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作为进博会“买买买”的主力军,今年中央企业全球“大扫货”模式再度开启。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组建了99个交易分团,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中央企业所属近1300家企业的17500多名专业采购人员注册参会。
百亿大单频现
本届进博会央企的采购清单中,不仅有高端技术类商品,也有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类商品,其中医疗健康、食品及农产品等商品采购金额有望增长1倍以上;绿色低碳商品占比也将持续提升,尤其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类商品备受青睐。
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来自沙特、伊拉克、瑞士、新加坡等国的15家知名企业签订了16项合同,金额超330亿元。
中粮集团签下超百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大单,这是中粮集团连续第五次在进博会下单。中粮集团的购物车里装入了与国人餐桌息息相关的粮、油、糖、肉、乳、酒等产品,也装进了国内食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所需的油脂油料、玉米、大麦、高粱、棉花等品类,把来自全球更多产区、不同口味的优质农粮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新加坡、阿联酋、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客户签订合作协议,采购高品质的能源化工产品,并在科技研发、生产数字化等方面开展合作,采购总额超过110亿美元。
能源类央企更是收获颇丰。
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分别与联益集团、(中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斯伦贝谢等30家合作伙伴签署30份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达到167.9亿美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与来自6个国家的9家企业签约开展合作,并与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企业采购签约,涉及原油、化工品、设备、材料等11大类26种产品,采购签约金额达401亿美元。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与18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5年累积签约金额突破500亿美元,显示了我国海洋油气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央企采购金额的提升,意味着中国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并且正在逐步得到释放;意味着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在实践当中得到了落实;也意味着我国与世界高水平的产业融合,产业链供应链的对接正在进一步深化。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进博会是感知中国经济脉搏的窗口。”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说,通过中央企业在进博会的采购,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大、韧性强,对优质商品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中央企业更加重视创新,希望通过采购高科技产品与服务,促进更好发展。
在本届进博会,18家中央企业自主申报了23场配套活动,商务部、国资委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还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共同举办了“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分论坛,发布《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并启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为中外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彭华岗表示,国资央企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实现更高目标。他强调,将进一步深化与全球伙伴在长效机制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科技领军企业、一批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一批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