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鸟”将死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上市公司“不死鸟”走到了退市边缘。6月21日收盘,中银绒业股价定格在每股0.18元,收盘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这意味着,中银绒业或将成为深交所年内首家非ST退市股。

成立于1998年的中银绒业,被市场戏称为“A股不死鸟”:多年来,中银绒业通过变卖资产、破产重整等方式“保壳”,曾多次“披星戴帽”后又摆脱危机。

然而,这次不同了。“不死鸟”的“保壳”手段失灵。

近年来,我国退市制度通过多次完善,在改革发展中建立起了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退市规则体系。退市上市公司家数整体上呈现增多的趋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A股退市公司家数分别为17家、20家、46家、45家。今年以来,已有13家公司走完退市流程,另有20余家公司锁定退市。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一轮退市改革启动,A股市场生态正发生变化,市场越来越重视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信息透明度,劣质企业将难以藏身。退市的常态化、严格化和透明化正在推动资本市场形成优胜劣汰和价值投资的新生态。

“不死鸟”的“保壳”手段失灵了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警报频繁拉响,“面值退市”数量增多,“市值退市”首次出现,不少此前在市场颇具名气的公司退市,引发市场及投资者广泛关注。

6月23日晚间,中银绒业公告称,截至2024年6月2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中银绒业股票自2024年6月24日开市起停牌。根据相关规定,自公司股票停牌之日起个5交易日内,深交所向公司发出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绒业成立于1998年,最初以羊绒及制品经营为主,2000年在A股上市。自2015年开始,中银绒业的扣非净利润多年亏损。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3年,中银绒业有8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值。2015年以来,中银绒业股票曾“披星戴帽”,靠变卖资产、破产重整等手段维持上市地位,被市场戏称为“A股不死鸟”。然而,此轮中银绒业股价持续下跌,“不死鸟”的“保壳”手段终失灵,中银绒业或将成为深交所年内首家非ST退市股。

而就在前不久,“市值退市”第一股诞生。6月18日晚间,重庆建设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建车B”)发布了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称,因5月17日至6月14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市值都低于3亿元,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次公告的发布也意味着建车B成为市值退市第一股。2020年底,新一轮退市改革落地,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退市指标。规则发布至此前,尚未有公司触及市值退市指标。

建车B成立于1995年,并于当年在深交所B股上市,主要从事生产销售汽车空调压缩机。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7年,建车B营业收入曾高达10.09亿元,但在此之后一路下滑;归母净利润方面,从2021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建车B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亏损1.49亿元。

今年上半年退市公司中,还有知名房企。6月7日晚,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世茂”)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根据公告内容,4月12日至5月15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股票上市相关规则,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公司股票于6月14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资料显示,世茂股份成立于1992年,1994年登陆上交所主板。世茂股份是A股上市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商业地产企业,为世茂集团下属的集综合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商业经营与管理、多元投资于一体的综合地产公司。世茂股份曾多次登上《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在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世茂股份排名第435位。

不过近年来,世茂股份业绩持续低迷。同花顺iFinD显示,2020年,世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7.05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归母净利润15.50亿元,同比下滑36.2%。2021年至2023年,世茂股份的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同比下滑,其中,2022年的降幅达到70.37%;归母净利润上,2022年、2023年合计净亏损额约135亿元,今年一季度又亏损了6447万元。

近三年超百家公司退出A股舞台

事实上,今年告别或即将告别A股舞台的公司还有很多。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13家上市公司正式退市。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划分,来自纺织服饰行业的数量最多,有3家,房地产行业、环保行业各有2家,商贸零售、传媒、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基础化工、通信行业各有1家。此外,正源股份将于6月27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从退市原因来看,“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占比最高。Wind数据显示,在目前退市的13家公司中,“面值退”的企业共有7家;有5家企业因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被摘牌;1家公司因连续多年亏损而被摘牌。

若将时间线拉长,不难发现,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回顾近10年(2014年至2023年)A股退市情况,前五年中,各年的退市数量均低于10家,2019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数量逐步上升。

《金融时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梳理,2014年至2019年,A股各年退市公司家数分别为1家、7家、1家、5家、5家、10家;2014年至2019年,期间有10家公司的退市原因为吸收合并。2020年退市家数为17家。2020年12月31日,新一轮退市改革启动,2021年全年,A股退市数量达20家。进入2022年,退市数量大幅增长至46家,这也创下了A股有史以来退市的最高峰。2023年A股退市家数继续保持高位,全年45家上市公司退市。

近年来,面值退市持续发威。2023年强制退市的44家上市公司中,其中有20家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退市原因均为“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今年以来,“面值退市”威力继续显现。5月31日,正源股份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4月30日至5月30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规定,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这意味着,正源股份成为年内首家面值退市的非ST股。

2021年以来,退市新规持续显效,形成交易类、财务类、重大违法类等多元化退市并重格局。特别是“1元退市”成为A股上市公司常态化退出主渠道,彰显市场化“出清”力量。同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

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以来,退市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面值退市显著增多,去年面值退市的数量接近全部退市公司的一半,市场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机制开始形成;二是重大违法类退市增多,去年8家公司因达到重大违法标准进入退市程序。

目前,年内已有13家A股上市公司正式退市,虽然短期内退市公司未明显增加,但目前处于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截至6月22日,有8家公司处于退市整理期,15家公司已收到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此外,还有多家公司锁定“面值退市”。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认为,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净化器”,其基本功能是淘汰市场上的劣质企业,对提高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加科学的退市制度建设与更严格有效的监管有助于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畅通价值发现功能。

六轮改革:从僵而不退到常态化退市

2001年4月,连续四年亏损的PT水仙被证监会终止上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第一家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的序幕被正式揭开。从PT水仙到中银绒业,背后是退市制度这一“净化器”的改革“升级”。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关键的基础性制度。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我国退市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自1999年证券法初步确立退市制度框架到目前,退市制度先后有6次改革。

2001年的退市制度建立了以净利润为核心的退市标准,明确了风险警示、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主要环节。2012年,财务退市指标进一步完善,面值退市指标首次推出。此后,退市制度于2014年、2018年又历经两轮改革,主动退市、重大违法退市等制度相继问世。

2020年12月31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修订后的退市规则,此次退市制度改革吸收了科创板、创业板退市改革试点经验,推动股价、市值等交易类指标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推动“空壳企业”及时出清,并增强了规范运作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的可操作性。

今年,资本市场迎来了第6次退市制度改革。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提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强调要突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更加精准地实现“应退尽退”。建立健全不同板块上市公司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从严打击各种违法“保壳”“炒壳”行为,着力削减“壳”资源价值,以实现进退有序、及时出清的格局。

《退市意见》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在业内人士看来,修订后的退市制度体系进一步调整了强制退市指标,整体来看降低了退市门槛,提高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今后监管部门将继续、持续从严监管的基调。在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方面,《退市意见》严格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调低2年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将资金占用长期不解决导致资产被“掏空”、多年连续内控非标意见、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等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强规范运作强约束;提高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加大绩差公司退市力度;是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申港证券认为,退市新规严格执行,加快了市场出清。从初期没有退市制度相关规则导致个别公司僵而不死、僵而不退到退市制度的破冰和退市公司的出现,监管持续推动退市制度化、常态化的运行,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轨迹,也给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定下基调。

“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与建设高质量上市公司和高质量资本市场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来讲,财务指标最能反映其经营质量,良好的经营业绩是为投资者提供回报的重要基础,收紧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有助于倒逼上市公司从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做好主营业务。展望后续,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在加快推进,政策部署和落实也将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金蝉脱壳”行不通  退市不是免罚牌

严格退市制度,推动市场优胜劣汰,对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如何确保“退得下、退得稳”,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是颇为重要的议题。

“大家都非常关心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我们的态度非常鲜明,对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一追到底’,依法从严惩处相关责任人员,决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退市不是免罚牌,“金蝉脱壳”行不通。退市制度本是为促进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退市不是也不能“一退了之”,尤其是存在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和中介机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何种退市,相关责任主体并未改变,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责任依然存在。

事实上,加强退市监管,加强退市实施中的投资者保护,是为防止“一退了之”的情况发生,也是实现“退得下、退得稳”的重要前提。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格退市执行,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据了解,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将会同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持续强化自律监管、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全方位立体式追责。一方面,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害群之马”强化问责追“首恶”,证监会及时予以立案查处;另一方面,刑事、民事等多方面追责救济同步跟进,加大对违法“首恶”的刑事移送力度。

证监会对退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立案查处,用监管行动表明“退市不是免罚牌”。公开信息显示,截至日前,2024年以来确定退市的公司中,*ST华仪等9家公司退市前已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文书,*ST左江等13家公司已被立案调查。

*ST庞大面值退市后,河北证监局对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从重作出行政处罚,公司及相关人员合计罚款金额超过2000万元,对主要责任人员终身市场禁入。同时,监管部门坚持对包括退市公司在内的财务造假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依法严惩。

对于投资者赔偿救济,吴清表示,证监会将主动加强与司法机关等方面协作,更好发挥投保机构的能动作用,推动更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案例落地,为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随着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发布实施,以及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规则的落地,证券投资者保护体系和民事赔偿机制进一步健全。涉及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退市的,投资者可通过先行赔付、责令回购或者通过单独诉讼、共同诉讼、申请适用示范判决机制、普通代表人诉讼及特别代表人诉讼等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服中心也可适时依法启动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并提供其他相应法律服务。

目前,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普通代表人诉讼、特别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等多种投资者索赔方式,均已在退市过程中开始发挥作用,改革效果逐渐显现。2020年退市改革以来,紫晶存储、泽达易盛等一批“害群之马”从市场出清,近2.42万名投资者获得13.65亿元的赔偿。

东海证券分析师陶圣禹认为,在沪深交易所提高强制退市标准的背景下,常态化退市正在稳步推进,监管强调仍将对退市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

此外,监管还明确将主动加强与司法机关等方面协作,更好发挥投保机构的能动作用,推动更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案例落地,为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通过这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和司法协作,资本市场的退市机制将更加公正、透明,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将更加完善,从而增强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退市 股票 A股 净利润 世茂股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