星期六(002291.SZ),成为后者的控股子公司。 星期六原本主业经营皮鞋、 皮革制品等业务,2017 年,收购时尚锋迅、北京时欣。在并购遥望网络后,转型互联网。2016-2018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5、0.59、 1.68 亿元,同比增速为 40%、68.6%、184.7%。 去年10月28日,星期六披露的2019年三季报中对全年业绩进行了预测,预计全年业绩将增长15倍以上。星期六表示,遥望网络自2019年3月起作为控股子公司并入星期六的合并报表范围而带来的业绩增长。 在网红概念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网络渠道内容输送)的带动下,自去年12月月初以来, 星期六的股价便一路向上,从6.81元左右上涨至了1月17日的36.56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尽管随后股价有所回落,但截至2月19日收盘,仍然高达27.98元。 与此同时,星期六的管理层也连番减持,公司2020年2月5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显示,今年以来,公司控股股东、董事及副总合计减持套现金额达2.55亿元。 公司亦不乏机构追捧者,国泰君安等券商在近期研报中纷纷对星期六作出的“买入”评级,并调高其目标价格。 另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在华创证券的声明中,证实了所谓专家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在电话会议中,潘文韬也曾提及嘉宾是从专家库中寻找到的。 假专家的真面目已经揭开,但华创为何连续两次邀请假专家参会?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据界面新闻了解,第三方专家库里多为离职员工,从这位“顾晨某”的发言来看,他对公司业务情况也颇为熟悉,并且因为已经和公司毫无瓜葛,而能够毫不讳言道出一些公司内部信息。在竞争激烈的券商研究行业中,卖方分析师为了获得买方的“芳心”,不惜费尽心思,以满足机构投资者对于内幕消息的追逐。[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电话会遭现场打假,遥望网络:公司没有陈姓高管 来源:新京报 2月19日,华创证券召开了一场“假电话会议”,邀请了被称是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陈总”的假高管,在其分享完“干货”后,遥望网络真高管突然接入电话会议,现场打假: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2月20日,针对上述“乌龙”事件,遥望网络方面对记者表示,该“陈总”曾在2018年3月29日至2018年9月12日在公司担任过产品经理一职,因为不满足试用期要求已经离职,后续与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往来。 当记者追问后续会对华创证券传媒采取怎样的行动,对方表示,后续将有澄清公告发布。 新京报记者 张泽炎 编辑 欧阳怡然 校对 杨许丽[详情]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 徐蔚)2月19日晚,华创证券电话会议“假专家“事件引发各方关注,对此,华创证券回应称,邀请参会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华创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表示,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回应电话会请了假高管:系离职产品经理,研究员停职 2月19日深夜,华创证券研究所举办的一场电话会遭遇现场“打假”,引发外界极大关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号称邀请到星期六(002291)旗下遥望网络的副总陈总参加电话会,但这位陈总侃侃而谈了近10分钟后,在电话会开放接入投资者电话提问时,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并现场打假,称“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电话会数度陷入长达十余秒的沉默,场面十分尴尬。马超在多番质问时还提到,这已经不是华创证券第一次发生这种事,而华创证券的主持人也连连道歉,表示这位专家并非从遥望网络直接邀请,而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平台的专家库邀请到的。 2月20日,华创证券对此发布声明称,2月19日晚,华创证券研究所举办的行业交流电话会引发各方关注,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经初步调查:2月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等。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表示,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2月20日,澎湃新闻致电星期六的证券代表,对方表示“还在核实此事”。 假高管披露多个关键数据,真高管现身打假:不要误导投资者 根据录音资料,整场电话会只持续了不到17分钟。 在电话会前半段,这位陈总煞有介事地对公司业务进行了介绍,其中更不乏非常关键的数据,例如2019年微信粉丝达到4亿,其中自有粉丝在1亿左右;公司去年的利润在1.5亿元左右。 在开放投资者提问环节,马超接入电话后直接亮明身份,称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陈姓领导。 澎湃新闻根据录音内容整理了马超与主持人的部分对话: 马超:我是遥望的马超,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这是傻*吗?(沉默)到底是哪个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十几秒的沉默) 主持人:抱歉抱歉。 马超:能不能回答一下。我已经录音了,前面所有的东西我都录音了。 主持人:这个专家不是MCN这块的,非常抱歉。他的有些东西都是…… 马超: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 主持人:对不起,我们给公司造成了很大麻烦。对不起。 马超:上次是不是有这个事情了潘总? 主持人:是的。 马超:那为什么又搞一次? 主持人:我们这边的确可能…… 马超: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 主持人:对不起领导。 马超:不带这种玩的,主要是对公司也没有研究,大家有没有沟通?如果有,对基本面有了解,可以跟投资者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没有问题的。最核心的是不要误导投资者,一堆的假数据,这个那个的假数据整一堆,干啥呢?我们从来都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目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是怎么出来的,请问这个陈总是在遥望邀请的吗? 主持人:不是遥望邀请的,是专家库里面的。对不起。这次电话会议,马超总批评的是,我们对专家身份没有核实,是第二次了,造成了公司的麻烦,非常抱歉,一切以马超总这边的最新交流情况为主。 马超: 我理解,大家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应该以这种方式,不要欺骗投资者。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家为了什么,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求生存的人,有一次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沟通,但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第二次呢? 主持人: 这边是我不好,也不能怪专家。 马超: 我也很纳闷,这个专家是怎么出现的呢?为什么称自己是遥望的呢? 主持人: 这是我们通过一个机构平台去找出来的。当时跟超总也您这边沟通过的,对。我当时,所以我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对不起,我们华创传媒这边在专家的核实层面的确有很大的一些疏漏,然后也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一个麻烦。 在对话的最后,马超以一句“行了,你等律师函吧”作为结束。作为主持人的华创证券分析师则是再三道歉,坦言自己在专家的核实方面确实存在疏漏。 券商聘请第三方专家库是业内常态 这场电话会的主持人是一位潘姓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澎湃新闻查询了华创证券传媒行业近期的研究报告,发现传媒分析师中只有一位姓潘,名为潘文韬。 资料显示,潘文韬为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场电话会中,潘文韬提到,请来的专家是通过机构平台邀请的,而非自己直接从公司方面邀请。 澎湃新闻从券商研究所人士处了解到,大部分券商都会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主要是因为对于一些产业或未上市知名企业的研究,分析师可能缺乏资源,所以就会依托平台来进行。不过,也有一些券商会建立自己的专家团队,不会外请,或者是分析师本人就有一定资源,这样相对来说会比较靠谱。 尽管分析师本人“喊冤”,但也有声音质疑,第三方的说法可能只是托词。 一位证券行业人士说,分析师对重点覆盖的上市公司有哪些高管不会不清楚,况且在这个董秘现身质疑之后,电话只是沉默了十几秒钟的时间,不够券商这边去核实身份,但这位分析师直接就坦白了嘉宾确实不是MCN的专家,可能之前他们就清楚专家的身份,只是没想到董秘会接进来。 但也有来自券商研究所的相关人士猜测,这位陈姓嘉宾可能确实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但级别不到中层,或者是已经离职了。 也有其他券商研究所的领导在内部工作群中转发了这一消息,并要求所有分析师引以为戒,同时提出,电话会议必须合规,会议纪要也必须交由公司审阅。 此外,有券商高管在私下交流时表示,对于这一场乌龙事件其实并不会太过吃惊,以前券商研究所搞电话会也曾经出过这种假专家冒名顶替的情况,毕竟上市公司高管出面参加电话会其实是会有各种限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星期六在2月19日晚间公示了一场货真价实的电话会交流纪要,这场电话会的时间是2月18日下午,出席者是遥望网络董事长谢如栋,及董秘马超,也就是上文中打进电话打假的那位。 这场真高管出席的电话会风格和华创证券举办的确是不太一样,主要是对公司运作的情况进行了定性的介绍,具体的数据很少。 这场电话会还提到,疫情整体来说对遥望网络业务影响不是很大,但目前因为疫情影响了快递物流和产业园区复工,可能会有一些影响。2月10号以后杭州开始陆续复工,目前正在逐步开展工作,到2月底3月份预计能恢复正常,3月底可能迎来一波增长。 星期六:网红概念龙头股,一个月内股价翻四倍 此次电话会议的“受害者”遥望网络是星期六的子公司。此前,星期六的经营范围以皮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2019年3月,星期六通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并购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后,公司与遥望网络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时尚IP生态圈”的发展。 工商资料显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是一家综合性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广告营销、新媒体/社交媒体矩阵、游戏营销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双十二”后,网红经济概念股星期六的股价飙涨。12月12日,星期六的收盘价为7.20元,却在1月20日站上了34.10元的高点。 股价暴涨背后,投资者曾关注到星期六是否签约了时下热度极高的网红。 面对此前“网红李子柒是公司旗下艺人,给公司带来每月1000万的利润”的传言,2019年12月26日,星期六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李子柒不是公司签约的网红。”1月10日,星期六又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澄清:“李佳琦不是公司的签约网红。”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详情]
【相关阅读】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9分30秒高能现场(音频) 21世纪经济报道 华创传媒电话会议翻车事件在发酵。 午间,就电话会议邀请假高管事件,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声明,全文如下: 2月19日晚,华创证券研究所举办的行业交流电话会引发各方关注,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经初步调查:2月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等。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致歉。[详情]
【相关阅读】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9分30秒高能现场(音频) 华创电话会“翻车”事件仍在发酵。 “我们关注到有关情况,公司正在核实,核实过后再回应有关问题。”今日(20日)上午,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事件当事公司星期六(002291.SZ) 证券事务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 昨日晚间一段网传录音揭开了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邀请到“假专家”的离奇事故。据录音,华创分析师潘文韬邀请到陈(音)姓高管来做业绩分析,结果被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真高管马超(音)当场戳穿,并指其不是第一次。该人士还称,陈某发布的是“一堆假数据”。 记者据天眼查预留电话联系华创证券,电话拨通后对方询问记者身份后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随后记者拨打电话会议通告信息中预留的潘文韬手机号码,电话响起即被挂断。 目前星期六正在对事件各方面情况进行核实,据前述负责人称,公司将视事件情况并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处理方式。 受此影响,前期积累了较大涨幅的星期六,2月20日早盘低开,盘中暴跌逾6%。截至中午收盘,星期六跌5.65%,报26.40元/股。 星期六自收购遥望网络后变身网红概念股。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股价大幅上涨,一度创下26天17板表现。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13日至今,星期六累计涨幅逾370%,市值增加约150亿元。 今年1月20日,星期六股价创出高点34.10元/股,此后虽有调整,但依然高位波动。本周二(2月18日)星期六股价再次涨停。[详情]
【相关阅读】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9分30秒高能现场(音频) 华创证券推票翻车门主角“星期六”暴跌超6% 针对电话会议假高管事件,华创证券今日回应称,19日晚20:00,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为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以下为声明全文: 情况说明 2月19日晚,华创证券研究所举办的行业交流电话会引发各方关注,对此公司高度重视,经初步调查:2月19日晚20:00,华创证券研究所传媒研究小组举办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行业交流电话会,主题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等。邀请参会介绍情况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我方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传媒研究员潘文韬对其以“遥望网络专家”身份进行了介绍,会中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马超对此人身份提出了质疑。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 华创证券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对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特以致歉。 特此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 2020年2月20日[详情]
原标题 华创证券电话会竟请来假高管,真高管当场打假,真相如何? 来源 财联社 2月19日晚间,一份华创证券电话投资者交流会“翻车”的音频在一些微信群、微博间大为流传。会议主角公司遥望网络董秘电话接进,当场指出华创团队找来的、对遥望网络进行介绍与分析的是一位假高管。 音频曝光后,财联社记者19日深夜就与华创证券相关高管电话联系,对方称,今日上午会给出回复,但至发稿,公司仍在艰难酝酿回复中。 通话录音大约16分钟时间,梳理大致情况来看,是2月18日,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为星期六(002291.SZ)举办的一场投资者交流活动上,华创证券所邀请的与投资者交流的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当场被公司董秘质疑,直指是假高管。 面对质疑,华创证券传媒潘姓分析师回应称,这位确实不是遥望网络高管,而是专家库请来的专家,真相究竟如何? 有行业人士指出,有些券商研究常会请专家讲行业,目前有非常多的专家库存在,出场价格也很是拉开空间。当然也有些匿名专家出场,如果这种匿名专家讲公司就更被质疑,“这个事情出了,也说明华创证券研究条线风控管理不强,合规要求不严,没有有效履行进行审批留痕内控制度。” 更有投资者评价称,“券商应该是故意的,忽悠投资者。”真相如何,等待揭开。 19日晚间,已有券商研究部门在内部群,要求大家引以为戒,并要求全员电话会议一定要合规,纪要一定要让公司和合规都看过,并且尽量控制传播范围。各种纪要的详细要求,后续会再次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事件发生前,星期六股价已经一飞冲天,从2019年12月13日启动以来,涨幅达288.61%,除开新股外仅次于模塑科技290%的涨幅。 电话会现身假高管,董秘怒气冲天 2月18日,华创证券传媒组为星期六(002291.SZ)举办的一场投资者交流电话会竟然演变成一场乌龙。 录音中显示,电话会上一直就遥望的数据进行介绍,现场秩序井然,直到遥望网络的董秘马超接入了电话。 “我是遥望网络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证券,(发言的这位)是遥望的哪个陈总?”遥望网络董秘马超怒气问道,“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一段沉默后,华创证券分析师给出答复,称解读遥望信息的专家并非遥望领导,而是专家库的专家。 马超在电话中还质疑到,公司希望和投资者交流,但不是以这样欺骗投资者的方式,更不要搞假专家、假数据。马超还提到,华创传媒团队已经是第二次出现这样的“假专家事件”。 从现场录音来看,马超主要质疑的部分有三个:一是华创证券媒体所邀请的专家,为何要伪造成公司高管,不该欺骗投资者;二是质疑专家数据与身份的真实性,是否对公司真正了解与研究,遥望网络并没有公开发布过任何2020年的目标数据;三是为何同样的事情会发生第二次。 而对质疑,潘姓分析师表示了数据与专家并不真实,并称电话会信息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误导,一切以最近遥望交流沟通的情况为准。“不应该怪专家。”分析师极力道歉,并称给投资者带来的困扰,给公司带来很大麻烦,十分道歉。 因收购遥望网络,星期六股价一飞冲天 自2019年12月13日行情启动以来,星期六的股价在42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了288.61%,在同期所有A股中排名第9,如果剔除近期上市的新股,则排名第2。 2018年,8月13日晚间,星期六 (002291,SZ)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4679万股股份,占遥望网络总股本的88.5651%,交易价格为17.71亿元。其中,星期六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对价4.72亿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对12.99亿元。 时隔一年多时间,2020年1月2日晚,星期六公告将于1月7日发行股份完成对遥望网络88.5651%股权的收购。 据并购草案内容,2015年5月遥望网络估值为5亿元,数轮增资后,至2016年7月,估值增长到13.48亿元,直到星期六对遥望网络发起收购时,估值更是超过了20亿元。短短几年间,遥望网络身价飞涨,星球六如此高价收购,风险究竟有多大? 根据交易双方签署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遥望网络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亿元、2.1亿元、2.6亿元。星期六在2019年5月24日发布的遥望网络业绩承诺专项审核报告显示,2018年遥望网络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68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05.23%。 而星期六2019年半年报显示,遥望网络在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末的约3个月时间内,实现净利润4678.72万元,若按此数据年化后,其可以实现净利润约1.87亿元,与2.1亿元的承诺值尚有一定差距。收购遥望网络给星期六或会带来超过10亿元商誉,这也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以“科技简化工作,产品美化生活”为愿景,通过自研数字营销服务平台及产品体系构建,深度整合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端媒体与内容资源,为个人与企业用户提供优质的数字内容服务。公司主要业务为互联网广告投放业务及互联网广告代理业务。 根据遥望网络官方发布的信息,马超,现任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硕士学历。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在兴业银行总行资金营运中心从事风控工作;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任职上海新泉投资有限公司研究员;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任职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事业部高级业务总监;2016年5月至今,任职杭州遥望网络董事会秘书兼投资总监。[详情]
原标题:假专家遭遇真董秘?华创证券大型“翻车”现场背后,暗藏了卖方行业的潜规则 记者 | 马晓甜 编辑 | 彭洁云 “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个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假”专家撞上真董秘,券商电话会投资者提问环节遭遇大型翻车现场,这是发生在2月19日晚间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电话会上的戏剧性一幕。 从界面新闻获取的会议通知和现场录音来看,上述电话会于当天晚上10点召开,邀请了“某龙头MCN公司总监 陈总”,并且备注其“主要负责MCN和公众号CPS双业务运营,具备一线实操经验“。而该”龙头MCN公司“即为星期六旗下公司遥望网络。 而作为该会议联系人,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潘文韬也在微信中向买方人士表示,“已被董秘问候过了”,希望将这一会议内容保密。 “(这场会议)应该就是小规模的,而且是白名单邀请制。“有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 在电话会上,“陈总”大谈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人员构成以及对MCN行业的看法,还给出了一系列详细的数据。 例如,他透露公司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在去年已达到4亿,其中自有粉丝约有1亿;公司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发展社交电商服务,先后入驻了抖音、快手等平台,抖音每个月固定的利润在1500万左右等。甚至,他还“慷慨”地分享了2019年公司的利润构成和2020年的业绩目标。“2019年微信这边是1.5亿元利润,游戏广告代理三四千万,带货这一块有四五千万……今年我们内部的KPI是每个月做到两个亿,一年下来24亿、25亿这样子的一个目标。” 不过,这看似顺利的会议在进行到一半时,便被这一突入其来的发问打断。 据了解,提问者为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子公司遥望网络的董秘马超,他在电话中声称,对于会议内容已经全部录音。在潘文韬承认”这个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后,他又质疑,“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 “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马超怒斥。 而从马超接下来的言辞来看,这并非华创证券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故。 “上次是不是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事情了,潘总?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不带这种玩的嘛!”面对马超的连声诘问,电话另一端的潘文韬显得有些词穷,只得连连表示,“对不起,我们给公司造成很大麻烦“。 马超称,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了解,是欢迎投资者进行交流的,但不应该误导投资者。他指出,公司从未披露过年度和月度的目标,“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怎么出来的”。 而对于”陈总“究竟来自何处,潘姓分析师的回复是,“陈总”并非遥望邀请的,而是专家库里面寻找到的,并且承认对专家身份也没有核实,存在信披层面的误导。 “你等律师函吧!”马超最后甩下一句。在一片尴尬的氛围和潘姓分析师的连连道歉声中,电话会匆匆结束。 根据公开信息,华创证券传媒组分析师潘文韬拥有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虚伪,曾任职于国金证券,2017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在去年底举办的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其团队刚刚获得了传媒行业第一名的荣誉。 而此次券商电话会遭遇的“翻车”情况,也折射出了卖方行业所暗藏的潜规则。 据知情人士透露,业内召开这种投资者会议,请公司内部专家都是通过第三方公司所搭建的专家库中寻找。“说得内容都很专业,针对的也是专业投资者,不可能是完全造假来唬人,一般都是公司内部人匿名出来讲讲,投资者也希望听到非官方渠道透露出的公司真实情况,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不过一般为了吸引投资者,不排除会把‘专家’的级别说得高一点。做专家库的那几家公司也有这个动力把这些专家包装起来,在时间上卖个好价钱。”该人士表示。 事发后,界面新闻记者多次拨打潘文韬本人电话,但其并未接听。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则在回复界面新闻记者时表示,公司随后会针对此事发布一个官方声明。 “我们会把事情进行多方核实后,再跟大家作说明,专家信息什么的如果直接出个简单的说法,我们担心后面再出现反复。”他说道。 董广阳称,行业研究员对上市公司做一些草根调研也属正常。“上市公司不可能只通过公开信息去做研究,但方式上,确实可能大家可能各有各的渠道,我们也会详细调查清楚。”他表示。[详情]
【相关阅读】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9分30秒高能现场(音频) 华创证券电话会曝出假高管 回应:后续会发正式声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回应“打假”华创电话会:所谓“高管”因试用期没转正早已离职 2月19日晚间,华创证券召开了一场电话会议,原本波澜不惊的会议,却上演了现场“打假”的一幕。 会议中,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当众拆穿华创证券邀请的该公司“高管”并非遥望网络的人员,实为“假高管”。一场专业的电话会,最终在华创证券分析师的连声道歉中结束。 2月20日,遥望网络董秘马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BND)采访时表示,该所谓“高管”2018年时曾在公司工作,因试用期没转正而离职,其所提的经营性目标也与实际情况不符。 NBD:昨天华创证券电话会议邀请的“高管”是遥望网络的高管? 马超:我是中途接进电话会议的,接进去之后,电话会议里的“陈总”正在谈遥望的业务和业绩,之前发会议邀请的时候,写的是某龙头MCN公司运营总监,但是有朋友告诉我,他们研究员在群里私下通知会议的嘉宾来自遥望网络。 我们去核实了这次他们请的人,这个人在2018年3月底到2018年9月上旬在我们公司工作,试用期没转正,只是公司下面一个产品经理。 NBD:您在电话会议里面说类似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马超:1月份的时候,华创的研究员也做过一次电话会议,当时我也不知道,后面还是其他人把电话会议纪要发给我才知道,我看到电话会议纪要的文字版本,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和研究员电话沟通,问他们请的是不是遥望的人,因为我看上面涉及到的遥望网络的信息不太对,当时我们判断不太可能是遥望的员工出去讲,后面也核实了,不是我们的人。 所以当时我和研究员沟通,撤回电话会议纪要,也在小范围里向投资人澄清一下不是遥望的人,当时他们态度还挺好的,所以事情也就过去了。 这次会议也很突然,又请了一个专家,私下通知说是遥望的,我也很难理解。因为上次我也沟通过了,所以才有了昨天的事情。但也可能是研究机构判断失误,也不希望给他们带来多大影响。 NBD:电话会议里的嘉宾“陈总”提及了不少遥望网络的经营数据,这些数据真实么? 马超:电话会议里的专家要对遥望网络2020年做数据预判之类,我们都很敏感,既是非公开信息,也是一种预测性的行为,我们是不可能讲这个东西的,这种就很尴尬。另外,我们内部的确有经营性目标,比如2020年平均月流水之类的,基本没向市场公开透露过,而且电话会议里这个“陈总”讲的经营性目标,和公司实际的经营目标也是不符的,可能也是瞎讲。 NBD:遥望现在也是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2019年末2020年初网红经济备受投资者、投资机构、监管层关注,如果出现误导性的数据,会引发连锁反应吗? 马超:对,所以你说他们已经在开电话会议了,你说我不制止吧,也不合适,制止吧,大家都在录音,只不过我当时情绪也比较大,方式上不一定妥当,但是也希望大家都理解。[详情]
原标题 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 假老总遭遇真董秘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今天的A股拍案惊奇,我们聚焦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上假专家的现场“翻车”。 因为并购MCN头部企业遥望网络,女鞋厂商星期六化身A股网红概念龙头,股价暴涨。 股价大涨4倍的星期六,自创下36.55元的历史高价后,目前正在回落,截至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稿,该股较高点下挫近30%。 作为跨年度大龙头,围绕公司及网红产业的券商报告、调研会也是层出不穷。 公开消息显示,华创证券于2月19日举行的一场围绕MCN行业的电话会闹出乌龙。据悉,华创证券找来一位自称是遥望网络的专家,并由该专家在会上分享了一系列数据。会中,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当众拆穿该专家并非遥望网络的人员,实为“假专家”。一场专业的研究电话会议,最终在华创证券一位分析师的道歉声中结束。让人吃惊的是,这似乎是该分析师第二次闹下这样的乌龙。 *电话会开成打假会 据了解,在这场电话会上,来自华创证券的分析师和一位被介绍为遥望网络的陈总进行互动,针对MCN产业受疫情影响,遥望网络的产品构成、未来人员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问答和阐述。过程中,这位陈总对答如流,颇有一番见解,并透露出一些“内部”数据。 然后提问阶段突然就出现了不和谐气氛,一度非常尴尬。第一位提问者表示,自己是遥望网络的马超,并直接询问华创证券传媒行业某潘姓分析师(以下统称潘分析师):该陈总为遥望网络的何许人也。据星期六重组报告书表示,马超为遥望网络的董秘。 “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马超表示。 寂静许久后,潘分析师冒出两句“抱歉、抱歉”。马超继续追问,并表示已对这场电话会的内容进行了录音。而潘分析师终于表示,该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话音未落,马超质疑之声再起:“那为什么要说是遥望网络(的人),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 “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网络的所有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马超言语中显得有些愤怒。 *董秘质问:为什么还有第二次? 而从马超的言辞来看,类似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面对马超“上次是不是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事情”的质问,潘分析师称:“是的,对不起,我们给公司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马超有些无奈:“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不带这样玩的嘛,为什么还会有第二次?”。 马超表示,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了解,公司也是欢迎投资者来交流的,但不要整一堆假数据误导投资者。按照马超所称,遥望网络从来没有向市场报过2020年的目标、月均目标是多少。 *神秘陈总身份不详 这位神秘的陈总究竟出自何处?在马超追问下,潘分析师表示,该陈总实际并非从遥望网络邀请而来,是从某机构平台那里请的。潘分析师表示:“我们未对专家身份进行核实,存在信披层面的误导。而且(类似的事情)已经是第二次(发生),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非常抱歉”。 马超表示,理解交流的心情,但不理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你等律师函吧!”马超留下这句话后便不再发声。而潘分析师则连连道歉,并随之宣布电话会结束。 市场分析,此事似乎存在多种可能。一种是机构平台的专家资源库出了问题,导致分析师邀请错人;一种是分析师清楚专家身份故意而为之;或是事情还存在其他隐情。 经历前期的持续大涨后,星期六股价自1月下旬以来有所回落。近五个交易日(2月13日~19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13%。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详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网络的所有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 电话会议嘉宾被公司高管当场揭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拿到的这份录音文件总共时长16分8秒,整段录音的前9分30秒,都是这名自称是遥望网络的陈总分析公司和行业的前景。9分30秒后电话会议进入提问阶段,第一名提问者称自己是遥望网络的马超,直指本场电话会议邀请的嘉宾为冒牌货。据遥望网络的官网信息显示,马超为该公司董秘。 “我是遥望(网络)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这是XX吗?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能不能回答一下?”自称是遥望网络马超的提问者愤怒地质问。 “(这位专家)对公司也没有研究,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了解,是可以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最核心的是,不要用假数据误导投资者。我们从来没有给投资者报过2020年年度和月度目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是怎么出来的。请问这位陈总是遥望邀请的吗?”马超补充道。 图片来源:Wind “这位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非常抱歉。对不起,这次我们也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华创证券的潘总(音)回答到。这位潘总随后还补充道,参加电话会议的所谓遥望网络高管,并不是遥望网络邀请,而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专家库里的专家,并称华创此次也没有对专家的身份进行核实。 随后,潘总还明确表示,这已经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第二次在电话会议上“翻车”,并多次说“对不起”。 据Wind金融终端研报平台信息显示,华创证券的传媒团队中,确实有一位名潘姓分析师,为首席潘文韬。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资料,潘文韬自2017年8月28日入职华创证券,并于2018年7月29日在华创证券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资质。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 2月20日早上,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请求时表示,“这个研究员(指潘文韬)请的专家(指陈总)确实是一线业务的专家,并不是所说的假专家,不然不可能了解这么多,只是研究员当时为了保护专家个人身份而为。” 当记者问及参加电话会议的陈总是否是遥望网络的高管时,董广阳补充称,“这个陈总肯定不可能是(遥望网络的高管),如果是高管肯定了解内部信息了,其实这次主要是讨论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而且面临的是众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他们都有分辨能力。” 最后,就华创证券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董广阳补充称公司还在商量,并表示华创证券后续会发布正式声明。 但随后,董广阳又打电话给记者称,“希望媒体客观公正报道此事件,刚才所说内容不算数。目前华创证券对此事还在进一步核实当中。” 业内质疑前期华创证券提供数据真实性 从电话会议录音里可以听到,华创证券传媒团队邀请的所谓遥望网络陈总在会议上讲述:“2019年公司微信是1.5亿利润,游戏的广告代理是有3000万~4000万,这一块一直比较稳定,从2015年到现在都是这个水平;带货总的是有4000万~5000万。今年我们内部的KPI定的是月均2亿,因为第一季度从目前的水平来看达不到要求,我们可能靠后半程发力。如果月均2亿的话,那么全年就是24亿~25亿的目标。”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上述“陈总”的高谈阔论,遥望网络的董秘马超已经明确呼吁投资者不要相信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有关遥望的信息。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前期华创证券在推荐星期六,涉及遥望网络的数据究竟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从A股市场看,因为并购遥望网络,星期六一举成为网红经济概念板块龙头。股价从2019年12月的7元,一路飙涨至今年年初的36.56元,期间涨幅高达超过400%。 “从小的方面讲,可能是个别研究员或者公司一些业务上的能力不足。但是从大的角度看,有可能会颠覆整个卖方的公信力。”有行业人士认为。 2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上述电话会议事件,采访了星期六董秘办人士,该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对此事还在核实中。” 2月19日,星期六股价收盘大跌6.39%;截至2月20日10:05,股价跌幅超过7%。 附此次电话会议录音: 记者|蔡鼎编辑|谢欣 卢祥勇 杜恒峰 [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请假高管嘉宾欺骗投资者? 星期六躺枪大跌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0日讯 昨晚,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的电话会议遭遇“翻车”。华创证券邀请了一位号称星期六(002291.SZ)子公司遥望网络高管的“陈总”,给参会的机构投资者描绘起了公司的美好业绩。然而,这名所谓的“高管”在会议的提问环节被来自遥望网络的董秘马超当场揭穿。马超称,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随后,马超直接询问华创证券传媒行业某潘姓分析师:该陈总为遥望网络的何许人也。潘姓分析师冒出两句“抱歉、抱歉”。马超继续追问,并表示自己已对这场电话会的内容进行了录音。而潘姓分析师也终于表示,该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马超质疑之声再起:“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 今日,星期六股价以25.61元低开,截至发稿股价暴跌超6%。 华创证券于2002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机构字[2002]6号文批准成立,是国资控股的贵州省内唯一证券公司,注册资本金15亿元。 星期六的2018年年报显示,遥望网络自2019年3月起作为子公司并入星期六的合并报表范围。遥望网络是一家综合性数字营销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营销业务,是国内最早进入互联网流量整合领域的企业之一。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这场电话会前期正常进行,来自华创证券的分析师和一位被介绍为来自遥望网络的陈总进行了互动,针对MCN产业受疫情影响,遥望网络的产品构成、未来人员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问答和阐述。过程中,这位陈总可谓是对答如流,显得颇有一番见解,并透露出一些“内部”数据。 第一位提问者表示,自己是遥望网络的马超,并直接询问华创证券传媒行业某潘姓分析师:该陈总为遥望网络的何许人也。而据星期六重组报告书,马超为遥望网络的董秘。马超表示,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网络的所有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马超言语中显得有些愤怒。 “从小的方面讲,可能是个别研究员或者公司一些业务上的能力不足。但是从大的角度看,有可能会颠覆整个卖方的公信力。”有行业人士认为。 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事情要从2月18日,也就是华创证券召开的这场电话会议的前一天说起。当天,不少机构收到了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发来的一封神秘的电话会议通知,称邀请了“某龙头MCN公司运营总监陈总”作为参会嘉宾,对MCN行业及该公司的运营近况进行解读。 华创证券还特别提醒:为保护专家,本次电话会议为小范围定向邀请,烦请不要转发,并称“某龙头MCN公司近期内部明令禁止,我们邀请专家出来解读着实不易”……而直到电话会议开始,很多机构投资者才在华创证券的介绍下,知道了这位神秘的“陈总”的真实身份。 私募机构人士表示,这次事件,其实暴露了券商电话会议乱象的冰山一角,“很多券商,为了增加给机构投资者的所谓服务,经常追逐热点安排海量的电话会议。而为了提供所谓的‘干货’,又不惜搞一些假专家、假高管一起唱双簧,这完全是在欺骗投资者,性质非常恶劣!” 《第一财经》称,华创证券此次为星期六举行的“翻车”电话会议,在时机选择上颇为蹊跷。从2019年12月10日前后开始,星期六的股价便连番上扬,从7.4元左右款飙到1月17日的36.56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短短一个月左右飙涨近400%。在股价启动后,星期六的高管、股东便迅疾减持。根据该公司2019年12月25日披露,其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刚,董事、副总经理何建锋分别计划在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25.8万股、4.6万股,副总经理李礼计划减持7.6万股;股东深圳市星期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两名及一致行动人,则计划减持3294万股。1月17日,在其股价攀升最高峰时,上述三名高管全部减持完毕。[详情]
Wind 3C会议上午通知,原定于今日15:30召开的美的集团复工和后续政策分析展望会议、20:00召开的超高清行业交流会议因故取消。 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昨日在Wind上举行的电话会议中,邀请遥望网络(遥望网络于2018年底卖身A股上市公司星期六)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在提问环节被来自遥望的高管当场揭穿,场面十分尴尬。 该段录音9分30秒之前内容,是陈姓男子分析公司和企业发展前景。9分30秒之后内容显示,名为马超(音)的男子,直指本场电话会议邀请的嘉宾为冒牌货。表示遥望中高层领导中并无姓陈的,并提到,这次是华创传媒第二次请到“假专家”。最后,留下一句“等着接律师函”,录音结束。 录音中,马超(音)多次质问华创传媒团队“潘总”(音),公开信息显示,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团队中,仅有一位潘姓,为首席潘文韬。证券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潘文韬2017年8月底入职华创证券,并在华创证券供职期间取得分析师资格。 此事迅速在圈内传开,疑似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胡又文要求团队成员引以为戒,加强合规。 [详情]
原标题 邀请假专家被当场戳穿,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时机蹊跷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本来是为了推介企业业绩的嘉宾,却是假冒身份的“李鬼”,并被企业高管当场戳穿,这样尴尬的场面,却发生在券商电话会议上。这样荒诞的剧情,投资者需要怎样的几率,才能碰上? 然而, 2月19日晚间,网络流传的一段录音,就记录了这样一幕活生生的离奇剧情。根据多个社交媒体信息,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当天举办的一场电话会议上,疑似为会议嘉宾的A股公司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的高管,发布了一堆利好消息后,在提问环节被后者高管当场揭穿身份假冒,并指其发布了“一堆假数据”。 根据录音内容,自称来自遥望网络的一名男性,在提问环节多次提及“华创证券传媒”, 称主持电话会议、与介绍情况的嘉宾对话的男子为“潘总”。第一财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只有潘文韬一人姓潘。2019年11月,潘文韬刚刚获得某分析师评选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无名为“遥望”的企业。但上市公司星期六名下,却有一家名为遥望网络的公司,于2018年收购而来。凭借遥望网络网红带货概念,该公司从2019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中旬,短短一个多月内,股价便大幅上涨4倍左右。恰在股价最高峰,星期六高管、股东便大幅减持。 翻车的电话会议 根据网上流传的录音内容,“翻车”的电话会议,主要内容是通过券商分析师,邀请一家名为“遥望(音)”的企业人员,介绍公司2019年的业绩、2020年的经营规划、业绩增长情况。 从录音内容来看,会议大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两名男性通过问答的方式,介绍遥望网络2019年的业务发展情况,以及2020年的经营、业绩规划,市场约为9分钟稍多。在双方问答过程中,介绍情况的男性多次被称为“陈总”。 在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过程中,除了介绍情况男子的姓氏之外,作为介绍对象的企业名称,双方均未提及,直到提问环节才被提及。 录音内容显示,到了9分30秒之后,会议进入投资者互动阶段,第一个接入电话的并自我介绍称“遥望马超”(音)的男子,在电话接通后便立即质问,介绍问题的男子“到底是哪里的‘陈总’”,并称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并无陈姓人员,会议邀请的嘉宾是假冒该公司人员,且透露的是“一堆假数据”。 电话会议所请嘉宾,当场被戳穿假冒身份的情况,此前并不多见。而从网络流传录音中的双方对话来看,该电话会议的分析师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邀请冒牌专家,冒充遥望网络人员。类似的事情,此前就已经发生过一次。 “对公司有没有研究?如果对基本面有了解,我们欢迎跟投资者交流,但是最核心的是不要误导投资者,我们从来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的目标是多少。”录音内容还显示,这名自称“遥望马超”的男子质问,会议嘉宾“陈总”是在哪里邀请的。 “上次是不是已经有这个事情了,那为什么又搞一次?”名为马超的男子在录音中质疑,“如果有一次可以理解,大家也进行了沟通,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还有第二次呢?”而对方被指责后则连连道歉,并称自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 涉事分析师是谁? 在网络流传的录音中,这名自称名为马超的男子,在指责电话会议误导投资者的同时,多次提及会议主办方为“华创证券传媒”, 称主持电话会议、与介绍情况的嘉宾对话的男子为“潘总”。 录音内容显示,在遭到对方指责后,被称为“潘总”的男子多番道歉,承认嘉宾并非来自遥望网络,而是从“机构平台找出来的”,并为对专家身份核实“疏漏”致歉。 那么,录音中涉及的券商分析师、真实身份究竟,是否真的是华创证券工作人员?介绍对象“遥望”,又是哪家上市公司,马超是否果真来自该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团队中,只有一人姓潘,名为潘文韬。根据证券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潘文韬2018年7月取得执业资格。而就在两个月的2019年11月底,潘文韬团队刚刚获得了某券商分析师评选活动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某券商研究能力网络测评平台信息显示,2019年4月份以来,潘文韬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共对16家A股公司进行了研究、推荐,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传媒娱乐板块,其中包括分众传媒、三七互娱、光线传媒等。从推荐起始日计算,20日内涨幅超过25%的股票共有四只, 涨幅在10%至20%的亦有四只。 公开信息显示,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无一家名为“遥望”的企业。但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确实曾有一家名为遥望网络的公司,其全称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2017年摘牌,2018年被广东佛山的A股公司星期六收购。 第一财经查阅资料还发现,遥望网络确有一名叫马超的间接股东,且该公司早前聘任的董秘,同样名为马超。 根据星期六2018年披露的交易对方穿透核查信息,遥望网络的股东上饶市广丰区正维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正维投资),2017年7月发生了一次股东变动,其股东方剑于当年7月4日,将正维投资当时占比2%、18万元的认缴出资额,以26万元转让给马超。 而遥望网络2016年5月底也曾披露,马超2016年4月加入遥望网络,当时并未持有该公司股份。因原董秘方剑辞职,马超受聘接任董秘。 不过,第一财经未查到马超目前是否仍在遥望网络任职。 股价大涨股东减持 华创证券此次为星期六举行的“翻车”电话会议,在时机选择上颇为蹊跷。 从2019年12月10日前后开始, 星期六的股价便连番上扬,从7.4元左右款飙到1月17日的36.56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总市值也达到280亿元左右,短短一个月左右飙涨近400%。此后虽然有所回落,但截至2月19日收盘,其股价仍然高达27.98元。 而在股价启动后,星期六的高管、股东便迅疾减持。根据该公司2019年12月25日披露,其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刚,董事、副总经理何建锋分别计划在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25.8万股、4.6万股,副总经理李礼计划减持7.6万股;股东深圳市星期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两名及一致行动人,则计划减持3294万股。1月17日,在其股价攀升最高峰时,上述三名高管全部减持完毕。 星期六股价大幅攀升,与遥望网络设涉及的网红带货概念有直接关系。主要业务为从事互联网营销的遥望网络,此前曾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3月被星期六收购,成为后者控股子公司。在2019年半年报中,星期六称将大力布局线上渠道,通过直播等平台提供一站式选品服务。 根据星期六2018年9月披露的方案,截至2018 年 5 月底,遥望网络100%股权进行了评估,评估值为20.38亿元,星期六以17.7亿元的价格,从谢如栋、方剑等13名自然人股东,以及17名法人股东手中,收购88.5651%的股权。2019年3月,星期六完成收购,遥望网络标的股权过户至星期六名下。 收购遥望网络之前,主营女鞋业务的星期六大幅亏损。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5.03亿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52亿元、3.55亿元。2018年虽然扭亏,但净利润也只有893万元。 而收购完成之后,星期六的业绩大幅增长。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净利润6084万元,同比增长106.24%;扣非净利润6000万元,同比增长104.9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7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0.22%、432.56%。 大量存货一直是星期六的心头大患。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三季度,星期六的存活余额分别为15.1亿元,13.8亿元、14.1亿元、13.2亿元,虽然有所下降,但改善并不明显。 虽然从2018年前后开始,就已经布局线上渠道,但其销售额对星期六的销售贡献不大。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其线上销售金额合计仅为8900万元左右,在其营业收入中的比例仅为10%左右。 而上述录音内容显示,在这个被遥望网络自己人戳穿的电话会议上,被指为假冒遥望网络人员的“嘉宾”,在介绍情况时发布了该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将巨幅增长的利好消息。[详情]
来源:来咖智库 松狮 大型翻车现场。 最近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了一个大乌龙。MCN龙头星期六的人直接在电话会上开怼“伪专家”,还指责华创证券已经不是初犯,一些数据也没有经过公司确认,会严重误导投资者。 最近华创证券传媒组出了一个大乌龙。MCN龙头星期六的人直接在电话会上开怼“伪专家”,还指责华创证券已经不是初犯,一些数据也没有经过公司确认,会严重误导投资者。 星期六是2020年1月的最大牛股,一个月7块到36块,MCN龙头,市场关注度极高。星期六收购了遥望网络,遥望网络是星期六的子公司。 前面还比较正常,但问答环节投资者问感兴趣的问题,然后5216的参会者进行了提问。以下进入当面揭穿环节: 5216: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啊?这是傻X么,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漫长的沉默…… 主持人:抱歉抱歉! 5216:能不能回答一下?我已经录音了啊,前面所有的东西我都已经录音了。 漫长的沉默…… 主持人:这个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非常抱歉。 5126: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 主持人:对不起,确实我们给公司造成很大的麻烦。 5216: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个事情了? 主持人:是的。 5216:那为什么又搞一次?那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 主持人:对不起,领导。 5216:那不带这种玩的嘛,主要是对公司有没有研究,大家没有沟通,对不对,如果对基本面有了解,对投资人可以交流的,我们是可以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没有问题的。最核心的是,不要误导投资者,一堆的假数据,整一堆,干啥呢?我们从来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整个目标是多少,月均的目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怎么出来的,请问这个陈总是在遥望邀请的吗?[详情]
原标题:邀请假专家被当场戳穿,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时机蹊跷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本来是为了推介企业业绩的嘉宾,却是假冒身份的“李鬼”,并被企业高管当场戳穿,这样尴尬的场面,却发生在券商电话会议上。这样荒诞的剧情,投资者需要怎样的几率,才能碰上? 然而, 2月19日晚间,网络流传的一段录音,就记录了这样一幕活生生的离奇剧情。根据多个社交媒体信息,在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当天举办的一场电话会议上,疑似为会议嘉宾的A股公司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的高管,发布了一堆利好消息后,在提问环节被后者高管当场揭穿身份假冒,并指其发布了“一堆假数据”。 根据录音内容,自称来自遥望网络的一名男性,在提问环节多次提及“华创证券传媒”, 称主持电话会议、与介绍情况的嘉宾对话的男子为“潘总”。第一财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只有潘文韬一人姓潘。2019年11月,潘文韬刚刚获得某分析师评选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无名为“遥望”的企业。但上市公司星期六名下,却有一家名为遥望网络的公司,于2018年收购而来。凭借遥望网络网红带货概念,该公司从2019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中旬,短短一个多月内,股价便大幅上涨4倍左右。恰在股价最高峰,星期六高管、股东便大幅减持。 翻车的电话会议 根据网上流传的录音内容,“翻车”的电话会议,主要内容是通过券商分析师,邀请一家名为“遥望(音)”的企业人员,介绍公司2019年的业绩、2020年的经营规划、业绩增长情况。 从录音内容来看,会议大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两名男性通过问答的方式,介绍遥望网络2019年的业务发展情况,以及2020年的经营、业绩规划,市场约为9分钟稍多。在双方问答过程中,介绍情况的男性多次被称为“陈总”。 在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过程中,除了介绍情况男子的姓氏之外,作为介绍对象的企业名称,双方均未提及,直到提问环节才被提及。 录音内容显示,到了9分30秒之后,会议进入投资者互动阶段,第一个接入电话的并自我介绍称“遥望马超”(音)的男子,在电话接通后便立即质问,介绍问题的男子“到底是哪里的‘陈总’”,并称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并无陈姓人员,会议邀请的嘉宾是假冒该公司人员,且透露的是“一堆假数据”。 电话会议所请嘉宾,当场被戳穿假冒身份的情况,此前并不多见。而从网络流传录音中的双方对话来看,该电话会议的分析师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邀请冒牌专家,冒充遥望网络人员。类似的事情,此前就已经发生过一次。 “对公司有没有研究?如果对基本面有了解,我们欢迎跟投资者交流,但是最核心的是不要误导投资者,我们从来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的目标是多少。”录音内容还显示,这名自称“遥望马超”的男子质问,会议嘉宾“陈总”是在哪里邀请的。 “上次是不是已经有这个事情了,那为什么又搞一次?”名为马超的男子在录音中质疑,“如果有一次可以理解,大家也进行了沟通,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还有第二次呢?”而对方被指责后则连连道歉,并称自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 涉事分析师是谁? 在网络流传的录音中,这名自称名为马超的男子,在指责电话会议误导投资者的同时,多次提及会议主办方为“华创证券传媒”, 称主持电话会议、与介绍情况的嘉宾对话的男子为“潘总”。 录音内容显示,在遭到对方指责后,被称为“潘总”的男子多番道歉,承认嘉宾并非来自遥望网络,而是从“机构平台找出来的”,并为对专家身份核实“疏漏”致歉。 那么,录音中涉及的券商分析师、真实身份究竟,是否真的是华创证券工作人员?介绍对象“遥望”,又是哪家上市公司,马超是否果真来自该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团队中,只有一人姓潘,名为潘文韬。根据证券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潘文韬2018年7月取得执业资格。而就在两个月的2019年11月底,潘文韬团队刚刚获得了某券商分析师评选活动的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某券商研究能力网络测评平台信息显示,2019年4月份以来,潘文韬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共对16家A股公司进行了研究、推荐,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传媒娱乐板块,其中包括分众传媒、三七互娱、光线传媒等。从推荐起始日计算,20日内涨幅超过25%的股票共有四只, 涨幅在10%至20%的亦有四只。 公开信息显示,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无一家名为“遥望”的企业。但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确实曾有一家名为遥望网络的公司,其全称为“杭州遥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2017年摘牌,2018年被广东佛山的A股公司星期六收购。 第一财经查阅资料还发现,遥望网络确有一名叫马超的间接股东,且该公司早前聘任的董秘,同样名为马超。 根据星期六2018年披露的交易对方穿透核查信息,遥望网络的股东上饶市广丰区正维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正维投资),2017年7月发生了一次股东变动,其股东方剑于当年7月4日,将正维投资当时占比2%、18万元的认缴出资额,以26万元转让给马超。 而遥望网络2016年5月底也曾披露,马超2016年4月加入遥望网络,当时并未持有该公司股份。因原董秘方剑辞职,马超受聘接任董秘。 不过,第一财经未查到马超目前是否仍在遥望网络任职。 股价大涨股东减持 华创证券此次为星期六举行的“翻车”电话会议,在时机选择上颇为蹊跷。 从2019年12月10日前后开始, 星期六的股价便连番上扬,从7.4元左右款飙到1月17日的36.56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总市值也达到280亿元左右,短短一个月左右飙涨近400%。此后虽然有所回落,但截至2月19日收盘,其股价仍然高达27.98元。 而在股价启动后,星期六的高管、股东便迅疾减持。根据该公司2019年12月25日披露,其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刚,董事、副总经理何建锋分别计划在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25.8万股、4.6万股,副总经理李礼计划减持7.6万股;股东深圳市星期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两名及一致行动人,则计划减持3294万股。1月17日,在其股价攀升最高峰时,上述三名高管全部减持完毕。 星期六股价大幅攀升,与遥望网络设涉及的网红带货概念有直接关系。主要业务为从事互联网营销的遥望网络,此前曾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3月被星期六收购,成为后者控股子公司。在2019年半年报中,星期六称将大力布局线上渠道,通过直播等平台提供一站式选品服务。 根据星期六2018年9月披露的方案,截至2018 年 5 月底,遥望网络100%股权进行了评估,评估值为20.38亿元,星期六以17.7亿元的价格,从谢如栋、方剑等13名自然人股东,以及17名法人股东手中,收购88.5651%的股权。2019年3月,星期六完成收购,遥望网络标的股权过户至星期六名下。 收购遥望网络之前,主营女鞋业务的星期六大幅亏损。年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5.03亿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3.52亿元、3.55亿元。2018年虽然扭亏,但净利润也只有893万元。 而收购完成之后,星期六的业绩大幅增长。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净利润6084万元,同比增长106.24%;扣非净利润6000万元,同比增长104.9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7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20.22%、432.56%。 大量存货一直是星期六的心头大患。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三季度,星期六的存活余额分别为15.1亿元,13.8亿元、14.1亿元、13.2亿元,虽然有所下降,但改善并不明显。 虽然从2018年前后开始,就已经布局线上渠道,但其销售额对星期六的销售贡献不大。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其线上销售金额合计仅为8900万元左右,在其营业收入中的比例仅为10%左右。 而上述录音内容显示,在这个被遥望网络自己人戳穿的电话会议上,被指为假冒遥望网络人员的“嘉宾”,在介绍情况时发布了该公司2020年经营业绩将巨幅增长的利好消息。[详情]
券商调研会请到“假专家”?星期六子公司高管“怒怼”华创证券分析师 每日经济新闻 曾剑 缘于并购了MCN头部企业遥望网络,女鞋厂商星期六(002291,SZ)化身A股网红概念龙头,股价暴涨。这样的明星股票自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围绕公司及网红产业的券商报告、调研会也是层出不穷。一些券商想尽办法,试图吸引资方的目光。然而,若安排不当,则可能闹出笑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到的一份录音显示,华创证券于2月19日举行的一场围绕MCN行业的电话会闹出了大乌龙。据悉,华创证券找来一位自称是遥望网络的专家,并由该专家在会上分享了一系列数据。而会中,遥望网络董秘马超突然现身,当众拆穿该专家并非遥望网络的人员,实为“假专家”。一场专业的研究电话会议,最终在华创证券一位分析师的连连道歉声中结束。更为让人吃惊的是,这似乎已经是该分析师第二次闹下这样的乌龙。 电话会开成打假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场电话会前期正常进行,来自华创证券的分析师和一位被介绍为来自遥望网络的陈总进行了互动,针对MCN产业受疫情影响,遥望网络的产品构成、未来人员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问答和阐述。过程中,这位陈总可谓是对答如流,显得颇有一番见解,并透露出一些“内部”数据。 不过,和谐愉快的气氛在提问阶段被打破。第一位提问者表示,自己是遥望网络的马超,并直接询问华创证券传媒行业某潘姓分析师(以下统称潘分析师):该陈总为遥望网络的何许人也。而据星期六重组报告书,马超为遥望网络的董秘。 “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马超表示。 马超一席话,顿时让会议陷入沉默状态。寂静许久后,潘分析师冒出两句“抱歉、抱歉”。马超继续追问,并表示自己已对这场电话会的内容进行了录音。而潘分析师也终于表示,该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话音未落,马超质疑之声再起:“那为什么要说是遥望网络(的人),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 “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网络的所有信息,大家都不要相信。”马超言语中显得有些愤怒。 已经是二度犯错 而从马超的言辞来看,类似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面对马超“上次是不是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事情”的质问,潘分析师称:“是的,对不起,我们给公司又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就此,马超显得有些无奈:“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不带这样玩的嘛,为什么还会有第二次?”。 马超表示,如果对公司的基本面有了解,公司也是欢迎投资者来交流的,但不要整一堆假数据误导投资者。按照马超所称,遥望网络从来没有向市场报过2020年的目标、月均目标是多少。 这位神秘的陈总究竟出自何处?在马超的追问下,潘分析师表示,该陈总实际并非从遥望网络邀请而来,是从某机构平台那里请的。潘分析师表示:“我们未对专家身份进行核实,存在信披层面的误导。而且(类似的事情)已经是第二次(发生),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非常抱歉”。 马超表示,理解交流的心情,但不理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你等律师函吧!”马超留下这句话后便不再发声。而潘分析师则连连道歉,并随之宣布电话会结束。 综上来看,此事似乎存在多种可能。一种是机构平台的专家资源库出了问题,导致分析师邀请错人;一种是分析师清楚专家身份故意而为之;或是事情还存在其他隐情。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 经历前期的持续大涨后,星期六股价自1月下旬以来有所回落。近五个交易日(2月13日~19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13%。[详情]
华创推票翻车事件 来源 金融人PLUS 1 现在吹票已经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正规军都开始串通造假了。 就像蝗虫这个事,不少研究员连核实都没有去,就开始出研报列股票池了。昨天,更是爆出了华创证券利用假专家吹星期六,误导投资者的丑闻。 本来,星期六的主营业务是鞋包服饰的生产销售,包装后,股票坐了火箭一样。 星期六是2020年1月的最大牛股,一个月7块到36块,MCN(Multi-Channel Network)概念龙头,市场关注度极高。星期六收购了遥望网络,遥望网络是星期六的子公司。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华创开卖方电话会议,邀请了星期六旗下的遥望网络的陈姓高层。然后在会议上吹了一堆数据像模像样的,总之就是看好星期六,大家使劲买买买。 吹完了到了互动时间,第一个打进电话的是遥望网络的马超(音译)。当时就怒了,说刚才是哪个陈总?是傻X么,我们中层以上的就没有姓陈的。然后说你们这个是第二次用假冒的身份来造谣了。说不要误导二级市场投资者。然后华创的就一个劲的道歉,也就是承认多次造假了。 来听听录音(可直接拉到9分45秒听劲爆内容) 华创造假来自金融人PLUS00:0016:08 前面还比较正常,但问答环节投资者问感兴趣的问题,然后5216的参会者进行了提问。被当场揭穿。 录音翻译如下: 下面有请电话尾号为5216的参会者进行提问,请优先提供您的姓名和机构名,谢谢。听得到,北京 5216: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啊?这是傻X么,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漫长的沉默…… 主持人:抱歉抱歉! 5216:能不能回答一下?我已经录音了,前面所有的东西我都已经录音了。 漫长的沉默…… 主持人:这个专家不是MCN这一块的,非常抱歉。对。然后他的有些东西都是。。。 5126: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从今天开始华创证券传媒所有关于遥望的信息,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 主持人:对不起,确实我们给公司造成很大的麻烦。对不起 5216: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个事情了? 主持人:是的。 5216:那为什么又搞一次?那大家还有没有一点信任? 主持人:我们这边的确可能想投基金。。对不起,领导。 5216:那不带这种玩的嘛,主要是对公司有没有研究,大家没有沟通,对不对,如果对基本面有了解,对投资人可以交流的,我们是可以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没有问题的。最核心的是,不要误导投资者,一堆的假数据,整一堆,干啥呢?我们从来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整个目标是多少,月均的目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怎么出来的,请问这个陈总是在遥望邀请的吗? 主持人:不是遥望邀请的,是专家库里面的,对不起,对! 5216:对,我说我有一次我能够理解对吧?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对吧?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第2次??? 主持人:对,这边是我不好,也不能怪专家!对! 5216:不是,我也很纳闷。这个专家是怎么出现的呢?专家为什么称自己是遥望的呢? 主持人:这是我们通过一个机构平台然后去找出来的。对,当时跟曹总也您这边沟通过的,对。我当时所以我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对,对不起,我们华创传媒这边在一些专家的核实层面的确做了很大的一个疏漏,然后也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一个麻烦。 主持人:其实所有的信息的话,我们今天这开的话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误导,所以我们这边给各位领导也道歉一下,然后也麻烦各位领导在我们这次电话会议上面,也不要再相信专家所讲的,然后一切还是咱们上市公司这边最新的沟通情况为准,然后还是非常抱歉给咱们上市公司一直给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带来很大的困扰,非常抱歉! 2 说实话,现在这个社会信息这么公开,你弄个假的公司高层吹票。很容易穿帮的。但是是什么利益驱使,他们敢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一而再的去做。上次就被人家发现了,没有追究,这次又来。 此次事件迅速发酵,疑似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要求团队成员引以为戒,加强合规。 录音中,马超多次质问华创传媒团队“潘总”,公开信息显示,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团队中,仅有一位潘姓,为首席潘文韬。证券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潘文韬2017年8月底入职华创证券,并在华创证券供职期间取得分析师资格。工作经验仅为3年,就成了首席。。 在录音的最后,该遥望高层留下一句“等着接律师函”,录音结束。那么录音中的“潘总”是否就为潘文韬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详情]
震惊!“李逵”现场抓“李鬼”,华创证券电话会议曝出假高管!研究所所长独家回应:华创后续会发正式声明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谢欣 2月19日晚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得一份录音文件显示,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在2月19日举办的电话会议中,邀请已成为 “网红”概念股星期六旗下公司的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遥望网络)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然而,这名所谓的“高管”在会议的提问环节被来自遥望网络的高管当场揭穿,场面十分尴尬。 2月19日晚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得一份录音文件显示,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在2月19日举办的电话会议中,邀请已成为 “网红”概念股星期六旗下公司的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遥望网络)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然而,这名所谓的“高管”在会议的提问环节被来自遥望网络的高管当场揭穿,场面十分尴尬。 电话会议嘉宾被公司高管当场揭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拿到的这份录音文件总共时长16分9秒,整段录音的前9分30秒,都是这名自称是遥望网络的陈总分析公司和行业的前景。9分30秒后电话会议进入提问阶段,第一名提问者称自己是遥望网络的马超(音),直指本场电话会议邀请的嘉宾为冒牌货。据遥望网络的官网信息显示,马超为该公司董秘。 “我是遥望(网络)的马超(音),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潘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这是XX吗?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能不能回答一下?”自称是遥望网络马超的提问者愤怒地质问。 “(这位专家)对公司也没有研究,如果对公司基本面有了解,是可以交流的,我们也欢迎投资者交流。最核心的是,不要用假数据误导投资者。我们从来没有给投资者报过2020年年度和月度目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是怎么出来的。请问这位陈总是遥望邀请的吗?”马超补充道。 “这位专家不是MCN(多频道网络)这一块的,非常抱歉。对不起,这次我们也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华创证券的潘总(音)回答到。这位潘总随后还补充道,参加电话会议的所谓遥望网络高管,并不是遥望网络邀请,而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专家库里的专家,并称华创此次也没有对专家的身份进行核实。 随后,潘总还明确表示,这已经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第二次在电话会议上“翻车”,并多次说“对不起”。 据Wind金融终端研报平台信息显示,华创证券的传媒团队中,确实有一位名潘姓分析师,为首席潘文韬。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资料,潘文韬自2017年8月28日入职华创证券,并于2018年7月29日在华创证券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资质。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 2月20日早上,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的置评请求时表示,“这个研究员(指潘文韬)请的专家(指陈总)确实是一线业务的专家,并不是所说的假专家,不然不可能了解这么多,只是研究员当时为了保护专家个人身份而为。” 当记者问及参加电话会议的陈总是否是遥望网络的高管时,董广阳补充称,“这个陈总肯定不可能是(遥望网络的高管),如果是高管肯定了解内部信息了,其实这次主要是讨论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而且面临的是众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他们都有分辨能力。” 最后,就华创证券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董广阳补充称公司还在商量,并表示华创证券后续会发布正式声明。 但随后,董广阳又打电话给记者称,“希望媒体客观公正报道此事件,刚才所说内容不算数。目前华创证券对此事还在进一步核实当中。” 业内质疑前期华创证券提供数据真实性 从电话会议录音里可以听到,华创证券传媒团队邀请的所谓遥望网络陈总在会议上讲述:“2019年公司微信是1.5亿利润,游戏的广告代理是有3000万~4000万,这一块一直比较稳定,从2015年到现在都是这个水平;带货总的是有4000万~5000万;GAV从2019年9月份是500万,10月份的1000万,11月是4000万,12月就达到了1.3亿的水平。今年我们内部的KPI定的是月均2亿,因为第一季度从目前的水平来看达不到要求,我们可能靠后半程发力。如果月均2亿的话,那么全年就是24亿~25亿的目标。”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上述“陈总”的高谈阔论,遥望网络的董秘马超已经明确呼吁投资者不要相信华创证券传媒团队有关遥望的信息。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前期华创证券在推荐星期六,涉及遥望网络的数据究竟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从A股市场看,因为并购遥望网络,星期六一举成为网红经济概念板块龙头。股价从2019年12月的7元一线,一路飙涨至今年年初的36.56元,期间涨幅高达超过400%。 “从小的方面讲,可能是个别研究员或者公司一些业务上的能力不足。但是从大的角度看,有可能会颠覆整个卖方的公信力。”有行业人士认为。 2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上述电话会议事件,采访了星期六董秘办人士,该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对此事还在核实中。”[详情]
华创证券大型翻车现场背后的几个真相 来源 年均复合增长率 原创 CAGR 晚上吃多了睡不着,想起几个小时前听说的瓜,我是第一次听说的这子公司,对行业也只有消费者层次的理解,但进一步看到股价表现就觉得这里头不简单,于是用手机码了这几段话,只为消食,想哪写哪,没什么逻辑。 话不多说先上图: 简单来说,华创证券邀请投资人参与的关于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遥望网络的交流会上,华创通过三方专家网络邀请的遥望网络的“陈总”做了一场分享,在QA环节被遥望网络董秘拨入并当场指出:公司中层以上没有姓陈的,而且华创是第二次请“假专家”。场面一度极为尴尬。而令我意外的是,这个电话会没有立刻结束,而是留着让这位董秘在电话上一顿痛骂了,并以“等着收律师函”结束对话。 录音网上很多,找不到的可以在公众号里找我要“录音”。 我没有做过卖方研究,但我五六年前在公募基金短暂呆过,当时参与了不少电话会和卖方路演。这个录音听完有很多takeaways,但有一个疑惑让这个故事听起来特别别扭: 这个专家真得是假专家吗?为什么要请假专家?假专家的数据哪里来? 如果不是假专家,为什么要骗人? 首先从几个事实和逻辑开始: 1、投资人为什么要参会? 挖信息、收集逻辑,最好是挖到独有的信息,赚信息不对称的钱(市场就是如此无效) 2、卖方研究为什么要组织电话会? 卖方靠投资人的打分获得分仓佣金,因此要cover好投资人爸爸(想起了颜色更加丰富的场面),绝大部分投资人其实更倾向支持那些能让自己赚钱的研究员,而不是那些仅仅满足自己私欲的。 而什么能赚钱? 信息。 因此可以看到卖方为了让买方赚钱,带研究员见上市公司高管,找人买数据,私下做尽调,用高科技技术监测公司特定经营活动。 而这次请来的专家,就是用来报数据之用。录音中提到了诸如平台带货GMV、各业务利润规模、未来的规划、人员的结构,如果数据靠谱,投资人可轻易据此调整自己的估值模型,判断股价位置。可惜的是,他们却听信了一个假专家的消息。 其实卖方研究员的角色挺拧巴,与上市公司董秘是战略合作,但是钱却要从投资人手里直接拿,两头都要服务好,自己还要受严格监管。 3、专家网络为什么要参与? 专家网络其实就是人贩子,他们作为第三方平台,拥有大量行业内专家名册,通过为客户找到特定的专家并说服其接受客户的访谈赚取佣金。目前主流平台向客户收取专家咨询费,另一端则向专家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专家网络一般不会挑客户,主要客户满意即可。一般专家级别越高,咨询经验越丰富,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可能就越高。因此他们有动机虚报专家资历、专长、title。 4、专家为什么参与? 钱。 当然也有很多细节在里面,专家有时为了争取好的价格可能会虚报title,为了避嫌可能会隐瞒身份(毕竟是营业外收入),为了能让专家网络说服他们客户会吹牛批。 5、公司高管为什么参与? 看见一个有案底的人有行凶嫌疑,谁都要跟踪一下看看情况吧。而且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作为投行出身的董秘有天生的敏感度。 分析完五方动机和相关事实,我们进一步看看投资人和研究员到底折腾什么,以至于让一个卖方研究员敢拿职业生涯来赌? 闹剧的主角遥望网络估值20亿,上市公司星期六花了18亿买了89%股权。注意,星期六18年全年利润仅0.17亿,而遥望网络为1.7亿。显然,星期六未来的盈利和股价支撑全得靠遥望网络带来的边际遐想。 根据遥望网络在投资者调研里提到,其实他们18年四季度就开始推进社交电商服务直播卖货,如今已经是头部MCN机构,签约艺人包括王祖蓝、张柏芝、李宣卓等,均是流量明星。 根据当年的利润承诺,遥望网络19-21年至少达到1.6亿、2.1亿和2.6亿,实际利润可能要干到2.1亿、2.6亿和2.8亿。 目前上市公司3Q19合并利润1.1亿,wind一致预测19年归母净利润为1.42亿,三季报公司预计利润在1.5~2.0亿之间。 2019年底,公司一度蹭上了李子柒概念,股价一飞冲天,一个多月股价从7块涨到34块,涨了近4倍,成为了大牛股,这一下点燃了所有投资人对公司基本面的求知欲。 到底公司是否能够实现承诺?是否能如期交出这份成绩单?是否会超预期完成?这决定了股价背后的故事,也是投资人需要判断的核心问题。 如果你是投资人,你想如何去了解客观情况? 没错,问人,问对的人。 可以看到,第四季度之后,根据公司披露的会议纪要,公司至少接受了6波投资人调研,这里参与的主要包括卖方研究员、公募私募投资人等。 想要知道公司经营情况如何,直接问公司自然少不了。 这里出现了新的问题: 6、为什么公司愿意与投资人沟通? 这里有很多解释,学术上也做了很多探讨。如公司与投资人保持沟通和联系,有利于公司取信于投资人,有利于投资人降低偏见,是公司释放信号,甚至是营造投资人核心圈层的过程。 这里面很重要一点,为了让沟通的内容公平的与所有投资人分享,会议纪要将会被要求披露出来。但是这些信息是否全面涵盖沟通的内容?开会的时间和发布的时间是否相差过大使得提前知道信息的人可以提前操作?大家可以自己跑跑数据琢磨一下。 根据已有事实,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 1、这个专家真得是假专家吗?为什么要请假专家?假专家的数据哪里来? 2、如果不是假专家,为什么要骗人? 回答问题1,我们要从后往前推: 假专家的数据,要么是编的,要么是别人给的; 假设是别人给的,则存在愿意给数据的人,但卖方研究员既然聘请专家网络去寻找这类愿意给数的人,自然他们是不会漏掉这类人,则卖方其实能够用极低的成本(比如让假专家介绍)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人(真专家),与事实不符,因此该假设不合理。 所以专家的数据是自己编的?那为什么要找一个假专家给投资人报一个自己编的数?显然他手里不可能有准确的数据,投资人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可能对吗?如果错了没赚到钱,这对卖方有何意义?没有任何意义。 会不会专家网络或者专家虚报身份?不会,卖方在录音里虽然被打假时有一段时间沉默,但那段时间并不足以用来核实专家身份。此外,卖方并没有把锅甩给专家网络,甚至独自揽下责任(尽管这对自己所在机构并不负责任)。 问题1至此已经有了一个模糊而正确的答案。 其实问题1搞清楚后,问题2却显得没那么重要。甚至还有很多问题都不一定重要,比如为什么被抓包两次,为什么第二次被抓包还显得如此没经验,为什么不甩锅。 甚至问题1的结果也没那么重要,投资人要的只是数据,其他的事情交给卖方处理就好。 毕竟,可服务投资人的卖方那么多,而真的专家手里的数据也不一定可信,受骗经验丰富的投资人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当然,如果数据可信,结合公开数据分析,你觉得全年业绩预计会怎么样呢?欢迎留言。[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电话会竟请了一个假高管!真高管潜伏其中突然现身打假 夜路走得多了,李鬼总会撞上李逵。 2月19日晚间,华创证券召开了一场“假电话会议”:邀请了一位号称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陈总”的假高管,绘声绘色地给参会的机构投资者描绘起了公司的美好业绩……可正当机构投资者奋笔疾书记录陈总抛出的“干货”的时候,真高管突然接入电话会议,现场打假: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一场持续了不到20分钟的电话会议,竟有一半的时间是真高管在怒斥邀请假高管举办假电话会议的华创证券。参会的机构投资者大呼上当,“这就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骗局!”华创证券也自称冤枉,“‘陈总’是第三方介绍的……” “李鬼撞上李逵” “喂喂喂,我是遥望的马超!我想请问一下华创的王刚(注:会议主持人,王刚为化名,下称:王总)王总,这是遥望的哪个陈总啊?这是XX吗?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陈总?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2月19日晚间,华创证券的电话会议刚进行到投资者提问环节,就被突然接入进来的一个电话打断了。 图片来源:Wind资讯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晚电话会议的主角——星期六子公司遥望网络董秘马超。马超质问的这个“陈总”,据邀请其前来参会的华创证券介绍,乃是遥望网络的运营总监。但马超却称“遥望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怎么回事?电话那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事情要从2月18日,也就是华创证券召开的这场电话会议的前一天说起。当天,不少机构收到了华创证券传媒团队发来的一封神秘的电话会议通知,称邀请了“某龙头MCN公司运营总监陈总”作为参会嘉宾,对MCN行业及该公司的运营近况进行解读。 华创证券还特别提醒:为保护专家,本次电话会议为小范围定向邀请,烦请不要转发,并称“某龙头MCN公司近期内部明令禁止,我们邀请专家出来解读着实不易”……而直到电话会议开始,很多机构投资者才在华创证券的介绍下,知道了这位神秘的“陈总”的真实身份。 “我知道参会嘉宾是遥望网络的高管后还是挺感兴趣的。”一位当晚参会的私募基金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遥望网络是星期六在2018年收购的一家MCN公司,去年12月以来,因为直播带货概念,星期六股价开始飙涨,眼下又赶上了另一个风口——疫情之下的宅经济概念。” 图片来源:Wind资讯 电话会议一开始,“陈总”先对MCN行业和遥望网络的业务进行了介绍。随后,华创证券的王总与“陈总”进行了三轮问答,尺度很大,甚至涉及到了遥望网络去年的业绩情况和今年的业绩目标。结果,投资者提问环节刚开始,“李逵”拍马杀到,然后会议的主题就成了马超对华创证券王总的斥责: 马超:能不能回答一下?我已经录音了,前面所有的东西我都录音了。 王总:这个专家不是MCN这块的,非常抱歉,他的有些东西都是那个…… 马超:那为什么说是遥望的?!不要这样误导投资者好不好?从今天开始,华创传媒关于遥望的所有信息,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相信! 王总:对不起,我们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对不起…… 马超:不带这种玩的嘛!主要是不要误导投资者,一堆的假数据啊,这个那个的,干啥呢?!我们从来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的目标是多少、月均的目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目标怎么来的! ………… 最后,马超甩下一句“行了,你等律师函吧!”一阵尴尬的沉默后,这场持续了不足20分钟的电话会议就草草结束了。 不是第一次了 “我们真的很抱歉,正在跟公司那边沟通。”2月19日深夜,主持这场电话会议的华创证券王总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也是“受害者”,“这个‘陈总’是一个第三方机构平台介绍的,我们事先没有认真核实身份,现在我们已经打不通这个‘陈总’的电话了。” 马超在电话中指出,这已经不是华创证券传媒团队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故”了。“上次是不是有一次这样的事情了,王总?”马超质问道,“如果有一次我们能够理解,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对吧?但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能有第二次呢?我们大家之间还能不能有一点信任?” “大家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对不对,不要欺骗投资者嘛。”马超表示,如果投资者对公司的基本面有研究,他不介意跟投资者交流,也欢迎投资者一起交流,“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啊,大家为了什么啊,大家都是在市场上求生存的人。” 实际上,2月18日,马超刚刚陪同遥望网络董事长谢如栋,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与包括华夏基金在内的众多投资者进行了交流。讽刺的是,2月19日晚间,星期六将上述投资者交流记录进行披露的时候,华创证券的“假电话会议”正在进行中。 图片来源:Wind资讯 “陈总”在电话会议中甚至不顾违反信披规则,“透露”了遥望网络2019年的利润构成和2020年的业绩目标,而且有零有整,“2019年微信这边是1.5亿元利润,游戏广告代理三四千万,带货这一块有四五千万……今年我们内部的KPI是每个月做到两个亿,一年下来24亿、25亿这样子。” 参会的机构投资者,虽然在电话会议里没有机会发表一言一语,但会后私下交流时则大呼荒唐,“那个‘陈总’透漏2019年业绩和2020年业绩目标时,我就觉得不对劲了。事后看来,这不光是误导,而且完全是欺骗!”上述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他还表示,这次事件,其实暴露了券商电话会议乱象的冰山一角,“很多券商,为了增加给机构投资者的所谓服务,经常追逐热点安排海量的电话会议。而为了提供所谓的‘干货’,又不惜搞一些假专家、假高管一起唱双簧,这完全是在欺骗投资者,性质非常恶劣!” 中国证券报记者连夜向星期六的一位高管进行求证,他表示,“我们事先完全不知道华创证券有这么一个电话会议,因为我们要进行信息披露的,如果真的有公司高管参加券商组织的电话会议的话,我们肯定会事先知道的,我也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详情]
原标题:华创证券传媒电话会翻车:第2次请假专家被揭穿 来源:新浪财经据多位微博网友爆料,华创证券传媒团队今天举办的电话会议中,邀请遥望网络(遥望网络于2018年底卖身A股上市公司星期六)高管分析行业和公司,在提问环节被来自遥望的高管当场揭穿,场面十分尴尬。 该段录音9分30秒之前内容,是陈姓男子分析公司和企业发展前景。9分30秒之后内容显示,名为马超(音)的男子,直指本场电话会议邀请的嘉宾为冒牌货。表示遥望中高层领导中并无姓陈的,并提到,这次是华创传媒第二次请到“假专家”。最后,留下一句“等着接律师函”,录音结束。录音中,马超(音)多次质问华创传媒团队“潘总”(音),公开信息显示,华创证券传媒行业团队中,仅有一位潘姓,为首席潘文韬(金麒麟(603586)分析师)。证券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潘文韬2017年8月底入职华创证券,并在华创证券供职期间取得分析师资格。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详情]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