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全会《决定》名词丨什么是免费教育?

读懂全会《决定》名词丨什么是免费教育?
2024年09月27日 08:2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编者按

  为了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有关名词的理解与掌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微推出专栏《读懂全会〈决定〉名词》,结合《决定》配套辅导读本,邀请中央党校各领域学者及专家,对这些名词进行深入阐释,供大家学习参考。

免费教育

名词解释

免费教育是指教育不收取学生(儿童)学费、杂费以及保育教育费。免费教育的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分担。目前,我国对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同时国家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在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进一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进一步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

——选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决定》原文出处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专家解读

向春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如何理解“免费教育”

免费教育是指由政府或其他机构提供资金,使学生无需支付学费或仅支付极少费用就能接受教育的政策和模式。这一政策具有公益性质,通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少因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通过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具备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旨在提高教育普及率和公平性,但它们覆盖的教育阶段、覆盖的人群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有所不同。第一,覆盖范围。免费教育范围可能更广,不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可以在各个教育阶段实施,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义务教育主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实施,通常是九年制。第二,覆盖人群。免费教育可能针对特定群体,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或者某些地区的学生。义务教育覆盖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不论其社会经济背景。第三,资金来源。免费教育由政府财政支持,也可能有私人捐赠和慈善组织的资助。义务教育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第四,实施方式。免费教育没有强制性,它是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为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一种福利。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国家法律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一、我国免费教育的类型

目前,免费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在欧美国家,有的地区提供十三年免费教育,还有的地区正在向十五年过渡。在我国,免费教育类型主要包括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多种形式。第一,义务教育阶段。我国于1986年4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实施。这部法律不仅确立了普及义务教育制度,还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全面实行免费政策。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免除学费、杂费,农村地区的学生还享受免费的教科书。这一政策不仅确保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还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教育公平。第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我国2006年开始实施中职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免收学费,之后不断扩大免学费范围。目前,对于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国家免除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的学费。这一措施旨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第三,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对于就读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原建档立卡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家庭经济困难残疾等四类学生都可以享受免学费政策。这一政策有助于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确保更多学生能够接受高中教育。第四,特殊教育(针对残疾人)。2016年8月,《“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十二年免费教育。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支持,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利。此外,在一些局部地区(贫困地区),正在探索学前教育阶段的免费政策和资助。

二、免费教育的经费来源

免费教育的经费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分担。中央财政承担部分免费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等费用,地方财政则负责学校运转、教师工资等支出。具体分担比例会根据教育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不同。这种分担机制确保了免费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外,免费教育经费还可能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如社会捐赠、教育基金等。这些资金来源有助于补充政府财政投入,进一步保障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不同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经费承担主体和分担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以义务教育为例,其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能够按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而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政策,如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其经费承担主体和分担比例则可能根据具体政策而有所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多渠道的免费教育经费承担机制,能有力地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断减轻家庭教育的负担,有效减少因经济原因导致的辍学、失学现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在此过程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

三、免费教育的发展

展望未来,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国际竞争,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都在考虑如何扩大免费教育的范围和年限。一些发达国家公立学校提供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免费教育,有的发达国家局部地区为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高等教育。还有些国家建立了覆盖所有公民和居民免费教育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为了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我国在现有九年义务教育前提下,也在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等领域。实施免费学前教育,不仅能够有效鼓励生育,还是积极应对人口挑战、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免费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通过对免费教育增加投入和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企业和社会力量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为国家推进免费教育贡献力量;学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当然也要认识到,免费教育的推进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发展免费教育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国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国情,各地探索免费教育也需要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实现免费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学习时报社出品

策划:何忠国

监制:李 莹

责编:李军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6.88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9.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