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程甲本”《红楼梦》和160岁资深“红迷”齐聚中国嘉德

举世闻名“程甲本”《红楼梦》和160岁资深“红迷”齐聚中国嘉德
2024年05月20日 22:19 北京日报客户端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2024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部极为珍稀的“程甲本”《红楼梦》即将亮相,此外,今年诞辰160周年的资深“红迷”齐白石也有《借山图册》等重磅佳作首现拍场,今得观之,可谓一大幸事。

稀世珍宝“程甲本”:

实现《红楼梦》前后各回合璧

《红楼梦》问世之初直到作者曹雪芹逝世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红楼梦》一直是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在世间流传,直到清乾隆56年(1791),程伟元会同友人高鹗将历年“竭力搜罗”的《红楼梦》抄本“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以“萃文书屋”的名义排印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这便是后来被胡适先生名之为“程甲本”的《红楼梦》。

2024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部征得清乾隆56年(1791)萃文书屋活字本《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即举世闻名之“程甲本”《红楼梦》。程甲本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万千读者提供了第一部完整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为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传播,立下了无可替代的功劳。

毫无疑问,程甲本是《红楼梦》传播史上最为重要的版本,占据着承上启下的突出地位。由于程伟元个人出资刊印时印量极为有限,程甲本出版后不足三个月之后又再次修订印行程乙本,所以,传世至今的程甲本以及程乙本都极为稀见。包括今季嘉德此件,目前已知公藏和私藏的程甲本,其中一百二十回全本有11种。市场可流通者,包括今季嘉德此件,仅有2种。

Lot 4044

(清)曹雪芹著,程伟元、高鹗整理

程甲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活字本

4函32册 纸本

钤印:聚红轩、春耕藏书

此季嘉德征集所得程甲本共4函32册,第一册为图赞以及一百二十回目录,卷首程伟元序已佚,高鹗序残缺尚存。二十四幅图赞为半叶图配半叶赞(雕版二十四叶),其中宝玉图赞残佚,石头、贾府宗祠、史太君、贾政、王夫人图赞残破尚存,元春以下图赞俱全。一百二十回目录(木活字版十三叶)俱全。

第二册开始为红楼梦正文,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单黑鱼尾。纸色黄白不一,黄色者版框四周双边,为程甲本。纸色略白者,版框上下双边,左右单边,为程乙本配补。

程甲本最大的历史贡献,是续补了后40回内容,实现了《红楼梦》前后各回的合璧,成就了完整的章回结构和内容体系。依据脂批的信息,曹雪芹的确创作了小说的后半部,可惜已经“迷失”。程甲本补全内容,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较可阅读的全作 。程甲本问世之后,根据其改写、续写、重写、仿写的小说作品不断涌现。尽管创作动机各不相同,却从侧面说明了程甲本的受欢迎程度,也显示了小说原著的巨大艺术魅力。

资深“红迷”齐白石:

梦入百余年前的山水桃花源

齐白石曾经是个“资深红迷”,读《红楼梦》不下十几遍,对于《红楼梦》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曹雪芹家世以及《红楼梦》成书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齐白石画过多次《黛玉葬花图》,还曾经把一部石印本《红楼梦》里的插图全部临摹过一遍。

本季春拍,中国嘉德将首次呈现齐白石创作于1920年的一套《借山图册》,是册共八开,设色纸本,每开逾尺,是一套横幅的大册页。八开记写六景,一半的景物来源于1910年本《借山图册》,若以地点分,则半写远游半写家。此册画成时,齐白石已在北京定居,在京华的新居中,新置的桌案上,就着青灯,齐白石一遍一遍回忆着星塘的屋栅、北海的密树、洞庭的水鸟、儿时的竹马,然后一笔一笔的画着自己的山水日记,尽情徜徉在他的山水桃花源里。

Lot 2869

齐白石(1864-1957)

借山图册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28×39.5 cm. 约1.0平尺(每幅)

从壬寅年四十岁起,到己酉年四十七岁,八年之间,走遍了半个中国,游览了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江苏等六处有名山水,沿路经过的省份,还不算在内。这是我平生最可纪念的事,老来回想,也还很有余味。

这是齐白石在1936年的《白石老人自传》中对自己当年“五出五归”的总结。在这八年的时间里,齐白石半游华夏,向祖国借来了云水天光。

1910年,齐白石将八年间借来的山水一一沉淀,“还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画了一遍,编成借山图卷,一共画了五十二幅。其中三十幅,为友人借去未还,现在只存了二十二幅。”齐白石所言这二十二幅《借山图卷》便为现藏于北京画院的那二十二开《借山图册》。

即将于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中首次呈现的《借山图册》,根据去岁释出的《余霞峰》一开上“庚申正月十一日”的年款,我们可知本套山水册当画成于1920年。从公私所藏齐白石画作的存世数量来看,以轴、芯、屏为大宗,卷、册并不多见,再单以册页来看,又以花鸟、蔬果、静物、工虫为多,至于山水册则极难一见。

亦师亦友是知己:

齐白石的早年弟子、莫逆之交

齐白石钟爱林黛玉,其实在他的身上,也能看到很多林黛玉的影子:远离家乡外出游历,在京“北漂”时更是见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齐白石曾言“在燕京以诗画相往还者,四三数人而已”,大抵便是指包括杨泊庐在内的亦师亦友的得意弟子。

LOT 2877

齐白石(1864-1957)

致杨溥杂画册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

14.5×20 cm. 5 3/4×7 7/8 in. 约0.3平尺(每幅)

在本季中国嘉德拍卖中,李初梨先生珍藏的齐白石《致杨溥杂画册》值得关注。杨溥,字泊庐,晚清民初人,为齐白石早年弟子、莫逆之交。杨泊庐最早从齐白石学艺,是在1922年。齐白石有《泊庐以仿石涛山水画求题》诗曰:“皴山钩(勾)树十年心,笔底工夫苦自深。天不忌人享名誉,毋忘当日指南针”,并有诗注云:“壬戌泊庐从余游,余诱其师大涤子。泊庐笑曰:吾师乃指南针也”,“壬戌”即1922年,据此可知至迟在1922年杨溥即拜于齐氏门下。齐白石曾在信中谈及其五子齐良已“欲学山水,将来欲从吾弟也,因弟画笔似石涛”,便是由此因缘而起。

相应的,杨溥对这位恩师也是投桃报李。在齐白石艺术上的引路人,北京画坛盟主的陈师曾(1876—1923)谢世多年后,齐白石与其时的主流画坛缺乏广泛的交流,杨溥即充当了齐白石画作的中介人,如“代万君索画”、为杨之姑母杨太夫人七十二寿辰订画等。他代人向齐白石“求”画,而齐白石润例有所变动也会及时知会杨,齐白石在信中向杨公布了更新的润例,且给了杨一定的主动权:“如有请弟介绍者,或嫌润金太多,亦随弟酌量可矣。”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京,齐白石在和杨溥的交流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名状的孤独感,颇有英雄暮年之感,而既充当其绘画推介者,又为其家庭琐事奔波,且与其为诗画同道的杨溥便成其重要的盟友,甚至精神支柱。两人同客京畿时,虽均屡有迁徙,但相距几未疏远:齐氏历居法源寺、石灯胡同、太平桥、跨车胡同,杨溥历居大杨家胡同、麻状元胡同、后毛家湾等处。两地信步可至,故往来频密。

此套齐白石赠杨泊庐墨笔杂画册或为当时流散之物,后为李初梨先生珍藏。此套册页共八开,据齐白石两次题可知为先寄赠了四开给杨溥,又绘赠四开,以此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册页。分别绘双蛙对语、独鼠窃食、双蟹横行、双雏逐蜢、三鱼游戏、三虾成趣、寒鸦自搔、麻雀独立。所绘皆是他拿手的题材,且每开的构图都极为用心,或如独鼠,以胖圆身材的老鼠为主体,空白处则以鼠尾弯成“S”形,尾尖处题“白石”二字并钤印,极为简洁,或如三虾一开,除三虾外,细细密密地题满了经过,但不觉堵塞。画论云“密不插针,疏可跑马”,不外于此。用笔精到,虽是水墨,但墨气淋漓、水汽氤氲,墨之五色极为明显,当是齐白石精心用意之作。

(本文为广告推广,内容由第三方提供)(本文为广告推广,内容由第三方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红楼梦 齐白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