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能源报
随着今年上半年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国家能源局陆续发文加快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多地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速。
近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消息称,为加快推进青海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青海省贯彻落实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煤矿智能化建设。
青海省并非个例。内蒙古自治区日前召开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提出要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随着今年上半年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国家能源局陆续发文加快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多地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速。
开启全面部署
青海省能源局在《意见》中明确,各煤矿“一矿一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2026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十五五”末,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从创新智能化建设模式、持续推进智能化系统优化升级、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支撑、提升系统常态化运行实效、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任务实施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着手,全面完成青海煤矿智能化建设。
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全区已建设智能化煤矿174处,占在产煤矿总数的56%;智能化煤矿产能10.24亿吨,占全区在产煤矿产能的84%,占全国智能化产能的44%,实现了煤矿智能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重大转变。下一步,要加快智能化建设进度、创新智能化建设模式、推进智能化提档升级、以智能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奋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从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在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带动下,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河南等主要产煤省(区)开展了省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山东能源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展了企业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为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建明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发文对下一步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提出要求,进行系统部署,因此多地也开启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全面部署。
由示范建设转向规模推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投资已累计完成1120多亿元,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9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232个,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
据介绍,当前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建设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形成了不同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如在神东、陕北、蒙东等形成了主业辅业、经营管理、井下地面全环节智能化的大矿大井智能化建设模式,在鲁西、两淮、河南等地形成了“智能防灾系统优先、其他系统同步建设”的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在云贵等地形成了“重实用、求实效”的地质条件复杂中小型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去年以来,新疆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步伐较快,如天池能源南露天矿目前有300多辆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在运行。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公司形成了矿区整体规划、梯次推进的群矿联合建设模式。
“虽然我国已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但应该看到,由于煤矿企业资源赋存条件、技术装备基础不同,智能化需求各有侧重,多数仅建设一部分内容,尚未形成全面、多环节协同的智能化系统。”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张浪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智能化不同系统分类、分级评价标准,数据标准尚不完善,智能化制造商系统兼容性较差,影响智能化成果推广应用和广泛普及。
张建明也指出,当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正处在由示范建设转向规模推广的关键阶段,尽管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问题和明显不足。“一是部分煤矿认为智能化建设效益和效率不明显,减人效果不突出,对于智能化建设的信心不足,处于彷徨、观望状态。二是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仍不高且极不均衡,表现在国内不同区域的不平衡、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平衡、企业集团内部的不平衡以及不同条件煤矿之间不平衡,智能化建设效果和进展差异较大。三是现有管理方法与手段不能满足煤矿智能化运行要求,智能系统常态化运行水平低,相应的考核制度、标准、人才等缺乏。四是部分领域关键性技术难题仍需攻关突破,如地质保障、智能掘进、智能防灾、辅助作业机器人、露天矿无人驾驶、智能分选等,严重制约着煤矿智能化的成效发挥。五是广大矿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智能化给矿工带来的获得感不强,尤其是煤矿还存在不少重体力劳动场景。”
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对于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全面推动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张建明建议应尽快形成示范煤矿、先进煤矿、条件较好煤矿攻关核心技术难题,其他煤矿快速复制应用成熟技术并结合自身短板开展重点建设全面跟进的局面。
张浪指出,煤矿智能化发展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例如中部、西南区域煤矿智能化建设缓慢,建议在政策和中央专项资金方面提供支持。此外应加快智能化标准建设,完善各分系统智能化建设标准,实现行业内有规可循,可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建设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最大短板之一。
“无论是最先进的煤矿还是老矿区煤矿,都缺乏既懂专业、又熟悉现场的智能化专业人才。”张建明表示,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尤其是煤矿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比如,举办一些煤矿智能化相关的技能大赛,就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方式。另外,在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也要让煤矿的年轻同志主动参与到智能系统的全链条建设中,这也是一种智能化人才的快速培养方式。
“企业在高水平人才方面存在短缺,懂开采、懂电气、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急缺,煤矿从业技术员工多数为矿业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人才缺乏煤矿开采的知识背景,需要长时间摸索学习。”张浪说,可从两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一是煤矿企业进行专业培训,针对矿业工程专业人员进行自动化和软件方向专业培训;二是从高校学生培养阶段,矿业工程相关专业增加智能化相关学科的课程学习。
文丨本报记者 李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