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聚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山东3家省属企业介绍经验做法

答记者问|聚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山东3家省属企业介绍经验做法
2024年07月17日 17:17 山东发布

转自:山东发布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副省长周立伟等介绍山东省属国资国企科技创新情况及省属企业首届“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请问浪潮集团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有哪些措施?

刘继永:近年来,浪潮集团积极实施人才引领企业发展战略,打造信息产业人才高地。现在集团员工总数达到3.5万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2万人、占比57%。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第一,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集团现有11个国家级平台、69个省级平台以及25个集团级平台,通过重要岗位历练、揭榜挂帅等方式,累计培养引进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人才200多人,其中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0多人、数量在省属企业中排名第一。推动二三级单位全部设立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80多个,吸纳了1万多名科研人才;联合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设了4个国家级特色软件学院、35个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等,累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1400多名;特别是今年,浪潮集团和山东大学共建了“浪潮人工智能学院”,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联合培养。另外,在自主培养的同时,我们还设立了5000万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支持二级单位引进高端人才。

第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分层分级培养。开展浪潮科学家培养计划,每年选拔至少30名高端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对中级人才,开展研发架构师、卓越工程师等培养;对初级人才实施新星训练营、启航计划等,每年培养超过1000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出台科技创新人才职级评定办法,根据专业能力水平划分为30个职段,每年开展2次职级评定,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做到应评尽评;同时,对在关键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建立职级评定绿色通道,2020年以来破格晋升2000多人。

第三,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集团根据对应的职级,从高确定薪酬待遇;通过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对4000多名科技骨干员工实施中长期激励。集团专门设立科研成果贡献奖,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的、奖励300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奖励200万;设立“星锐奖”,奖励在研发技术、产品、标准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创新人才,最高奖励50万。

第四,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近年来,浪潮集团投资13亿建成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投资18亿启用北京浪潮智谷大厦、投资30亿建设算谷浪潮科技园,这些设施可容纳3万名左右的人才入驻;新建了藏书量6万多册的图书馆;建立人才子女入学和就医绿色通道,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累计突破的关键技术从2020年的101项增加到现在的500多项,有效专利从6800多件增加到2.1万多件,国家以上标准从147项增加到252项,浪潮集团科技实力显著提升。

央广网记者:

2023年,山东科创集团被评为首批“山东国资科创基地”,请问山东科创集团在发挥科创基地作用,打造具有山东国资特色的创新生态方面有哪些思路、措施和打算?

董火民:山东科创集团高度重视国资科创基地建设,将基地功能建设与山东科创集团“科创服务及科技产业培育”主业主责深度融合,以“立足基地、服务国资、辐射全省”为目标,力争将基地建成服务全省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科创生态新载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打造特色科创服务。围绕科技型企业“孵化期、成长期、发展期”等阶段的需求,山东科创集团布局了专利运营、仪器设备平台、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等17项全链条科创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初步形成了全要素、平台式、专业化的特色服务体系。其中,知识产权运营方面,服务全省有ESI1%学科的25家高校5.5万项专利盘点,精准推送1050项高价值专利至28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制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500余项;产业技术标准服务方面,牵头或参与制定“系统与软件工程功能规模测量COSMIC方法”等30项国家标准和“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南”等100余项地方、团体标准,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协同发力。

二是推进科技产业培育。山东科创集团通过为技术找应用场景、为应用场景找技术,培育以骨干企业“强链”为核心、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补链”“延链”为重点的科创产业发展业态。近年来,累计协助50余家新孵化企业完善机制、拓展市场,其中近20家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出13名泰山产业人才,研制出22项国产化替代产品;累计服务200余家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其中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挂牌上市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有技术、有人才、有产品、有应用、有场景、有产业”的培育模式。

三是塑造全省科创品牌。基地围绕构建“省属国资国企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枢纽”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省属国资国企合作桥梁”目标,打造建设示范样本,努力发挥基地带动辐射效用,服务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建设以来,山东科创集团发起成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人才创投联盟等组织,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100余次;建设省内首批“概念验证中心”,获批全省首个技术经理“合伙人”试点,建立“离岸孵化器”对接海外资源,累计培育引入海内外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0余名,吸引近300名专业博士落地山东,基地资源集聚效应充分释放。

下一步,山东科创集团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做好国资国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资源导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等专业化服务,打造“大国企应用场景+技术领军人才+科创服务+资本”新业态,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培育做好支撑。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请问山东科创集团这几年的经验和成果有哪些?

董火民:近年来,山东科创集团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把省内外的成果、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与省内产业发展需求做融合,把各类创新成果加速转变为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是步入成果转化新阶段。山东科创集团成立以来,经历了科技成果转化自发成长、规范发展、生态协同等三个阶段,通过不断迭代、经验积累,已进入科技成果转化3.0新时期。早期1.0,山东科创集团整合、划转了省科学院30户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通过为企业配备管理团队、规范治理等方式助力企业成长,形成了发展班底,具备了初步经验。2.0阶段,山东科创集团依托科教产、科技股权投资等方式,完善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要素的评价体系,走通了“科技+金融(资本)+产业”新型产业培育模式,累计孵化战略新兴产业幼苗企业46家,激活“沉睡”科技成果373项,这些企业累计营业收入4.5亿元,解决了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前3.0时期,山东科创集团更加注重生态协同,探索形成了“投资方管财务、产业方管运营、专家管技术”的全新合作模式,实现转化成功率更高、企业发展势头更好。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山东拥有大量应用场景与产业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路径完善通畅、未来空间巨大,通过推动技术链与产业链“双向贯通”,培育一批“潜力股”“成长股”,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近年来,山东科创集团通过成果转化、科技股权等方式培育了以华致林医药、远联化工等为代表的科技股权投资企业和以飞博赛斯、山科数研等为代表的成果转化企业,拥有省级瞪羚企业46家、专精特新企业64家,在科技部公布的35项“卡脖子”技术中布局攻克高端光刻胶等3项技术,科技型企业培育初见规模。

三是服务模式趋于高能级。目前,山东科创集团已具备“一站式”服务体系,内容更加丰富、水平更加专业,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如,打造“飞地孵化+园区转化”产业化项目引育模式,通过科技园区运营提升地方产业链水平,现建设运营7个科技园区,累计招引、孵化科技型企业205家,引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3名。设立和运营科技特色基金11支,完善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与28家高校院所、10余家检测机构等合作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下一步,山东科创集团将加快链接国内外优质科创资源,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路径,做强科创服务、做优产业生态,做好骨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挂牌上市,加速未来产业培育,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请问山东港口集团目前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

张连钢:近年来,中国港口行业在自动化、智慧化和绿色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码头智能生产管控系统的底层技术、港口大型设备的基础电控系统和基础传感器则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对中国港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作为国有企业,山东省港口集团有责任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方面担当作为、先行先试。

依托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山东省港口集团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研发了基于全国产定制化的码头生产管控系统。山东省港口集团自主开发了全球首套集生产管理和设备调度于一体的生产操作系统(A-TOS);用华为高斯数据库替代Oracle数据库;用华为欧拉、银河麒麟替代Windows操作系统。二是研发应用港口大型机械专用国产基础电控系统。用国产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替代ABB、西门子、安川等国外垄断技术和产品。三是研发应用高精准定位的国产智能感知系统。综合作业成功率达到97%以上,远高于国外80%的水平。此外,山东省港口集团还完成了激光雷达、光学字符识别系统、无源RFID定位芯片和50吨转向+驱动车桥、港口专用起重电机等全部配套件的国产化。

下一步,山东省港口集团要围绕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和山东省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全国产化”之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港口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打造“人工智能+港口”示范工程。二是开展自动化码头全域多场景关键技术攻关,研发自导向吊具,全自动化跨运车,双层自动导引车及新一代轻量化港机设备。三是开展顺岸开放式自动化码头装备及工艺升级,进一步提升有人/无人车队混行效率,以科技创新推动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

时值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五周年,集团将矢志不渝地推进山东港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更好地服务山东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