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华服叫“同袍”|天府新视界

有一种华服叫“同袍”|天府新视界
2024年06月11日 09:34 封面新闻

端午佳节,有粽情飘香,也有衣袂飘飘。一到中国传统佳节,成都的大街小巷就被国风青年们占领。端午前后,成都博物馆与国内某头部华服品牌联名的消息,在四川“同袍”中炸开了锅。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袍”是当代汉服爱好者之间的称谓。

唐代镂空鎏金香囊穿上了身,后蜀彩绘伎乐俑幻化成真人。着华服入锦官城,“同袍”们纷纷到微博评论区“还愿”——最大的华服品牌与最爱的博物馆联名,这次是真的梦幻联动。

着华服、簪头花,手持团扇,腰系环佩。当代年轻人的盛装出行,早已不是美英法日韩,而是唐宋元明清。尤其在国风盛行的四川,地域美学更是被有效诠释。

就在5月底,京东发布《2024汉服趋势白皮书》。北上广深在服饰大类中牢牢占据着前四的位置,却在“汉服”这一小类中折了戟。近一年全国汉服消费用户的TOP中,在第一名北京之后,紧跟的就是成都。而倒退回2018年,这项数据的第一名,本身就属于成都。

汉服爱好者参与端午雅集活动 图据四川汉服专委会汉服爱好者参与端午雅集活动 图据四川汉服专委会

早在2006年,成都就开起了第一家汉服实体店,这时汉服在全国依然是极为小众的爱好。但在成都,身着汉服的少男少女走出古朴的大慈寺,转身没入了春熙路繁华的街区。

关于这里的美,华服的针脚在蜀地悠远的历史上穿透了时间,将美的历程从古至今一一展现。

古人求美,从一方蜀锦开始。在长达两千年的时光中,蜀锦成为一种“硬通货”,是全国“变美”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距今4000多年前的蜀国,已经能生产丝织品“帛”。战国以后,秦在巴蜀设“锦官”,蜀锦织造已经初具规模。褪去粗布麻衣换上秀丽蜀锦,国风之美从这里开始了第一步。

三国时期,蜀锦成为当时蜀汉政权的主要财政来源。来看看这则颇为有趣的故事:由于蜀锦美丽且稀缺,魏吴两国常年遣人大批购买蜀锦,导致大量钱财流往蜀地,直接成为了诸葛亮北伐的经济基础。魏文帝曹丕大为恼怒,写下《与群臣论蜀锦书》劝魏国贵族不要再购买蜀锦。但“真香”的是,曹丕自己就酷爱蜀锦,还曾抱怨不同时期产的蜀锦质量高低不同,这一批以次充好,甚至连鲜卑人都能看出端倪!

《宋会要辑稿》更明确写道,在宋代,成都府路每年上供的高级丝织品锦、绮、鹿胎、透背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四,绫占全国总数百分之十三,杂色匹帛占全国总数百分之六十。追求变美的人们对蜀锦的依赖,可见一斑。

蜀锦制作 图据新华社蜀锦制作 图据新华社

蜀中美人多,才女更多,在求美追新这一领域,自古不缺话题。薛涛因喜爱红色自制红绡道袍,风行一时。花蕊夫人又将其发扬光大,流行全国,可以算是唐代的“时尚单品”了。薛涛还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书写审美,“薛涛笺”自唐以来广为风行,才华冠绝,巧思引领文坛。

人人皆知“唐三彩”,那你是否听过“邛三彩”?提到中国陶瓷,四川邛崃的邛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奠基性的贡献,邛窑出产的铜红釉,曾被称为中国第一红,有着“一红动天下”的美名。邛窑始创于东晋,成熟于南朝,盛于唐,在长时间内广泛影响着我国陶瓷烧制工艺。包括唐三彩在内,汝窑、钧窑,以及宋代出名的“天目”等中国陶瓷,都能找到邛窑的影子。

美服美人美物,蜀人们一直走在潮流前沿。时尚是个轮回,国风在当下四川吹起的狂潮,是蜀人对美的自觉追求,也是对老祖宗们的审美折服。毕竟,把三星堆“穿”在身上这件事,是四川人走过最悠远的浪漫。

2021年,一名四川女孩以三星堆青铜面具为灵感,穿着自己设计的“三星堆”国风服装走上了上海国际时装周的红毯,在网络引发热议。设计师的初衷是将最古老的四川元素与最潮流的现代服饰进行对撞,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萌”,网友大呼:“还能这样玩!”

有何不可?现如今国内爆火的国风乐团二十四伎乐,不是把文物穿上了身,而是直接进行“复刻”,让雕刻于王建墓石棺床上的二十四乐伎“活”了过来。这支国风乐团,正是出自成都。

二十四伎乐的全国巡演去年一票难求,更18次登上票务网站音乐会榜单第一名。乐手们与台下观众皆着汉服,他们时而奏古音,时而混搭现代曲目,深受年轻观众喜欢。天府之音气象万千,二十四伎乐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古老的城市记忆,也是对传统乐音的当代继承与发扬。

二十四伎乐二十四伎乐

衣饰妆容,总在茶余饭后。在“每日按时上班,也按时看日出”的四川,闲适的环境给了青年人奔赴山河的勇气,对传统文化和青年创业大力支持的政策则给了他们绝对的底气。无数业余爱好者变身为专业国风人,让四川的产业链条愈发完善。

国风博主后雨山原本是一位中学教师,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选择了辞职创业,在成都开办了汉服妆造工作室。与遍地开花的汉服工作室不同的是,后雨山着重于妆容打造。如今,数十万粉丝的她已经是全国爆火的专业国风妆造师。

2013年时,风疯还是摄影师,如今已经成为专职国风模特。从镜头后来到镜头前,是四川国风产业不断完善的推动。被圈内称为“最帅南陵王”的他每年要走数不完的国风秀,并且正在学习成为专业的国风评委。

2020年,国内第一个汉服文产街区在成都诞生。汉服销量排名中,几乎每月的前十榜单,都有3到4家来自成都的商家。

其名国风,蜀人尚美的风从何处来?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深埋蜀人基因,让这里的百姓始终有文脉可寻,有文气可依。一批又一批正在成长,以及正在到来的国风青年,让蜀地之美不断耕耘延续。

国风在四川,不仅有过去与现在,更有未来。它将走向哪里?走入全年龄段的日常生活,走入全民族式的文化融合,走入全球化的国际视野。

谁说国风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近年来,许多老年人也加入了“国风热”的队列。已经70岁高龄的成都市民陈光宪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汉服爷爷”,他从2012年当店铺的“汉服模特”开始爱上国风,如今常着汉服出门。

“汉服爷爷”陈光宪

四川汉服协会的数据显示,四川汉服爱好者的主要群体为“00后”和“90后”,但近年来越发向中老年与少儿群体扩展,在未来,这个趋势还将日益增大。对国风美的追寻,不分年龄;让国风走入寻常和日常,已成刚需。

国风在四川,撞见民族风,或许是它的宿命。作为多民族的省份,四川能提供的养料,任君挑选。从大凉山走出来的彝族姑娘吉克隽逸,热爱的就是独属于四川民族风情的浪漫。每每在国外出席重要场合或拍大片,她的第一选择,总是带有家乡元素的服装。

在宜宾李庄古镇,与汉服竞相争辉的,是一排排用于出租拍照的少数民族服饰。在成都宽窄巷子与锦里,在汉服穿搭已经习以为常的今天,时不时走过的民族风小姐姐总能吸引游人的目光。

走过数千年漫长历史的蜀锦,如今已然在国际上受到欢迎。在许多四川非遗与知名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蜀锦已经打开全球市场,深藏于华夏的美走上了另一条路,开启了对全球美的引领。如今,许多国际大牌的高定系列中,时而能看见蜀锦的身影。在去年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一条由蜀锦蜀绣铺成的“锦绣之路”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二十四伎乐不仅带动了全国国风音乐浪潮,也将跨界融合玩出了新花样。与华为、太古里、轩尼诗等一线国际大牌的合作,让完全出生于蜀地的国风音乐拥有了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广阔的天地。

如今,夏至将至,成都桂湖公园的荷风已送来香气,又是一年好时节。在四川,看国风蔚为大观。在四川,看一身诗意满,人间惊鸿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蜀锦 汉服 成都市 四川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