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丨竹影编辑丨一凡编审丨云顶
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与沱江的交汇处,泸州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源远流长的酿酒文化,成为中国白酒的重要生产基地,成就了“川酒甲天下”的美名。
同样在泸州,不仅有美酒香醇,更有与白酒产业共同发展的优质酒类包材企业。这些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出了酒类包装的进阶之路,专注酒盒制作的泸州顺达齐印务有限公司(下称“顺达齐印务”)就是其中之一。
近期,酒业家走进顺达齐印务,对话泸州顺达齐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镈焘、泸州顺达齐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杰均等企业掌舵者与核心高管,了解一家深耕酒盒制作的包材企业如何扎根基础业务、洞察市场变化、持续智能化更新,并一步步领跑行业。
据吴镈焘介绍,顺达齐印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6年,彼时,总公司无锡锡林制版厂成立,基于稳定、高品质的出品,工厂逐步发展壮大。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服务川酒酒企,2006年,顺达齐印务在泸州成立,专注酒盒包材的生产,当下,其已逐步发展成拥有700多名员工的行业标杆企业,总年产值超3.5亿元。
凭借着在印刷业务上的良好口碑,成立之初,顺达齐印务就与泸州老窖达成了合作,从那个时候开始至今,其深耕泸州老窖的酒盒制作,后者也成为顺达齐印务的核心客户,在多年的合作中,从普通酒盒,到融入研发设计的手工盒、高档盒,再到定制化礼盒,顺达齐印务不断实现着泸州老窖升级产品的需求。
随着在酒包领域的不断深耕,从2013年开始,顺达齐印务成为五粮液的供应商,承接的产品也不断增加。另外,从2018年起至今,其更是不断拓展其他业务线,与习酒、珍酒、国台等头部酒企建立合作。
今年初,顺达齐印务实现了又一个突破,成功牵手汾酒,再次拓宽业务版图。
对于顺达齐印务的发展来说,从2006年起至今18年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6年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实现了升级发展,是沉淀也是蓄势,持续修炼内功,抓住恰当的时机,最终实现飞跃起跳。
据谢杰均介绍,目前顺达齐印务有三方面业务布局:印刷、手工成型和研发。“印刷板块,我们有多个工厂、多台机器协同生产;手工成型这一步,我们会放在离客户最近的地方直接服务;而在研发板块,我们是在以业务作为龙头,来带动研发和生产。”谢杰均说道。
“区别于传统的业务与生产分离的业务模式,我们是设计、研发和业务板块的紧密配合,并由业务来指挥生产与研发”,谢杰均表示,这样的模式,能快速地把最新的市场变化应用到研发、生产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顺达齐印务研发费用已经超过整体销售额的3%。而这也源于其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截至目前的打样需求,今年同比去年增长了70%,截止8月底,打样量就与去年全年持平。”谢杰均透露。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逆势增长的打样量无疑展现了顺达齐印务的企业实力与发展韧性。在吴镈焘看来,在当下的行业背景下,想要赢得未来,还需要酒类包材企业走出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对于我们来说,差异化在于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发展。”
事实上,目前在酒盒生产自动化方面,行业仍存在痛点,面对不同客户需求,产线无法实现高度智能化。“每个客户、每个品种都不一样,在一条产线上,想要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并不容易。”吴镈焘表示,现阶段,其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冲突。
“目前来说,聚焦核心产品的生产是我们的平衡方案。”吴镈焘强调,头部酒企的核心产品一旦定稿,短期内不会变化。“如国窖1573就是我们常年主攻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内部管理成本的优化、材料的损耗再利用,来提升核心产线的生产效率,来帮助客户,把核心产品做强做好。”
今年初,顺达齐印务再对国窖1573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升级。基于自动化产线的投产,人工投入或能减少60%左右。“目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我们会持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在包材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化设备,降低报废与损耗,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以前是讲究的是效率快,只要干得多,报废一点没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力求不报废。”谢杰均表示,这也对智能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顺达齐印务也在持续进行设备升级。在其看来,只有在生产中,尽早检测并剔除出不合格产品,避免进入下一个流程,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成品报废。
而在绿色生产方面,顺达齐印务不仅引入了更环保的光伏能源,也在持续寻找更加环保的酒盒新材料。吴镈焘表示,以前,行业普遍用苯类粘胶剂,现在则更新为水性粘胶剂,“如何实现黏合效果和环保的平衡,也是我们在持续探索的。”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