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旁谈甲午,我们不会再像130年前那样任人欺侮了

辽宁舰旁谈甲午,我们不会再像130年前那样任人欺侮了
2024年09月27日 11:41 观察者网

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这段历史在中华民族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30年过去了,“镜鉴甲午,强吾海军”这一时代号召,也时刻警示着中华民族奋发向前。如今,随着辽宁舰等现代化航母的列装,中国海军也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能力显著增强。

2024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一特殊年份,观察者网军工组主编施洋和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历史专栏作者张嵚老师,来到当年北洋水师的驻地刘公岛,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探访,之后又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海军某军港与海军辽宁舰上的海军官兵对话。他们以史为鉴,讲述了甲午战争的教训,以及辽宁舰等先进装备的发展历程,共同诉说中国人民建设强大祖国、强大海军的共同心愿。

以下为对话全文实录:

施洋: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到了中国山东威海的刘公岛。

刘公岛是1894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最后一战的所在地,也是北洋水师几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办公设施的所在之处。

今天我们将邀请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历史作家张嵚老师和我一起,带着大家重回刘公岛,重回那个硝烟弥漫的甲午战场。

张嵚:观察者网的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再聊甲午。

我们现在面前的这块板,是这次展览的前言,介绍了甲午战争中,中国军民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抗争。

其实关于这个前言,有几点我想分享一下。

当年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有一位当地的教师面对日寇的刺刀,他宁死不屈,表示“宁作中华断头人,不做倭奴屈膝鬼”,展现出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英勇气概。

虽然我们一说甲午战争就说是“国耻”,但是结合中外的史料会发现,敌我双方都认同一点,那就是中国军民可歌可泣的战斗和斗争精神。这场战争中军民们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牺牲,在一百三十年后的今天,也不能被忘记。

施洋:甲午战争也是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变迁。如果说中国近代早期的一些战争,比如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没有任何的准备。整个清王朝军备废弛、这些武将从上到下整个都腐坏。

但甲午却不是,我们经过了洋务运动,经过了所谓的“同光中兴”,有了一些恢复和发展。中国有了一定的现代化基础,有了一定不错的装备。

在甲午战争中,我们一度也打得有来有回,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令人扼腕痛心的。再加上我们的对手日本,它不是一个传统的西方列强,在1840年的时候也只是一个蕞尔小邦,而且是在东亚的西方殖民受害者。

但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一跃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加害者,也给中国的命运带来了巨大变化。

张嵚:所以我觉得最应该了解甲午这段历史的,就是我们年轻一代,我们的孩子们。

为什么呢?因为甲午战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装备落后了,或者说我们的战斗意志落后了,更是因为我们有代差了,所以我们落后了。它和英法两次鸦片战争,包括中法战争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什么我们有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八大远”,还是会输掉这场战争?为什么我们的将士们可歌可泣,特别是北洋水师最后那种绝望的抵抗,那种顽强不屈的意志,在世界海军史上都是罕见的,为什么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换不来一场胜利?

很多的原因,我们恐怕要从战争之外去寻找。

施洋:这是甲午战争前后日本陆军师团建制一览表,能够看到当时日本的主力就是七个师团,第一到第六以及近卫师团。

为什么我说这个表格很重要呢?如果大家只看所谓的人员,说有步兵六万多人,炮一百六十八门,山炮七十二门,总战斗员六万三千人,全员十二万人。你会觉得这个数字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大清国的人员不会比他少。

张嵚:大清有八十万大军。

施洋: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当时的日本陆军已经实现了近代化编制,有从师往下的这种常备的编制体系。

而当时的北洋军队,仍然是延续太平天国结束以后的、以营为单位的编制。大家看《投名状》里边有个什么魁字营、山字营,五百人就是它的一个编制上限。

更大规模的协同作战,全部是依靠将领的这种随机应变来干的,这样一来就导致在五百人对五百人的时候,可能中日不相上下。

但是一旦战场发展到数万人规模的时候,日本因为有严格的指挥体系,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指挥效果。而这一点我们直到甲午战争甚至是八国联军之后都不行。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练成北洋六镇后,我们才补上了这一点。

张嵚:但是实际作战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

施洋没错。

张嵚:我还想补充一个互联网上流传的传言,说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的陆军装备远远不如清朝陆军。一直有很多人都在传这个传言。

这个我想澄清一下。从军工技术上讲,理论账面上我们比日本领先。但问题是看看后来甲午战争中,日本缴获的武器装备,可以说真是一家博物馆啊!

日本缴获清军的装备,既有刚才我说的机关枪、重炮、榴弹炮,还有抬枪,甚至还有明末时用的火绳枪,还有大刀长矛、弓箭。“弓马骑射”嘛,八旗的弓箭都有,真的是乱七八糟的。

施洋:这说明清军在一线部队中装备还可以,一旦动员起来之后就全乱了。

张嵚:而且装备没有实现标准化生产。

我们现在看到就是左宝贵血战平壤图,这是平壤之战中非常悲壮的一个缩影,也是甲午陆战中非常让人痛心疾首的一个缩影。

施洋:没错,确实是这样。因为平壤的作战,一方面基层军官奋战不可谓不勇。而另一方面,高层选择坚守平壤防线、大同江防线,这个策略也不可谓不正确。

但最后在上下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之下,这场战斗却战败了。这就是您说的整个军队的建制体系有了很大的问题。

张嵚:实际上更让我们痛心的是,从日方史料我们得知,如果说清军在平壤之战中再坚守半天,日军就将全线崩溃。

双方都已经到达极限的情况下,我们这边左宝贵把命都搭上了,主将叶志超却决定逃跑。逃跑变成了溃败,本来已经绝望的日军获得了生机。一场本来日本已经放弃的战斗,变成对清军的单方面屠杀。

今天互联网上很多人给叶志超喊冤,我想问他们,敢对着左宝贵将军的英灵喊冤吗?

施洋:确实如此,甲午陆战是我们在甲午战争中比较少提及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觉得陆战不像海战那么热闹。但另一方面,陆战确实也不像海战,它太屈辱了。

虽然有很多的将领和基层军官英勇作战,但是整个战场上真的没有太多值得一说的胜利。战争虽然是武器的较量,是所谓国力的竞争,但是人的意志,人对于战胜的渴望,仍然是战争中的决胜因素。

张嵚:而且甲午陆战有很多场战斗,但是核心一仗就是平壤之战。因为在整个甲午战局中失掉平壤,东北就不保;拿下平壤,日军就要陷入灭顶之灾。平壤就是双方决定胜负的胜负手。

施洋:几十年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以后,我们整个抗美援朝的作战计划,也是在收复平壤以后,整个战局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之后我们才有底气和美国人说打打谈谈,在逐渐的谈判中实现朝鲜半岛的最终停火。

张嵚:所以说这一幕就是一面镜子,映射了近代中国从落后挨打,到伟大复兴的历程。

施洋:这边就是甲午战争结束后,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故事。张老师,其实在这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历史传言,就是因为马关条约中国赔款两万万两白银,比之前的每一次单次都要多。

而这两万万两银子赔给日本,我记得这是当时日本年岁入的大概五倍左右。

张嵚:日本当时年岁入是七千万。

施洋:没错,非常之多。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钱日本怎么花?

在我小时候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讲法,就是说日本人把它花到了教育上,说什么建立了日本的国民教育、小学教育。最后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叫“教育兴则国家兴”。但钱真的是这么花了吗?

张嵚: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澄清的谣言,首先日本重视教育这个没错,这一会儿咱们再讲。但就马关条约的赔款来讲,两万万两赔款都用到哪呢?35%直接用于扩充海军,剩下15-20%用于扩充陆军,其余的钱绝大多数都是花在海军上。

所以我们看看从马关条约签订,到十年后日俄战争,实际上日本海军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所谓的把这个钱花在教育上,只是来自民国时期一些所谓民国大师自己的笔记,根本站不住脚。这件事又被影视剧过分地放大,造成了我们今天的一个误解,这是第一点。

第二,你说到日本的教育,确实很多人一说日本就说他们很重视教育,这个话是没错,但你看他搞的是什么教育。

为什么甲午战争时期乃至二战,日军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凶恶残忍,这和他们的教育非常有关系。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时候,日本的学校会举行各种军事演练,灌输各种杀戮仇恨思想,这是他们教育的一个主题。

施洋:而且从教育的另一个角度上,日本在割让并吞了台湾以后,推行了长期的奴化和所谓的皇民化教育。

这个皇民化教育是什么?就是说台湾人,你不再是中国人,甚至都不是日本人,你是我们日本人的一条狗。

当时在台湾地区有所谓的四等人之说,从台湾的少数族裔开始是最下层,到所谓的客家人,也就是在台湾的汉人,到中间有所谓的在台日本人,再到最上面叫所谓的“内地人”,就是真日本人,等级非常鲜明。

而所有在下层的台湾人,如果你想要阶级爬升,就要成为内地人。这就是皇民化教育。

这个皇民化教育的恶果,直到今天仍然还在。如今在台湾岛上所谓的族群认知、自我的定位上,还在发挥消极影响。

张嵚:我觉得这番话就应该给台湾省的个别极端分子听一下。

我还想补充一点。日本侵占台湾五十多年,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说日本给台湾带来什么经济腾飞繁荣。实际上,日本侵占台湾五十多年,单是在日本在册、被屠杀的台湾民众就有五十万人之多,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南京大屠杀。

日本留给台湾的是破坏、侵略、掠夺,是血债,是中国人民的伤痛。绝不是什么“繁荣安定”和“飞黄腾达”。

施洋:走到这个地方,我们的展览也算是结束了。

嵚:结束了。

施洋:在这个结束的地方,我们看到包括毛主席题词在内的一些重要讲话,这个题词是1953年毛主席视察海军舰艇,在长江舰上过夜时写下的,“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当时新中国经济基础非常薄弱,资源也很少,而且因为1953年抗美援朝把大量的外汇都拿去建设空军了,所以海军实际上没钱。

但是毛主席这个话,掷地有声地说明了中国人民,或者说新中国对于建设强大海军的愿望,也是我们国家对于近百年来屈辱的半殖民半封建历史中,帝国主义对我们入侵的一种总结。

张嵚:对,这里我想补充两件事情,第一是1953年当毛主席写下这番话的时候,我们的海军有多困难呢?当时的海军司令萧劲光同志,需要划着木船在威海卫进行视察巡视,去巡视我们的海疆,因为当时我们的海军就连巡逻艇都不能保障。

第二,就是在毛主席写下这一番话的当年,一艘英国军舰闯入了我国广东的珠江口,耀武扬威,拍照打卡,向沿岸的中国民众做侮辱的手势,侵犯我们的海疆。

我们的南海舰队当时开出仅有的炮艇,勇敢亮剑,把这艘英国战舰从珠江口追到南沙群岛。

从那一件事开始,再也没有一艘西方国家的船只敢进入中国领海,只能乖乖地按照我们的海岸线去划线。

这两件事说明什么呢?第一,中国人民海军真的是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第二,我们的海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肩头的职责,没有忘记使命,面对强大的敌人能够勇敢地亮剑。

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就是来自一代代人的勇敢和牺牲,我们可以想想最近在海面上,我们的万吨大驱勇敢亮剑,面对外军毫不退让的故事。

什么叫做历史的传承,这就是传承。有这种传承的中国人民海军一定会更好、更强。

施洋:张老师你看,这个就是定远号纪念舰的复刻舰。它是按照定远舰的图纸,一比一复刻的外观和部分内部结构,能够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十九世纪末北洋水师。

这边就是它巨大的双联装三百零五毫米主炮。

张嵚:看到这个炮我有个冲动,想晾件衣服上去,因为很多民国专家说北洋水师在炮管上晾衣服,以此证明定远舰素质差。

我就想问写这个故事的民国大师,你怎么在这上面晾衣服呢?你是看到姚明在上面晾衣服吗?

施洋:这个炮塔的高度如果能晾衣服,你也不知道怎么晾了。

这也充分说明,“北洋水师晾衣服”是一个为了诋毁北洋水师战斗力的经典段子。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东西,看到这个纪念舰,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

张老师,咱们现在这个地方,就是黄海海战中,定远舰著名事件的发生地飞桥。

在黄海海战中,定远舰作为当时的旗舰,主要的参展人员丁汝昌、刘步蟾,都在这个地方指挥战斗。但随着北洋水师一声炮响,这个飞桥就出现事故了。

张嵚:其实这个我倒是觉得有几点要给北洋水师澄清一下。

第一,飞桥出现事故之后,很多的影视作品都说北洋水师各自为战。但实际上根据整个黄海海战战况来看看,北洋水师仍然保持着高度的协作和严格的纪律性。这一点实际上也体现出北洋水师当时严格训练的成果。

第二,整个黄海海战中,飞桥是决定结果的要素么?

当然肯定有,但我想分享另一点,就是整个黄海海战里,北洋水师打出的炮弹数量不到日军的1/5。可以说,双方的火力水平是完全不对等的。

就像一个拿着手枪的人,和一个拿着半自动步枪的人打是一样的,火力差距还是很大的。

施洋:在甲午海战中,黄海海战作为甲午海战最大的一场战斗,受困于那个时代的技术,它的交战距离不是很远。定远舰第一发射击的时候,距离日本联合舰队本队大概也就是5000多米。

而在交战的白热化阶段,双方的距离甚至是在1500米甚至1000米以内的。

张嵚:对,就等于拼刺刀。

施洋:所以如果说大家到这个地方来,沿着这个视角可以往外看1公里左右海上的场景。大家就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我们北洋水师的官兵是如何在军舰上面对敌人,辛苦奋战的。

张嵚:我们现在所在位置就是刘公岛上的炮台,虽然此时此刻这里游人如织,非常热闹,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北洋海军将士们最后奋战的身影。

为什么呢?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眼前这个炮台的话,我就想说,这代表着北洋水师最后的战斗时光。

施洋:没错,是这样子的,因为到最后威海卫保卫战的时候,北洋水师可用的炮台越来越少。之前有三十名海军陆战队员坚守日岛炮台,只有不到两门地阱炮。最后两门炮打到弹尽,陆战队员把它给破坏掉后才从岛上撤回。

这边的炮台也是打到最后,岛上我们看到的这门炮其实是复制的克虏伯240毫米岸炮,因为原炮在后来日本占领刘公岛以后就被夺走自用了。

从这里也能看到,在近现代战争历史上,尤其是海战历史上,战争的结局是以一个国家的完全失败告终的。你的海军资产、你的军舰、你的炮台、你的武器、你的历史存在,一分一毫都不会给你留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再忆甲午时,我觉得心情特别沉重的一点。

张嵚:回看甲午,有一个东西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之前遭到很多非议,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甲午战争的黑材料,很多都来自于那个时代。

但是我这里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很多对北洋水师的抹黑,首先来自于对战争的无知和轻视。所以说以和平年代很多外行人的眼光去看,它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我们今天看到这门克虏伯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实际上在当时晚清那样的条件下,引进这样一门大炮,包括训练炮手,每一件我们现在外行人看了觉得很简单的事,放在晚清的战场上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背后是一代人的心血,一代人的付出,一代人的牺牲。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支撑起我们强大的国防,强大的海军。这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事情能够决定的,但同样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一砖一瓦来搭起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

施洋:没错,每次我来刘公岛,每次从炮台往海上看,看着茫茫大海,虽然看似什么都没有,但人在这种时候精神放空,就会容易产生很多遐想。

对于国家的海防,国家的命运,历史之中这种大国的起伏,都很有感触,觉得唯有自强才能够保卫自己不受外辱。

张嵚:看到辽阔的海疆,看到了这门大炮,你会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但如果面对海洋,你想起了精美的颐和园,这种热血沸腾的同时又会感到一丝深深的悲哀。

这也是我们今天回看甲午的重要意义,如何去强大我们的海军,如何从我做起,去强大我们的国防。

这不只是一个荣光问题,而是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像此刻眼前的游客们一样,去开开心心地旅游,开开心心地走路,那么我们的海军海防一刻也不能放松。

就像那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施洋:感谢张老师,我们的威海之行,或者说刘公岛之行这就结束了。在离开刘公岛之际,身后还有一个北洋水师的景物铁码头,值得一看。

铁码头是北洋水师建造在刘公岛上用来停靠各种北洋水师主力舰的。岛上的讲解员说,日本鬼子来了就跟乞丐搬家似的,把刘公岛上所有的军事设施都给洗劫一空。要是铁码头能搬走,我估计日本人也得给它搬走了。

铁码头如今是人民海军的军事设施之一,它当年为北洋水师发挥作用,现在是人民海军保卫海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今天看完了北洋水师的船,看完了甲午海战,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人民海军的船,看一看我们的新舰大舰,看一看我们更好的舰。

王雨:大家好,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王雨。

今天我们来到了北部战区海军某军港,这里是中国海军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我国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到这片庄严的港口,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海风的清新,也能够感受到海军官兵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30周年,这段历史让我们铭记了国耻,同时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

如今我们的海军从过去的落后,走向了现代化,拥有了包括辽宁舰在内的一系列先进装备。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山东的历史作家张嵚老师,还有观察者网军工组主编施洋老师,来和我一起来深入地了解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为保卫祖国海疆所做出的辛勤努力。

张嵚:此时此刻来到这里,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的心情可以用我们山东一位文学家的话来形容,叫“晶莹未吞海,剑气横九州”,非常激动 。

施洋: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的施洋,跟张老师一样,我也是多年老军迷了。

这么多年来我关注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也写了很多关于人民海军的报道,今天我来到北海舰队的军港码头上,背后就是辽宁舰,真的是值了!

王雨:再次欢迎两位老师,听说二位跟海军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张嵚:是的。因为家庭原因,我对咱们的北海舰队还稍微有一些了解的。1950年,当时我们的第二野战军还有第11军的军机关,以及我们的青岛海军基地筹委会,一起联合组建了我们的青岛海军基地。

1955年,由于当时的华东军区海军更名为东海舰队,中南军区海军更名为南海舰队。所以咱们这个青岛海军基地,就成为了一个直属于海军司令部的海军基地。

1955年之后,旅顺军港交付给我国,然后就在旅顺军港与青岛海军基地的基础上,1960年成立了我们的北海舰队。现在已经有60多年时间了,但还是非常的年轻。

施洋:虽然比起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正式组建是最晚的,但其实它是三大舰队里最洋的,接触到当时世界海军强国——苏联海军的很多先进装备,以及很多先进的训练体制。

王雨:而且我听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海舰队也是三大舰队当中的佼佼者,是这样吗?

张嵚: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支驱逐舰部队、潜艇部队、舰载机部队等11支种子部队,都是在我们这边诞生的,可以说它就是中国海军的摇篮。

施洋:没错,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现在北海舰队是兵强马壮,已经具备了拥有常规潜艇、核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岸防兵、专业勤务等各种军种,是一支非常现代化的海上作战舰队。

张嵚:尤其是我们的辽宁舰,那更是一艘有故事的舰。辽宁舰的前身就是前苏联的库兹涅佐夫航空母舰的次舰,上世纪80年代在乌克兰开始建造,原名叫瓦良格号。

但后来因为我们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这个军舰就停造了,当时就只造出了68%。

1999年,这艘船被中国买了下来。2002年3月4日到达了大连。200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其进行改建,用于演习、科研等各种用途。

然后改建到2012年9月25日,正式编入了我们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它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辽宁舰,我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施洋:辽宁舰作为咱们海军的航母圆梦之舰,对于整个海军乃至整个国家,其实都有很重大的战略影响和意义。

我们军迷圈子里就有一个叫“数说航母从一到十”这么一个梗,不知道二位了解不?

王雨:请施老师给我们专业讲解下,到底零到十是怎么来的。

施洋:数说航母,从一到十。一不用说了,辽宁舰是咱们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二是指航空母舰,从服役到首次起降舰载机,总共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三是指这辽宁舰上,有三个舰载机起飞点。

四是指辽宁舰上,有四道阻拦锁,用来拦阻舰载机降落。

五是辽宁舰花了五年时间,它的舰载机部队从能够昼间起降,发展到能够昼夜起降,特别是夜间起降。

六自然是说,辽宁舰很大,有六万多吨。

七是指在起降舰载机的时候,辽宁舰上舰员队穿着七色马甲,各司其职,有负责飞行安全的、有负责弹药的,还有负责舰载机起降运作的。

八是指航空母舰上有八台锅炉,驱动着它快速前进。

九是指航空母舰舰桥高大巍峨,九层甲板。

十是指航空母舰上的房间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假设一个小朋友出生在航母上,一天换一个房间,可能到十岁的时候,也就是十年,他也住不完。

王雨:听完施老师生动详细的讲解,我们确实是涨知识了。您看这个简单的数字一到十,却涵盖了辽宁舰的方方面面。

其实不仅仅是辽宁舰,在辽宁舰的身旁是一座雄伟的现代化军港,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施洋:航母军港不比一般军港,它会有一些更加独特的特质。包括更大的军港体积和容积、更好的后勤保障能力、更强的维护能力以及生活保障设施。

张嵚:听完施老师一讲,我发现我们中国人民海军不知不觉走过了这么辉煌历程。

但是回看历史的话,实际上我们心中,可能都还有一个非常重的情节,那就是130年前我们的北洋水师。

其实对比看的话,我们今天对北洋水师还有很多的误解,比如说起当年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我们会脱口而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确实,北洋水师成军的时候,它的主力战舰号称“八大远”,除了平远号之外,基本都是从英国和德国买进的,曾经是世界最先进的战舰。

但是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仅仅十年不到,它实际上已经落伍了。

施洋:虽然我们曾经是亚洲第一,但是当甲午战争打起来的时候,却已经是在以劣战强了。

如果不是北洋水师的官兵经过了相对完整的海军训练,在技战术水平上还不错,能够有更高的火炮命中率,整个甲午海战的战况,包括最终的结局,可能会更加的惨烈。

张嵚:所以130多年前的北洋水军将士,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但同时,甲午海战的教训也值得铭记。

当时的清政府忘记了一支海军应该有的使命担当,才造成这样的悲剧。而这样的教训,让我们的人民海军从未忘记、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使命、担当、责任,也让我们由衷地为我们的人民海军感到自豪、骄傲。

王雨:镜鉴甲午,才不会重蹈甲午。随着一艘艘先进舰队入列,我们更加需要一支与新型装备相适应,与未来战场相适应的优秀海军人才队伍。

今天我们就有幸邀请到了一位已经入伍9年的海军官兵。

吴永靖:大家好,我叫吴永靖,是海军辽宁舰一名现役军官,从事起飞助理岗位。

王雨:您好,这一走过来,就是扑面而来的精气神。您是入伍9年了?

吴永靖:是。

王雨:在辽宁舰上多少年了?

吴永靖:在辽宁舰已经五年了。

王雨:五年了。能够在辽宁舰这样的现代化航母上服役,有哪些让您感到骄傲的地方,可以跟我们介绍介绍。

吴永靖:都说航母是移动的国土,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在这上面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有优质的人才力量。能够在如此先进的舰船上服役,我感觉非常的骄傲与自豪。

张嵚:吴老师你好,其实看到你,我特别的亲切。因为我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初,一位北洋水师的老兵在得知我们抗美援朝胜利之后,他写了一句诗,叫“龙游浅水莫自弃,扬眉吐气终有时”。

看到您,我感觉到了什么叫“扬眉吐气终有时”。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科技真的进步到可以跟历史隔空对话了,如果面对那位北洋水师的老兵,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吴永靖:首先我想向那位老兵传达一下我崇高的敬意。我想对他们说,随着我们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也有了一些质的提升。从之前的木船火炮,到现在的航母核潜艇,包括我们的万吨大驱等,都逐步走向了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我们现在有能力也有实力,更有信心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海洋权益。

张嵚:虽然说咱们现在没有木船了,但您这番话让我想起与跟木船有关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祝我们都“直挂云帆济沧海”,谢谢。

施洋:吴老师,您是舰载机就起飞助理专业。能否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起飞助理具体是做什么的?

吴永靖:起飞助理就是大家常说的“航母style”,是有一个放飞手势,这是指导引导舰载机放飞的最后一道程序和关口。我们就是把关舰载机放飞前的最后一个关键节点。

资料图:航母“style”。中新社发 张雷 摄资料图:航母“style”。中新社发 张雷 摄

施洋:您加入人民海军已经9年了,在辽宁舰上也有5年。您是受什么影响加入了人民海军?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您最后来到辽宁舰上?

吴永靖:是,我个人的成长选择可能受我父亲的影响比较重,因为我父亲曾经也在陆军服役,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在陆军待了6年。

从小他就教给我很多当兵的知识,锻炼我的身体素质,跟我讲一些他在部队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等等,让我从小就对部队生活有一种向往和追求。

后来高考结束之后填报志愿时,我就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队伍。

大学四年其实学的专业也还行,综合成绩评定第二名。当时我们专业在五年内从来没有来辽宁舰的名额。在我选择报岗的时候,恰好非常幸运地有了这个岗位,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加入了辽宁舰。

张嵚:我也常听人说一句话,“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确实,对于人生来讲,当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您觉得海军生涯里有哪些收获对您有很大的影响?您觉得咱们海军对您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吴永靖:首先,我感觉它就是有一种勇往直前、不怕输、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其实我们在出任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恶劣天气、突发特勤等等情况,它首先锻炼了我们这个专业的基本素养。

第二是磨练了我们强大的心脏。

第三,它督促我们去学习,去更深入地了解我们陪伴朝夕相处的武器装备。这让我们更加有动力有冲劲去往前、去探索、去摸索。

张嵚:那我想冒昧问一个问题,在我们艰苦的训练和任务过程中,您有过那种挺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吗?那个时候又是怎样激励自己的?

吴永靖:确实也有,首先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第一想到的是先缓解自己的这种压力。通过听听音乐,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来疏导一下。

第二个可能就是去向我的领导或者我的战友们倾诉,共同探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就是时常跟家人保持联络,听听他们的意见。

张嵚: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因为今天拍摄我们在这站了一会,光是日晒,我们其实都有点受不了了。

但想想我们的战士们,真的是天天如此,天天坚持。这短短的几分钟,就让我们感受到战士们的不容易,真的是向您致敬,谢谢。

施洋:吴老师,我们也知道您在舰上那么多年,最近几年辽宁舰也是频繁地进出大洋,到西太平洋上去进行战备巡航和远海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想了解您的心境是什么样子,在海上有什么您觉得特别难忘或者特别骄傲的时刻?

吴永靖:我们出去之后,代表的不是我们一个个人,而是我们一个集体,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在与外军、或者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军队进行面对面、硬碰硬的时候,我们更加有底气和有实力去跟他们掰手腕。

通过近些年武器装备的一些升级、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强化,我们更加有底气、有能力去跟他们较真碰硬。

施洋:您也是伴随着航空母舰一起出海,在远海大洋遇到强敌对手的时候,是不是心中的这种自信随着我们战斗力的提升,也是日趋增长?

吴永靖:是,以前可能会存在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但是随着我们现在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现在有了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有身边可靠的战友,有坚定的领导力量。我们现在有信心、有能力去直面这些强敌,去跟他们正面交锋,毫不退缩。

张嵚:今年也是甲午的一百三十周年了,我想问一下,咱们的战士们也了解甲午这段历史,您觉得甲午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海军的成长有哪些意义呢?

吴永靖:首先我觉得是勿忘国耻。如果忘记历史的话,就等于忘记我们、否定了我们的过去。只有铭记这些历史,才能更加激励我们往前走、向前看。

我们曾经经受的一些屈辱、不甘等等,更加坚定了我们去探索、去摸索、去创新、去创造。去推动我们的武器装备也好、专业素质也好、基本素养也好,在不断地优化升级提升,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和状态。

张嵚:从今天您的回答中我们又感受出,我们的海军现在不光有先进的装备,不光有这么可爱的战士,而且还有非常先进的发展理念,我觉得这一点全国人民都能放心了,谢谢。

施洋:吴老师我还想请您给我们收看这个节目的军迷朋友们说几句话。有好多的军迷、年轻人想着要报效国家,加入海军,也有很多人想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人民海军做出更多的贡献。

如果说要报考军校的话,您自己有什么经验或者说是体会,可以传授给他们的?作为人民海军的一名优秀军人,您想向他们说些什么?

吴永靖:我想说人民海军是实现梦想的舞台,如果你也怀揣着对人民军队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欢迎大家加入人民海军这个庞大的家庭。

如果要实现梦想,我觉得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强化自己的技能。第二,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直面困难的勇气。第三,要珍惜身边的战友情、同学情。

海军的事业需要你们的青春与热血,期待你们的加入,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做出我们青春的贡献。

王雨:感谢吴老师。从您慷慨激昂的回答当中,我们真是感受到了当代年轻战士身上这种不怕吃苦、英勇无畏、报效祖国的伟大精神。

同时也感谢我们的两位嘉宾老师,通过和两位的深入交流,我们也更加了解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辽宁舰的发展历程,以及海军为保卫祖国海疆所做出的辛勤努力。

同时我们今天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句话,“其实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也相信我们今天的节目能够激励着屏幕前的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奋发图强,谢谢。

来源|观察者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6.88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9.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