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在名震中外的作家中,普利策奖得主悉达多·穆克吉相当低调。
除了进行科普演讲,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即使是接受采访,他也几乎从不谈及私事,只专注于专业领域。
中国读者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癌症传:众病之王》。这本以癌症为主角的传记式医学科普作品,斩获国内图书奖项中的“诺贝尔奖”——文津图书奖,常年高居豆瓣热门医学科普榜榜首,收获高达9.0分的评分。他的《基因传》《细胞传》也都有不俗的口碑。
悉达多·穆克吉低调到近乎神秘,这让人更加好奇,能写出这种雄文的究竟是怎样的人?
悉达多•穆吉克
悉达多·穆克吉出生于印度德里。在刻苦学习与聪颖天资的双重加持下,1989年,悉达多·穆克吉考入了美国常青藤大学。他取得了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牛津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并最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致癌病毒研究的博士学位。
在读书期间,穆克吉还获得过罗德奖学金。罗德奖学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国际奖学金项目之一,有“全球青年诺贝尔奖”的美誉,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能得此殊荣,说明穆克吉通过了学术表现、个人特质、领导能力、仁爱理念、勇敢精神和体能运动等多方面的考察。
麻省总医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研究型医院,穆克吉在这里作为住院医师接受了肿瘤学专科培训。后来他加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成为癌症医师和研究员,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副教授。
悉达多•穆吉克
如今他不仅是忙碌的癌症医生,还是一直在产出高质量研究的科学家。穆克吉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开发创新的生物方法来对抗癌症,他的实验室致力于寻找和试验新的抗癌药物,为医学界带来了许多前沿的科研成果。
而更传奇的是,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研究者、优秀的医生,还是获得普利策奖的知名作家。一位医生业余写作却拿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果然优秀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
他花六年时间写作的《癌症传:众病之王》,除了获得2011年的普利策奖,还被《时代》周刊评为“1923年以来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将其改编成3集长达6小时的纪录片,也被观众打出了9.3分的高分,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抗癌纪录片。
他的《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被比尔·盖茨找上门对谈推荐。中文版出版仅3个月,便跻身豆瓣最受关注图书榜非虚构类No.1的宝座,登上近30家媒体榜单,豆瓣斩获8.6分的高分。
悉达多·穆克吉的新作《细胞传》,也引发了热烈反响,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被《经济学人》、《奥普拉日报》、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年度最佳图书,比尔·盖茨也将它列入自己的2023年度书单,该作还斩获2023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他还有珍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
悉达多·穆克吉和妻子萨拉
他的生活看起来充满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圆满无缺,然而,他心中也有不安和隐痛。
01
医者难自医
穆克吉有家族精神病史,三代人都受到遗传性精神病的侵袭。他父亲的两个哥哥因此逝世,一个是因为躁郁症,另一个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他的一个堂兄因为同一类遗传病,精神支离破碎,现在还在加尔各答的一家医院接受长期治疗。
精神疾病的阴影笼罩着这个家族,而在成为医学生后,穆克吉明白这是遗传和基因的困境。他几乎每天都在担心遗传病是否会对自身以及他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癌症医生的工作虽然给他带来了很多具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时刻,但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的痛苦。
癌症拥有摧枯拉朽的强大破坏力,即使只是旁观者也会被拖入情绪的黑洞。许多医生为了自我保护,都会屏蔽多余的感情。
但是穆克吉却没办法让自己漠不关心。往往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还在琢磨患者的病情,反复推敲每一个诊疗方案。虽然他在工作中会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他也深感自己在癌症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癌症治疗涉及的领域之多、之广,远远超越他力所能及的范畴。
他还能做什么呢?
一位患者给了他灵感。这位癌症病人在化疗后出现了复发,因此穆克吉只能尝试为她使用其他治疗手段。她对穆克吉说:“我很愿意配合,但是我需要知道对手到底是什么。”
对于强大的病魔,医生与研究者终究还是势单力孤,或许医学科普能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加入这场战争中。于是穆克吉写下了《癌症传》,并一直写了下去。
身为肿瘤学家,悉达多·穆克吉写下了探索治疗或预防癌症的艰辛历程的《癌症传》;为了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就有了解读与破译生命密码的《基因传》;如果说癌症是病态,基因是常态,那《细胞传》就是对这正反两方背后的内在机制的剖析。
悉达多·穆克吉用手术刀切除病痛,也希望用笔消除恐惧。
02
癌症:众病之王,恐怖之君
穆克吉花了六年的时间,对癌症进行了综合全面的梳理,最终完成了《癌症传》的撰写,这是一部恢宏、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
《癌症传》
早在人类诞生前很久癌症就已经存在,却直到近几十年,我们才对这种疾病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现在我们认为癌症是某种细胞生长失控引发的疾病,而基因突变就是始作俑者。
在正常细胞中,功能强大的基因电路负责调控细胞的分裂与死亡;在癌细胞中,由于基因电路遭到破坏,细胞生长将不受控制。除此之外,癌细胞还具有生长速度更快以及适应能力更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的生存能力比正常细胞更加完美。
研究发现,癌症就潜伏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由于调控正常细胞分裂的基因能够被机体识别,因此这些执行关键细胞功能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将被视为异物。
《癌症传》讲述了人类医学与癌症抗争的历史,从麻醉与消毒手术的完善到提出根治主义手术,再到人类发现能够用于治疗极个别癌症的化学药物的化疗,以及放射性疗法的成熟。
在这几千年历史的背后,人类曾经向癌症发起过一次次攻击,却付出过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癌症从一个医学上难以攻克的问题,变为了人类共同的宿敌。从这些抗癌事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对于生命和进化这两个终极命题的不断认识。
这本内容引人入胜、情节紧迫和到处充满惊奇的书,为癌症治疗的未来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也为那些试图了解癌症真相的人打开了清晰的视角。
03
基因:众生之源,生命密码
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在《基因传》中,穆克吉探讨病变发生之前生命的常态。
《基因传》
穆克吉的《基因传》讲述了我们自身的故事,它是维持、建造、维护人类的指令编码的故事,它也是关于未来的故事,将来我们也许可以开始改变这些编码,并由此改变我们的未来。
改变人体编码,或者说改变基因,听上去像一个全景式的任务。的确如此,但它也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同样,《基因传》也从头到尾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基因的故事。
这本书以孟德尔的菜园作为开头,随后镜头转到了优生学家高尔顿身上,然后又前进到了20世纪的生物学,基因改变了生物学,基因改变了医学。但是最后,它开始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联系起来。
什么是种族?什么是个性?什么是常态?我们如何定义自己?什么是性别?什么是性征?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我们基于这些能够改变特定基因的技术来改变人类的这些基本属性会发生什么……
《基因传》是一个科学思想投射进现实的故事,这个思想干预了也改变了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景象。穆克吉描述的,是一个关于人类曾有过的最美好、最有力,也最危险的思想的诞生与发展的故事。
《基因传》还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精彩,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
同时,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
《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04
细胞:起于微末,发于华枝
悉达多·穆克吉一生都在和细胞打交道。他最初接受的是免疫学培训,然后成了干细胞科学家,接着又从事过癌症生物学研究,最后才跻身于医学肿瘤学家之列。作为一名肿瘤学家,他关注的是那些横行霸道的细胞,这些细胞扭曲并颠覆正常的行为方式,而他需要努力去理解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一个细胞生物学家,只不过陷入了颠倒世界。
因此他写下了《细胞传》,带领我们踏上一段非比寻常的旅程:从细胞这个最基本的单元来理解生命。通过了解细胞的解剖、生理、行为,以及它们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认识生命。这是一首细胞之歌。
《细胞传》
尽管我们的外表千差万别,但我们最初都是一个单细胞胚胎。我们的器官,我们的生理机能,我们的自我——心脏,血液,大脑——都是由这些隔室构成的,它们名为“细胞”。
自19世纪施莱登与施旺创建了细胞学说,不到两个世纪,人类便已经可以操控细胞,创造“新人类”,细胞生物学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医学最重要的原理。
《细胞传》讲述了细胞生物学的历史,描绘了未来。穆克吉结合自己作为医学研究者的经历,展示了科学家如何发现细胞,了解细胞到利用细胞进行治疗的百转千回:髋部骨折、心搏骤停、阿尔茨海默病、艾滋病、肺炎、肺癌、肾衰竭、关节炎——所有这些都可以被重新理解为细胞或细胞系统功能异常的结果。随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和研究进展,读者将在本书中遇见利用细胞技术创造的“新人类”:第一位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出生的婴儿;第一批植入电刺激器的抑郁症患者……
这些内容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不仅加深了人类对基础生物学的理解,也为攻克诸多世界性医学难题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细胞世纪已经到来,未来人类可以成为更好版本的自我。
了解细胞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需要通过细胞来理解医学,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细胞的故事来讲述生命与我们自己的故事。
从基因世纪到细胞世纪,这本书帮助我们理解医学和新人类的无限可能。
05
医人医心
总是有人质疑,医生是否能写出好书,或是忙于写书的人还能不能做个好医生。但驱使悉达多·穆克吉写出这一本本优秀图书的动力,正是他身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能够药到病除的固然是好医生,若是能让人在生病前就得以成功预防,“治未病”不更是医者仁心吗?
医者医人更医心,穆克吉写下“生命三部曲”,以笔为手术刀,医治人心中的迷茫和恐惧。
“生命三部曲”将那些伟大的灵魂带回我们面前,展现出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癌症传》中的社会活动家玛丽·斯拉克在推动抗癌运动时纵横捭阖、攻坚克难;《基因传》中循规蹈矩到单调乏味的神父孟德尔照料他的杂交豌豆时简直称得上“慈爱”;《细胞传》中聪明、勤奋、谦和又一腔正义的鲁道夫·菲尔绍从不缺乏质疑权威的勇气……他们的人格魅力跨越时光闪耀。
但穆克吉也从不回避医疗史上的黑暗面。人会犯错,会傲慢,会好大喜功,但不论过去多久,都不能遗忘这之中血淋淋的教训。
人类难以“征服”疾病,但我们从未停止前进,“努力绝非徒劳无功”。
这更是历史的力量。
从《癌症传》到《基因传》,再到《细胞传》,悉达多·穆克吉始终将“生命”作为叙写对象,展现其病态、常态和稳态。聆听“生命三部曲”,感受生命的精妙,追忆千百年来人类对抗病魔的顽强意志与手段。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