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战,监管很忙!*ST洪涛实控人一边“哭诉”濒临倾家荡产,一边抓紧减持

深夜大战,监管很忙!*ST洪涛实控人一边“哭诉”濒临倾家荡产,一边抓紧减持
2024年06月18日 22:43 猫财经

报道|徐晓春

编辑|张妍頔

6月17日凌晨,万籁俱寂之时,*ST洪涛在退市的生死线上挣扎。

按照规则,已经连续10天收盘价低于1元/股的*ST洪涛,若是从17日开始连续涨停,尚存保壳的可能。前一个交易日12点44分,洪涛股份“偷偷”在官方公众号公开新买家的身份,下午开盘公司股价短暂获得拉升后就引来监管注意,深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函后,当日洪涛股份仍以跌停收盘。

6月17日凌晨,*ST洪涛正式公告新的控制权变更方案做最后的挣扎。然而因近期的违规操作,一个小时后深交所同时下发了关注函和监管函。

凌晨4点,*ST洪涛实控人刘年新发布公开信“哭诉”为挽救公司濒临倾家荡产,然而自称公司上市十四年从未减持的实控人玩起了文字游戏,其控股公司上半年仍在套现。

*ST洪涛退市“生死局”,

提前公开利好引起监管注意

按照最新退市规则,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上市公司就将面临退市。于是,在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之后,*ST洪涛急了。

据证券时报报道,6月14日中午12点44分,*ST洪涛通过微信公众号“洪涛股份”发布名为《洪涛新的控股股东或其指定主体增持公司股份》的文章。文中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年新与赢古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古能源”)于2024年6月8日签订表决权委托协议,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赢古能源,随后公司将该信息删除。

下午开盘,*ST洪涛股价翻红,直线拉升至涨停后迅速回落,最终仍以跌停收盘,6月14日*ST洪涛收盘价为0.62元/股。明明是利好消息却没能如预期拉升股价,刘年新在公开信中提到,2024年开春以来,公司遭遇主力资金恶意做空。

*ST洪涛提前公开新的收购方不但没能挽救公司股价,反而因此引起了监管的注意。6月14日,因信披违规,*ST洪涛当天就收到了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深圳证监局要求公司立即删除相关未公开信息,并自查是否涉及泄露内幕信息、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到此时,*ST洪涛只有在未来10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股价才能擦边回到1元以上,于是6月17日成为了决定*ST洪涛能否实现保壳的生死时间。

6月17日凌晨,*ST洪涛正式公开新资本方入局。然而光伏新能源背景的买方也没能挽救公司股价,17日开盘后,*ST洪涛继续跌停,收盘时公司股价仅为0.59元/股。至此,即使未来9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公司股价也回不到1元以上,*ST洪涛已经基本锁定退市。

而6月17日也是注定是*ST洪涛的不眠夜,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ST洪涛和监管进行了一场无声的交锋。

凌晨2点,*ST洪涛正式公告终止与前次披露的深圳招金以及海南招金的控制权变更事项,正式转投赢古能源的怀抱,公司实控人刘年新与赢古能源签订表决权委托协议,赢古能源成为*ST洪涛控股股东,陈秀花、唐碧琦母子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仅仅一个小时之后,凌晨3点,*ST洪涛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对于赢古能源入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灵魂五问。

另外,*ST洪涛高管侯春伟在5月13日即辞去上市公司董事、副董事长以及总裁等一切职务,公司直到6月17日才进行披露。更重要的是,*ST洪涛不仅没有公开侯春伟辞职的信息,还在5月27日向深交所提交了侯春伟的减持申请。

按照计划,侯春伟预计将减持减持*ST洪涛1970万股股份,以当日1.19元/股的收盘价粗略计算,侯春伟可以套现2343.93万元。由于明知规定高管离职后有减持限制仍为其提交减持申请,深交所对*ST洪涛下发了监管函。

就这一晚,*ST洪涛收了两份监管函一份关注函。凌晨4点,*ST洪涛实控人刘年新在公众号“洪涛股份”发布公开信,强调其个人并不存在恶意退市的主观和故意,同时刘年新“哭诉”称“为洪涛,我已濒临倾家荡产”。

舆论甚嚣尘上时,6月17日盘后,在*ST洪涛已经任职14年的苏毅也公司辞去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职务,同时辞去子公司所有职务。内部管理一团乱麻的洪涛股份,在董秘辞职后,董秘办电话也再无人接听。

哭诉“已濒临倾家荡产”的实控人

仍在减持套现

洪涛股份成立于1985年,公司主要承接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的剧院会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比如公司曾承接了人民大会堂国宴厅、鸟巢、上海大剧院、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等场馆装饰。2009年12月,洪涛股份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前,刘年新直接持有洪涛股份47.68%的股份,由洪涛股份92名员工出资设立的对外投资平台日月投资持有31.02%的股权。经过穿透后,刘年新直接及间接持有洪涛股份58%的股权。

需要注意的是,日月投资唯一对外持股的公司只有洪涛股份,刘年新直接持有日月投资33.27%的股份,是日月投资第一大股东,也是公司董事长。由于员工持股较为分散,刘年新是日月投资的实控人。

刘年新在公开信中表示“实控人个人持股在上市十四年来,没有套现一分钱”,然而在关注函中,深交所却提及刘年新控制日月投资减持过程,并问及公司是否存在发布利好信息影响股价、直接或间接配合有关方减持的情形。

2009年12月洪涛股份以27元发行价上市,当时日月投资对洪涛股份的持股比例为23.26%,持股对应市值约7.54亿元。三年锁定期满后,日月投资就开始大手笔的减持。

2013年1月,日月投资首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洪涛股份4.97%的股份,套现约3.25亿元。这也是洪涛股份上市后首笔股东减持。五天之后,日月投资又减持了洪涛股份3140.52万股股票。两次减持日月投资合计套现超过8亿元。

8亿套现之后日月投资承诺在2013年不再进行减持,而承诺期过后,2014年1月,日月投资再次通过大宗交易一口气减持了洪涛股份3.12%的股份,套现1.88亿元。两个月后,日月投资继续套现1.11亿元。

然而日月投资对洪涛股份的减持远没有结束,2014年之后,蓝鲸新闻记者未再查询到洪涛股份对日月投资单独的减持披露,但据深交所关注函显示,到2022年7月后日月投资持股下降至4.87%,2023年年报时下降至0.94%。

6月17日*ST洪涛的股价异动公告中显示,2024年以来,日月投资再减持1064.83万股。即将退市之际,日月投资再抓紧套现超过1600万元。在公司通过引入投资者、实质性预重整等利好消息拉高股价的同时,日月投资的减持使得深交所直接质问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布利好信息影响股价、直接或间接配合有关方减持的情形。

公开信的文字游戏,

实控人质押套现、间接减持数十亿

刚刚上市的洪涛股份净利润曾经历连续7年的增长,2013年公司实现收入约35.46亿元,是短期内公司收入规模的峰值。但期末时,洪涛股份应收账款余额达到26.25亿元,同比增长87%,远高于同期收入的增速。此后也是一发不可收拾,洪涛股份应收账款余额不断拉升。业绩走向下坡的洪涛股份找了一份副业。

2015年左右,本科转型等热点话题引发社会极大的关注,洪涛股份也在此时通过收购跨界职业教育领域,在此期间公司股价被推高至历史高点。

与此同时,“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刘年新进行了增持,不过相比于其实控的日月投资的大手笔减持,刘年新的增持显得有点不值一提。12个月内刘年新进行了6次增持,总共增持133万股,支付对价只有161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洪涛股份曾为收购职业教育资产发行的可转债,并在2016年8月23日上市,上市第二天,刘年新就出售了所有获配债券。以出售日123元的收盘价计算,刘年新盈利约8340万元,仅出售可转债的盈利金额就轻松覆盖增持的资金。

由于项目进度放缓、结算不及预期的影响,2016年,洪涛股份应收账款飙升、净利润“腰折”,公司股价也持续处于下行通道。2017年,刘年新和陈远芬夫妇为稳定股价开始新一轮增持计划,到增持届满时,二人合计花费约1.12亿元。

除了通过日月投资减持之外,刘年新也早就通过质押获得资金流入。

在2017年底时,刘年新和配偶第二轮增持的中途,刘年新进行了首次股票质押,一口气将所持股份的49.11%质押给了国信证券,以当日收盘价计算,质押股票对应市值约8.7亿元。刘年新最终拿到了多少钱不得而知,后续公告显示,这笔钱最终用于刘年新的个人消费以及支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而这笔质押在经历了6次延期回购之后,至今没有解除。

后来在洪涛股份持续下行时,刘年新也为这一笔质押进行了多次补充质押。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刘年新所持股份质押率达到96.5%以上。

刘年新在公开信中提到长期借款5亿元给公司纾困的资金,部分即来自2022年的股票质押所得。当时,刘年新再以“向上市公司提供财务资助”为由,向国信证券质押所持股份的21.57%。截至2023年末,洪涛股份账面存在需要向刘年新支付的长期应付款余额约是2.28亿元。

控股公司则大规模减持,实控人个人小手笔增持,刘年新在公开信中所称“实控人个人持股十四年没有套现一分钱”,也是玩起了文字游戏。

早在2016年时,洪涛股份已经有明显的危机趋势,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500天,这也就是说,洪涛股份做完工程根本无法在一年之内收回资金支撑自身经营运转。到2019年,洪涛股份应收账款余额为70亿元左右。

无通过回款带来现金流的洪涛股份,负债率从31%飙升至70%以上,公司彻底陷入流动性危机。在洪涛股份还未到如今这个地步之前,刘年新及妻儿也曾通过提供担保以及资金借款,试图帮助上市公司度过危机,但显然也没法填满洪涛股份的缺口。

临时撤退的国资

和资金实力存疑的新买家赢古能源

2018年,洪涛股份上市后首次出现亏损,当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约为4.22亿元。此后洪涛股份经历了六年五亏,到2023年净利润亏损额扩大到14.04亿元。连续亏损、账户冻结、接连收到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内控报告等,2024年洪涛股份的大厦终于崩塌了。

5月6日,洪涛股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洪涛股份成为了*ST洪涛。但在此之前,刘年新做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试图保壳,正如其在公开信中所称,积极司法重整以及引入外部产业投资者。

十数亿市值上市公司洪涛股份最终却是因还不起91万元货款而走向重整。今年1月底,惠州市中和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和建筑”)向深圳中院申请对洪涛股份的重整。

被申请重整的同时,刘年新火速与深圳招金、海南招金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计划以1.52元/股的价格向其转让持有的洪涛股份4.58%股权,深圳招金和海南招金背后都有山东招远国资的身影。按照计划,刘年新将剩余表决权进行委托,尽调结束顺利收购后,洪涛股份将进行控制权变更。

国资入局的消息给洪涛股份直接带来了四连板。5月底,深圳中院指定了洪涛股份的预重整临时管理人,并从债权申报开始推进实质的预重整程序。5月下旬开始,洪涛股份提前收获了六连板,再次推高股价。而深圳招金和海南招金的股权收购却没了动静。

也正因此,结合日月投资在此期间的减持动作,刘年新饱受“设局套现”的质疑,但在公开信中刘年新否认存在这一主观意图。

直到6月17日,洪涛股份终止与深圳招金、海南招金的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并火速抱上赢古能源的大腿,接盘方从大型贵金属企业变更为布局风光储的新能源资本方。在刘年新的公开信中,特别强调其与赢古能源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是正式协议,而不是意向协议”。而这说变就变得买方,让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质问公司相关重大事项的筹划、决策过程是否审慎存在重大疑虑。

那么放弃国资背景的买方换来赢古能源又是何方神圣呢。

据天眼查App显示,赢古能源成立于2023年4月,到“吞下”上市公司仅仅成立一年时间。赢古能源背后股东方穿透后只有陈秀花、唐碧琦母子二人。赢古能源经营范围则从会展服务、酒店餐饮管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二手车经纪再到五金批发、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全方位覆盖。

截至2024年3月31日,赢古能源净资产约为3401万元,账面资金约756万元,同时负债率达到93.26%。以这样的资产状况,赢古能源计划提前向洪涛股份提供纾困支持。刘年新公开信中提到,赢古能源在收购股权外,还决定在二级市场购买不少于5000万元的洪涛股份股票。对于赢古能源雄心勃勃的规划,深交所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

另外,卖身赢古能源的问题不止是资金,根据《企业破产法》,在重整期间刘年新作为董事长,可能实质上无法转让其持有的股权,进而导致赢古能源可能无法取得控制权。

总之,短期看来,转而卖身赢古能源做大做强洪涛股份建筑装饰主业的美好愿望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一不小心说漏嘴的洪涛股份没有迎来股价回升,反而收到了深交所的监管函,股价持续低于1元之后,*ST洪涛已经基本锁定退市。6月17日晚,公司董事、副总裁兼董秘苏毅也递交辞呈离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