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第一城” ,再升级

“工业第一城” ,再升级
2024年06月26日 10:50 21财闻汇
作者:石恩泽,李金萍编辑:孙超逸图源:AI

作者:石恩泽,李金萍

编辑:孙超逸

图源:AI

在消费品里,零售商需要透过精心设计的橱窗,在7秒内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橱窗”成为品牌与顾客沟通的窗口。

在工业品里,同样也需要一个“橱窗”,展示企业的先进制造能力。但与消费“橱窗”逻辑不同,工业“橱窗”展示的不是完成品,而是中试生产环节。

中试生产线之于制造业,就好比卖房子要先搭“样板间”,整个环节里包含“研发-检测-中试-验证”四个步骤,所生成的是最小化可行产品(MVP),俗称“小样”。 

借由“小样”投石问路,降低产业链上下游沟通成本,有助于制造企业以最小成本试错。

近日,深圳市花费3年打造的“工业橱窗”——工赋数字化促进中心(简称“工赋中心”),在宝安区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正式揭牌。

工赋中心将模具、汽车零部件、PCBA电路板等6大电子制造中试产线,搬入一栋楼里,以集聚生态推动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1

橱窗里隐藏的秘密:发挥工业4.0里“连接”的力量

在工赋中心现场,碳纤维压模机、SMT贴片机、自动化机械臂、AGV机器人在1.69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同步运行。

从明面上看,这是一场各式各样硬件设备的展示秀,但内行人才知道,真正的技术藏在“软”环境里。深圳市工赋数字化促进中心主任王丙福介绍,整栋楼放入了大湾区首张5G专网,保证了不同场景内的大型设备做到同时运转。

在技术架构方面,由华为云夯实云底座,联通打造5G+网络环境,西门子数科、益模科技、深思有形、创轲新材料、智慧尘埃等8家行业龙头搭建中试线场景。在商业模式上,工赋中心采用政府出资,企业联合运营共建,突出公共的属性,是一个能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中试线平台背后还藏有一个看不见的云工厂。依托云工厂平台,细分产业龙头可与所有参与方共同打造一个具备千万级工业知识库能力的行业知识中心,将各大场景里的制造经验以数据的形式沉淀在知识中心。

这解决了行业内IT(信息技术)、OT(操作技术)两层皮的问题,使之在一个平台上得到了融合。因为大部分互联网龙头擅长的是IT,但掌握OT的是细分行业龙头。

而这类企业大多是专精特新型企业,自身规模还尚未可以组建一个覆盖全行业的平台。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参观时留意到,上市公司金百泽(301041.SZ)主营集成电子电路设计与制造IDM、科创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数字化服务,负责打造3C电子PCB柔性贴装验证线;专注工业软件17年的益模科技,构建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加工线。这些企业都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值得注意的是,由“隐形冠军”主导产业中试线,对中小企业而言,反倒更加有帮助。因为在产业数字化进程里,讲究规模对等原则。就好比说,3000万营收规模的小企业,远远用不上斥资几个亿打造的“灯塔工厂”。

益模科技总经理郑灿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设计的中试线定位的客户群体是5000万到5个亿产值规模的公司。这部分公司卡在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他们想从纯代工转向创新设计,但又还养不起专业化的团队,这时候若是能有一个中试产线帮助验证新品,将能有助企业突破瓶颈向高端化升级。

(益模科技中试产线,图源: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摄)(益模科技中试产线,图源: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摄)

而这类制造业群体是中国制造业里沉默的大多数。但此前单凭一家企业无法覆盖到这个群体。但若是将产业生态聚合,将能被更多人看见。

除此之外,细分产业内的龙头有着极强的“连接”能力,此前一直被忽视了,而这背后“连接”的是一张更大的产业互联网。

细分龙头还能以“链主”身份,将制造经验延伸至物理世界。金百泽董事长武守坤对记者表示,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云工厂下单,由金百泽作为“链主”去连接各地工厂完成生产,最后通过金百泽的标准测试后,再将中试样品交付给下单企业。

(金百泽中试产线,图源: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摄)(金百泽中试产线,图源: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摄)

而金百泽所形容的过程正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即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此外,工赋中心还联合华为、联通、西门子三家龙头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建创新实验室,借龙头力量探索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产业孵化。

这将是一个能达成多方共赢的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找到愿意做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平台,扫清了创新路上的障碍;对于金百泽这样的龙头,通过云工厂平台消化企业富裕产能,充分发挥产业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对于政府而言,与企业联合共建模式,能有效避免投资利用率低的困境。

2

橱窗背后的革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

对于深圳而言,工业“橱窗”背后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上述所提及的云工厂、行业知识中心都存在于云端。这对于工业用地紧缺的深圳,将可以突破物理空间限制,让企业在虚拟世界里打造出无数个数字孪生工厂。

同时,中试线的产线规模也更适合深圳推出的 “工业上楼”计划。2022年起,深圳曾对外宣布,将连续5年、每年通过“工业上楼”模式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产业空间。该计划目的是 为缺地的深圳保留出一条“工业红线”。 

但此前调研过程中,不少工业企业“上楼”意愿不强,理由是,普通厂房高楼层的层高与承重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以及重型设备不易上楼。但中试线作为制造业里的“样板间”,对层高和承重要求更低,且借助云工厂背后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将能更加有效发挥出“工业上楼”的效用。

除了腾挪空间,深圳也在谋划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3月,深圳全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预示着坐稳“工业第一城”的深圳正开始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力。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中间的加工制造往往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两端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则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而这与工赋中心建设思路不谋而合。中试线能有效减少工业设计类企业的试错成本;云工厂能够缓解工业用地紧张;行业知识中心能沉淀先进制造经验;联合创新实验室有助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

此外,有企业代表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提到,未来工赋中心平台的建造还有助于借华为云底座打造一个国产化工业信创链条,以及联动职业院校构建出一个职教培训平台。

而上述一切形成的合力,都将助推深圳制造业从代加工向自建品牌转型,朝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工赋中心平台建设在宝安,也说明了深圳对“工业大区”宝安的期待。作为全国唯一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宝安区2023年GDP首破5000亿元大关,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链主企业、百强、300强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6.1%、5.9%。

宝安区对辖区内制造企业转型发展也十分重视。今年初,宝安区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简称“一号文”)和《宝安区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其中,“一号文”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 “三年行动计划”则是提到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数实融合能力。

此次工赋中心落地宝安,也意味着该平台正在成为宝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宝安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倪勇在揭幕仪式上致辞时提到,工赋中心作为深圳市推动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宝安落地,承载着推动安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向高端迈进的重大使命。

然而,一切创新都需要时间验证,不然所有设想都将停留那扇华丽的工业“橱窗”。有负责打造中试线的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在他们看来,中试线的公共服务模式若要跑通,需要至少3年:第一年为建设期,第二年为运营推广期,第三年为集中“接单”期。

工赋中心能否配合“工业上楼”计划,以及推动区域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一切都还有待时间验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金百泽 工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