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前线理论圈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魏大战在即,蜀国主帅诸葛亮发布命令:“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意思是,请众人以大局为重,经常提出我的缺点,指出我的毛病,向我表达批评意见。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强敌,取得事业成功,实现统一大业。
无独有偶。明代大儒王阳明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国忠贞,是个光明磊落的坦荡君子。
他曾在多地做官,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上任,他都要让人扛两块醒目的高脚牌作为行队的前导,木牌上各写一句短语,形成一副对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意思是说,只求与百姓之情相通,愿意听取自己的过失所在。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两条为政标准,他不论在哪里做官,都能够体恤民情、关注民生、造福乡梓,对自己则严格要求、一尘不染,不肯稍有苟且,因而政绩突出、官声良好。
这两人都是文武全才,功勋卓著。诸葛亮是历史上同入文武庙的两人之一,对他的贡献,襄阳“三顾堂”的一副名联说得最为精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王阳明则是被史学家公认的两个半“三立”人物之一,立德、立功、立言,皆称楷模,其故居就挂着“真三不朽”牌匾。他们在后世获得如此盛誉,原因固然很多,但虚怀若谷、善于听取批评意见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联想到我们党内,如果一名党员干部,个人能力上有不足、工作上有失误很正常,然而有的党员干部或碍于面子,或习惯听好话,在听取别人批评意见时讳疾忌医,不能虚心接受、自我反思。
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心存抱怨,孤芳自赏、闭目塞听;还有的党员干部在自我批评时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工作问题多、作风问题少,班子问题多、个人问题少,甚至将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
这种虚假的自我批评,不仅会产生自我原谅、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更会助长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风。
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避免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式的假批评,敢于正视问题,找准“病症”、分析“病因”,切实解决问题。
不犯错误、没有过失的人是不存在的,聪明睿智者闻过即改,绝不讳疾忌医。过失过错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会越改越少,却不会因为刻意掩饰而变少。
“愿闻己过”是一种境界,要有海纳百川的襟怀,听到刺耳的意见不能翻脸,听到不实的批评要无则加勉。画家丰子恺常在挂着自己画作的茶馆聆听客人批评议论。有人问他:“这些门外汉懂什么画,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丰子恺笑着回答:“万一被他们说到点子上,那便是意外之喜。”
“攻吾之阙”是一种觉悟,体现了虚心诚恳的姿态,要有迎接“向我开炮”的勇气。党员干部无论做什么工作,居于什么职位,都要有“愿闻己过”的境界,有“攻吾之阙”的觉悟,时不时地出出汗、红红脸,去去灰、消消毒,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祛除瑕疵、克服痼疾,保持身心健康,生气勃勃地投入工作学习,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文章来源:前线客户端
责任编辑:丹青
网络编辑:张家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