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首钢矿业水厂铁矿,可以看到数台“庞然大物”——电动宽体矿车来回奔忙、秩序井然。和以往不同的是,这10台矿用卡车驾驶室内并没有司机,它们已成功通过无人驾驶运行测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科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钢集团“三创”交流会强调,钢铁企业亟需通过数字化推进智能生产、智慧运营、协同生态,不断提高生产制造效率、绿色环保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矿用卡车无人驾驶,是首钢矿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
- 这是一次突破传统的科技赋能 -
无人驾驶成为现实
上午10时,在生产指挥中心,集控工和调度员正在监测无人驾驶矿用卡车运行情况。在他们面前,有一个酷似游戏设施的驾驶位,用于现场矿用卡车出现问题及时远程接管。这里刹车、油门、档位、方向盘一应俱全,三台显示器将矿用卡车各方向360度呈现出来。
在驾驶位前的大屏幕上,采场运输情况一目了然,一个个小的矿用卡车模型在地图道路上缓缓移动。
经过调试,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顺利投运,改变了以往司机在户外驾驶室内手动操作的传统模式。在无人状态下,矿用卡车自主运行,确保“运、装、卸、停”全流程无人驾驶顺稳有序。通过5G信号,集控工和调度员可在两公里外的生产指挥中心远程监测每一辆矿用卡车的位置、时速、里程及其它运行信息。
设备室副主任邱永江说:“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水厂铁矿正在加强智能矿山建设。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措施用于生产。”
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集控工正在远程查看现场情况
- 这是一次资源配置的深刻变革 -
节约人力近50%
无人驾驶,让水厂铁矿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代替、节约了人力资源。采用以往的运输模式,产线每班运行8台矿车,4个班次需配置35名司机。无人驾驶后,每班在室内配置集控工和调度员各1人,在室外配置现场队长和接管员各1人,4个班次共配置18人,精简人力48.6%,缓解了汽运作业区人员紧张的局面。
集控工、调度员负责操作云控平台,统一指挥调度、绘制地图数据、关注运营信息、出现问题远程遥控接管;现场队长、接管员负责现场的协调统筹、巡视巡查及接管。多级管控确保无人驾驶稳定运行。
从事矿用卡车驾驶的司机李五星现在成了一名集控工,他说:“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一线职工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前我是矿车司机,每天在野外手动驾驶,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生产指挥中心就能完成任务,环境好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很多。”
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正在行进中
- 这是一次挖潜提效的主动尝试 -
装运效率达到预期
走进水厂铁矿,10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正满负荷运行,据介绍,每台荷载约为74吨物料,平均行驶速度达到每小时15公里,综合效率达到预期。
与人力相比,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除了充电,可以全天候不间断运行,节省了司机交接班和用餐停车时间。
除了充分利用矿用卡车自身优势,还要在具体作业流程上优化设置,让矿用卡车适应生产需求。在调试过程中,水厂铁矿与厂家技术人员联合攻坚,努力提升运输效率。
派车环节实现均衡派车、自由规划。根据拖电勾机装载时间、排队情况,矿用卡车底盘线控自主计算协调分配矿用卡车就近运输,变“固定分配”为“自由分配”,减少矿用卡车排队时间。
装载环节实现精准定位、人机交互。装载现场空间环境复杂,装载位置实时变化,给矿用卡车停车位选定带来难度。矿用卡车协同作业系统发挥“高精度定位,人机交互感知扫描”功能,感知环境自动生成装车位置。拖电勾机司机通过内置屏幕观看地图信息,在辅助终端微调即可精准选定矿用卡车停车位。
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正在进行装车作业
- 这是一次本质安全建设的具体行动 -
运输实现无人则安
让矿车司机从繁重的驾驶中解放出来,实现“无人则安”是推行无人驾驶的初衷。
水厂铁矿对采场实行封闭管理,禁止闲杂人员、车辆随意进入。进入采场的生产指挥车辆全部安装辅助终端,实现陌生车辆与矿用卡车互相通信。在采场相遇,矿用卡车会主动识别来车,针对风险程度进行减速、停车或绕障等操作。
说起安全,汽运作业区副主任陈小松深有感触,他说:“以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司机的安全,夜间开车司机容易犯困,雨雪天气路况不好更让人不放心。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顾虑这些问题了。”
无人驾驶矿用卡车的安全行驶,对路面平整度和宽度要求较高。水厂铁矿整修了道路,改善采场无人驾驶场地工况,使道路上下起伏不超过300毫米,宽度达到17.5米,弯道、破碎站口等特殊点位达到20米和25米,最大限度满足无人矿用卡车通行需求。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